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

五月二十六日卯時,東方剛露出一絲晨曦,大食人就吹響了號角,萬餘人扛着長長的梯子,從西南方向對泰西封城牆發起了又一輪的進攻。城頭上的波斯人從睡夢中驚醒過來,紛紛抄起兵器弓箭,在將領們的率領下,有條不紊的佔據城頭上的有利位置,準備再一次的抵擋大食人的攻城。

“奇怪,今天那些大食雜碎怎麼這麼早就開始攻城了?”王宮內,正在沉睡的伊嗣俟三世聽見城外的號角聲,一骨碌爬起來嘀咕一句,飛速穿好衣服,用冷水簡單抹了把臉,抓起佩劍大步走去房門。

伊嗣俟三世剛出房門,就差點和一人撞在一起,擡頭一看原來是年僅十二歲的王太子俾路思,很是不滿的責怪了一句:“慌慌張張做什麼!”一言既出,這才發現俾路思手上提着一隻籠子,裡面一隻黑灰色的鴿子眼睛睜的挺大,正歪着脖子看着自己,頓時大喜過望。

俾路思也是一臉喜悅,雙手遞過籠子:“父王,你吩咐了,若是師尊大人來信就馬上帶來給你看,鴿子一到孩兒就趕緊帶來了。”

伊嗣俟三世讚許地拍了拍俾路思,把籠子放在地上,打開籠門小心翼翼地從鴿子腿上取下一隻竹簡,迫不及待的展了開來。

俾路思從衣兜裡取出一塊糕點,蹲在地上一邊學着鴿子咕咕叫,一邊把糕點餵給那隻鴿子。鴿子稍稍猶豫了下,就着俾路思手中飛快的啄食起來。俾路思用空着的一隻手摸摸鴿子的後背,鴿子警惕的縮了縮毛,不過並未放棄進食,依舊在俾路思手中啄食,俾路思見狀不由笑出聲來。

數日前,伊嗣俟三世讓人星夜兼程從泰西封把俾路思帶去見張煥,當面行過了拜師禮節。

張煥問過話後,覺得這孩子十分聰慧,一個十二歲的波斯孩童竟然粗通漢語,而且還看過幾本漢人的書籍,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只是俾路思自小喪母,性格十分內向靦腆,張煥子女頗多,十分擅長和小孩子打交道,於是就拐彎抹角地打探俾路思的愛好,準備讓這孩子變得開朗一些。最後很是費了一番口舌,才問出來俾路思喜歡養鳥,特別是喜歡飼養獵鷹,只是伊嗣俟三世很不喜歡這個愛好,還把俾路思飼養的一隻小鷹殺了,從那以後這孩子變得更加內向了。

得知了俾路思的最大愛好,張煥馬上想到一件事——大唐通信所的信鴿驛站最西邊只到大宛一線,再向西就只能使用快馬傳遞消息,比起飛禽來說慢了將數十倍。而大唐即將出兵西征,若是不能和波斯保持順暢的通信往來,肯定會影響到雙方的作戰計劃。於是張煥向伊嗣俟三世解釋了一番,然後讓跟隨自己的大唐通信所士卒挑選了十隻最好的信鴿送給俾路思,讓他抓緊時間和這些鴿子培養親密感情,以便鴿子回到西域後能夠再次飛回泰西封。

俾路思並未讓張煥失望,整天都和那幾只鴿子呆在一起,餵食喂水都是親手而爲,很快就和那幾只鴿子成爲朋友。五天前,大食人蜂擁而來包圍了泰西封,俾路思就按照伊嗣俟三世的吩咐,每隔半個時辰就放飛一隻信鴿,然後這幾天內就一直翹首以盼鴿子歸來,終於在剛纔等到了其中一隻順利飛回來。

“好!好!好啊!”伊嗣俟三世看完信,握拳連叫了三個好字。

“父王,師尊大人信上說什麼?”俾路思把糕點放在食盒裡面,從懷裡取出一塊薄薄的黑布遮擋在籠子上,小心地提在手中詢問伊嗣俟三世。

“哈哈,你那位師尊大人果然氣魄宏大啊,竟然準備……”伊嗣俟三世說到這裡,忽然覺得不該對一個孩子說這等大事,於是輕咳幾聲轉移了話題,“大唐雄兵已經西進,最多七天後就能抵達泰西封城下,這幾天你要繼續留意是否還有別的鴿子飛回來,至於這一隻休息好了來告訴我,我會寫一封信讓它帶回去,但願你的師尊能收到。”

俾路思從黑布的縫隙裡看了看籠子里正在埋頭喝水的鴿子,有些驕傲的道:“父王,它是最聰明的那一隻,肯定可以飛回去的!”

