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

事實真相不是不重要,關鍵問題是,這個真相只有裴世矩知道,雖然秘軍有一套嚴密完整的體系,秘軍機密也不都掌握在裴世矩一個人手上,但當年凡是牽連進榆林風暴的秘軍人員,均已灰飛煙滅,與他們相關的秘密也隨之湮滅,而裴世矩早已把自己撇清了,否則當年他也倒了,所以現在刀的“死而復生”,即便與裴世矩有關係,哪怕刀至今還被裴世矩所控制,真相也只有他們兩人知道,裴世矩如果一口否決,誰也沒辦法指證。

正如宇文述所說,史蜀胡悉拿出來的離間計就是陽謀,刀現在還活着,刀當年是裴世矩的得力干將,這就是事實,是眼睛可以看到的事實,那麼你相信眼前的事實嗎?刀的所作所爲是否都是裴世矩的安排?

如果你相信,據此判斷裴世矩無法無天,瞞着聖主和中樞暗中謀劃大事,甚至懷疑他居心叵測,暗中與保守派聯手實施陰謀詭計,那麼你明知上了突厥人的當,也會跳進陷阱,對裴世矩大打出手,引發新一輪政治風暴;反之,你堅信裴世矩的忠誠,堅決不上當,那就要********裴世矩的權利和名聲,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迅速摧毀敵人的陰謀。而這就要考量聖主和中樞核心層的政治訴求和政治智慧了。

現在聖主和中樞核心層的政治訴求是什麼?是迅速逆轉政治上的危局和軍事上的敗局,爲此內部要團結,尤其最高決策層,各大政治集團要加強合作減少對抗,以便齊心協力贏得對外征伐的勝利,以軍事上的勝利來逆轉政治上的危局。

從這個大前提出發,參與制定、執行中土國防和外交大戰略二十餘年的裴世矩,在中樞核心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另外更重要的是裴世矩也是改革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他支持中央集權改革,只不過對激進的改革方式持保留立場,而這正是聖主登基後經過多番權衡考慮,最終還是把他召回中樞核心層的重要原因,所以此刻如果打擊甚至推到裴世矩,不但中樞核心層陷入混亂乃至對抗,還會在改革派內部引發戰爭,而這顯然是聖主、中樞核心層和改革派都不能接受之事。

事實上宇文述在虞世基的步步緊逼下,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是突厥人的離間計,矛頭對準的是裴世矩,是要破壞中樞核心層的團結,所以不能上當,不能憑藉謠言就挑起內部鬥爭,尤其目前根本沒有證據證明刀還是秘兵,甚至都沒有證據證明白髮賊就是刀,只是懷疑刀還活着,就莫須有的懷疑裴世矩有異心,有陰謀,這顯然是錯誤的,是自己逼着自己跳陷阱。

不過他不知道聖主的心思,不知道聖主對這個謠言有何判斷,對裴世矩是否有悲觀想法,所以說話很謹慎,很含蓄,很模糊。

這兩年老臣子死得太多,一個接一個辭世,接踵而至的便是政治軍事上的一連串失利,這對聖主打擊很大,相比前幾年在一大羣老臣子盡力輔佐下的順風順水,老臣子的重要性就異常突出,所以現在聖主愈發倚重老臣子,尤其在今天內憂外患的惡劣局面下,裴世矩這位重量級的外交“專家”能夠發揮的作用太大,一個人足以抵上十幾萬大軍,此次西行若能與西突厥順利達成預期約定,聯手夾攻大漠,裴世矩一個人就力挽狂瀾,逆轉了西疆危機,影響乃至改變了中土命運,由此可見裴世矩的價值之大,所以不難預見,即便聖主要對裴世矩下手,也要等到國內外局勢好轉,裴世矩的重要性降低之後,絕對不是現在這個關鍵時刻。

所以宇文述反覆權衡後,還是做出了有利於解決當前危機的最好選擇,雖然他沒有明說,只是委婉表達出他的“傾向”,但以他在聖主和中樞核心層的份量,他的“傾向”足以對一個事件的發展方向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宇文述一推了之,看上去是把難題推給了裴世矩,置裴世矩於險境,實際上就是變相保護。裴世矩是秘軍統帥,掌握秘軍機密,他說刀在榆林風暴後被突厥人殺了,從此在秘軍除名,那刀就不再是中土秘兵,此後刀的死而復生,刀的一切做爲,均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反之,你如果不相信一箇中樞宰制的話,非要說刀現在還是秘兵,是裴世矩的得力干將,那你就提供證據,證明裴世矩說謊,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除了裴世矩本人,誰也拿不出這個證據。

