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

戌時,城南立政坊,崔氏宅院北廂房。

房間裡一隻浴桶正冒着熱氣,旁邊站着倆個赤裸的美豔女子,一人捧着浴巾,另一人則將手中的花瓣撒在浴桶裡。忽然‘嘩啦’一聲,崔康從水中冒了出來,捧着浴巾的那女子趕緊上前,替他擦掉頭上的水。崔康笑着握住那女子的胸前柔軟之處,用力捏了一下,那女子低呼一聲抱住了他。

崔康上下其手,肆意輕薄一番之後,淫笑道:“老爺我還有事要辦,晚點再讓你們嚐嚐老爺的厲害!”

“妾身會恭候老爺!”那女子媚眼如絲,替他擦乾水漬穿上了衣服。

崔康走出房間,呼吸了幾口清新空氣,只覺得神清氣爽,多日來的鬱結心情一掃而光!下午太子派了賀蘭楚石,秘密將自己放了出來,告知說明日即將舉事,讓他耐心在家等待,不要隨意外出。

回家途中,崔康忽然想起張煥,不由得恨的咬牙切齒,就讓車伕一路詢問找到張煥家門口,只等明日太子舉事之時,就帶人前來將張煥滿門殺光。不料即將離開時,竟然意外的看見了李治。崔康大喜,藉口有要事稟報將李治騙上了馬車,李治也很奇怪崔康爲何被放了出來,就跟着他上了馬車準備問個清楚。

上了馬車之後,崔康只是和李治東拉西扯,想要從他嘴裡套話。李治心生警覺,和崔康敷衍幾句就要下車。崔康當然不答應,硬是將李治帶回城南家中軟禁起來,隨從趙虎也被抓了起來,李治暴跳如雷卻無可奈何。

崔康將李治騙回家中,其實有倆個心思——若是李承乾謀反成功,自己將李治獻上去,不管李承乾如何處置他,都是大功一件;若是李承乾失敗,自己只需要將出獄之事推在李承乾身上,在皇上面前推說自己是爲了保護晉王,纔將他軟禁起來,無論如何也是一件功勞。

不管結局如何,崔康都立於不敗之地!這種倆邊討好,同時押注是世家子弟常用的手法,崔康自然是駕輕就熟。

“放我出去,崔康,你這混蛋不得好死!”

聽見李治的叫罵聲,崔康微微一笑,向傳來罵聲的東廂房走去。

李治被軟禁已經幾個時辰了,早就十分後悔自己莽撞行事。早知道是這樣,詢問下張煥不就知道武銀兒的下落了!

到了門口,足足有七八個人在看守,絲毫不敢鬆懈,崔康滿意的點點頭:“開門!”

見到崔康進來,李治怒瞪着他,就要出言喝罵。

崔康微笑道:“微臣將殿下請到家中,其實是爲了保護殿下。”

“放屁!本王何須你保護!”李治大怒,“你這賊子,竟然敢囚禁本王!等到父皇回來,看你有幾個腦袋夠砍!”

“這個微臣真沒說謊,明日殿下就知道了!請殿下耐心在這呆一晚上,需要什麼只管吩咐。”崔康也不動怒,笑着說完就轉身出去。

李治知道反抗也沒用,大罵幾句之後,氣哼哼的一屁股坐下。

“老爺,東宮來人了!”崔康剛走出門,下人就來稟報。

“大哥派人來了!崔康,還不放本王出去!”李治聞聽大喜,趕緊高聲呼喊。

“進去倆個人,若是晉王再不安靜,就將他的嘴堵起來!”崔康皺皺眉,吩咐一句後轉身離去。

李治見倆個膀大腰圓的壯漢走了進來,只好閉上嘴巴,怒氣衝衝的瞪着倆人。

崔康到了客廳,卻見倆個少年已經等着自己了。

“你們是太子殿下派來的?”崔康有些狐疑,“本官怎麼沒見過你們?”

左邊那人道:“回大人,小人侯文,這是胞弟侯武,都是陳國公的族人,以前一直在三水老家,上個月纔去了東宮。大人請看,這是腰牌。”

崔康接過來一看,果然是東宮的腰牌,疑心頓去,將腰牌扔回去道:“殿下派你倆人前來,有什麼事情?”

侯文道:“殿下讓我兄弟來問問,午時在平康坊,似乎見到晉王和大人在一起,不知可有此事?”

