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

崔康只氣的眼冒金星,捶胸喘氣許久才含恨接受這個‘事實’。令他想不到的是,這僅僅只是個開始。隨後葉子銘三人不但將責任全部推給他,還將一份名單呈送給長孫無忌,稟告說這是科考開始之前崔康擬定的中舉名單。

長孫無忌看完之後,將名單給李世民和衆大臣傳看了一遍之後,又讓崔伯顏過了目。最後才讓崔康看了一下,崔康見果然是自己的筆跡,頓時目瞪口呆。

長孫無忌收回名單道:“諸位對於這份名單出自崔康之手可有異議?”

房玄齡點頭道:“老夫沒有異議,正是崔侍郎的字跡。”

孔穎達和魏徵等人也出聲附和,都認爲這是崔康的字跡。就連崔伯顏也無話可說,暗暗在心裡埋怨崔康太不小心。

李安儼是禮部尚書,平時和崔康公文往來最多,最是熟悉崔康的字體,見李承乾向自己投以詢問的眼光,嘆口氣微微點頭。李承乾心頭惱怒,那份名單崔康本該早就銷燬的,他怎麼還謄抄了一份!

長孫無忌淡然道:“崔侍郎,大家一致認爲這份名單乃是出自你之手,你有何話可說?”

崔康此時欲哭無淚,恨不得傾黃河之水來洗刷自己的冤屈。所謂的舞弊名單自然是有的,不過那份名單是李承乾所寫,而且自己看完之後早就銷燬了!這份見鬼的名單到底從何而來?難道真是因爲自己修改了張煥的試卷,得到報應了不成!不可能!到底是誰,僞造了自己的筆跡?

長孫無忌見衆人都認爲是崔康的筆跡,眼中迅速閃過一絲得意,轉頭向孔穎達問道:“孔大人,當初崔康可曾蠱惑於你,大量錄取名單之上的人?”

孔穎達一臉恍然道:“當時老夫被崔康等人欺騙,滿腦子都是張煥的試卷,對於他們的提名,老夫基本都答應了。現在想想,當初他們提名的確實都在這份名單之上。”

葉子銘趕緊道:“孔大人所言極是,當時我等受崔康指示,將他修改後的試卷給孔大人看了之後,孔大人對張常侍十分惋惜,也就沒留意後來崔康其他的提名。其實除了孔大人親自閱的卷,其他的大都在呈送給孔大人之前,已經由崔康做了手腳!”

除了這份‘崔康手書的名單’之外,葉子銘所講的其他事情都是貨真價實,崔康想爭辯也無從辯起。至於這份名單,崔康縱然渾身是嘴也解釋不清楚。連其父崔伯顏和上司李安儼都認可的字跡,如何能辯解得清!

崔康苦苦分辯之後見毫無用處,知道自己已經落在了人家的網裡面,只好哀嘆一聲閉了嘴。至於將李承乾供出來,崔康根本想都沒想過。官場之中若是一出事就攀扯別人,只怕轉眼間就會牆倒衆人推,就算自己的父親都不會原諒自己。再者說了,如今能救自己的,除了父親就只有靠李承乾了。

想到這裡,崔康看了一眼崔伯顏,眼中滿是愧疚和落寞。崔伯顏見到他這眼神,心如刀割卻只能默然不語。

長孫無忌沉聲喝道:“崔康,你還有何話可說?”

聽見這句問話,李承乾臉色平淡,心裡卻是七上八下。

崔康長嘆一聲道:“我無話可說!這些罪名我都認了!我崔康財迷心竅,大肆收受那些人的錢財,才做出這等事情。”

長孫無忌接着問道:“收受了多少錢財?可曾受人指使?”

“收的錢財大概數千貫吧!這件事是我崔康一人所爲!大人莫非想要我胡亂攀扯不成?”

長孫無忌和李巖馬周商議幾句之後,起身對李世民道:“啓稟皇上,我三人一致認爲,崔康主導科舉舞弊的證據確鑿,可以定罪了。”

李世民淡淡道:“朕說過,和太子、諸位大臣只是來旁觀的,你們看着辦就是。”

長孫無忌肅然道:“崔康,本官最後問你一遍,指示管家僱人行兇、修改試卷、貪贓舞弊這些罪名你可承認?”

崔康慘然笑道:“不錯,我都認了!”

“畫押吧!”

崔康動作呆滯,在供狀上顫抖着畫了押。

長孫無忌看完畫押之後喝道:“我大唐律規定,貪贓絹三十匹就可處以絞刑!崔康僱人行兇、貪贓舞弊影響惡劣、敗壞科場風氣,罪在不赦!數罪併罰之下,本官判處崔康斬立決!這份名單之上的人,本官也會徹查,若真是對崔康行賄,五年之內不許科考!”

