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後人的這首詩讀來令人倍感蒼涼,同時十分形象的說明了玉門關的險要。

七月二十六日未時,當張煥站在這座赫赫有名的關隘之前時,心裡也是感慨良多。

最早的玉門關,是由漢武帝開拓西域時,在敦煌西邊建立的關口。當時漢武帝派遣十萬民夫,修築了酒泉到玉門的長城,以抵禦匈奴入侵,當時玉門關的規模十分龐大。

到了武德年間,由於商道發生了變化,玉門關遷到了敦煌東邊的瓜州晉昌。關隘的規模也大大減小,不復往日的風采。 Wшw⊕T Tκan⊕¢ 〇

張煥策馬轉了一圈,發現玉門關城牆並不高,很多地方都不足三丈高。不過剛好位於山隘之上,地勢十分險要。

此時的玉門關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而北邊就是前往高昌必經的伊州。雖然西域商道堵塞嚴重,不過仍舊有不少商隊往來。同時又是大唐西去的最後一道險關,因此玉門關裡駐紮了蘭州府兵四千餘人。

玉門關每月逢五纔會開關,不過張煥一行一百多人前來,早就引起了關上士卒的留意,不一會就有人策馬出關前來問話。得知是前往高昌傳旨的欽差,很快由巨木建造的關門就緩緩打開,飛馬奔出一隊人來。

張煥整整衣冠,駐馬靜候。

到了近前,爲首一將領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道:“末將玉門關守將,果毅都尉孫德祿,拜見欽差大人!”

張煥道:“孫都尉請起!”

孫德祿起身道:“謝大人!昨日就接到了李大將軍的信,沒想到張大人來的這麼快。請關內說話。”

張煥等人跟着孫德祿進去後發現,裡面的房屋大都是土坯房,而且看上去十分簡陋。孫德祿介紹說西邊是軍營,西北邊是校場。孫德祿將自己的房間讓給了張煥,也就是幾間較大的屋子罷了。

張煥此行,李大亮派出了一百五十名騎兵跟隨。都是鄉黨,所以孫德祿準備親自帶着這些騎兵下去軍營安置。王玄策想了想,也跟着去軍營住宿。李鐵三兄弟幫着小癡將行李放好後,關上門去了隔壁房間。

“喝點水吧。”人都出去後,小癡倒了杯水遞給他。

張煥喝完水,伸個懶腰爬在了牀上。騎了半天的馬,早就腰痠背痛了。小癡走過來,默默地給他揉捏肌肉。

張煥嘆口氣:“騎馬還真是累!”

“那是你還不習慣長期騎馬,再說了你也不習慣現在這匹馬吧。”小癡手上不停,嘴角卻有些笑意。

“那倒是,還是尉遲寶林兄弟送的那匹馬溫馴。”說起這個,張煥就十分懷念那匹溫馴的馬兒。

小癡撇撇嘴:“那匹馬啊?只能算是玩具!你現在這匹馬,纔是真正的戰馬!沒想到金浩家中還有大宛馬,讓我都吃了一驚。”

張煥微微一笑,不由回想起前幾天在蘭州府的事情。

從伏俟城一回到蘭州,張煥就對李大亮提出,要見見金浩。不想李大亮告訴他,金浩忽然在獄中自盡。不止如此,金縣尉得知這件事之後,也在家中服毒自殺。

張煥心裡十分疑惑,金浩貪生怕死,怎麼會自盡?而且好巧不巧,恰好押回蘭州之後就自盡!張煥可以肯定,這件事情十有八九有人在暗中操縱!不過沒有絲毫證據,也只好就此作罷。

金縣尉父子死後,家產都被充公。其中有幾匹上好的大宛馬,卻被程知節偶然看見了,不由分說就牽走了三匹。自己留下一匹之外,剩下兩匹分別給了李績和張煥。李大亮十分捨不得,卻敵不過程知節的無賴嘴臉,只好自認倒黴。

小癡見他半晌不出聲,柔聲問道:“又在想金浩父子的事情啊?”

“是啊!我得罪的人很多,太子、世家、侯君集等人。不過按理說,這些人都不會和金浩父子扯上關係,那到底是誰呢?”

小癡笑道:“想不通就不想!藏在暗處的人,遲早回來露出狐狸尾巴。”

“你說得對,我自己小心就是。”

李績和程知節都說過,戰馬一定要親自餵養,才能增加默契。張煥疲乏稍減,就起身出去準備餵養。

這匹馬通體雪白,只有四隻蹄子周圍有一圈淡淡的黑色,張煥當初一眼就喜歡上了它。小癡還特意給這匹馬取了個名字,叫做‘霜白’。

經過這幾天的餵養,霜白已經熟悉了新主人。見到張煥近前,就將腦袋湊過來想要舔他的臉。張煥笑着摸摸它的腦袋,將上好的精料倒在了食槽裡。霜白打個響鼻,低頭吃了起來。

“張大人這匹馬,似乎是大宛名駒啊!”孫德祿安置好將士們,回來後見到張煥在餵馬,忍不住讚歎一句。

“哦?孫都尉很懂相馬?”

