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

張煥和王叔易密談了一個多時辰,將一些內情告訴了王叔易,着重強調今後只可以使用貞觀寶鈔和朝廷做交易。王叔易雖然不知道詳盡的經濟計劃,不過聽完張煥對貞觀寶鈔的詳細解釋之後,慨然答應明日前去帝國銀行兌換八千萬貞觀寶鈔。

密談結束之後,張煥去了延壽坊的帝國銀行,將今天的兌換賬目調出來查看。不出意外,僅僅只兌換了幾萬貫,其他各地報上來的賬目也都大同小異,加起來還不足一百萬貫。看着這些總賬目張煥心頭冷笑,好個世家豪族!再過幾天,看你們是否還忍得住!

離開之前,張煥下令使用蒼鷹和信鴿,將下一步計劃用暗語發送給各地的分理行。

西征歸來之後,張煥找了個機會,和李世民談了下大量馴養蒼鷹和信鴿傳信。李世民很有興趣,在張煥的建議下,還特意成立了一個新機構——大唐通信所。

大唐通信所雖然名義上歸於長安諜報司,實際上卻交給了張煥,不過張煥很少過問,全都交給阿提力和孫央打理。經過倆人和一羣手下的悉心馴養,如今大唐信息部足足有一百多隻蒼鷹和近千隻信鴿,再加上遍佈大唐的驛站,傳遞消息比起以前已經快捷了許多。

大唐通信所的成功,也引起了軍方的興趣,李績還專程上書,請求李世民讓大唐通信所也爲軍中馴養蒼鷹和信鴿。爲此兵部還特意調撥了一筆不菲的資金,計劃在來年爲各道府兵都大量配置。

張煥回家的途中,處處都聽到大家在議論商隊的迴歸,整個長安城如同過節一般熱鬧。張煥索性去了一趟商隊駐地,卻見人山人海燈火通明,有商隊成員正在繪聲繪色的講述西行的趣事,周圍民衆不時發出驚歎聲和爆笑聲。

紇幹承基低聲道:“公子,要不要過去看看?”

張煥搖搖頭:“不用了!回家還有事要辦。走吧。”

紇幹承基趕緊率領兄弟們將張煥圍在中間,向家中走去。這幾個月以來,紇幹承基憑藉敏銳的嗅覺,提前粉碎了幾起刺殺事件。張煥毫髮無損,卻嚇壞了家中的妻妾,高陽更是親自出面向皇宮要了幾個侍衛,歸於紇幹承基手下,隨時護衛在張煥身側。

最近一段時間,媚娘姐妹一直在終南山藥廠忙活,還將翩翩和敏之兄妹也帶了過去,因此家中有些冷清。回家之後,侍女說高陽來信今天會留在宮中,明天一早回來,妙玉和張信也一早就睡了。進了內院,只有小癡抱着女兒迎接上來,張煥笑着接過女兒,一起進了小癡的房間。

立春的時候,小癡爲張煥生了個女兒。當時小癡十分失落,認爲辜負了母親臨終前的託付,幸好張煥百般安慰,又有媚娘勸解,她才暫時打消了心結。這個女兒,張煥總算有了取名字的機會,想到白娘子裡的青蛇,張煥索性就給她取名叫青青,希望她長大後和青蛇一樣堅強。

小癡接過青青放在搖籃裡,臉色有些發紅:“相公,洗澡水弄好了,現在去沐浴嗎?”

“好!”張煥除去鞋襪,換上木屐正準備出去,忽然想起一事,“對了,計無智回信了嗎?”

“已經回了,現在要看嗎?”

“拿給我吧。”

小癡從書桌上取了一封信,遞給了張煥,打開一看上面只有倆個大字‘明白’。張煥笑了笑,隨手將信湊近燭火點燃,跟着小癡前去沐浴。

次日一早,長安城的城門剛剛打開,守衛北門的士卒驚訝的發現,一支馬隊押送着幾十輛大車魚貫而入。城門卒查詢路引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漕幫的,趕緊讓開了道路。最後一輛大車進門之時,車上幾隻大箱子忽然翻落地上,裡面滾落出來的竟然是金錠和銀錠!在周圍人的目瞪口呆中,漕幫的人迅速將金銀撿起來,趕着大車繼續向城裡走去。有幾個城門卒十分好奇,詢問帶這麼多錢要做什麼,有一人很隨意的告知說,這些都是要拿去兌換貞觀寶鈔的。

漕幫帶了巨量金錢去兌換貞觀寶鈔!

這個消息,瞬間就傳遍了長安城。漕幫帶的金錢,從最初的城門卒估計的二億貫,吹雪球般變成了十億貫。還有人大肆宣揚,說漕幫歷來消息靈通,這次帶這麼多錢來兌換,肯定是知道什麼。一時之間,謠言滿天飛,大批民衆紛紛涌向延壽坊的大唐帝國銀行。

帝國銀行總部五樓,張煥和唐儉相對飲茶。唐儉不時捏捏袖中的聖旨,心情沒來由的緊張起來。張煥則面色平靜,偶爾探頭看一下樓下的人羣。

由於蜂擁而來的人太多,尉遲敬德還派了五百名執金吾將士,護送着漕幫的車隊緩緩抵達帝國銀行之後,緩緩散開將銀行總部護衛了起來。

計無智擡頭看了一眼帝國銀行的牌匾,整整衣襟走了進去。

見到計無智進來,張煥微笑道:“唐大人,請!”

