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祖孫

嘉靖四十一年春二月初二,龍擡頭。

晨時,鼓樓的鼓聲一下接着一下,迴盪在巍峨的皇城上空。

一行人在西苑西安門前停下,一名身穿赭黃五龍袍的少年,鑽出了軟轎,一位四十來歲的內侍上前迎住。

“奴婢馮保拜見世子殿下。”

少年點點頭,摘下腰牌,遞了過去。

馮保雙手接住,轉給侍衛,裝模作樣校驗了一番。

進了西安門,少年上了四個小黃門擡着的步輦,一路向東。

“馮保,皇爺爺在仁壽宮嗎?”少年雙手扶着扶手,望着前方。

“回世子的話,皇爺在玄修。”緊跟在步輦左側的馮保連忙答道。

“黃公也在?”

“乾爹也在的。”

少年不再出聲,眯着眼睛,眺望着東方的朝日,一點點從朱牆黃瓦上跳出來。

馮保悄悄擡頭看了一眼少年,眼睛裡有幾分畏懼,朝日灑過來的萬丈金光正好刺中了他的眼睛,讓他不由自主地低下頭去。

裕王世子朱翊鈞,皇爺的長孫,生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五,原名朱翊釴,生母裕王妃李氏,不幸於嘉靖三十七年冬病逝。

世子傷心過度,染病臥牀數月,藥石無用,太醫都說要準備後事。

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初五凌晨,突然天降一道紅光,落在彌留的世子身上。

天亮時分,他居然開始好轉。

三天後痊癒,張口能背《道德經》。

皇爺又驚又喜,叫乾爹黃錦把他背到仁壽宮,當面驗問。不想世子不僅能把《道德經》倒背如流,還能背《太上感應篇》。

幾位真人都說皇孫是天福之人,天上的星宿下凡。而且與皇爺是隔輩親,破了二龍不相見的局。

皇爺大喜,賜名朱翊鈞,立爲裕王世子,帶在身邊親自教誨。

世子天資聰慧,不僅識字讀書學得快,打坐入靜,玄脩敬天,也有天賦。還在默讀《道德經》中自悟出一套“太極拳”。

每十日回一趟裕王府,與裕王和繼王妃陳氏相聚一天一晚,第二天晨時再回西苑。

自此,世子回裕王府的那天,成了西苑上下最小心的日子。

稍有不慎,就會惹得皇爺不開心,輕者一頓小板子,重者當場杖死。

馮保亦步亦趨地緊跟着步輦。

他不知道,坐在上面的八歲童子在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初五凌晨,已經換了魂。

朱毅果,四十歲,某市宗教事務局資深公務員,一場車禍後重生在朱翊釴身上。

流利背誦《道德經》和《太上感應篇》,屬於業務基操。

得知自己的爺爺是嘉靖皇帝,當然要出來秀一秀。

果真,馬上飛昇成了裕王世子,還賜名朱翊鈞,妥妥地佔了萬曆帝的坑。

數歲孩童的身軀裡,藏着一個洞悉人情世故,歷閱世態炎涼的四十歲靈魂。

一番用心,把修道孤勇者嘉靖帝哄得老懷歡慰,到了離不開他的地步。

同時,朱翊鈞在爺爺嘉靖皇帝身邊待了三年多,潛移默化,學到了不少帝王權謀,也有了自己總結的心得。

現在,他覺得時機成熟,準備露一手。

時不我待啊!

便宜爺爺天天嗑金丹,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重金屬中毒症狀,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羽化飛昇。

便宜老爹裕王即位,成爲隆慶皇帝,大寶龍椅上一坐就是六年。

這六年裡,朝爭兇猛,如颶風烈火,根基不穩,一不小心就會被刮到。

側妃李氏,歷史上萬曆帝朱翊鈞的生母,可不是省油的燈。

自己要是不早做準備,六年間會發生很多的意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今天,是自己亮劍第一刀,先斬嘉靖朝政壇不倒翁,嚴嵩。

快到仁壽宮,朱翊鈞突然問道。

“剛纔在西安門外,我看到有官轎停着,今天有人遞牌子進來嗎?”

