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

三月五日未時末,太極殿外。

“皇上,孔大人,崔大人求見。”

“宣!”

孔穎達整整衣襟,捧着試卷和名單先進入了太極殿,崔康也整整衣襟緊跟在後面走了進去。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在說話,見他倆進來立刻停住了話頭。

“臣孔穎達(崔康)參見皇上。”

李世民和顏悅色道:“倆位愛卿幸苦了,名單出來了嗎?”

“皇上,名單在此。”

李世民接過名單,一邊看一邊對照此前那份名單,不等看完就心頭大怒。等到看見張煥僅僅是第十名時,更是怒不可遏。

“二位愛卿,這份名單朕看過了,卻有些不解之處。”

李世民語氣略帶沉悶,崔康心頭一跳,微微低下頭去。

孔穎達道:“請皇上明示。”

“江都張煥素有才名,爲何僅僅名列第十?”

“回皇上,張煥的策問中,頗多犯忌之處,而且大肆鼓吹霸王之道,與我儒家宗旨大相違背。”

“文章是何內容?”

孔穎達雖然上了年紀,記性卻很好,當下一字不漏的將那篇文章背誦了下來。李世民聽完後眉頭緊皺,對於向離心離德的異族行霸道之事,李世民倒是無所謂。不過這張煥難道真的不懂避諱不成?李世民想到這裡暗暗搖搖頭,從多方渠道已經證明張煥心細如髮,豈會犯這種錯誤!

“本來有這些犯忌之處,張煥是不能入選的。不過在崔侍郎力主之下,微臣也意識到張煥如今身爲寒門領袖,一舉一動都牽動天下寒門士子之心,所以微臣破格將張煥也名列其中。至於如何取捨,請皇上乾綱獨斷。”

李世民並未理會孔穎達,而是對崔康問道:“崔侍郎,聽聞你家中侄子曾經和張煥多有不和,爲何卻堅持讓張煥入選?”

崔康滿臉正氣道:“啓稟皇上,臣的子侄輩和張煥的事情乃是私事,這爲國取士乃是公事,張煥學識名聲都有,因而微臣不敢因私而廢公!”

李世民心中怒極,卻微微一笑道:“好個‘不敢因私而廢公’!崔侍郎一心爲朝廷,朕心甚慰。”

孔穎達笑道:“崔大人勤於王事,給微臣減輕了不少負擔,確實是一員能吏。”

“朕心中有數。其他試卷怎麼處理的?”

“回皇上,都暫時放在禮部南院,皇上有何吩咐?”

“崔愛卿,朕交給你個任務,你去把那些試卷好生封存起來,以後送去國子監讓學子們借鑑一下。孔愛卿,你先留一下,朕還有事和你說。”

崔康見李世民對名單並無異議,心頭大定,躬身告辭退了出去。

孔穎達道:“敢問皇上有何事吩咐?”

李世民嘆口氣道:“孔愛卿啊,君子可欺之以方!這話果真不錯!”

孔穎達一愣:“皇上此言何意?”

“輔機!”

長孫無忌從袖子取出一份名單遞給孔穎達,孔穎達接過名單大惑不解,一個個看下去時忽然醒悟過來。自己剛纔呈報的名單還在李世民手中,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中,大多數人都赫然在自己呈報的名單裡面!自己的名單今天才出來,而長孫無忌這份名單,看墨跡絕非今日!

孔穎達明白過來後,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李世民再次嘆口氣,示意長孫無忌說出原委。長孫無忌一五一十,從頭將這件事情講了出來,孔穎達越聽越是憤怒。

臨了,長孫無忌道:“據我所知,今天早上崔康曾經和葉子銘,韓無際,趙百源三人私下密語過。而在篩選試卷的時候,恰好也是這三人受了崔康的指示,對孔大人稟報說張煥的試卷有問題。因此老夫認爲,張煥的試卷說不定也被人動了手腳!”

孔穎達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老臣識人不明,有負皇上的期待,請皇上治罪!”

李世民趕緊上前將他扶起來道:“孔愛卿何罪之有?愛卿乃是至誠君子,故而一時失察被小人所惑罷了。朕正因爲完全信任愛卿,纔將你留下來告知此事。”

孔穎達感激萬分道:“多謝皇上信任!只是出了這檔事,老臣責無旁貸。即使皇上不罪,老臣也無顏再居於朝堂之上!”

李世民笑道:“這國子監祭酒之位,非愛卿莫屬,還望愛卿再爲朝廷幸苦幾年纔是。”

孔穎達嘆息道:“敢請皇上再給老臣一個補過的機會,老臣即使累死,也會將那些試卷全部過目。”

“孔愛卿嚴重了!至於這件事,朕自有打算。輔機,還是你來說吧。”

長孫無忌答應一聲,將前日議定的計劃詳細的告訴了孔穎達。

孔穎達聽完後心頭震撼,曲阜孔氏乃是孔子嫡系後裔,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比,算是隱性的第一世家。近百年以來,隨着五姓七家等大家族的崛起,孔氏難免和這些世家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今李世民此舉,實質還是藉着科舉舞弊向世家開刀,對於這點孔穎達心知肚明。李世民乃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世家雖然勢力龐大,不一定就能鬥得過李世民,因而孔穎達十分擔心最後會牽連到孔氏一族。

“皇上,老臣家族一向安分守己,請皇上明鑑!”孔穎達雖然擔心,不過並不害怕,畢竟孔氏的地位擺在那裡的,再者自己家族也確實沒做什麼不該做的事情。

李世民笑道:“孔愛卿多慮了!記得貞觀二年,朕封孔聖人爲‘先聖’,貞觀十一年又封爲‘宣父’,朕對孔聖人那是萬般敬仰的。朕有意在合適的時機改封聖人爲‘文宣王’,(注)不知孔愛卿以爲如何?”

