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

四天後,福州城東南三十里的天馬山下,閩江口江畔邊,一支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駛近碼頭,停靠在江邊碼頭。爲首的旗艦,正是從廣東瓊州府趕來的皇帝御船“香港號”。

馮雲山在返回聖京的路上,經過福建海域,想起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準備建造的福州船政局,便臨時下旨要前往福州船政局停靠一番,想要實地看看船政局的情況。

早在太聖二年底的時候,便下達了中華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要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主要的目標便是在廣州、福州、上海、登州建立四大船政局和聖京、廣州、上海、武昌這四大機器製造總局。

作爲中華帝國的皇帝,其實馮雲山對於福州船政局的情況還是有些瞭解的。

還是去年年初的時候,聽內閣副總理曾觀瀾稟報說,福州船政局已經快要建成一座比珠江口的長洲造船廠還要大上一倍多的船廠,能同時生產四艘大型軍艦和三艘中小型商船,還說到年底便能有四艘軍艦下水。再後來,馮雲山好像聽福建巡撫沈桂芬和總參謀長左宗棠、國防部長石達開三人都說起過,福州船政局已經建成,並建成軍艦數艘。

上了岸,碼頭邊上,福州船政局局長沈葆楨已經率領船政局的數十名官員和近百名討虜軍士兵在恭敬地迎接聖駕了。

“微臣國防部船政司司長、福州船政局局長沈葆楨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沈葆楨長相一般,個子有些矮小,此刻正一臉恭謹地跪迎在地。

“沈愛卿平身,衆人也都平身吧!”馮雲山雙手虛擡,彷彿有股無言的力量,其實是他帝王的威嚴,將衆人頓時託了起來。

皺皺眉頭,馮雲山發現儘管推翻了滿清王朝,但帝國官員,尤其是像沈葆楨這樣的滿清進士出身的前朝官員,雖然剃掉了辮子,但還是習慣滿清時期的禮節,動不動便跪地山呼萬歲,不由暗暗頭疼,便順着藉此朗聲宣佈道:“沈愛卿乃林公之甥,繼承林工之志,爲人忠直,不必效仿滿清之遺毒,座此跪拜惡俗之禮。衆愛卿聽朕一言,從此之後,若非朝堂禮儀必要,衆人均不許向朕行這跪拜之禮,更不得在任何情況下向上級官員行跪拜禮。”

見皇帝說得鄭重其事,衆人均有些愕然,繼而反應過來,紛紛稱讚:“陛下實乃仁德之君!”一邊說着,一邊又一齊黑壓壓地跪地山呼萬歲起來,讓馮雲山苦笑不得。敢情自己剛纔說的都是白費了。

這沈葆楨是林則徐的親外甥兼女婿,性格耿直,本在滿清都察院任從五品的監察御史,北京北攻破以後見滿清滅亡,便歸順了中華帝國,後名單被馮雲山看見,想起歷史上這位是“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特別是一直出任船政大臣。當初創辦福州船政局的左宗棠調往陝甘總督時,推舉沈葆楨就任福建船政大臣,主辦福州船政局,後來事實證明,沈葆楨幹得有聲有色。他不但將福州船政局發展了起來,還一力創建了近代中國第一支海軍艦隊,自行製造滿清的第一艘超千噸木殼蒸汽輪輪船“萬年青”號,晚年又在抵禦日本和開發臺灣方面做出巨大貢獻,是爲數不多的幹臣。正好,因爲他是福州本地人氏,因此,馮雲山將他破格提拔,直接任命爲四大船政局中最大的福州船政局的局長,兼國防部船政司司長。

馮雲山直接將沈葆楨喚到身邊,剛想問他相關情況,只見數匹快馬匆匆趕來,還未抵達,便跳下馬來,早有士兵上前盤問,不一會,迎了過來,卻是福建巡撫沈桂芬、步兵第二十七師師長許大光、福州知府胡應泰以及閩縣、侯官等縣長,由於馮雲山臨時起意要過來,他們距離船政局有些距離,這個時候才趕到。

揮揮手製止這幫已經慢慢變成官僚的帝國官員,馮雲山直接朝福建巡撫沈桂芬問道:“沈桂芬沈愛卿,你與沈葆楨沈愛卿是同年進士,可曾大力支持沈局長的船政事務?”

沈桂芬出身蘇州府同裡沈氏望族,身處江南富饒商賈之鄉,思想比較開放,馮雲山特意將之放在福建巡撫之位,讓他開拓福建的茶葉商路,大力發展洋人喜歡的紅茶產業,想到上次郭嵩燾說過,沈桂芬、沈葆楨和李鴻章、張之萬(張之洞的兄長)還有郭嵩燾等人都是同一屆的進士,因此便直接半開玩笑半當真的問他可曾支持沈葆楨的福州船政局。畢竟福州船政局雖然有財稅部直接撥專項款項,但人員調動、政策支持、土地供應和閩江航道管制、後勤供應等各方各面,都還得依賴地方支持。

“回陛下,微臣自然大力支持沈年兄的船政諸事,不過這不是因爲沈局長是微臣同年,而是微臣的職責所在。只要是陛下和朝廷分派給微臣的人物,微臣都兢兢業業努力做好。”沈桂芬不愧是大族望門出身,冷靜地回答,讓人無法挑剔。

馮雲山也只是稍加敲打,目的自然是讓沈桂芬對沈葆楨的福州船政局更加支持一點。因此,他滿意地點點頭,讚道:“沈愛卿讓朕放心。對了,福建茶產業如何了?”