崔康身子一震,趕緊抵賴道:“這話從何說起?晉王去了九成宮,怎麼會在長安城?”

“果真沒有?”

“沒有!”崔康斷然否認。

“既然如此,打擾大人了,我兄弟還要回東宮覆命,告辭了!”

“不送!”

二人離去後,崔康沉思一會,快步向東廂房走去。

侯文侯武出了大門,看看無人跟蹤,迅速去了旁邊一條巷子,張煥三人正在此地等候。這侯文侯武就是李文兄弟,那塊腰牌自然就是紇幹承基那一塊。

張煥迫不及待問道:“什麼情況?”

李文道:“崔康雖然否認了,但是神色有些慌張!”

李武出言附和:“不錯,小的也看見了!”

“如此說來,晉王還在裡面。”張煥皺皺眉頭,很不明白崔康的意圖。

紇幹承基道:“公子,怎麼辦?要不直接劫人!”

“不能硬來!鬧騰起來我們都逃不掉!”張煥一口否決,沉思一會道:“只有冒險一次了!紇幹承基,就賭崔康不知道你去了九成宮一事!你拿着這塊腰牌,親自前去要人,就說太子有確鑿眼線證實了,晉王就在他家中!”

張煥說完,將懷中那隻小盒子取了出來,打開后里面赫然是一塊于闐玉製作的精緻腰牌。紇幹承基十分驚訝,這種腰牌自己都沒有,可是東宮最高級別的了。

這塊腰牌,正是當初賀蘭楚石來遊說張煥時,贈送給他的,後來也沒歸還。剛纔出門前,張煥特意帶在了身上,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

崔氏在京城宅院衆多,崔康回到東廂房,就準備趕緊將李治和趙虎換個地方安置。不料剛剛準備動身,下人又來通報說東宮來人,說是熟人去了書房等候。崔康趕緊讓人將李治帶回房中,自己去了書房。

“崔大人,別來無恙啊!”見到崔康,紇幹承基一臉笑容。

“哎呀,怎麼是你!深夜來此,可有要事?”崔康笑着點點頭,紇幹承基是李承乾的心腹,崔康和他自然十分相熟,平時也沒少勾結在一起。

紇幹承基笑容一斂道:“崔大人,你我是老相識了,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請講!”

紇幹承基低聲道:“有些事情可以瞞着殿下,大家心照不宣。可是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隱瞞的!崔大人,還請將晉王請出來,讓我帶走吧!”

“這個……”崔康還想否認,紇幹承基取出那塊腰牌亮了一下。崔康嘆了口氣,太子連這塊腰牌都用上了,肯定已經知道了內情。

“紇幹老弟,可是剛纔殿下派人來,本官否認了,此時再承認,豈不是……”

紇幹承基道:“崔大人放心,那倆人都是我的手下,不會亂說話的!”見崔康鬆了口氣,又稍微湊近一點,陰陰一笑道:“不滿崔大人,今晚過後,晉王就會失蹤!但是絕對不是在長安城失蹤的,和大人沒有關係,和太子更沒半點關係,大人明白了吧?”

“明白明白!”崔康心中驚駭,趕緊連聲答應,沒想到李承乾竟然對親弟弟也起了殺心。

“既然這樣,就請崔大人將晉王帶出來吧。”

“沒問題。”崔康答應一聲,正要出去帶人,下人在門外通報,說漢王李元昌來訪。

紇幹承基聞聽大驚失色,一旦和漢王見面,豈不是馬上就露陷了!

紇幹承基當機立斷,趕緊道:“崔大人,兄弟有件要緊事和你說,事情也和漢王有關係,不如請漢王也來書房,一起商議如何。不過在此之前,兄弟要先和大人提前透露一下。”

崔康不虞有詐,吩咐門外那人將漢王請來書房,轉頭就要詢問紇幹承基是什麼要事。不料還沒回過頭,後頸就被紇幹承基重擊一掌,一聲不吭倒了下去。紇幹承基擦擦冷汗,將他拖到桌子下面,閃身到了門後。

不一會,就聽見門外傳來腳步聲,緊接着李元昌問道:“你家老爺和誰在議事?”

