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

仍舊是上次那個房間,管家恭請他進去之後關上了門,和李鐵三人守在外面。進去後發現除了房玄齡,還有個青年,相貌和房玄齡有七成相像。

“叔珩,快過來坐。”

“謝伯父。敢問這位可是遺直大哥?”

那青年笑道:“愚兄正是房遺直,久聞賢弟大名了。”

“都是自家兄弟,客套話就免了吧。叔珩,你還不知道吧,遺直就是鴻臚寺卿。”

張煥恍然大悟,這才明白爲何散朝的時候,房玄齡對自己詭異的笑了笑。

不同於房遺愛的人高馬大,房遺直相貌儒雅,言談舉止間頗有房玄齡的風采。吃過幾杯酒之後,房玄齡就問起了和妙玉的婚事。想必房遺直已經知道內情,絲毫沒有半點驚訝之色。

張煥道:“最近事情太多,因此並沒定下日期。”

房玄齡笑道:“如今官職也授予了,也該定時間了。這樣吧,老夫去找太史局李淳風,請他算個黃道吉日。”

太史局其實就是欽天監,武德年間改名爲太史局。李淳風平時做的就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這些事情,又是袁天罡的弟子,在民間名氣也大得很。

張煥心裡驚訝,沒想到會和李淳風扯上關係。此人倒還罷了,他的師父袁天罡可是聲名遠揚,那份《推背圖》張煥還曾多次拜讀,確實十分靈驗。

房遺直也笑道:“到時候我們一家人,都是要來喝喜酒的。”

張煥有些猶豫,雖然妙玉當日沒有拒絕房玄齡前來主持,這並不表示妙玉會接受房夫人。

房玄齡知道他心意,有些尷尬道:“叔珩勿憂,夫人已知道玉兒的事,心裡也有些悔意。當初淘寶剛開張的時候,生意慘淡,還是夫人拜託了幾個貴婦人上門,纔打開局面的。”

張煥恍然,這件事情妙玉對自己說過,還一直以爲是高陽公主所爲,原來是房夫人暗中幫忙。房玄齡還暗示,讓他找個時間帶着妙玉去拜訪一下,苦笑着答應了。

分別的時候,房遺直告訴他如今並非四夷朝貢之時,鴻臚寺事情極少,讓他明天辰時左右去鴻臚寺即可。

張煥出了酒樓,心想王玄策等人的酒席只怕早結束了,也就沒過去而徑直回了家。

到家後得知妙玉和杜枝娘都在淘寶店裡,倒是好幾天未見的錢蘭兒正在表演口技,引得幾個小傢伙樂開了懷。武銀兒甚至還糾纏着錢蘭兒,要和她學習口技。

上次買回來的新羅婢,都被妙玉用各種花取了名字。張煥隨便找了個叫梅的,令她去將妙玉和杜枝娘請回來。

二人回來後,張煥將和房玄齡父子的談話簡單的說了一遍。聽說開業初期那幾個貴婦人竟然是房夫人拜託的,杜枝娘和妙玉都覺得不可思議,臉色也好看了很多。不過張煥說起上門拜訪時,杜枝娘二人都沉默不語。

還是杜枝娘先開口道:“玉兒,要不就和叔珩去一趟?”

妙玉怒道:“我爲什麼去?最多婚禮的時候,答應讓他們來參加就是!”

張煥深知妙玉外和內剛,能答應房玄齡一家前來參加婚禮,已經是做了很大讓步了,也就不好再勸,轉而說起了籌備婚禮的事情。

說起婚禮,妙玉馬上就轉怒爲喜,嘴上嘰嘰呱呱幾乎就沒聽過,興致勃勃的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張煥卻有些小小的煩惱,媚娘還好說,苗影如今遠在揚州。當初答應了張世乾,不會厚此薄彼,難道讓苗影來長安成親之後再回去不成?

