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

巳時末,長安太極宮。

今日的早朝剛剛散去,偌大的宮殿內,只有李世民和寥寥幾名重臣。春棋帶人上了茶水,退出去後輕輕掩上了殿門,並且揮揮手讓靠近殿門的幾名侍衛退到三丈開外,以防大殿內的談話被人傳播出去。

李世民看了看關閉的殿門,把一封薄薄的書信遞給了坐在左手第一位的長孫無忌:“輔機,這是契苾何力送來的緊急信件,你們大夥兒都看看吧。”

“喏!”長孫無忌躬身接過信件,坐下後小心地拆了開來,仔細看完後平靜地遞給了他身側的房玄齡。

房玄齡看完後嘆了口氣,又把信件遞給了正襟危坐的魏徵。

魏徵只看了一眼,臉色就變得憤怒異常,一掌拍在身前的案几上,發泄了一下心頭的怒氣,這才接着看了下去。魏徵看完後,並未急着把信件傳遞下去,而是揚了揚信件,看着李世民悶聲問道:“敢問皇上,這件事牽連甚廣,不知皇上此前可曾得到過消息?”

李世民不答,把問題交給了長孫無忌:“輔機,你給玄成說說具體的情況吧。”

“喏!魏大人,正如你所問,這件事牽連甚廣,皇上一年前就得到了消息,然後把這件事交給了契苾何力,同時讓諜報司協助他暗中調查此事。經過這一年多的調查,契苾何力基本掌握了那些狂信徒們的大致情況,僅僅在典合城,就有三四萬狂信徒,整個西域加起來,那些篤信邪神的狂信徒只怕不下二十萬人!而這其中,又以回紇人和從西邊遷居來的各族人居多,這兩種人佔了八成以上。”

“居然有這麼多!這是爲什麼?”魏徵大驚失色,驚歎一句後,把信件遞給了早就等着的監察御史馬周。

馬周聽完長孫無忌的寥寥數語,已經猜測到了信件的大致內容,接過去後一目十行的看完,臉色也變得很難看,躬身把信件送回到李世民身前,回身坐下繼續準備聽長孫無忌的敘說。

長孫無忌語氣十分堅定:“這個數目只多不少!至於原因很複雜,那些回紇人此前就有不少人篤信伊斯蘭邪教,這幾年那些大食人又屢屢派出人手前往西域暗中傳播邪教,吸引了更多的回紇人加入進去。諸位都知道,回紇人素來狡詐陰險、貪婪懶惰,又從不反省自身,只知道一味的妒恨忠於我大唐的突厥人以及那些勤勞而得以過上富庶日子的民族,這些年在西域各地發生的糾紛,七成以上都是那些回紇人挑起的。這次歐麥爾派出大軍東進,那些傢伙一下子活躍起來,竟然準備在西域各地都發起暴亂,擾亂我大軍後方,達成其險惡的目的。”

李世民把那封信拿在手中,揚了揚道:“契苾何力把事情說的很清楚,裴行儉最先在典合城發現了暴亂的端倪,審訊那些所謂的長老之後得知,十天之內、不對,這封信是三天前發出的,也就是說暴亂會在七天之內發生。諸位愛卿都說說,這件事該如何處置爲好?”

房玄齡率先開口問道:“敢問皇上,西征大軍近況如何?那個計劃是否到了實施的時候?”

“拂曉收到的最新消息,張煥率領大軍在嬀水東岸駐紮,已經粉碎了大食人的數次渡河企圖,殺傷敵軍不下三萬人。不過張煥在信中認爲,一旦等到他暗中派去奔襲麥地那的那支隊伍發回消息,就可以馬上實施那個計劃,據他估計也就是在這兩三天就會收到消息。”

房玄齡笑了笑:“如果是這樣,時間上倒是完全來得及,而且還能更好的迷惑大食人。如果那些狂信徒們得知他們發起的暴亂,竟然會成爲大食東進大軍覆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發瘋?”

“那些傢伙本來已經瘋了,只能是更瘋狂罷了。契苾何力大都督那邊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那些瘋狂的傢伙只是飛蛾撲火罷了。”馬周笑着插了一句。

李世民放下信件,端起茶杯淺酌一口,微笑道:“此事諜報司功勞不小,輔機,事情瞭解後你要重賞有功之臣。”

長孫無忌笑着點頭答應:“臣知道了!”

魏徵皺着眉道:“臣還有一個疑問,還請皇上解臣之惑。”

“哦?魏愛卿有何疑惑?”李世民放下茶杯,揚揚眉毛看着魏徵。

魏徵語氣很是不滿,甚至有些氣憤:“既然皇上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這件事,爲何不提前出手早早扼殺,反而坐視那些人逐漸壯大?”

李世民聽了淡然一笑,再次端起了茶杯,顯然不想回答魏徵這個問題。

魏徵目光緊緊地看着李世民,臉色十分不滿。

房玄齡笑道:“玄成,長孫大人剛纔說過了那些回紇人的本性,不知道你可聽明白了?”

魏徵憤憤道:“聽明白了又如何?不管那些回紇人本性如何,皇上有意加以放縱,致使更多的人加入了邪教,這樣做臣絕對不贊成!”