那下人道:“小人不知,那位貴客一來就進了書房,老爺和他似乎很熟悉。”

說話聲中,李元昌已經推門走了進來,發現房中竟然無人,頓時愣了一下。就在這時,紇幹承基迅速掩上門,閃電般一掌將李元昌擊暈過去,將他也拖到了桌子下面。紇幹承基動作老練輕快,門外那人絲毫沒有留意到異常。聽見腳步聲遠去,紇幹承基大大鬆了口氣,忽然之間,竟然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纔好。思來想去之後,紇幹承基將崔康和李元昌綁了起來,嘴裡也堵上布條,起身走出去關上了門。遠處站立的幾人見他出來,趕緊躬身行禮。

紇幹承基沉聲道:“漢王和你家老爺正在商議要事,有接近十丈之內者,殺無赦!本官有事離開下,稍後會回來。爾等仔細看守,不許任何人靠近!”

“喏!”那幾人趕緊凜然答應。

紇幹承基走出內院,停留在暗中看了一下,見這幾人老老實實站着,這才向大門外走去。府中下人都知道他是老爺的貴客,無一人上來詢問。

出了大門,紇幹承基迅速找到張煥,述說了情況。

張煥聽了之後驚訝無比,思索之後道:“唯今之計,只有繼續渾水摸魚了!我們這麼辦……”

張煥嘀嘀咕咕說了一陣,和小癡戴上斗篷,在紇幹承基和李文兄弟帶領下,大搖大擺走進了崔氏宅院的大門。府中下人見紇幹承基又帶了幾個人進來,雖然驚訝仍舊沒人上來詢問。

到了書房前面,紇幹承基壓低嗓子道:“太子殿下,漢王和崔大人就在書房等候。”聲音雖然低,卻故意讓那幾個下人聽見。果然,聽說是太子殿下,那幾人趕緊低下頭,恭恭敬敬的站着不動。

張煥輕咳一聲,低聲道:“去把那人給孤王帶到書房來。”

紇幹承基隨手指着一人道:“你,跟我去將那位公子帶到書房來!”

那人不敢怠慢,趕緊和紇幹承基一起去了東廂房。得知太子駕到,如今正和自家老爺在一起,看守的幾人趕緊打開門。見到是紇幹承基,李治驚喜交加,及時捂住嘴沒有叫喊出來。

紇幹承基推搡了一把李治,厲聲道:“還不快走!”

李治故作憤怒,罵罵咧咧跟着紇幹承基去了書房。見到張煥,李治驚訝過後差點哭出來。

“你乾的好事!”張煥瞪了他一眼,“你可知道,太子殿下即將謀反!明日就是起兵之日,侯君集可是對你下了必殺令!”

“什麼!”李治低呼一聲,“原來崔康沒騙我!叔珩兄,現在怎麼辦?”

張煥沒好氣道:“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先離開這裡,再伺機出城!”

李治自知理虧,訕訕的低下頭不敢看張煥。

紇幹承基道:“公子,要出去不難,只是如何將人帶出去,倒是有些麻煩。”

張煥點頭道:“李元昌是謀反首犯,必須帶走的,崔康此人罪不可赦,也不可輕易放過。怎麼辦纔好?”

待的時間越久,危險可就越大!張煥苦思無計,只急得額頭冒汗。忽然看見書桌上的一盆花,一下子計上心來。

片刻之後,書房門打開,紇幹承基率先走了出來,緊接着又走出來幾個人。

房間內一人低聲道:“孤王和漢王、崔大人還有要事相商,你們先把人帶回去,一個時辰後再來接孤王。”

紇幹承基沉聲道:“謹遵太子殿下之命。”

倆人語氣雖然低,卻刻意讓遠處那幾人聽見。果然,那幾人聽見對話,趕緊收回瞭望過來的目光。

紇幹承基仍舊嚴厲叮囑了一番,嚴禁有人接近,才和身後幾人大搖大擺走了出去。

這幾人微微有些奇怪,戴着斗篷那倆人也靠的太近了吧,就像是互相攙扶着一樣。轉頭看看書房,書桌前三人正頭碰頭,似乎正在低聲討論事情,沒有絲毫異常。

一出大門,就見到一輛豪華馬車,除了車伕並無他人,想來李元昌也是單身前來。

張煥道:“奪這輛馬車!”

紇幹承基點點頭,徑直走上前去。那車伕見他是從崔氏府中出來的,絲毫沒有防備,正要出言詢問,已經被紇幹承基一劍刺中前胸!這人悶哼一聲,身子歪倒在了車轅上。紇幹承基提起屍身,扔到了車廂裡。

張煥拉了一把李治,沉聲道“快上車!”

