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

二十三日寅時,焉耆王宮。

焉耆王的大牀上,此時卻躺着一個虎背熊腰,一臉絡腮鬍子,面相兇惡的大漢。這大漢正在呼呼大睡,身邊躺着倆個渾身赤裸的少女,倆人下身都是一片殷紅,身上也有多處淤青,雖然是在睡夢中,也掩飾不住臉上的委屈害怕。

這條大漢正是突厥西域葉護,突厥王族執失突利。此人乃是突厥可汗乙毗咄陸的堂兄弟,素來擁護乙毗咄陸,而且驍勇善戰,因此被乙毗咄陸所器重,任命爲突厥西域葉護,相當於將半個西域交到了他手中。

西域東部除了高昌,其他國家都十分羸弱。在乙毗咄陸眼中,高昌是面對大唐的一道屏障,是必須要保住的,否則的話大唐大軍就會長驅直入。因此得知大唐大軍西征,乙毗咄陸就嚴令執失突利加速行軍,前往援救高昌。

執失突利率領大軍一路疾奔,昨日終於到了焉耆。原本想不作停留一鼓作氣到高昌城下,誰知詢問過焉耆王之後得知,高昌那邊沒有絲毫異常。執失突利心頭一鬆,加之連續行軍,大軍疲憊不堪,索性就在焉耆修整一日,明日再前往高昌。焉耆王爲了討好執失突利,將自己的王宮都讓了出來,還特意找了倆個妙齡處女相陪。

“葉護大人!葉護大人!”

正在熟睡的執失突利聽見外面有人喊叫,緩緩睜眼見到身邊的倆具橫陳玉體,心頭一熱,伸手在其中一個少女胸前用力一捏。那少女痛呼一聲醒了過來,眼中帶着恐懼向牀後邊縮了縮。執失突利淫笑着又在她身上胡亂揉搓了幾把,這才披衣過去打開門。

“葉護大人,高昌王派人來了!”見到執失突利,門外那將領低聲稟報。

執失突利急道:“哦?在哪裡?快帶來見我!”

“葉護稍等,末將這就去將來人帶來。”

執失突利剛穿好衣服,那人就將高昌王使者帶了過來,赫然正是紇幹承基。

執失突利看了一眼紇幹承基,語氣傲慢:“鞠文泰派你來的?憑據呢?”

紇幹承基躬身上前,取出一封信遞給他。執失突利見果然是高昌王的玉璽,眼前這人又是回紇人,高昌回紇人衆多,因此執失突利心中深信不疑,接着詢問大唐大軍的動向。

“葉護大人,大事不好了,請你速速發兵,援救我王啊!”紇幹承基忽然大哭着撲倒在地,“唐軍忽然包圍了高昌城!如今高昌城內十分空虛,若是葉護大人不快點援救,只怕高昌城今天就會陷落!”

“什麼?”執失突利大吃一驚,“昨天本大人問過焉耆王,據他所說沒有絲毫異常,唐軍怎麼會忽然包圍了高昌城?”

“葉護大人有所不知,我王將重兵佈防在了鄯善、蒲昌一帶,不料唐軍狡猾,竟然穿越沙海而來!外城瞬間被唐軍奪取,如今我王召集百姓,正依靠內城苦苦抵抗!我王萬般無奈,派人連夜將小人槌下城頭前來求救。求大人速速發兵啊!”

“穿越沙海?包圍高昌城的唐軍有多少人?”

“大概二萬人!”

“二萬人?哈哈,正是天助我也!不必驚慌,本大人此次率領重兵前來,肯定會打得大唐蠻子大敗而歸!來人,吩咐下去速速造飯,一個時辰後大軍開拔!”

“遵命!”

執失突利又詢問了一些高昌城和唐軍的具體情況,紇幹承基對答如流,絲毫沒有引起執失突利的懷疑。紇幹承基退下之後,執失突利吩咐將智囊瓦佈德找來說話。不一會兒,一個貴族裝扮的少年就走了進來,手中竟然還拿着一把扇子。

這少年瓦佈德乃是龜茲王的侄子,此人歷來仰慕中原文化,和鞠智勝一樣,曾經花重金購買大唐的書籍。對於漢人的兵書更是着迷,《孫子兵法》之類的背得滾瓜爛熟。前年被龜茲王派去碎葉城進貢時認識了執失突利,恰好當時執失突利準備出兵攻打附近的一個小國,瓦佈德一時技癢就出謀劃策,竟然大獲全勝。此後又有幾次征戰,瓦佈德依仗自己所學的一點皮毛兵法,竟然輔佐執失突利每戰必勝。逐漸就被執失突利看做智囊,凡是遇見大事都要和他商量。

“葉護大人,找在下何事?”瓦佈德拱手行了一禮,竟然是標準的中原禮節。

“高昌王派人來求助了,說是大唐蠻子二萬多人穿越了大沙海,正在圍攻高昌城!”

“哦?”瓦佈德面色平靜,“大人準備怎麼辦?”

“當然是速速發兵營救了!吃完飯後,本大人就下令全軍加速前進,援救高昌!”

“呵呵……”瓦佈德淡然一笑,搖了搖頭。

“本大人做得不對?”

“大人,這個高昌城嘛,不妨慢慢的救!”

“這是爲何?”

