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

九月八日的清晨,長安城忽然下了一場大雨,酷熱和灰塵似乎都被雨水沖刷掉了,空氣一下子變得涼爽起來。大雨過後,張煥和房遺直帶了數十人,從西門飛馳而出。

這幾天的長安城風平浪靜,絲毫沒有異常,然而在知情人眼中,這只是風雲將起前的最後寧靜罷了。

張煥的傷勢雖然已經痊癒,不過李世民並沒召他上朝。張煥也樂得清閒,除了去找了一趟閻立德,順帶着悄然前去見了週二虎,就再也沒出過門。

柴令武和房遺直兄弟也都前來拜訪過,張煥免不了又要將西域之行說了一遍。房遺愛聽的眉飛色舞,私下拉了張煥,再三求他去給房玄齡說說,讓自己也從軍。張煥只好答應了,準備找個機會和房玄齡提提。

今日一早,張煥正在練武,房遺直就找上門來,向他傳達了李世民的口諭,讓他跟着自己前去迎接吐蕃使節祿東贊。

原來正值秋季朝貢,高句麗、新羅、百濟和吐谷渾等國的使者都已經到了長安,唯有吐蕃使者今日纔會到達,率領吐蕃使者團的正是大相祿東贊。

上次祿東贊前來求親,不但沒成功,還被李世民藉着達延芒襲擊運糧隊伍之事教訓了一番,灰頭土臉的回了吐蕃。

這次藉着朝貢機會,祿東贊攜帶了重禮前來,準備再次求親。由於王玄策重傷,李世民令張煥仍舊做房遺直的副手,等朝貢完了之後再另作安排。

“叔珩賢弟,就在這等吧。”到了城西三十里處,天空又晴朗起來。房遺直見有一處小樹林,就令大家過去乘涼,就地等候祿東贊前來。

張煥跳下霜白,將繮繩遞給了李文。因李鐵兄弟已經離去,李衛擔心他沒合適的人手,幾天前派了侄子李文李武給他使喚。這倆人都生得濃眉大眼,身材也很壯實。雖然武藝不如李鐵,爲人卻十分的老實,對於張煥的話從來不打折扣。

趁着這個機會,張煥對房遺直說起了房遺愛的想法,房遺直也很是贊同。倆人商議之後,決定找個時間一起去勸勸房玄齡。張煥心中很是高興,若是能幫房遺愛脫離書本這座‘苦海’,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說說笑笑間,官道遠處奔過來一隊人馬,看身上裝束應該就是吐蕃人了。張煥等人趕緊走出樹林,在道邊等候。

到了近前,只見爲首一漢子身材高大,頭髮披散開來,用一隻金箍勒住。身上也掛着各種金銀飾物,走起路來叮噹作響。

“敢問可是吐蕃大相祿東贊大人?”

“哈哈,正是本相。敢問閣下何人?”這漢子哈哈一笑,大步走了過來。

張煥微微有些驚訝,這祿東贊看上去一副莽夫的樣子,說起話來卻彬彬有禮得很。

“本官大唐鴻臚寺卿房遺直,特意前來迎接大相。”

“原來是房大人,多謝了!張大人,又見面了!在伏俟城的時候,多有失禮之處,還請恕罪!”祿東贊對房遺直抱拳一禮,笑着對張煥點點頭。

“呵呵,婚禮當晚場面混亂,本想向大相討教一二,也只好放棄。”

“是啊,哈哈,當晚人實在太多。大人文采風流,本相十分佩服!有機會的話,會登門拜訪大人。”

張煥笑道:“隨時恭候大相!”

在伏俟城時,祿東贊根本沒留意張煥這種芝麻小官,更不知道就是他讓達斯納大敗而歸。直到離開的時候,才從宣王慕容翱嘴裡得知他就是張煥!祿東贊頗爲後悔,竟然沒來得及和張煥拉拉關係。

吐蕃人近些年熱衷於中原文化,就是祿東贊一手造成的,此人雖然外表粗獷,卻飽讀中原詩書。劍南道大敗之後,祿東贊深知要想擊敗大唐,必須先學習瞭解中原的文化技術。就是在他的堅持之下,松贊干布才決意和大唐和親,以便獲得更多的好處。

寒暄幾句之後,房遺直和張煥帶領着祿東贊一行進了長安城,將他們安置在了驛館,就進宮去向李世民覆命。

剛走到太極殿外,就見尉遲敬德走了出來。見到張煥二人,尉遲敬德笑着點點頭,也顧不得寒暄就急匆匆的離去。

進了太極殿,卻發現長孫無忌、李績和房玄齡三人也在。見到他們進來,都很和善的笑了笑。

“皇上,吐蕃使者祿東贊已經安排在了驛館,並且告知他明日卯時參加早朝。”行禮之後,房遺直出言稟報。

李世民點點頭:“其他藩屬國的使者都通報過了嗎?”