“回世子的話,兵部尚書、直浙總督胡宗憲胡部堂奉詔覲見。”馮保低着頭答道。

朱翊鈞點點頭,問道:“胡部堂來幹什麼?哦,肯定是皇爺爺問他剿除東南倭寇的事。想不到老胡一介進士,還是很懂兵備武事,東南倭寇剿得好。”

馮保笑着答道:“胡部堂是兵部尚書,自然知兵,就是花錢花得有些讓人心驚膽戰了。”

朱翊鈞轉頭看了他一眼,沒有出聲。

馮保心裡一咯噔。

我剛纔是不是高興過頭,說錯話了?

身爲嘉靖帝身邊的內侍首領之一,他深知這對祖孫的厲害。

嘉靖爺不用說,即位初期孤身從承天府(安陸州)入京,十五歲的少年,與楊廷和等名臣鬥得有來有往。

三年大禮議之爭,把這些文官打得落花流水。

此後一直掌控着朝局,就算後來深居西苑,朝堂上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脫他的耳目,全部捏在他的手心裡。

裕王世子朱翊鈞,三年前被接到皇爺身邊,悉心教誨。

馮保覺得,皇爺的心計智謀,應該都被世子學了去,還青出藍而勝於藍。

求生欲讓馮保忍不住開口:“今兒接到世子回西苑,奴婢實在是太高興,一時失了言。朝堂上的大事,容不得奴婢們胡亂開口。”

“馮保啊。”

“奴婢在。”

“黃公說起過你,說他這個乾兒子,千好萬好,就是那顆心,容易浮。”朱翊鈞在步輦上淡淡地說道。

馮保後頸流下一行汗,腰彎得更低了。

“世子教誨得對,奴婢今後一定要沉得住氣!”

其餘跟在後面的內侍,看到步輦上坐着的世子,八歲的孩童,老氣橫秋,兩句話把馮保馮公公,宮中數千內侍最拔尖的那一簇人物之一,說得汗流浹背,都不覺得詭異,還覺得很正常。

步輦很快到了仁壽宮宮門前,朱翊鈞下來後,其餘的人紛紛退下,身邊只剩下馮保。

輕輕走進宮門,來到正殿門前,朱翊鈞停住了腳步。

等了一會,聽到裡面傳來一聲長嘯聲,然後是飄飄悠悠的長吟聲。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好吧,皇爺爺又在嗑金丹。

名副其實的金丹,裡面全是重金屬。

他現在臉色鐵青,時不時精神亢奮,不知冷不知熱,很明顯的重金屬中毒症狀。

所以自己要加快步伐,招攬人手,聚集班底。

誰也不知道皇爺爺什麼時候就掛掉,到時候便宜老爹即位,自己與他就是雙龍相見。

既是他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又是他權力的最大威脅者。

天家無情啊!

朱翊鈞沉住氣,深吸一口氣,高聲道:“華表千年一鶴歸,凝丹爲頂雪爲衣。”

殿裡傳來爽朗的笑聲,“哈哈,我的乖孫道童回來了!快進來,快進來!爺爺給你準備了早飯,就等着你!”

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01章 菸酒齊全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27.第524章 點金術?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69章 高山衛事件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704章 居然是他!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353章 徐階和楊金水斗啞謎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837章 都不簡單!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完本感言287.第287章 孤宣佈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40章 奮發的海瑞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
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722章 專案組啊,榮幸不?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566.第563章 張居正來了也不好使!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01章 菸酒齊全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527.第524章 點金術?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69章 高山衛事件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704章 居然是他!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353章 徐階和楊金水斗啞謎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837章 都不簡單!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完本感言287.第287章 孤宣佈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40章 奮發的海瑞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67章 盧鏜的怒火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