“但願吧!好了,你回去吧,父王要去城頭上了。”

“是!”俾路思躬身行了一禮,轉身離開的時候,微笑着把籠子舉到眼前,嘀嘀咕咕的和鴿子說着什麼,那隻鴿子也偶爾發出一陣咕咕聲相應。

伊嗣俟三世看着活潑了很多的兒子,欣慰的點點頭,帶上一羣侍衛向城頭而去。

城外西南方向三裡開外,內賈德、伊哈特和賽爾德三人站在一起,臉色輕鬆地看着前方潮水般攻城的手下,伊哈特還不停地指着城頭對賽爾德說着什麼。

今日大食人的攻城作戰,就是爲了驗證一下昨夜內賈德和伊哈特的說法是否正確,因此大食人一改往日四面八方同時猛攻的方式,而是其他三面佯攻,而僅僅從西南方向發起猛烈攻城。

經過這幾日的連續進攻,泰西封城下的泥土早就變成了黑紅色,地面上四處散落着斷折的兵器、巨大的石塊原木以及各種燒得焦黑的雜物。

綿延不絕的進攻號角聲中,大食人在大批弓箭手掩護下,踏着地上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把一架架長梯子搭上城牆,嘴裡高呼着安拉,奮勇向上攀爬。

城上的波斯人顯然對這一套已經輕車熟路,弓弩手沉默地向城下猛烈射箭,標槍兵一邊高聲呼喊,一邊使出全身力氣把一排排標槍投擲向城下的敵軍,一些看上去是平民打扮的波斯人,其中還有不少年輕的女人,冒着城外的箭雨,點燃浸滿了油脂的火把奮力向下扔去。城牆上下一時之間吶喊聲、慘叫聲、喊殺聲亂作一團。

伊嗣俟三世先是去了地勢略低的城西,沒想到今日大食人竟然沒有從城西發起猛烈進攻,而是把西南角作爲了主攻方向。伊嗣俟三世明白情況後,趕緊讓已經趕到的首相羅斯圖姆巡查其他方向,自己帶了人迅速來到城南。

“國王陛下!”見到伊嗣俟三世在十幾面大盾牌的掩護下來到城樓上,正在指揮擊退攻城敵軍的大將軍馬爾科趕緊上前見禮。

“今天大食人似乎有些不對勁,你知道是爲什麼嗎?”伊嗣俟三世看着漫天箭雨,皺着眉頭詢問。

馬爾科身材雄偉,濃眉大眼,聽見詢問摸了摸有一道細小傷疤的額頭,點頭贊同道:“陛下說的沒錯,確實如此!不但沒有像往日一樣,瘋狗一般四面猛攻,而且攻擊時間也提前了很多,往常這個時間,他們還在做飯呢。在我看來,大食人肯定有什麼陰謀。依我看來,可能是大食人要有兵力調動了。”

“爲什麼這麼說?”伊嗣俟三世隨口問了一句,忽然想起一事,趕緊拍拍自己的額頭,“是我糊塗了,昨晚大食人來了一支增援隊伍,想必就是想要調換兵力吧。”

“我也是這麼看!大食三十幾萬人圍城,實在沒有必要再增兵,那麼他們增兵的唯一解釋就是,這些人是來替換此前那些軍隊的。至於此前那些軍隊會去哪裡,就要看大唐軍隊的動向了。”

伊嗣俟三世有些詫異,點頭讚揚道:“馬爾科將軍,你說的很好,事實應該就是這樣。早上得到消息,大唐大軍已經離開了大宛繼續西進,大食人肯定也知道,短時間內攻陷我們的城池已經是不可能了,他們即將面臨大唐雄兵的威脅,所以他們應該是要調集主力大軍東進和大唐軍隊決戰。”

“既然要調換兵力東進,那麼他們今天這次進攻到底有什麼陰謀呢?”馬爾科喃喃自語,臉上很是疑惑。

伊嗣俟三世也微皺着眉頭,心裡十分的不解。

半個時辰後,大食人連續兩次進攻都被擊退,城外白白留下了數百具屍體,而且大食人在退卻的時候,隊形十分散亂,看上去好像是落荒而逃。不單單是這樣,大食人停止進攻之後,就開始了兵力轉移,無數帳篷馬匹被士卒們轉移到了城西,城南看上去僅僅留下了不到五千人馬。

“這是什麼意思?”馬爾科大惑不解,眨眨眼看向了伊嗣俟三世,“陛下,現在形勢大好,要不要派騎兵出城去衝殺一番,取的一場小勝鼓舞一下士氣?”

“這樣很冒險,我們並沒有安排應對的方法,如果波斯人壯着膽子殺出來,只怕情勢不妙。他們真的不會趁勢衝殺出來?”與此同時,賽爾德看着緊閉的城門,皺着眉頭詢問。

身旁內賈德笑而不語,臉色很是得意。

伊哈特十分篤定地道:“賽爾德叔叔放心,他們肯定不會衝出來的!”

“不能出城作戰,必定有什麼陰謀,大食人不是蠢貨,不會輕易給我們這個機會!”城頭上,伊嗣俟三世斷然決定。

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
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