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

小癡平日睡覺十分警醒,昨晚卻不知爲何竟然睡得很安穩。醒來時營帳裡已經不見了張煥,身上卻蓋着他的毯子。小癡眼中閃過一絲柔情,將牀鋪收拾好之後走了出去。

此時天色已經微微亮了起來,小癡出去後就見到張煥正在外面練劍,李鐵三兄弟正在一邊觀看。見到她出來,臉色都有些怪異。小癡狠狠地瞪了三人一眼,三人雖然都低下頭去,卻都在暗暗偷笑。

小癡看了會覺得有點奇怪,平時張煥練劍總是有點漫不經心,今天竟然一招一式都很沉穩。她卻不知道,昨天張煥數次歷經生死之間,回來後就下定決心以後練武再也不散漫了。

張煥一套劍法練完,火頭軍已經將飯食送了過來。因不是正式行軍,一頓飯吃飯拔營出發的時候,已經是辰時初了。

趁着天色涼快,隊伍行進速度略微加快了些,到了七月五日未時末已經到蘭州城外五十里了。雖然一路平安無事,張煥卻總感覺到有人窺探自己,一路上都有些心神不寧。

李績早已經派出信使前去通報,到了城外三十里地的時候,就見蘭州城方向捲起一陣塵土。不到盞茶時間,一隊數百人的騎兵就到了近前。

“來者止步,通報姓名!”

“臣右衛大將軍、蘭州大都督李大亮,恭迎公主!”

蘭州原名金城郡,前朝開皇三年改金城郡爲蘭州總管府。武德八年,又改爲蘭州都督府。

蘭州南北羣山對峙,黃河穿城而過,依山傍水。不但風景獨特,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乃是西進的橋頭堡。李世民決心征伐高昌之後,就將幷州都督李大亮調爲蘭州都督,總領大軍到達前的籌備工作。

李績策馬上前高聲道:“放行,讓李將軍過來。”

“末將李大亮,見過英國公、盧國公。”李大亮策馬緩步過來,早早就翻身下馬行禮。

李績道:“李將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程知節笑道:“老李啊,看來這蘭州風水不錯啊,你看上去蠻精神的。是不是搶了不少胡姬伺候啊?”

程知節和李大亮關係不錯,故而一見面就開起了玩笑。

李大亮也笑道:“那是自然,你要是喜歡,回頭我送你幾十個。”

程知節連連擺手:“得了,你自己用吧,我消受不起。”

程知節也懼內,家中只有髮妻,並無侍妾。李大亮又譏笑了幾句,倆人不免又鬥了幾句口。

諾曷鉢的使者也一起來迎接了,跟隨着李大亮去拜見過了弘化公主之後,隊伍就再次開拔向蘭州城進發。

蘭州原名金城,其名中就有‘固若金湯’的意思,城牆十分高大雄偉,比起中原的城牆來也不遑多讓。

數萬百姓早就等在城外,隊伍剛到,就開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張煥見不少百姓都不是漢人,其中回紇人最多,也有很多突厥人。

李績和李大亮商議一番之後,將糧草屯放在了城外,令玄甲軍紮營看守。李大亮也派出了五千士卒,協助紮營看守。

李大亮將都督府騰了出來,讓給了弘化公主,李績和張煥等人則安排在了新修的幾棟院子裡。李大亮看來很喜歡江南風光,這幾棟新院子都是江南園林風格,倒是讓張煥小小的驚喜了一下。

安頓好之後,李績向李大亮傳達了聖旨。旨意中除了讓他確保送親隊伍安全之外,還讓他將西域近期的情況上奏,同時加緊備戰。

李大亮聽完旨意喜道:“就要動手了嗎?”

李績道:“應該很快了,不過皇上還是會給鞠文泰下個最後通牒。”

李大亮臉色慍怒:“那鞠文泰執迷不悟,不但屢次扣留我大唐商隊,而且還和乙毗咄陸暗通款曲,以末將看來直接打過去就是。”

前朝開皇年間,突厥被一分爲二。後來東突厥滅亡之後,西突厥向西遷移,可汗牙帳定在了石國。乙毗咄陸乃是如今的西突厥可汗,在西域橫徵暴斂,打劫商隊。

李績道:“皇上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我等聽命行事就是。蘭州府兵眼下能戰否?”

“蘭州如今有精兵六萬,其中騎兵二萬,都是末將親手訓練的。”

李績點頭道:“如此甚好,將來用兵的話,就不需要調動太多兵馬前來。”

程知節道:“一旦用兵,河源郡王那邊能否派人蔘戰?”

李大亮皺眉道:“去年河源郡王的部族遭遇天災,元氣大傷,只怕是靠不住了。前陣子幾乎一日三催,請求我支援糧草呢。”

李績道:“既然如此,不如儘快啓程將糧草送過去。”

李大亮道:“河源郡王早就說了,要親自來蘭州迎接公主。因此送親隊伍倒是不必急着前往伏俟城。”

程知節道:“那就先派人將糧草送過去吧。”

李績笑道:“那就讓張煥去吧,也沒什麼危險,有幾千人護送就是。糧草順利送達,也是大功一件。”

李大亮問道:“可是新科狀元張煥?”

程知節道:“沒想到張煥的大名都傳到這裡來了。”

李大亮笑道:“我蘭州也有學子前去長安應試,回來後就將張煥的名頭傳開了。那句‘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如今可是被我蘭州學子們大加讚譽呢。”

程知節笑道:“沒想到老李盡然附庸風雅,關心起士林之事了。”

“你以爲都是你?不學無術!聽聞張煥和衛公關係密切,可是真的?”

