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

次日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張煥就被張世乾喊了起來。看看身邊熟睡的媚娘,張煥輕手輕腳的下了牀,自己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叔珩啊,快去準備下吧。”張世乾笑着拍拍張煥肩膀,忽而感慨道:“唉……終於見到你成親了,爲父將來也可以安心的去陪你娘了!”

“爹說的是什麼話!好日子這纔剛開始呢!”張煥搖搖頭,笑着拉住他的手,“等到明年,爹就有孫子抱了!”

張世乾拍拍他的手背笑道:“那敢情好啊!多子多福,你可要努力纔好!好了,過去吧。”

張煥大惑不解:“過去?這麼早就去迎親嗎?”

“你這傻小子!”張世乾輕輕一巴掌拍在他頭上,“說告訴你的現在去迎親?現在是去打扮!你是新郎官,不打扮下怎麼行!”

經過張世乾的解釋,張煥才知道,原來此時的婚禮和後世大大不同。所謂的婚,其實指的是‘黃昏’,也就是說上午去迎接新娘子之後,要在黃昏時分才能拜堂。張煥不免又感慨幾句,很多的文化遺產都被胡亂修改,就連婚禮這種傳統禮儀,到了後世也成了四不像,甚至人人以外族禮儀爲榮,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武順服侍着張煥洗漱之後,帶了幾個侍女開始給他精心打扮起來。剛剛將大紅吉服換上,媚娘又跑了過來,指手畫腳的出主意,還要張煥不停的笑。足足鬧騰了一個時辰,張煥笑得嘴都麻木了,媚娘才勉強滿意。張煥暗自揣摩,說不定是媚娘暗中使性子,想要故意折騰自己!

衣服和飾物穿戴整齊後,衆人眼前都是一亮。俗話說人要衣裝,平時張煥穿的不是官服就是粗布麻衣,此時忽然精心打扮一下,竟然是個極爲俊俏的郎君。張煥以爲這就算完了,沒想到武順又取來脂粉盒子,要給他擦上粉。塗脂抹粉一事,乃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其時的魏晉名士,大多喜歡塗脂抹粉,因而形成了一股風氣。張煥趕緊一口拒絕,武順見他堅決不答應,也只好作罷。

這一番折騰之後,差不多已經是辰時三刻了。此時天色已經大亮,媒人李靖夫婦以及陪同迎親的尉遲兄弟、長孫衝等人也早就到了。廚下早就準備好了早餐,衆人熱熱鬧鬧用過早餐,又將迎親的東西準備停當之後,太陽已經升了起來。

看看吉時已到,張煥騎了霜白,房遺直兄弟、程家兄弟等人也都騎着高頭大馬,簇擁着張煥和花轎向皇宮而去。滿長安城都知道今天是大才子張煥娶親的日子,平康坊外面早就圍得人山人海,見到張煥出來,頓時喧譁起來。出了平康坊上了朱雀大道,仍然是觀者如雲,短短的一段路,足足花了半個時辰。

到了皇宮外面,早有侍衛和宮女們等候着,見到迎親隊伍來了,趕緊進去通報。很快李世民就下了口諭,讓迎親隊伍進去。進入皇宮,每隔三五步,就站着一個披紅掛綵的宮女和內侍。李文李武帶了幾個人,見人就發紅包,着實揚眉吐氣了一回。

衆人繞過太極宮,徑直向毓秀宮而去。到了毓秀宮門前,大家不由面面相覷,偌大的宮殿竟然鴉雀無聲,一個人都看不到。正在納悶間,李治和長樂兕子爲首,帶着其他皇子皇女們忽然竄了出來,喊聲中手持纏着軟布的短棍見人就打!除了李靖夫婦,張煥等人身上早被打了幾下,張煥自然被重點照顧,雨點般的棍子全朝着他而來。幸好都是些孩童,短棍上又纏了布,打起來倒也不疼。

紅拂趕緊喊道:“小姨子小舅子打殺威棍了,新郎官紅包速速拿來!”

衆人這才反應過來,好在人人都帶了不少紅包,趕緊一個個雙手奉上。拿了紅包之後,長樂帶着皇子皇女們一鬨而散,唯獨將李治留了下來。李靖夫婦笑着打聲招呼,先去了太極殿等候他們。

李靖夫婦剛走,李治就壞笑着對張煥道:“要想進入毓秀宮,先過了我這關再說!”

張煥還沒說話,程處默先嚷嚷開來:“咱們這夥人能文能武,太子殿下儘管劃下道來!”

“好!”李治用摺扇一拍手,朗聲道:“我也不爲難你們,拿出足夠分量的紅包,馬上放你們過去!”

