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

“叔珩,你說今晚演的這場戲能否騙過泉蓋蘇文?”中軍大帳內,李世民披着大氅坐在火爐邊上,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倦意,喝了一口茶水之後,放下手中的茶杯詢問張煥。

張煥眼中也有些疲倦,也放下茶杯道:“回皇上,今晚的戲做得很逼真,應該能夠騙過泉蓋蘇文!即使金泰廬回去後有些紕漏,泉男生和金熙澤也肯定會加以掩飾!”說到這裡張煥忽然臉上露出了笑意,“泉男生和金熙澤立功之心,肯定比我軍將士更加強烈纔對!”

聽了張煥這話,李世民也不禁莞爾:“當初朕選擇厚待樑萬春和孫代音,也是爲了減輕高句麗人的抵抗,同時起到分化對手的作用,只是沒想到泉男生竟然會主動投靠!不得不說,泉男生確實是個聰明人!”

“皇上所言極是!根據傳回來的情況來看,若是我大唐不發兵前來,說不定兩三年之內泉男生就會失去現在的一切。就拿今晚的事來說,金泰廬被迫出城,未嘗不是泉蓋蘇文對泉男生和金熙澤的不信任所致。泉男生此人胸無大志,也沒什麼太大的才能,爲了自保做出這種選擇也是必然的。”

“朕決定只等三天,三天後朕會下令攻城,力爭五天之內攻破城池!朕離開京城才短短几個月,似乎已經離開很久了,心裡頗爲思念京城的風光!想必你也一樣吧?對了,最近可有收到家人的來信?”李世民前幾句話說的殺氣十足,詢問張煥的時候語氣卻變得十分柔和。

“多謝皇上記掛,最近一直在行軍,因此收到的信件並不多。不過前幾天在卑沙城收到了不少信件,妙玉和雯兒都說家裡很好,而且太子夫婦和晉陽公主對微臣家裡也十分關照,晉陽公主還時常親自教昭兒和信兒習字呢。”

聽見晉陽公主和張昭的名字,李世民的臉色更加柔和。這幾年兕子逐漸長大,人越長越漂亮,幾乎和長孫皇后當年一模一樣,身子骨也越來越好,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時常生病。李世民心裡很清楚,兕子如今的身子如此健康,張煥一家出了不少力氣,還時常勞煩孫思邈替兕子調養,對兕子來說這份恩情不可謂不大。

“你揚州的那個未婚妻守孝期已經滿了吧?回京之後朕準你回揚州和她完婚,還會讓宮裡下詔賜給她一個二品誥命,讓她風風光光的嫁給你。”李世民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對張煥和苗影的事情又十分清楚,心裡對苗影其實還有一些歉意,要知道苗影纔是張煥正經的未婚妻,是張煥父親親口許下的。李世民這時忽然想起苗影,就不免想要給她一些補償。

“多謝皇上!”張煥十分感慨的道了謝,這些年要說自己最對不起的人,莫過於苗影了!

“到時候讓雯兒也跟你同去吧!”李世民想了想又笑着說了一句,算是給足苗影面子了。高陽公主如今是張煥的正妻,即使不論她的公主身份,能夠主動去見苗影也算是降尊紆貴了。

張煥心裡嘆息一聲,雖然知道苗影的委屈,還是向李世民再次道了謝。

“道謝的話就不說了!”李世民擺了擺手,然後指了指空了的茶杯,等張煥替他添上茶水後,喝了一口接着道:“這次征伐高句麗大局已定,朕想問問你滅掉高句麗宗廟之後,如何處置高句麗人方不會留下後患?”

張煥沉吟了一會,緩緩道:“臣以爲對付不同的民族就該用不同的策略,比如突厥人強於騎射,那麼就讓他們從我大唐學習耕種之術,哪怕朝廷出一些錢糧,只要讓他們過上定居的生活,就能最大限度的消除隱患。將來突厥人完全適應定居生活之後,再把一部分人遷移進關內,和我大唐人混居而居,數十年間必無突厥民族存在。至於高句麗人生性狡詐多變,既不感恩也不畏德,數百年來時常反覆不定,對這種人惟有施以高壓方可震懾其心!高句麗半島頗多山林,一旦有人造反逃入山林,我大唐想要平亂可謂是難上加難!”

李世民想到高句麗的脾性,也不禁皺起了眉頭:“依你之見如何?”

張煥猶豫了下,低着頭道:“臣不敢說!”

“嗯?”李世民一怔,“你素日以敢直言爲名,如今爲何不敢說?”

“只因臣所說的計策,着實違背聖人之言,只怕會引起朝堂諸公的強烈反對!”

“原來是這樣!”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瞪了張煥一眼,“你張煥什麼時候把聖人之言放在心裡了?或者說,你認爲朕是迂腐之人?自從當初聽了你的意思,爲了大唐利益出兵西域,朕也早就違背那些聖人之言了!”