李績點頭道:“不錯,此次張煥前來,還是衛國公舉薦的。”

不一時張煥就過來了,見李大亮態度親切,也很是有禮的寒暄了一番。隨後李績將自己的意思說了,準備讓他明日就帶隊護送糧草前往伏俟城。

張煥趕緊道謝領命,能自領一軍,哪怕只是幾千人,心裡也是非常興奮激動。

說完事情後,張煥正準備告退時忽然想起王玄策,抱拳道:“李將軍,能否讓鴻臚寺主薄王玄策也隨行?”

李績笑道:“那人是你的副手吧?此等小事,你自己做主就是!”

“多謝將軍!”

張煥回到房間,小癡見他一臉的開心,有些奇怪就出言詢問。張煥興高采烈的將事情原委告訴她,小癡雖然撇撇嘴沒說什麼,心裡卻也爲他感到高興。

倆人都沒注意到,外面一個掃地的僕役正在悄悄聆聽,已經將張煥的話一句不漏的記了下來。這人瞅個機會,迅速趕去了一個大宅院。

院子裡一個瘦高個正在餵養鴿子,聽見有人進來就回過頭來。若是張煥在此,必然會大吃一驚。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金浩!

“少爺,小人有要事彙報!”

“說吧。”

“明日一早,那批糧草就會運往伏俟城。”

金浩有些疑惑道:“諾曷鉢不是要親自來蘭州嗎?怎麼會明天就運送糧草?”

“回少爺,小人親耳聽見,那個叫張煥的大人親口所說!”

金浩一驚:“什麼?你說是誰?”

“鴻臚寺少卿張煥!”

金浩令這人將相貌描述了一番,確認是張煥之後,忍不住心花怒放起來。自從回到蘭州,幾乎日日夜夜都在想着報復張煥,誰知道老天竟然將他送到眼皮底下!而且恰好和即將進行的計劃吻合,怎能不讓金浩喜出望外。

“你下去吧,有任何消息隨時來報。”

那人退下後,金浩快步走進書房,昔日的金縣尉如今一身員外打扮,正在房中查看書籍。

“爹,那仇人來蘭州了!”

金縣尉眉毛一挑:“什麼仇人?”

“是張煥!江都那個小子!”

“哦?那小子來做什麼?”

“爹有所不知,那小子如今做官了,明日一早就會押運糧草前往伏俟城!”

金縣尉也是臉色一喜道:“如此說來,正好一舉倆得!既能辦好上面交代的差事,又可以將那小子送往地獄,真是好消息!”

“正是!所以請爹趕緊寫信通知那邊,此去伏俟城也就幾天的光景,若是遲了只怕來不及半路截擊。”

金縣尉猶豫道:“要不要先向那人通報一聲?”

金浩冷笑道:“這次若是先立下大功,以後還需要看他的眼色嗎?先送信出去,一個時辰後再告訴那人!”

金縣尉點點頭,趕緊伏案書寫了一封信交給金浩。金浩將信捲了起來塞進一隻竹筒,出去後抓起一隻鴿子,將竹筒牢牢的綁在鴿子身上,伸手將鴿子放了出去。那鴿子在上空盤旋幾圈之後,向着西邊而去。

金浩目送鴿子遠去,忽然笑了笑自語道:“張煥,若是不親自去看着你死,怎消我心頭之恨!若是能親手送你上路,本少爺會更開心!來人啊!”

“少爺有何吩咐?”

“去召集一些人,明日隨我出城辦事。”

“諾!”

金浩在謀劃的時候,張煥所住的院子外面,一雙冰寒的眼睛也不停的打量着周圍。許久之後,這人見守衛森嚴無機可趁,只好嘆息一聲悄然離去。

次日一早,程知節帶着張煥出了城,選取了一千玄甲騎兵和二千步卒之後,將這支隊伍的指揮權交給了他。

程知節收起嘻嘻哈哈的表情,肅然道:“張煥,此去雖然沒什麼危險,不過一切還是要嚴格依照行軍規定,不可懈怠!特別是安營紮寨的時候,更不可大意!有不明白的事情,不妨多和屬下商量,切不可隨意行事!”

張煥趕緊抱拳道:“張煥謹遵將軍教誨!一定會小心從事!”

“如此甚好!數日之間就可到伏俟城,而且河源郡王也在趕來,說不定在路上就可見到。只要多加小心,理當不會出什麼問題。”

玄甲騎兵都是黑盔黑甲,全都是精兵強將。這二千步卒也是蘭州府兵中的精銳,個個都是一臉精悍。程知節怕他鎮不住場面,還特意向這三千將士交代了一番,至於有沒有效果卻不得而知。

算上運糧草的數千民夫,張煥這個隊伍也勉強將近萬人了。和程知節告辭後,張煥一聲令下,隊伍緩緩向西行進起來。

張煥離開蘭州城不久,金浩一行也分別出了城,在城外十里地集合之後,悄悄跟在了張煥隊伍後面。

金浩等人離開後,一個灰衣騎士也策馬趕了過來。這人頭戴斗篷,看不清楚本來面目,不過偶爾露出的目光卻是冰寒一片。

這人趕到金浩此前的位置之後,駐馬沉思一會之後並未跟上去,而是調轉馬頭奔向旁邊的小路,不一會時間就消失在了遠處。

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
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