“哈哈,這麼簡單!”衆人大笑,紛紛取出紅包遞給李治。

“那個,足夠分量是多少?”張煥見李治一臉壞笑,小心翼翼的詢問。

“咳……你張叔珩也是大財主,要是要的少了,豈不是小看於你?這樣吧,馬馬虎虎來個一萬貫!”

張煥目瞪口呆:“什麼!你怎麼不去搶!”

衆人也是一愣,雖然帶的紅包足夠多,這倉促間只怕也難以湊夠一萬貫。李治還是一臉壞笑,嘩啦一聲打開摺扇,不慌不忙的看着張煥等人。

“算你狠!這塊絕世玉佩給你好了!”張煥用只有倆人才能聽見的聲音對李治嘀咕一句,一臉肉疼的從懷中取出一個紅包遞給李治。

“算你識相!”李治哈哈一笑,接過紅包讓開大門。張煥趕緊一揮手,衆人一擁而入。

“張叔珩!你這個騙子!氣死我了!”李治打開紅包一看,哪有什麼絕世玉佩,只是一個小小的金錠罷了。

進入毓秀宮之後,幾名宮女徑直將他們帶到了一座小樓前,就迅速離去。有了剛纔的教訓,張煥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還會遇見什麼。等了一會,兕子邁着小碎步走了出來,對着張煥行了一禮。張煥笑着搖搖頭,也鄭重其事的還了一禮。

“張大人,聽父皇說,以後要喊你姐夫了對吧?”

“是啊!”

“也就是說,你也算是我哥哥了?”

“這個……算是吧。”

“嘻嘻,既然是哥哥了,兕子就不客氣了啊!”

“好啊!嗯?什麼不客氣了?”

“我聽姐姐說,出嫁要很多嫁妝的。”兕子嘟嘟嘴,“可是我沒錢,將來怎麼嫁人?姐夫,你說怎麼辦?你剛纔騙了雉奴哥哥,可不許騙我哦!父皇說過,騙人的不是好孩子!”

張煥回頭看看左右,見大家都在笑着看戲,趕緊道:“咳……好吧,你要多少我都給你!”

“我算算啊!”兕子歪着腦袋,扳着小指頭裝模作樣比劃一番,“馬馬虎虎要個五萬貫好了,要的太多的話,兕子會過意不去呢。”

“咳咳……五萬貫……”張煥苦着臉,“可是我身上沒那麼多錢啊。”

“嘻嘻,雉奴哥哥,快來!”兕子轉過頭,對裡面喊了一聲。

李治施施然走了出來,手裡捧着一副筆墨。

張煥大惑不解:“要作詩詞嗎?”

李治惡狠狠道:“你想的美!竟然敢欺騙本太子!快寫欠條,就寫‘張煥欠晉陽公主錢五萬貫,每年利息五千貫!待到晉陽公主出嫁時,再一次償還!’”

衆人一愣,都鬨笑着讓張煥趕緊寫欠條。

“我說,你們到底是和誰一夥的啊?”張煥無奈的搖搖頭,見兕子故作可憐,正一臉無辜的看着自己,笑着捏捏她的小臉,提筆一揮而就。

“兕子啊,保存好啊,這可是你以後的嫁妝!”李治接過欠條,將墨跡吹乾笑着遞給了兕子。

張煥再次低聲道:“算你狠!”

“嘿嘿,讓你敢騙我!”李治也壓低聲音,一臉得意的壞笑。

“現在可以請出公主了吧?”

“請吧!”

李治大方的讓在一邊,不料長樂公主和幾個小公主又走了出來,站在了小樓前。

長樂嫣然笑道:“久聞張叔珩詩詞聞名天下,沒想到如今成了自家人。既然如此,我也不難爲你,你就做一首好詩詞,要是讓我滿意,馬上請出雯兒和你相見。”

在身後諸人的齊聲鼓勁之下,張煥略微一沉思,就朗聲吟道:“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寸相思一寸灰……”長樂吟誦幾遍,看了一眼張煥身後的長孫衝,倆人相視一笑,長樂對張煥叉手一禮,轉身對着樓上拍了拍掌。

掌聲剛落,小癡手持紅線,牽着高陽緩緩走了出來。看着穿着粉紅色宮裙,淡淡塗了脂粉的小癡,張煥竟然被驚豔了一下,笑着對小癡點點頭,小癡有些羞澀的報以一笑。身後的高陽穿着大紅宮裙,裙子上繡着數朵金線牡丹,袖口還用金線修飾了一番。肩上披着一件金絲坎肩,上面繡了數朵荷花,腰間還掛着一塊玉墜。高陽跟着小癡緩步而行,身姿搖曳多姿,雖然蒙着蓋頭,也掩蓋不住萬般風情。

小癡露齒一笑,將紅線遞給了張煥,自己退到高陽身後,替她捧着裙角。張煥愣了一下,才牽着紅線緩緩向太極殿走去。衆人人也都跟在身後,緩緩而行,只有房遺直兄弟提前離去,準備回家給妙玉送行。

到了太極殿,李世民和楊淑妃正在和李靖夫婦說話,旁邊則坐着柴令武。見到張煥一行進來,只有柴令武站了起來。

“參見皇上……”

李世民笑容滿面:“免了免了!張煥,你們近前來!”