張煥糾結於幸福的煩惱時,李世民也滿心煩惱,正在毓秀宮勸說高陽。高陽臉色冰冷,顯然十分的不開心。

李世民再次嘆口氣道:“朕不知道你和張煥是如何認識的,不過你將自小形影不離的小癡派去保護張煥,朕也知道關係不淺。朕承認張煥很不錯,可是你要知道,他已經和兩個女子有了婚約!你是父皇最寵愛的公主,豈能和他人共事一夫?”

“你孃親去世的時候,將你託付給朕,朕不能對不起她的託付啊!朕這一生,最對不起的就是你的孃親了!若是草率的安排你的婚事,將來朕有何面目去見你的孃親?”

“剛纔朕說過了,房玄齡家學淵源,其二子房遺愛忠厚老實,做你的駙馬怎麼樣?”

李世民好說歹說,高陽只是一臉冰冷,死活不出聲。

李世民氣急,忍不住擡起手來就想給她一巴掌。高陽端坐不動看着他,冰冷的臉上滿是倔強。李世民見到她這幅表情,和她孃親當年簡直一模一樣,這一掌再也打不下去,長嘆一聲坐了下來。

高陽這才淡淡道:“孃親去世時叮囑過父皇,以後我的事情,特別是婚事儘量讓我自己做主。”

李世民驚訝道:“你怎麼知道的?”

“反正我就是知道!”

李世民苦笑一聲:“若是朕不答應,你想怎樣?”

高陽什麼話都沒說,只是微微搖了搖頭。

“唉!罷了,朕確實答應過你娘!所謂君無戲言,朕答應你就是。”

高陽眼中閃過一絲笑意:“若是我不知道這件事,父皇是不是準備一直瞞着我?”

“咳咳……朕雖然答應你,不過也有條件!”

“父皇請講。”

“張煥雖然名滿天下,可惜官低位卑,如何配得上你?等到將來立下大功之後,朕會大力提拔,到時候再提此事吧!”

高陽有些猶豫道:“我曾經聽妙玉說過,科舉結束之後就會成婚,說不定日期都定了。”

“這個你不必擔心!朕自會處置。”

若說張煥的相貌,算不上是十分俊美,不過談吐氣質實在不錯。引得高陽傾心的主要原因,還是那幾個月的信件往來。隨着信件來往高陽發現,自己心裡對張煥逐漸依賴起來,有什麼事都忍不住想要和他說說。而見到張煥之後,高陽的心思越發炙熱起來。

高陽這種性格的女子,一旦認準一個人是十分執着的。雖然後來知道了妙玉的事情,不得不把感情埋藏起來,不過埋藏的時間越久,這份感情反而更加強烈。如今藉着這次機會,將心意明白的告訴李世民之後,高陽心中有一種霍然開通的感覺。

李世民回到寢宮,仔細一想才覺得有點棘手。若妙玉不是房玄齡的女兒,自己隨便下道旨意就是。如今若是強行下旨,只怕會讓房玄齡心中起芥蒂。思來想去之後,李世民寫了封信,令人迅速去送給房玄齡。

房玄齡正準備去找李淳風,接到信之後苦笑不已。雖然李世民信中說的很客氣,若是有難處就算了。房玄齡卻十分了解李世民,知道他這種語氣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必須辦好這件事。無奈之下,房玄齡只好令人備車去找張煥家中。

張煥得知房玄齡前來,還以爲已經找過李淳風,來告訴好日子的,趕緊出去請了進來。杜枝娘和妙玉雖然仍舊淡淡的,不過總算是打了個招呼。

張煥奉了杯茶道:“不知伯父前來,有何要事?”

房玄齡喝了口茶苦笑道:“枝娘,麻煩你和叔珩離開一下,老夫有事情和玉兒說。”

三人雖然都有些疑惑,不過杜枝娘也沒說什麼,而是和張煥一起出去關上了門。

妙玉皺眉道:“什麼事這麼神秘?”

房玄齡嚴肅道:“玉兒,爲父要和你說的事情,事關叔珩的將來,還望你冷靜的對待。”

妙玉也緊張起來:“和相公有關?”