“久在西域邊陲,總是能見到一些好馬,說不上太懂。”

“聽孫都尉這話的意思,在玉門關待了很久了?”

“已經五年多了!”

“既然如此,孫都尉肯定十分熟悉西域的情況,可否請教一二?”

“張大人客氣了,有事儘管問。”

“孫都尉,請進屋敘話!”

“張大人請!”

進屋坐下後,張煥就向孫德祿問起了西域的情況。這孫德祿久居玉門關,果然對西域各地的情況瞭如指掌,但有所問,無不一一解答。從他嘴裡,張煥知道了不少東西。

原來近幾年以來,鞠文泰不但時常打劫大唐商隊,還一度東進到了伊州附近。典合城、七屯城是達延芒經營的重中之重。而在這兩地,回紇人最多。伊州刺史石萬年就是回紇人,達延芒並不想得罪回紇人,因此鞠文泰東進時並沒派兵參與。

鞠文泰雖然氣焰囂張,高昌兵本身戰力卻十分低下,被石萬年設下伏兵大敗而歸。從那以後,鞠文泰再也不敢東進。

十幾天前的達阪山口之戰後,達延芒倉皇將王帳遷到典合城。鞠文泰趁虛而入佔據了鄯善、蒲昌等地,不過兵力十分薄弱,其主力還是駐紮在高昌城。

“高昌西邊的情況如何?”聽了孫德祿的介紹,張煥對高昌以東、以南的情況都有了瞭解,接着詢問西邊突厥人的情況。

孫德祿喝了一口茶水,說起了高昌西邊的事情。

當初突厥人分裂之後,東突厥被大唐所滅,而西突厥卻在其可汗乙毗咄陸帶領下西進。乙毗咄陸驍勇善戰,連續擊敗高昌、突騎施和吐火羅等強大的西域國家。高昌戰敗後,和突厥簽訂了城下之盟,年年向突厥人進貢以保平安。突騎施和吐火羅兩國,也默認了突厥人在西域的存在。

乙毗咄陸趁勢大肆擴張,將西域大部分都收入囊中,可汗王帳設立在了西邊的怛羅斯城,和大食人也有勾結。如今西起怛羅斯城,東到焉耆、高昌都是突厥人的地盤。乙毗咄陸爲了加強對西域的控制,在碎葉城、疏勒城佈下重兵,以震懾其他國家。碎葉城和疏勒城的兵力,由突厥王族、大葉護執失突利執掌。

張煥聽到怛羅斯城這個名字,心頭莫名的一顫!

要知道,高仙芝兵敗怛羅斯城之後,大唐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之地全部喪失,這一帶的伊斯蘭勢力開始全面崛起,大唐最終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可以說,怛羅斯之敗是大唐逐漸衰弱的導火索。

張煥暗下決心,一定不會讓怛羅斯之敗發生!

穩定情緒之後,張煥接着問道:“孫都尉,前往高昌,有幾條路可走?”

“說起來有兩條路,不過可走的只有一條,那就是向北翻過莫賀延磧到達伊州,再向西到達高昌,這條路也是商隊往來的路線。”

“另一條路呢?”

“那條路早已經荒廢!”

“說來聽聽!”

“過了沙洲再向西,到了七屯城東邊幾百裡處再轉而向北,穿越大沙海也可以到達高昌。不過一路都是沙磧沙漠,十分難走,只有在蒲昌海可以補充水源。”

蒲昌海?張煥依稀記得,蒲昌海就是羅布泊。找出地圖一看,果然如此。

“那就走伊州那條路吧,還請都尉找幾個嚮導。”

“沒問題!張大人一路勞頓,不如先去用飯,飯後再商量事情。”

“那就有勞孫都尉了!”

因要招待張煥,孫德祿特意吩咐廚下做了烤全羊、手抓飯和烤饢。張煥近些日子在伏俟城和蘭州府吃了很多羊肉,因此只是淺嘗即止,倒是喝了不少西域產的葡萄酒。

用完飯後,孫德祿詢問張煥是否要到處看看。

張煥笑道:“我想去軍營看看,不知是否方便?”

“這有什麼不方便的!大人請跟我來。”

到了軍營卻發現人並不多,問起值守的將士才知道,都去了西北角的校場。

孫德祿道:“張大人有所不知,在這玉門關駐守十分無聊,將士們時常在校場比武摔跤打發時間。”

張煥來了興趣:“且去看看。”

“請跟我來!”

離校場還很遠,就聽見一陣陣呼喝聲和加油助威聲,隨之而起的是漫天的塵土。進去後發現,兩個膀大腰圓的士卒正在角力,見到張煥和孫德祿進來,都齊齊住手行禮。王玄策正在看熱鬧,見到張煥進來也走了過來。

張煥笑容和煦:“你們繼續!獲勝者,本官賞錢百貫!”

“大人此言當真?”

張煥點頭道:“當然!”

“大人,除了角力,其他的比試行不行?”

“是啊,我擅長騎射,可否也比試騎射?”

“不如騎射、角力、拳腳都比試一番!”

張煥話音剛落,衆將士就喧譁起來。

孫德祿喝道:“休要無禮!”