瓦佈德高深莫測的笑了笑,輕搖摺扇道:“鞠文泰首鼠兩端,不妨讓他多吃點苦頭!再說了,萬一高昌城失陷,唐軍也才區區二萬人,大人再帶兵奪回來,豈不功勞更大?”

“不錯不錯!”執失突利恍然大悟,拍拍瓦佈德笑道:“還是你想得周全。不過可汗嚴令我加速行軍,若是耽誤時間被可汗知道……”

“大人不必多慮!此去高昌城,還有近二百里路,說不定唐軍會有埋伏呢?嘿嘿,不妨多派人探路,確保安全纔是!”

“妙計!哈哈,就這麼辦!被你這麼一說,本大人還真是盼望鞠文泰不爭氣,將高昌城丟掉呢!”

“哈哈哈……”

用過飯之後,遵照瓦佈德的主意,執失突利派出多路探馬,這才傳令大軍不慌不忙的向東進軍。見到行軍緩慢,紇幹承基心中疑惑,裝着一副對鞠文泰赤膽忠心的樣子上來詢問,卻被執失突利以‘提防唐軍埋伏’搪塞了過去。紇幹承基還以爲執失突利知道有伏兵,嚇了一大跳。行進了幾十裡之後,紇幹承基發現突厥聯軍毫無異常,所謂的探路也只是做個樣子,才把心放了下來。

突厥聯軍還沒到達銀山腳下,山頂的尉遲兄弟和薛仁貴已經遠遠看見,趕緊將倆只雄鷹放回去報信。同時帶着幾百兄弟下了銀山,在銀山東側的平地處等候突厥聯軍。

執失突利大軍花了一個半時辰,才姍姍翻過銀山,來到了銀山東邊的山腳下。執失突利將大軍整列好隊形,派萬夫長骨朵穆率領五千突厥鐵騎在前開路,自己則率領中軍緩緩跟進。

骨朵穆向東行了十幾裡,忽然發現前方一隊唐軍正向着這邊而來,看樣子大概只有幾百人。骨朵穆也不放在眼裡,一邊下令手下進攻,一邊派人向執失突利稟報。沒想到一見到突厥人,這隊唐軍掉頭就跑。見到唐軍如此膽怯,骨朵穆放聲大笑,命令手下緊緊追趕。

這隊唐軍速度極快,很快就在追趕間向東前進了十幾裡地。到了一個小山坡前,唐軍策馬奔上山坡,一個唐軍將領忽然彎弓搭箭,一箭瞬間而至,將骨朵穆的大旗射落在地。隨後趕到的骨朵穆見大旗被射落,氣得暴跳如雷,親自帶了人窮追不捨。

又追出幾十裡之後,遠遠的已經能看見黑石峽谷了,這時唐軍小隊忽然放慢了速度。骨朵穆大喜,正準備加速追趕,執失突利派來了傳令兵,讓他原地待命,不可輕易追趕。骨朵穆無可奈何,只好下令就地等待。

對面的尉遲兄弟見到突厥人停下,也不再逃跑,停在遠處污言穢語,將乙毗咄陸的祖宗十八代個個問候一遍。罵完乙毗咄陸,又開始辱罵骨朵穆。骨朵穆雖然暴跳如雷,卻不敢違抗執失突利的命令,只好耐着性子等候大軍。

不久之後,見到執失突利大軍趕到,尉遲兄弟打個呼哨,和薛仁貴分頭帶着幾百人繞過峽谷,順着河岸消失在了草叢中。骨朵穆上前對執失突利稟報了情況,心頭惱火不已,不但沒追到人,還損失了自己的大旗,高聲請求執失突利答應自己進入草叢追擊。

執失突利也不理會,轉頭詢問道:“瓦佈德,剛纔那隊唐蠻子進入草叢,是不是裡面埋伏了重兵準備伏擊我等?”

紇幹承基聞聽身子一震,萬一這突厥蠻子不顧一切追過去,豈不馬上就會露陷?公子這招疑兵之計,只怕對突厥蠻子沒什麼用!

不料瓦佈德哈哈一笑道:“豈不聞孫子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唐軍遁入草叢,正說明草叢中沒有伏兵!此乃欲蓋彌彰之計,想要引誘我大軍繞道而行,耽誤我們的時間罷了!再者說了,高昌王使者也說了,唐軍只有二萬人,而且還要圍困城池,哪來的兵力埋伏?大人不必多慮,速速派人去峽谷查看,若是沒有異常,加速通過峽谷直逼高昌城下!”

“高明!這位公子深得中原兵法精髓,想必孫子、張良在世也不過如此!小人敬佩萬分!”聽見瓦佈德拽了一番文,紇幹承基心頭大笑,趕緊出言附和。自己正在苦思如何誘騙執失突利進入峽谷,這位龜茲王子卻幫了自己大忙!

瓦佈德得意的一笑,輕搖手中摺扇看着前方的黑石峽谷,頗有些運籌帷幄的感覺。執失突利雖然聽不懂,不過見智囊都這麼說了,也就依言聽從,派了百餘人進入峽谷查看。

草叢中早就埋伏好的蘇定方等人見突厥人忽然停步不前,正在納悶是否被發現時,百餘突厥人脫離了大隊伍,向着峽谷飛奔而來。

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六章 找工作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
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六章 找工作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