只是,宇文述對這件事的處理方向雖然有了某種“傾向”,但這種“傾向”並不有助於這件事的處理。

此事目前對行宮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危機,因爲事關中樞宰執裴世矩,而以裴世矩和河東三大豪門爲首的政治集團在權力高層絕對是一股強悍的龐大勢力,處理得不好就是一場內訌,而強行壓制謠言必然給居心叵測者以可乘之機,值此年關將近,國事決策和外事往來最集中、最繁忙,同時也是高層權力鬥爭最複雜、最激烈之刻,對裴世矩的各種猜忌和攻擊必會帶來一系列不可預測之惡果,所以此事不但要處理好,而且還要迅速處理好,不能留下太大太明顯的隱患,而這正是聖主和中樞核心層倍感棘手之處。

宇文述最後那句帶有傾向性的憤怒之言,直接把議事氣氛推進了僵峙狀態。

聖主和虞世基陷入沉思,一言不發,而蕭瑀、趙才和來護兒既好奇又忐忑,雖然不敢貿然發表意見,但議事的主題就是此事,裝傻充愣肯定不行,該問清楚的還要問,否則跑來幹什麼?

蕭瑀是國戚,聖主郎舅,擺譜當然可以,而來護兒是軍方統帥,佯作遲鈍也說得過去,唯有兵部尚書趙才“矇混”不了,只好硬着頭皮,衝着一臉寒霜的宇文述問道,“許公,這個秘兵刀是何許人也?”

這一問就戳到宇文述痛處了,當年恨事啊,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兩個兒子的仕途就因此而斷送,自己這張老臉和聖主的龍顏也因此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好在推倒了高熲這層“大山”,重創了以獨孤氏爲核心的武川系,在新舊兩大勢力的政治鬥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幫助聖主和改革派牢牢控制了朝政,獲利巨大,相比起來自家這點損失也就微乎其微了。

當着聖主的面,宇文述不好不說,勉爲其難自揭家醜,雖然此事在貴族圈裡人所皆知,內中隱情也十分複雜,但中樞重臣、衛府第一統帥、聖主絕對心腹、當朝權勢傾天的大權貴,兩個兒子竟然裡通外國販賣重兵給突厥人,這實在是丟臉,宇文氏顏面盡失,宇文述也威信大損,連帶着聖主都成了笑話對象,由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是很大,即便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年,但負面影響至今沒有消失,如今刀在突厥人的離間計下浮面水面,這件事必然再度傳播,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宇文述想着就鬧心,不提也罷,提了就惱羞成怒,恨啦,恨無恥的突厥人,恨卑鄙的政敵,至於刀,雖然是棋子,是犧牲品,但他的所作所爲,直接對聖主和改革派形成了實質性威脅,並給了自己致命一擊,所以更恨了,恨不能挫骨揚灰。

然而,宇文述很清楚自己的對手有多強,他雖然因聖主而崛起,但與三朝元老、開國勳臣高熲、楊素、蘇威、裴世矩等人相比,無論是才智還是權謀,都差得太遠,所以他一直懷疑以楊勇、高熲爲首的敵對勢力的殘餘成員掩藏在黑暗中伺機而動,一直相信刀還活着,結果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楊玄感的同黨中就有很多******餘孽,而刀不但活得好好的,還再一次發動致命一擊,再一次對聖主和改革派形成了威脅,再一次影響到了國祚前途和中土命運,只不過這一次對陣雙方是誰?是聖主和裴世矩?還是改革派和保守派?

宇文述簡要介紹了一下秘兵刀,安平公李德林之庶子,渤海公高熲之門生,聞喜公裴世矩之弟子,前太子楊勇的太子舍人李百藥的弟弟,少時便扈從齊國公長孫晟出使大漠,其後在保護啓民可汗南下入朝的過程中血戰千里,一戰成名,聖主登基之初裴世矩奉旨經略西域,建西域都尉府,其出任參軍事,屢建奇功。

蕭瑀、趙才和來護兒暗自吃驚。

這個秘兵刀的身份太複雜,牽扯到山東豪門、山東前朝舊臣、關隴武川系、前******等諸多龐大勢力,又在新舊兩代勢力激烈鬥爭的時候一馬當先掀起了榆林風暴,與以聖主爲首的新一代政治勢力結下了生死仇怨。

這是一個無解死局,怪不得突厥人光明正大的實施離間計,只要把秘兵刀暴露出來,推到“前臺”,事情就複雜了,內部鬥爭就超過了南北對抗,而中土高層一旦陷入內訌,必然無力顧及甚至直接放棄安州,突厥人便能輕而易舉奪回安州,一舉穩定東北。

蕭瑀、趙才和來護兒互相看看,進退兩難,此事不發表意見不行,但如果發表意見,就應該從大局出發,國祚利益至上,合則兩利,只是這話能說嗎?

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九章 劫獄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
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四百零一章 迷霧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守不退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七章 自曝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九章 劫獄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