張煥不禁也笑了起來,這些年一直在李世民身邊,知道這位被後世吹噓爲‘天可汗’的偉大皇帝絕對不是迂腐之人!否則的話,他根本沒有登基的機會就會死在建成元吉手中,而李世民後來的一些所作所爲,也充分顯示他是一個以朝廷百姓利益爲主的君王!

“是微臣之罪!微臣這就說一些淺見!”張煥告了聲罪,頓了頓道:“微臣先問問皇上,我大唐可能出現的威脅來自何處?”

“威脅?”李世民有些詫異,“我大唐如今強盛無比,何來的威脅?”

張煥嘆了口氣道:“請恕微臣大膽,秦漢當年何等煊赫,最後還不是走向衰弱?我大唐想要長盛不衰,其難度可想而知!”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你先說說威脅何來!”

“皇上,高句麗滅亡之後,我大唐短期內唯一的威脅只會來自西邊,也就是大食!”

李世民很是不解:“大食!此話怎講?上次西征,幾萬大食騎兵不是全軍覆沒了嗎?難道他們還敢前來進犯?”

張煥在心裡整理了下思緒,把大食、波斯、天竺以及更西邊的大秦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大致說了一遍。張煥着重強調了大食人的宗教狂熱性,只聽得李世民十分驚訝,心裡對大食也逐漸重視起來。

“你是說大食向西受阻,遲早會再次進犯西域?”

“回皇上,正是如此!歐麥爾上次派騎兵增援突厥人,事前就和乙毗咄陸有了協議,乙毗咄陸答應大食在西域傳播伊斯蘭教義,才換的歐麥爾答應出兵!如今大秦還很強大,因此歐麥爾只會引爲盟友,轉而打波斯或者西域的主意。而波斯相對羸弱,肯定抵擋不了歐麥爾的大軍,我大唐正該與之結盟,將來一旦再起戰火,我大唐也有個緩衝的時間。”

李世民很是感興趣,馬上接着問道:“天竺又如何?”

“天竺小國衆多,可謂是四分五裂,根本不足爲懼!將來西域的棉布紡織還會滾雪球般擴大規模,需要更多的棉花,只要能讓天竺人用棉花和我大唐換取糧食金錢,不出二十年,天竺就成爲我大唐囊中之物!畢竟天竺離得太遠,我大唐不可能長期派兵駐守!”

李世民坐直了身子,目光中異彩連連,茶杯裡的水都冷了也沒留意,點頭道:“這個和對付突騎施和吐火羅如出一轍,朕認爲可行!”李世民說到這裡,忽然用左手拍了拍額頭,“朕都被你繞糊塗了!這些事和朕問你如何處置高句麗人有何關係?”

“微臣斗膽再問問皇上,我大唐此次征伐高句麗,最大的難處何在?”

李世民不假思索道:“最大的難處當然是糧草輜重難以運送!”

李世民脫口而出這句話,再結合剛纔張煥關於大食的敘說,心裡一下子想到張煥要說什麼,不過這種感覺還是有些模糊,當下目光緊緊的盯了過來。

“微臣請皇上效仿秦始皇帝,修建一條唐直道!”

果然如此!張煥話音一落,李世民剛纔模糊的想法一下子清晰起來。

明白了張煥的意思,李世民語氣十分驚訝,還帶着一些怒氣:“你是說讓朕修建一條從蘭州府到碎葉或者疏勒城的直道,以便將來能迅速應對西邊的戰事?然而你知道那樣會死多少人?前朝隋煬帝僅僅修建一條運河,就死了數十萬人,大運河可謂是大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煥小心翼翼地解釋起來:“可是隋煬帝徵兆的都是國內民夫,而微臣建議的是徵召高句麗人!此舉可謂是一石三鳥,徵召高句麗人前去修建直道,可以徹底阻止他們將來的背叛,這是第一個好處;讓高句麗人遷居西域,又可以給突厥人帶來生存壓力,讓他們更老實一些,這是第二個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隻要這條直道修建成功,一旦西域有事,我大唐隨時都可以快速出兵,迅速平定威脅!”

“這樣只怕會死近百萬人啊!”李世民喃喃了一句,臉上佈滿了猶豫之色。

沒想到張煥又石破天驚來了一句:“其實除了高句麗人,將來還可以徵召倭國人一起去修建直道!”

倭國!李世民臉上瞬間閃過一絲怒氣,當日倭人的君主向隋煬帝遞交國書,竟然用的是‘東天皇敬白西皇帝’,雖然使者被趕出了朝廷,卻由此可見倭國人的狂妄自大這次大唐征伐高句麗,倭國人竟然敢派來水師參戰,若非張仲堅忽然出現,只怕大唐水師必然損失慘重!此等卑劣之國,朕將來必然伐之!

“今晚這些事你不要再和任何人說,回京之後朕召集大臣仔細商議再作打算!夜深了,你先回去吧!”李世民穩住怒氣,對張煥淡淡吩咐了一句。

張煥見李世民沒有當場同意自己的建議,心裡有些失望,還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退了出去。

張煥出去後,李世民站起身左右踱步,臉上的神色十分的爲難。

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章 學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十章 排戲(下)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
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章 學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十章 排戲(下)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