到了近前,張煥和高陽一齊跪下,給李世民和楊淑妃行了大禮。李世民上前扶起張煥,楊淑妃則扶起高陽和小癡。

“光陰似箭啊!”李世民拉住高陽,語氣頗爲感慨,“當年的小嬰兒,如今竟然要出嫁了!要是姐姐得知,不知道會多高興!”

高陽泣道:“女兒一向頑劣,時時和父皇鬧彆扭,多虧了父皇寬宏大量,處處加以關懷!如今女兒即將出嫁,請父皇好生保養身子,女兒會時時回來看您!”

李世民眼角溼潤,也忍不住掉下淚來。

兕子有些疑惑:“父皇,姐姐,你們爲什麼哭呢?”

“呵呵,父皇和姐姐是高興才哭的!兕子啊,等你將來出嫁的時候,你就知道姐姐爲什麼哭了!”李世民抱起兕子,颳了一下她的小鼻樑。

“嘻嘻,姐姐出嫁有漂亮衣服穿,兕子也要早點出嫁,穿漂亮衣服!父皇,你也要給兕子準備漂亮衣服哦!”

“哈哈……”

被兕子這一鬧,傷感之情總算沖淡了不少。張煥和高陽又對柴令武行了一禮,在衆人陪同下出了皇宮,帶着幾大車的嫁妝,在數百皇宮侍衛護送下向着房玄齡府上而去。

出了皇宮之後,圍觀的人依舊很多,不少異族人更是驚歎萬分,此等浩大的婚禮,也只有在大唐才能看見吧!出了朱雀門,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幸好有皇宮侍衛在前開路,倒是沒花多少時間就來到了房玄齡府上。

房玄齡全家絲毫沒有難爲張煥,花轎一到,就由杜枝娘將妙玉牽了出來。妙玉穿着一身粉紅色的宮裙,上面也用金線繡着數朵牡丹,肩上是一件乳白色的披肩,上面淡淡的繡着幾朵百合花,增添了一絲淡雅之氣。

房玄齡握住張煥的手笑道:“叔珩啊,老夫就將妙玉交給你了!望你們夫妻百年好合,早點讓老夫抱上外孫!”

“多謝岳父大人吉言,小婿一定和玉兒和和氣氣的。”

房夫人也笑着鼓勵了幾句,讓他們先回去,自己和房玄齡稍後會過去。分別告辭之後,張煥牽着妙玉上了花轎,兩輛花轎一先一後向張煥家中而去。

家中的人早就等得不耐煩了,見到花轎出現,趕緊燃放起了炮仗。炮仗聲中,倆隊舞龍舞獅的輪番登場,將大門前鬧騰的熱鬧無比。

到了大門前,高陽和妙玉同時換過小轎被擡了進去。一進大門,放着一隻巨大的火盆,裡面燃燒着滿滿的一盆炭條。兩頂小轎先後從火盆上擡了過去,進了後面的內院。

內院的桌子上放着大斗、銅鏡、尺子、剪刀、算盤和秤這六種物品,寓意爲‘六證’。小轎繞着桌子走了三圈,高陽和妙玉才被扶下轎子。紅拂還特意要求張煥,向每頂轎子裡射三支紅色的箭,據說是爲了將新娘一生的晦氣全部驅除。

新房設在了北廂房,全套禮儀做完之後,高陽和妙玉分別被帶進了房間。張煥卻不能跟進去,必須要等到黃昏拜過堂之後,才能在一起說話。

此時已經是申時初了,張煥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無奈到處都是人上來祝賀,幾乎是腳不沾地的不停走動,哪有時間去吃東西。張煥抽空將武順叫到一邊,吩咐她給高陽和妙玉送點點心過去,武順很是疑惑的告知說,這是違背禮儀的。張煥哪管這些,再三叮囑幾句,武順無奈,只好照他的意思,悄悄帶了點心給二人分別送去。

李世民和房玄齡夫婦隨後趕來時,很多大臣也都親自前來道賀,府中更是熱鬧非凡。單單是各色禮品,就堆滿了五六個大房間。熱熱鬧鬧看了幾場戲,又用過一些點心之後,差不多已經是酉時了。主持婚禮的李靖夫婦宣佈,拜堂即將開始。