“回皇上,都通報過了。”

“很好,房遺直,你去好生安排一下明日的朝會大典,一定要彰顯我泱泱大唐的氣派。張煥,你留一下。”

“遵旨。”房遺直答應一聲,對張煥點點頭退了出去。

“來人,賜座。”

“謝皇上。”

李世民也不繞圈子,直接問道:“朕聽英國公說,你對於吐蕃的和親請求,有些看法很獨特,給朕說說看。”

“這個……”張煥瞧瞧看了一眼李績,見他笑容滿面,知道沒什麼大礙,這才道:“微臣以爲,和親,乃是弱國爲了侍奉強國,不得已而爲之!如今我大唐國富民強,乃萬世之太平盛世,豈可行和親之舉?歷朝歷代,凡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哪一個肯和親?諸如秦皇漢武,無不如是!皇上之豐功偉績,已遠遠超乎前人,更不可輕易答應吐蕃的和親請求!”

奉承話人人愛聽,張煥說自己超過了秦皇漢武,李世民自然心情愉悅,捻鬚微笑不語。

房玄齡道:“前者剛剛將弘化公主下嫁河源郡王,祿東贊恐怕會抓住這個做文章。”

張煥搖搖頭:“弘化公主的下嫁,那是皇上的恩賜!豈可與和親相提並論!敢問皇上,松贊干布此人如何?祿東贊又如何?”

“這倆人短短几年就統一了吐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

張煥嘆口氣:“難道皇上以爲,如此雄才大略之人,會爲了一個女人屢次三番前來求親,甚至不惜動兵威脅?”

李世民脫口而出:“當然不會!”

“這就是了!”張煥站起身來,語氣激昂:“吐蕃求親,所圖者,乃是我大唐的先進技術,以及書籍和能工巧匠。微臣敢用腦袋擔保,若是答應和親,再將這些東西陪嫁過去,數十年後,吐蕃崛起之後,勢必要和我大唐決一死戰!”

聞聽此言,李世民等人十分吃驚,看樣子都不相信。

房玄齡道:“你是不是多慮了?吐蕃最近頗爲恭敬,再者說了,彈丸之地豈能和我大唐相提並論?”

“房大人,非是下官危言聳聽,歷來中原強盛時,外族無不俯首陳臣;而一旦中原羸弱,外族無不前來騷擾。從本質上來說,吐蕃和匈奴突厥沒什麼區別,打不過就偃旗息鼓,想法從我大唐獲得好處,強大自己之後再來報仇!吐蕃人自負勇悍,可謂是有仇必報!然而此前松贊干布兵出劍南道,大敗之後反而全力求親,難道吐蕃人一下子轉了性子了?”

張煥長篇大論,李世民思慮之後,臉色也凝重起來。

長孫無忌道:“依你之見,不可對吐蕃和親?”

“正是!絕對不可和親!”張煥語氣鏗鏘擲地有聲,“和親,無異於出賣我大唐的利益!皇上千萬不可爲了‘天可汗’這個虛名,讓吐蕃人得逞!”

李世民聞聽微微有些臉紅,當初諾曷鉢前來求親,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還陪嫁了諸多物品。依照張煥的說法,自己豈不已經出賣了大唐的利益?然而細想張煥的話,又很有些道理。

“好了,你先退下吧,明日一早協助房遺直辦好朝會大典。”李世民生怕張煥說出更加激烈的話,趕緊擺擺手讓他退下。

張煥退出殿外之後,李世民道:“和親的事朕再考慮下。繼續剛纔的議題,輔機,你接着說。”

“遵旨。皇上請看,這就是那封信。”長孫無忌取出一封信,遞給了李世民,赫然正是媚娘所書的那封。

“這封信沒頭沒尾的,可靠嗎?”李世民看完後將信遞給房玄齡,低聲詢問長孫無忌。

“應該是可靠的!長安諜報司證實了當夜漢王、陳國公等人確實去了東宮。除此之外,太子衛率的軍營最近也有些異動。”

“嘿嘿,漢王元昌!”李世民冷笑一聲,“朕一直在奇怪,爲何他會忽然生病請求回京,原來是心病!既然他們這麼喜歡長安,幾天後朕就把長安讓給他們吧!世績,左武衛眼下情況如何?”

李績道:“回皇上,一切正常。”

“朕記得張煥曾經向衛公推薦過一個人,眼下是在左武衛吧?”

“正是,蘇定方以前就在衛公麾下效力過一陣子。達阪山口之戰後,張煥就將他推薦給了衛公。衛公十分滿意,認爲此人足以獨領一軍,還親自教導。後來臣就將他調到了左武衛,簡拔爲下府果毅都尉。”

“既然是衛公和你認可的,那就沒什麼問題。你將兵權交給蘇定方,跟隨朕一起去九成宮吧。”

李績一愣,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笑着點頭答應。

長孫無忌笑道:“英國公跟隨皇上去九成宮,肯定可以麻痹那些人,讓他們以爲皇上毫無準備。”

李世民淡淡道:“只要朕還在世,沒人可以翻得了天!輔機,朕離京之時,你要將皇宮裡的內應全部抓起來!沒問題吧?”

“皇上放心,絕對沒問題!”

“好!那就都下去安排吧,明日朝貢大典之後,就起程前往九成宮。”

“臣等告退……”

長孫無忌三人離去後,李世民叫來趙胡纓,對他吩咐了幾句話。趙胡纓連連點頭,聽完後低聲詢問幾句,迅速出了大殿。

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
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