自西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歷朝歷代皇帝爲了達到政治目的,都會提出‘尊孔’。自從漢平帝追封孔子爲“褒成宣尼公”開始,各朝代也都開始追封孔子,不過追封爲王的到目前一個都沒有。

孔穎達雖然擔心因這次事件而名聲受損,不過和祖宗的榮耀比起來也就微不足道了,因而激動地連連點頭謝恩。

李世民道:“朕知道孔氏家族忠君愛國,和其他世家大爲不同,因而追封孔聖人爲我李唐的異性王,還望孔氏家族繼續以百姓朝廷爲重。”

孔穎達雖然正直嚴明,不過畢竟在朝堂多年,一聽就明白李世民是在拉攏孔氏家族。雖然孔氏家族地位超然,不過若想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必然要緊緊依附於皇室,特別是還遇見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自然別無選擇。

“老臣謹遵皇上旨意,我孔氏一族必當以百姓和朝廷爲重!”孔穎達唯一思考,就做出了決定。

李世民大笑道:“孔愛卿一心爲國爲民,朕心甚慰!朕決定今年親赴曲阜拜祭文宣王,孔大人,到時候還要請你儘儘地主之誼啊。”

長孫無忌笑道:“皇上親赴曲阜祭拜,同時追封孔聖人爲王,孔氏一族真是集千萬榮耀於一身啊!”

李世民深知尊孔就會拉攏孔氏家族,進而讓天下士子更加歸心。同時也是分化拉攏之策,如今世家門閥幾乎鐵板一塊,能接着這次機會讓孔氏家族歸心,也是一件大成就。

孔穎達見李世民竟然要親赴曲阜祭拜,心頭實在激動無比,拜倒在地道:“多謝皇上隆恩,老臣一族感激涕零!”

李世民扶起他道:“這次的科考了結之後,朕會將此事原委昭告天下,到時候自會說明孔愛卿乃是受人所惑。”

“臣感激涕零,多謝皇上隆恩!”

“愛卿無須多禮,回去後不可走漏風聲,一切按照計劃行事就是。這些試卷就留下吧,孔愛卿忙了一天,想必也累了。”

“臣告退!”

孔穎達退去後,李世民低聲和長孫無忌交談一會,長孫無忌也告辭離去。李世民拿起張煥的試卷,看了許久卻沒發現什麼端倪,思索一會後令人去將李治找來。

“父皇找兒臣有什麼吩咐?”不一會兒,內侍就帶着李治來了太極殿。

“雉奴,你去張煥家裡,讓他把所作的策問再寫一遍,你給朕帶回來。”

“兒臣領命。”李治有些莫名其妙,答應下來就出宮趕往平康坊。

張煥這倆天跟着小癡練習長兵器,天天累得半死不活。小癡絲毫都不通融,一招一式都嚴格要求。李治趕到時,正好再次看見張煥被擊倒在地。見到李治來了,張煥彷彿見到了救星,也不顧李治的取笑,敷衍小癡幾句後趕緊帶着李治離開。

“哼!今天便宜你了,讓你敢隱瞞我!”小癡看着張煥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驛館事件時,張煥說過要告訴小癡事情真相,不料最近事情多竟然忘記了。他忘記了小癡可沒忘記,還以爲他刻意隱瞞,因此這幾天操練起來下手毫不留情。可憐張煥懵懂不知,還以爲是紅拂的要求,絲毫沒想過抗議。

進入書房坐下後,張煥笑道:“殿下,今日此來可有要事?莫非又是來打秋風的?”

李治臉一黑:“這叫什麼話?上次是三哥的主意好不好?”

張煥笑道:“我記得是殿下先提出要去淘寶的吧。”

“咳咳……閒話少說,說正事啊!你把考試時所做的策問再寫一遍,交給本王。”

張煥一愣,見李治不像是在說笑,也就不再打趣,走到書桌前稍稍回憶了一下,提起筆將那篇策問寫了下來。

墨跡剛乾,李治就將文章放在袖中告辭而去。

張煥將他送出門外,見他馬不停蹄離去,心中若有所思。

李治匆匆趕回皇宮,剛拐到太極殿外面,卻和高陽碰了個正着。

“雉奴,你做什麼這麼慌張?”

李治陪笑道:“父皇差遣小弟去辦事,這不剛回來覆命。”

“你能辦什麼事?鬥雞走狗還差不多!”高陽一臉不屑。

李治挺挺腰桿:“姐姐總是小看我!這次真的是辦正事。”

“什麼正事?”

李治三言兩語將事情說了一下,藉口父皇還等着的,拔腿就進了太極殿。高陽沉吟一會搖搖頭,並沒有跟着進去,轉身向自己寢宮走去。

“雉奴,沒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李治出去後,李世民從桌上拿起張煥的試卷,對比着張煥剛纔書寫的那份,仔細地看了起來。

(注:文宣王本是唐玄宗給孔子的封號。)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十章 排戲(下)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十章 排戲(下)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