張煥只得又去了新房,將倆位新娘子帶了出來,在震天的歡呼聲中拜完了天地和長輩。張煥已經不記得自己磕了多少頭,肚子又餓,只覺得頭暈眼花。幸好將二女送回洞房時,武順悄悄塞給他了幾塊點心,張煥狼吞虎嚥的吃了點心,才略微回覆了一些精神。

去了外面,酒宴已經開始了。張煥免不了又被人頻頻敬酒,幸虧有程家兄弟和房遺愛相助,纔沒有被灌得爛醉如泥。酒宴直到戌時末才結束,李世民率先帶着李治等人離開,隨後房玄齡、李靖等人也相繼告辭。尉遲兄弟和程家兄弟此前早就嚷嚷的鬧洞房,此時卻個個爛醉如泥,倒是讓張煥鬆了口氣。

喝醉酒的,都被擡下去休息,柴令武、房遺直等人約好明日再來,也都相繼告辭離去。看看人都走了,張煥心頭一熱,快步向新房走去。

到了新房前,張煥卻犯愁起來,到底先進誰的房間纔好呢?這時高陽的房門被打開來,小癡對着他招招手,張煥猶豫了下走了過去。進入房間後,卻見高陽正端坐在桌前,聽見他的腳步聲,很是緊張的抓着裙角。

小癡低聲道:“公主說了,你和她喝完合巹酒,先去陪妙玉姑娘吧。”

張煥捏了一把小癡的臉,笑着走過去用秤桿將高陽的蓋頭挑了起來。燈光下,只見高陽臉上薄施脂粉,雍容華貴中帶着一絲嫵媚,見到他看着自己,趕緊羞澀的低下頭去。

小癡微笑上前,提起酒壺倒了兩杯酒。

“娘子,請!”

“相公,請!”

倆人手挽手,連飲了三杯。高陽飲完酒之後,笑着看看小癡。張煥會意,取過酒杯拉着小癡也飲了三杯。

“行了,你去妙玉姐姐那裡吧!”等到張煥和小癡飲完酒,高陽起身將他推了出去,反身關上了門。張煥摸着臉傻笑幾聲,快步向妙玉的房間走去。

妙玉本來一直湊在窗邊觀看,見到他走過來,趕緊走到桌前將蓋頭披在頭上,端端正正的坐着。聽見張煥推門進來,妙玉竟然有些緊張起來。

張煥反手關上門,走過來挑起蓋頭。只見妙玉眉不畫而翠,脣不點而紅,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比起平時多了不少媚色。張煥忍不住湊了過去,在妙玉脣上輕輕一吻。妙玉身子僵硬了一下,很快恢復了正常,也張開櫻脣激烈的迴應起來。激吻過後,張煥抱起妙玉就向牀上走去。

妙玉柔聲道:“雯兒怎麼說都是公主,今晚你還是去她那裡吧!”

“這個……她剛纔也說讓我今晚留在你這裡的!”

“你還是過去吧!”

張煥將妙玉放在牀上,又開始猶豫起來。妙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微微低下頭去。張煥撓撓頭,想了想之後湊近妙玉的耳邊,低低說了幾句話。妙玉臉色瞬間羞紅,狠狠地啐了一口,轉過頭去不再理會他。張煥誕着臉,摟住妙玉百般溫言請求,又在耳邊說些情話,妙玉拗不過他,只好含羞點點頭。張煥大喜,一把抱着妙玉就向外走去。

張煥出去後,高陽和小癡相對而坐,心裡很是有些發酸。正在這時,房門忽然被敲響,小癡起身打開門,卻見張煥抱着妙玉走了進來,並且迅速鬼頭鬼腦的拴上了門。高陽一愣,瞬間明白了他要做什麼,頓時羞得臉色酡紅,正要開口說話,張煥已經抱着妙玉走了過來,一把拉起她向牀上走去。

小癡有些發呆,剛反應過來,張煥已經將妙玉放在牀上,幾步跳到身前,將她也抱了起來放在了牀上。小癡腦袋嗡的一聲,身子一下子癱軟了下來。

張煥壞笑着一一除去三女的衣衫,大好春色頓時盡收眼底。

高陽低聲哀求道:“相公,將燈關了可好?”

張煥哪裡肯答應,一把拉下帳子,迅速將嘴湊了上去,一雙手卻已經不客氣的在妙玉和小癡身上游走起來。一番親吻撫摸之後,張煥幾把除下自己的衣衫,緩緩向高陽身子壓了上去。不一會兒,房間裡就傳來陣陣似痛苦、又似快樂的呻吟聲……

第三卷 馬踏西域

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六章 找工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六章 找工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四十七章 謀劃伏擊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