房玄齡接着問道:“那麼玄成可贊同長孫大人適才所說的回紇人的本性?”

“自然贊成,我魏玄成豈是不明是非之人?這幾年西域報來的民間糾紛,確實大多都是回紇人所爲,而且那些回紇人很少進入學堂讀書,素來不尊王化,實在是頑劣不堪啊!”說到這裡,魏徵忽然反應過來,對李世民一拱手,朗聲道:“皇上內聖外王,臣對此並無不滿!臣知道,皇上的本意如同醫者醫治癤癰,要待其膿腫之後再加以治療,這樣才能治本。但是不管怎麼說,皇上這種手段都有愚民之嫌,請皇上自省其身才是!”

“魏愛卿指責的是,朕知道了。”李世民摸摸鬍子,臉色有些尷尬。

長孫無忌笑着轉移了話題:“沒想到玄成兄竟然也懂得行醫之事,倒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那是自然!”魏徵捻捻花白的鬍子,看上去很是得意,“不瞞各位說,老夫的身子骨幾年前就不行了!若非張叔珩出面牽線,老夫時常能去終南山請孫思邈真人加以診治調養,只怕這把老骨頭早就化爲腐朽了!耳聞目睹之下,老夫懂一點醫道,也是理所當然的吧?唉,早些年老夫還和張叔珩時常爭執不休,沒想到他卻不計前嫌,老夫有愧得很啊……”

魏徵最後的幾句話,飽含了對張煥的愧疚和感激,不過在座諸人卻都大點其頭,讚歎不已。這些年這些重臣們,包括李世民在內,身邊都有從終南山出來的醫女,時常詢問身子狀況,稍有不適就會加以調養。可以說,若非張煥的存在,終南山藥廠就不會名揚天下,甚至會不會出現還是個大問題!而孫思邈的醫學院更加不會出現,也就不會有這些醫術精湛,被皇室和大臣們僱傭的醫女存在。若是在原來的歷史時空裡,四年前魏徵就已經去世了,受益於孫思邈,看起來這個倔老頭子還有幾年好活。

“啓稟皇上,太子殿下求見。”幾人正在吹捧孫思邈,殿外春棋湊到門邊低聲稟報一句。

“讓他進來。”

“兒臣見過父皇。”李治邁着方步走了進來,躬身向李世民行禮。比起前幾年,李治長高了不少,臉上的稚氣也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沉穩。

“太子免禮,坐吧。”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長孫無忌幾人也站起身來,向李治見禮,等到李治坐下後才各自歸坐。

“事情辦得如何?”李治坐下後,李世民看着他笑着詢問。

“父皇放心,東宮左右衛率和左右司御率的六萬精銳已經出了軍營,火速趕往劍南道。”

魏徵和馬周同時訝然詢問:“太子衛率數萬大軍趕去劍南道?這是何意?”

“二位愛卿有所不知,爲了避免打草驚蛇,朕並未讓契苾何力調動西域兵力準備平息暴亂,六天前就讓牛進達大將軍率領劍南道府兵悄悄前往伏俟城,隨時可以前往西域平息暴亂。太子衛率大軍前往劍南道只是權益之舉,等到牛進達大軍迴轉,太子衛率的數萬大軍就會再次回到京畿軍營。”

衆人聽了齊聲稱讚:“皇上深謀遠慮,臣等敬佩萬分!”

李世民哈哈一笑端起茶杯喝水,顯然對這種稱讚已經習以爲常了。

“太子,你說說如何處置那些叛逆?”喝了半杯茶水,李世民用考究的口氣詢問李治。

李治不假思索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兒臣時常和張叔珩有書信往來,對於西域各地的情況略有所知,知道回紇人和西邊遷居而來的那些人常懷不軌之心!對於此等惡徒,兒臣只有一個建議,若是說的不對,還請父皇和諸位愛卿加以指點。”

“臣等不敢當!”長孫無忌等人齊聲謙遜。

李世民笑道:“且說來聽聽!”

“我大唐素來奉行內聖外王,彼等跳梁惡徒,早已經自絕於父皇,自絕於朝廷,自然已經不算是父皇的子民!故而兒臣以爲,當抓則抓,當殺則殺!一味的仁愛施恩,只怕反而會讓那些叛逆看輕!”

“臣贊同太子殿下所言!”長孫無忌馬上點頭贊同。

“臣等也贊同太子殿下所言!”房玄齡和魏徵、馬周也同時出言附和。

“既然太子和幾位愛卿都這麼認爲,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不過還需讓西域各族百姓們知道,一切都是大食那些邪教徒所造成的,和我大唐朝廷毫無關係。輔機,這件事還是交給諜報司去辦吧。”

“臣遵旨,皇上放心,事情瞭解之後,臣保證會讓大食人成爲衆矢之的!”

“皇上聖明!”

“接下來就看張叔珩的了,朕可是十分期盼啊!”

李治笑道:“張叔珩定能大獲全勝,父皇要提前準備重賞西征將士纔是!”

“哈哈,太子殿下的吉言一定會實現的!”

“理當如此!臣提前爲皇上賀!爲我大唐賀!哈哈!”

太極宮內,響起了陣陣笑聲。

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六章 找工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
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六章 找工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