絹三十匹也就差不多是幾十貫錢的樣子,張煥心下駭然,這才知道唐律對貪贓的處置是何等的嚴厲。

崔康早有心理準備,聽見這個判罰慘然一笑,對崔伯顏叩首道:“孩兒不孝,從今往後不能再侍奉父親大人了,還請父親大人保重身體,不要爲孩兒和崔玉過於傷心!”

崔伯顏再能隱忍,此時也是老淚縱橫,撲上去抱着崔康痛哭流涕。崔康面色呆滯,只是輕輕地拍着崔伯顏的後背。

見到此番情景,剛纔還在爲崔康服罪而歡呼的觀衆們都停了下來,靜靜的看着這對父子。張煥也覺得有些不忍,將頭轉了過去。李世民則淡然看了一眼李承乾,眼中飽含了頗多含義。

崔伯顏拍拍崔康的肩頭,然後走到李世民身前拜伏於地泣道:“老朽無德教子無方,致使崔康鑄成大錯不可挽回!老朽愧悔難當,本不該厚顏求情,無奈舔犢情深,萬請皇上開恩免孽子死罪,老朽願以身代孽子赴死,求皇上恩准!”

崔伯顏白髮蒼蒼,此時的表情又極爲悲涼,引得圍觀衆人一片唏噓同情。不少人都跪伏於地,請求李世民免除崔康死罪。

崔康見父親如此,也以頭叩地道:“罪臣自知罪孽深重,請皇上即刻將罪臣處斬!罪臣本是不孝子,豈能再讓家父以身代罪!”

李承乾起身道:“父皇,崔康雖然罪在不赦,不過念其認罪態度良好,崔伯老又年事已高,若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情何以堪?還請父皇開恩,饒恕崔康死罪!”

侯君集和李安儼也緊跟着起身,請求李世民網開一面。岑文本和劉洎一反常態,並未出言反對,反而也跟着求情。

李世民沉聲道:“輔機,可有赦免崔康死罪的依據?”

長孫無忌道:“回皇上,我《大唐律》乃是以德禮爲政教之本,刑罰爲政教之用,確實可以酌情輕判。此外,按照‘八議’的規定,在親、故、賢、能、功、貴、勤、賓八類人之中,崔康屬於‘貴’。而且崔康雖然按律當斬,不過並非十大逆之罪。因此若是皇上特意下旨赦免崔康死罪,也是可以的。”

李世民肅然道:“既然輔機認爲有依據,朕就赦免崔康死罪,罷其官職貶爲庶民,改判爲絞監候!”

“父皇聖明!”

“皇上英明仁慈!”

崔伯顏父子也趕緊叩首謝恩,能逃過斬立決,按唐律若非十大逆之罪,是可以贖罪的。雖然是絞監候,不過李世民既然免去了斬立決,想必是會放崔康一條活路的。崔康又給崔伯顏磕了幾個頭,連同葉子銘三人一起,被押解去了刑部大牢關押。

這時李巖道:“馬大人,下面這個案子就交給你了。”

馬周腹誹不已,竟然將最棘手的崔伯顏交給了自己。無奈長孫無忌和李巖都已審過一個案子,只好點頭答應下來。

馬周令張煥上前問道:“張煥,你狀告清河崔伯顏所爲何事?”

張煥抱拳道:“回大人,下官狀告清河崔伯顏教子無方,除了崔康三人之外,其子弟多有不法之事。”

“可有證據?”

“有!”張煥答應一聲,就準備取出那封信。

這時李世民忽然道:“且慢!將證據給朕先看看。”

李世民接過信件查看一番之後,將信件放入袖中說道:“張煥,你這份證據語焉不詳,朕就不採信了。你狀告崔尚書之事,就此作罷。清河崔氏家大業大,難免有不肖子孫,豈能都怪罪到崔尚書頭上?崔尚書,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張煥狀告的崔翰崔林和崔康三人,無一不是證據確鑿。崔伯顏見到他取出一封信件,雖然自信並無什麼大罪落人口實,不過若是坐實了幾件,也是件麻煩事!聽見李世民如此說話,趕緊出言附和連帶着謝恩。

不過崔伯顏心中也十分清楚,李世民說‘崔氏家大業大’,自然不是隨意說的。雖然李世民免除了自己被張煥狀告,不過想要完全平息此事只怕不容易得很。特別是想要換回崔康的性命,只怕付出的代價不會太小!

既然崔伯顏的案子不審了,這場耗時兩個多時辰的三司會審也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李世民對圍觀百姓教誨了一番,又溫言撫慰了崔伯顏幾句,就帶着太子和衆位大臣離開了大理寺。

張煥和李鐵三人要留下來協助結案,因此留在最後才離開。而崔伯顏離去時那冰冷的一瞥,卻讓張煥心裡一直都隱隱感覺到不安。

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
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