“陛下,蒙陛下不棄,託付微臣大任,豈能不肝腦塗地,爲陛下、爲朝廷盡心?”聽見皇帝問道福建的茶葉發展情況,沈桂芬有些激動起來:“福建一省各州府都盛產茶葉。閩南所產烏龍茶,如閩南幾州府如安溪產的鐵觀音、佛手等;閩北延平、建寧、邵武三府產武夷茶;閩東茶區福寧、福州二府的白茶和茉莉花茶,還有很多。陛下,自微臣出任福建巡撫以來,便按照陛下旨意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特別是有針對性地發展洋人愛喝的紅茶。微臣將延平、建寧、邵武三府劃爲紅茶特別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鼓勵福建其他州府以及江西百姓山民前來種植茶園,截止去年底,便有從浙江的處州府、江西的廣信府和建昌府、本省的汀州、漳州府、泉州府等處無地山民六十餘萬趕來,自官府領取憑證賃山開墾,種植茶園。加上原本的茶農,種茶之農人已達一百七十餘萬。”

“更新開設茶廠五千餘家,每廠大者上千或數百餘人,小亦數十人,從業人數近二十萬。兼以客販擔夫,絡繹道途,充塞逆旅,供不應求又十數萬人。幸好,有贛閩鐵路在修建,等鐵路開通,必能緩解運茶壓力。”說到這裡,沈桂芬又脫口而出一竄數據:“陛下,太聖三年,福建全省共產各類茶葉90餘萬擔,其中出口42萬擔,佔全國總出口75萬擔的五成六。去年,福建全省共出產各類茶葉130萬擔,出口68萬擔。今年微臣預計,福建全省能產茶150萬擔以上,出口茶葉超80萬擔。”

馮雲山一臉驚異,去年的數據,他還不知道具體多少,只知道比前年要多一些,沒想到,能多這麼多。茶葉總產量全國無法計算,但單單就出口量來說,從福建一省,便能看出全國的出口總量,因爲福建紅茶較多,一向能佔出口總量的半壁江山,但這沈桂芬就任巡撫之後,大力發展茶產業,馮雲山估計,佔比能硬生生地擠進六成左右。這麼說,去年全國能出口茶葉110萬擔左右。馮雲山知道,因爲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印度叛亂戰爭的影響,今年茶葉與去年價格持平,這折算下來,今年茶葉出口價值便是4400萬聖元。

不過,自己來這福州可不是聽沈桂芬說茶葉的,這些茶葉發展得雖然很好,但不過也就是每年四五千萬聖元而已,除去成本,真正落到國家財政的不會超過一千萬聖元,這點錢,馮雲山還不會放在眼裡。畢竟這幾年光是從滿清和各地官紳惡霸那邊搶來的財富,都是價值數億聖元。要不是爲了穩定局面,迅速平定全國,不致讓太多的各地豪族激烈反抗,馮雲山下狠手對各地富豪官紳下手,起碼還能搜刮數億聖元的錢財。如今最爲重視的,還是海防,要組建海上的艦隊,海軍軍校和軍艦纔是最爲重要的。

因此,馮雲山對沈桂芬讚歎道:“沈愛卿盡心爲福建百姓謀利,功勞甚巨。賞俸祿半年,以獎所功。”

沈桂芬大喜,忙謝恩不已。

馮雲山朝沈葆楨道:“沈局長,還是繼續說說福州船政局的情況,朕此次來,最關心的,還是朕的船政局如何了。”

沈葆楨往閩江上游的一處河灣一指,恭謹地道:“陛下,眼見爲實,那邊的閩江北支河灣處,我福州船政局的甲乙丙丁四道船塢便藏身在那裡。不如跟隨微臣前往前邊不遠的船塢查看一番,自然知道船政局發展得如何!”

沈葆楨這話正合馮雲山之意,於是,君臣等人浩浩蕩蕩沿着江岸,朝閩江北支流的河灣船塢走去。

915章 檳城襲擾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692 章 問策(三)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752章 電報總局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552章 咸豐罵天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908章 芬尼亞社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922章 各打算盤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223章 朝官變動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148章 亞丁港第九十八章 尤浪漫參軍(上)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92章 戰雲密佈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
915章 檳城襲擾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692 章 問策(三)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752章 電報總局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552章 咸豐罵天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十四章 廟頭轉機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908章 芬尼亞社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922章 各打算盤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511章 善於投機倒把的胡雪巖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844章 派你做第一任爪哇總督第1223章 朝官變動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92章 收大久保利通做兒子的林鴻年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272章 克虜伯創始人第1148章 亞丁港第九十八章 尤浪漫參軍(上)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685 章 貴州和衆人的歸附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92章 戰雲密佈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