李治不敢怠慢,手忙腳亂爬進車廂,見到車上的死人,趕緊偏過頭不敢再看。人都上去後,紇幹承基戴上斗篷一揚鞭,馬車迅速向城西而去。

車廂裡,小癡摘下斗篷,張煥則拉掉另外一人的斗篷,這人赫然是漢王李元昌。

李治翹着大拇指道:“叔珩兄真厲害!這手移花接木,真是神了!”

張煥毫無得意之色,搖頭道:“雕蟲小技罷了,我很擔心李文兄弟能否順利脫身!”

原來張煥看見那盆花,就想出了移花接木之計。互相換過衣服之後,將李文兄弟留了下來,假扮太子和李元昌,崔康則被紇幹承基刺死,擺弄成坐在桌前的樣子。計策雖然簡單,卻收到了奇效。唯一擔憂的,就是留下來的李文兄弟了。

上次山谷遇刺之後,李靖將張煥狠狠叱責了一番,認爲他徒逞匹夫之勇,沒有一點大局觀念。張煥也深深意識到,當初要是早些逃命,死的人反而會少些!

這次將李文兄弟留下,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張煥雖然有些內疚,卻知道必須這麼做,只能在心裡祝福李文兄弟安然脫身了。

馬車一路向西門而去,途中也遇見了幾波巡邏官兵,見到是漢王的馬車都紛紛放行。

快到西門時,李治忽然驚呼一聲。

張煥很是納悶:“怎麼了?”

“哎呀!忘記將趙虎放出來了!”李治拍拍頭,神情很是沮喪。

張煥一愣,自己竟然也忘記了,只是如今肯定不能再回去,只能希望趙虎自己好運了。

到了西門附近,遠遠望見城樓時,紇幹承基忽然將馬車停了下來。

張煥掀開車簾道:“什麼事?”

紇幹承基語氣有些着急道:“公子,城樓上那人似乎是杜荷!此人很不好糊弄!”

張煥也吃了一驚,略一思考之後,晃着了火摺子,吩咐小癡將李元昌弄醒過來。李元昌睜開眼睛,還十分的迷糊,半晌才清醒過來,看見脖子上的寶劍嚇了一大跳。

張煥語氣兇惡道:“漢王,我和你做個交易,你要是老實聽話,老子不殺你!你若是出花樣,老子爛命一條,有你陪葬也夠了!”

李元昌嘴裡堵着布條,趕緊嗚嗚點頭,張煥伸手扯掉他嘴裡的布條。

“好漢,你想要什麼,本王都給你就是!”李元昌大駭,最怕的就是這種不要命的渾人。

“崔康那廝爲官的時候,收了老子的錢卻不辦事,已經被老子殺了,如今要出城逃命去!你叫開城門,出城後老子保證不殺你!”

張煥語氣故作粗壯,李元昌又被寶劍壓住脖子,點頭都有些困難,絲毫沒認出他來。

“那好!到了城門前,怎麼說不用老子教你吧?”

李元昌趕緊道:“不用不用!好漢放心!”

“來者何人?還不快快止步!”城樓上那人果然是杜荷,見到馬車靠近,令人將弓箭對準過來。

“可是駙馬都尉?”車簾一掀,李元昌探出頭來,左右肋下各有一把寶劍抵着,臉色十分別扭。

杜荷訝然道:“咦?漢王殿下,深夜來此有何事?”

“犬子派人去了太子衛率軍營,指名要本王前去。這是太子殿下剛給的腰牌,請駙馬都尉驗看!”李元昌說完,將一塊腰牌遞給圍在馬車附近的一人。

那人趕緊拿着腰牌,跑到城樓上交給杜荷。

杜荷隨意看了下道:“既然漢王有要事出城,下官不敢阻攔!開門,放漢王出去。”

吩咐完之後,杜荷下了城樓,親手將腰牌還給李元昌。

“多謝駙馬都尉了!出發吧!”李元昌接過腰牌,道了聲謝,放下了車簾。

“喏!”紇幹承基粗着嗓子答應一聲,揮手揚鞭,馬車緩緩向城外而去。

杜荷見到車伕的背影,忽而覺得有些熟悉,可是又想不起來是誰,直到馬車消失不見,還是沒想起來。只好無奈的拍拍腦袋,轉身上了城樓。

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
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