張煥擺擺手:“孫都尉,不礙事的。就讓本欽差看看將士們的真本事吧!李鐵,將錢拿上來!”

李鐵聞聲上前,取出一個大錢袋來,嘩啦一聲倒在地上,十兩一個的小金錠足足有十幾個。

“哇……”衆將士見到金子,都驚呼起來。

張煥高聲道:“不管哪一項,只要獲勝者都賞錢百貫!”

將士們聞聽,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顯身手。張煥微微一笑,將比試的事情交給孫德祿安排,自己坐在一邊觀看。

小癡道:“又亂花錢!”

張煥低聲道:“獎賞將士們,怎麼會是亂花錢?”

王玄策笑道:“叔珩恐怕別有深意吧。”

“算是吧!孫都尉告訴我,玉門關的將士們半年才能輪換一次。這裡的情況你們都看到了,實在枯燥無味!我出一點小錢,卻能讓他們十分開心,何樂而不爲?”

“叔珩所言極是!剛纔我和將士們聊天,也都這樣說。雖然餉銀多一點點,受的苦卻多很多。叔珩不妨向李都督進言,請他酌情增加玉門關將士的餉銀!”

張煥搖搖頭:“若是英國公沒回京,請他說還差不多。我官職低下,如何能說這事?玄策,你爲什麼不換個角度去想?”

“叔珩是何意?”

張煥沉聲道:“撤掉玉門關不就行了!”

王玄策一愣,低聲道:“玉門關是我大唐西邊最後一道關隘,豈能輕易撤掉?你沒開玩笑吧!”

張煥淡然道:“將西域甚至更西的地方全部收入我大唐版圖,還要玉門關何用!”

張煥語氣雖然淡然,卻帶着一股堅定!

達阪山口之戰,張煥親眼見到了數千人的生死,還親手殺了人,心裡也起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那一戰徹底激起了張煥建功立業的決心!

小富即安,多娶幾個美女混日子這種想法,如今張煥想想就感到慚愧!

這種想法,豈能對得起自己未出世的孩子!豈能對得起李靖的殷切希望!豈能對得起達阪山口死去的將士!

小癡看着他,一雙妙目中滿是欣賞和情意。

王玄策張大嘴愣了一會,抱拳對張煥深施一禮。

張煥微微一笑:“開始了,看將士們比試吧!”

平心而論,玉門關的將士們武藝都很一般,不過張煥卻一直在鼓掌助威。

因爲參加的人太多,天色暗下來仍舊還在繼續。張煥見將士們士氣高昂,索性和孫德祿商量了下,打起火把繼續比試。

這一場比試耗費了好幾個時辰,直到戌時末才完全結束。張煥言而有信,給所有的獲勝者親手發下了十兩金錠,又引起了一陣陣喧譁。到了角力獲勝者時,張煥發現這人竟然不是大唐人。

孫德祿介紹道:“他叫阿提力,是回紇人,在高昌住過五年,對高昌城的情況瞭如指掌,前年才舉家遷到蘭州府。阿提力對西域各地也十分熟悉,大人要嚮導,下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對了,他還擅長馴養鷹。”

張煥一下子來了興趣,將威信王所送兩隻鷹的情況告訴了阿提力,詢問他該如何馴養。阿提力漢語說得很好,說起馴鷹來頭頭是道。張煥大喜,心裡想着等回來時,向孫德祿討要此人。

孫德祿又找了另外兩人,都是以前跟着父親在西域各地行商的,對西域道路十分熟悉。其中一人叫胡德茂,另一人叫韓旭,連同阿提力一起給張煥做嚮導。

嚮導安排妥當後,孫德祿請張煥回去安歇。

“孫都尉自便就是,本官想看看玉門關的夜景。”

孫德祿搖搖頭,玉門關的夜景有什麼好看的!當下令阿提力三人給張煥帶路,自己告退下去歇息了。

“阿提力,這附近可有高處?”

“大人請跟我來。”

阿提力帶着張煥等人,登上了關隘後的一座小山。

此時滿天星光,夜空一碧如洗,一彎殘月灑下了朦朧的光輝。微風不時拂過,帶來一陣陣淡淡的花香味。舉目四處眺望,能看到遠處的點點星火,令人不由得升起一種夢境般的感覺。張煥看了看東邊的夜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親人。

小癡喃喃道:“真美!”

王玄策一臉贊同:“確實很美!只覺得一眼望過去全是遼闊的坦途!”

張煥笑着搖搖頭:“這不算什麼!玄策,以後有機會和我出海!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一望無際!”

“必當追隨!叔珩,如此美景,何不賦詩一首?”

李鐵遞上酒囊:“公子,飲酒以助興。”

張煥接過酒囊,痛飲幾口後只覺得暢快淋漓非常!忍不住擡頭長嘯一聲!嘯聲一落,張煥就大聲吟誦起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吟完之後,張煥伸手摘過李銅的弓箭,挽弓搭箭一箭射向西邊的夜空!只見一道白羽瞬間消失在眼前,落在了遠處的草叢中。

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九章 排戲(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
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九章 排戲(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