唐儉按捺住有些緊張的心情,勉強笑了笑起身向樓下走去,張煥則提起茶壺給自己又倒了一杯,緩緩品嚐起來。

唐儉下樓的時候,計無智正在櫃檯前詢問兌換的情況,見到他下來,趕緊上前行禮。

“草民計無智,見過這位大人。”

“免禮!”唐儉伸手虛扶起計無智,看了看圍觀的百姓,故意高聲問道:“計先生,漕幫這次興師動衆前來,想要兌換多少貞觀寶鈔啊?”

計無智聲音洪亮:“大人,我們要兌換二億三千萬兩貞觀寶鈔!”

二億三千萬兩!

聽到這個巨大的數字,別說外面圍觀的衆人嚇了一跳,就連唐儉都吃了一驚!張煥只是說,漕幫會帶來大量金錢,沒想到有這麼多!

“漕幫真有錢!”

“那是當然的,他們控制了內河漕運,當然日進斗金!”

“你們聽說了嗎?漕幫大量兌換貞觀寶鈔,是因爲得到了消息……”

“什麼消息?快說說看……”

議論紛紛中,漕幫的人將一口口大箱子搬了進來,打開之後滿堂都是金光閃閃。外面圍觀的人大流口水,也有心懷不軌者,可是看看周圍盔甲鮮明的執金吾將士,趕緊將心頭的不良企圖打消。

隨着一口口箱子被打開,圍觀衆人的眼睛越來越直,除了一陣陣吸涼氣的聲音,數萬人竟然鴉雀無聲。

銀行的職員每清點完一箱金銀,就高聲通報一個數字,計無智親自帶着十幾個賬房先生,不停地記下賬目。

此時在城東一座宅院內,崔伯顏正在聽手下稟報此事。

崔伯顏前些日子親自去了太原,雖然見到了王氏族長王伯易,不過卻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對於崔伯顏的諸般要求,王伯易都玩起了推手,雖然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答應任何一件事情,就連那些字畫,王伯易也婉言謝絕了。崔伯顏雖然十分無奈,卻不便當場再次翻臉,只好悻悻的帶着那些字畫離開。

因爲心繫瓷器和名茶購買權的事情,崔伯顏並沒迴轉清河,而是轉道前來長安。不料昨晚剛到,還沒和李友聯繫,今早就出了這件大事。

崔伯顏十分清楚,漕幫因爲張煥暗中支持的關係,消息十分的靈通,絕對不會興師動衆做無用之事。如此一來,這件事就肯定蘊含着一個極大的秘密!

到底是什麼驚天的秘密?

崔伯顏苦思無解,只好下令道:“來人,速速去城南李家宅院,請李友族長前來!對了,把其他幾家在京城的人也都請來!”

李友並未外出,一直在家聽下人通報帝國銀行那邊的動態。正在苦思無計的時候,忽然接到崔府下人的通知,李友不敢怠慢,迅速起身動身前去崔府。

其他幾家的人就難找多了,大都去了帝國銀行外面看熱鬧,這些人都趕到崔氏宅院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了。

“諸位都說說,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人都到齊後,崔伯顏顧不得客套,直接出言詢問。

“以小侄看來,這件事很不同尋常,漕幫肯定有什麼圖謀!”

“在下也同意這個看法,漕幫竟然帶了二億三千萬貫,真是嚇人一跳!”

“崔老,在下認爲,應該調集資金跟着前去兌換!”

“胡說!前陣子我們的家主剛剛一起決定,不許前去兌換貞觀寶鈔,難道你忘了!”

“你懂什麼!如今形勢有變……”

崔伯顏喝道:“夠了!都住嘴!老夫找你們來,不是想聽你們吵架的!老夫問你們,最近帝國銀行那邊,有什麼新的動靜?”

“崔老,一切正常啊!我們時刻都派人盯着的,這幾天兌換貞觀寶鈔的人越來越少。沒想到忽然出了這檔子事!”

李友沉聲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剛纔老夫也和崔老談過了,漕幫肯定知道什麼內幕消息!可恨的是我們幾家如今在朝廷勢力微弱,根本打聽不到任何消息。爲今之計,只有先靜觀其變,再作打算!崔老,你看呢?”

“不!眼下靜觀其變並非上策!老朽認爲,應該做三件事——其一,迅速調集我們幾家在京城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其二,趕緊通知其他幾家的家主,讓他們也準備資金,一旦情況明瞭,幾家一起行動!其三,動用一切關係,看能否探聽到內幕消息!”

“崔老英明!我等即刻去做!”

崔伯顏擺擺手正要說話,管家飛奔進來,湊近他的耳邊低語幾句,崔伯顏的臉色瞬間變得極其難看起來。

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章 學友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
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章 學友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