“叔珩已經在習武,以後還會跟衛國公學習兵法吧?”

“是啊,衛公已經給了相公兵書。”

“我大唐軍功最盛,想必衛國公也有讓叔珩馬上封侯的意思。不過衛國公畢竟年事已高……所以叔珩若是從戎,就要得到更多助力纔是。我大唐建立過程中,其實還有一人戰功不在皇上和衛國公之下,而且在軍中的影響僅次於皇上。”

妙玉十分疑惑:“你到底想說什麼?”

房玄齡卻轉移了話題:“你在宮中多日,覺得高陽公主爲人如何?”

妙玉一愣,瞬間明白過來道:“是皇上還是公主請你來做說客的?”

房玄齡苦笑道:“是皇上!”

妙玉嘆口氣道:“早就預感到這一天!不過既然是皇上的旨意,我難道也敢學別人抗旨不成?”

李世民曾經賜給房玄齡美人,房夫人寧肯抗旨服毒也不答應。妙玉知道這件事,因此這句話未免有些諷刺在裡面。

房玄齡雖然聽了這話有些尷尬,不過見她並沒堅決反對,也是暗暗鬆了口氣。

妙玉忽然問道:“若是這件事,皇上直接下旨不就行了,何必請你來呢?”

房玄齡再次苦笑道:“只因皇上認爲叔珩官低位卑,想要等他立下功勞再賜婚!公主下嫁之前,你和叔珩的婚事是不能辦的!”

妙玉站起身十分惱怒:“我們的婚事都籌劃很久了!就在剛纔還在說這件事,忽然就讓我們不許成婚,哪有這個道理!”

“玉兒,這件事雖然委屈你了,不過對於叔珩卻有極大的好處。能否先聽爲父把話說完?”

妙玉悻悻的坐下,瞪大眼睛看着房玄齡。

房玄齡低聲道:“如今朝中儲位之爭愈演愈烈,叔珩已經成了太子的眼中釘!若是能成爲皇上最寵愛公主的駙馬,太子也不敢輕易下手對付他。爲父再告訴你個秘密,高陽公主並非是皇上的親身女兒!這件事你知道就行,就連叔珩也先別告訴。”

妙玉驚訝萬分:“我在宮中也待過很久,知道論起受寵愛的程度,高陽公主僅次於晉陽公主,就連長樂公主都比不上的。怎麼會不是皇上的親生女兒?”

“剛纔爲父說過,有一人在軍中的影響力不下於皇上,其實高陽公主就是這個人的女兒!”

妙玉雖然惱怒,卻也起了好奇心,低聲問道:“那人是誰?”

房玄齡聲如蚊訥,輕聲說出一個人名來。妙玉聽了,臉上驚異之色更濃,卻又顯得十分敬佩。

房玄齡道:“因這個人的關係,若是叔珩成了高陽的駙馬,不但和皇室關係更近,而且在軍中也會受到更多支持!軍中按資排輩之風氣甚濃,若是助力不夠,叔珩只怕很難出頭。你放心,高陽公主性格恬淡,將來肯定不會和你爭什麼的!”

妙玉眼中含淚,好容易就要成婚了,卻出了這麼一個岔子。偏偏這件事情確實對張煥有利,而且看樣子張煥對高陽也很有好感。若是自己堅決反對,一來會影響張煥的仕途,二來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責怪自己。

妙玉越想越是委屈,取帕子擦眼角時帶出一張紙來。見到張煥爲婚禮做的這份計劃書,妙玉的眼淚大滴大滴掉落下來。又怕驚動張煥和杜枝娘,只是低聲抽噎,卻更顯得楚楚可憐。

房玄齡心中憐惜,上前輕輕地摟住她。妙玉輕微掙扎了下,轉而緊緊地抱着房玄齡低聲痛哭。房玄齡一邊輕撫她的秀髮,一邊輕聲安慰。誰都沒想到,房玄齡第一次抱着自己的女兒,竟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章 學堂考覈
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章 學堂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