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

潘應龍馬上應道:“回稟皇上,南城改造工程沒有出事,是臣私德有虧,影響了公事,特來向皇上請罪。”

“私德有虧?”朱翊鈞盯着潘應龍看了一會,“那你自個說說,怎麼私德有虧法?”

“皇上,梅林公任南海宣慰使,南下經略南海,蕩平安南時,臣爲參軍,赴香江任事。期間梅林公受馮公所託,尋找馮府夫人欒氏之弟。

梅林公把此事交付給臣。臣一番尋找,在廣州府增城找到了欒永芳。後梅林公奉詔回京述職,臣也帶着欒永芳一併回京。

途中與其交談甚多,十分熟絡。回到京城後,臣送欒永芳到馮府,也有幸見到馮夫人一面,得其相謝尋弟之情。

後來欒永芳入崇義公學、又考入國子監,時常與臣往來,也會帶來其姐一些詩詞文稿.臣起初把馮夫人當成文友,以文會友,神交而已。

不想前兩日欒永芳拿着一疊其姐的平日隨筆文稿,當衆塞給臣臣後來當面質問他,他居然直言,希望臣能夠與他姐姐夜奔。”

“夜奔!”朱翊鈞笑了,笑得意味深長。

“鳳梧先生,今天難得有冬日當空,我們出去走走,曬曬冬日,暖暖身子。不着急,我們邊走邊說。”

“是皇上。”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紫光閣,祁言、方良帶着十幾名侍衛在不遠處跟着,前面還有十幾位淨軍。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站在中海湖邊。

“天地自然,四季各有景緻。

春天,湖水恍如初醒,湖邊綠柳抽芽,春暖它先知的小鴨在水面嬉戲,趕早的燕子飛掠水面。

夏天,湖中荷花亭亭玉立,湖邊樹木鬱鬱蔥蔥。朕最愛夏日的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面上,波光如同燃燒的火焰,美不勝收。

秋天,湖面上落葉飄蕩,水草枯萎,卻也增添了一份秋日的蕭瑟之美。湖邊周圍卻滿是金黃和火紅的樹葉,五彩斑斕。蕭瑟和斑斕,居然能同時看到。

現在冬天了,鳳梧,你看着這湖水,美在哪裡?”

潘應龍腦子急轉,可惜一時半會搞不清楚朱翊鈞的意思,只能下意識地答道:“皇上,臣感受到靜謐之美。”

“沒錯了,寒冬肅殺之景鳳梧也能感受到美。

人人皆有愛美之心。朕不免俗,馮保不免俗,你也不免俗。”

朱翊鈞站在湖邊,背影筆直堅毅,宛如一塊石碑。

“馮夫人的詩寫得不錯,朕最喜歡其中兩句,‘淇澳春雲碧,瀟湘夜雨寒。虛窗人靜聽,颯颯響琅玕。’”

聲音鑽進潘應龍的耳朵裡,冬日當空,照得人暖暖的,可他的後背猛地滲出冷汗。

消息怎麼傳得這麼快,傳得滿城風雨了,連皇上都知道了?

不可能啊,此事一直很隱私的.

潘應龍突然身子一僵,恍如掉進了冰窟一般,內衣前胸後背都被冷汗浸溼了。

幸好自己今天來了西苑,要不然就死無葬身之地。

潘應龍看着前面朱翊鈞的背影,不再是一塊石碑,而是一座山,一覽衆山小的泰山。

朱翊鈞頭也不回地問道:“那你怎麼處置此事?”

潘應龍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皇上的話,臣找到了鎮撫使蘇峰,請他幫忙查一查欒永芳。一是查查他背後是誰指使的,二是查查他是否有違規之處。”

“違規之處?”

“皇上,臣有得知,此子喜好飲酒狎妓,偏偏酒品不好,喝多了就愛發酒瘋,打人砸東西,好幾次被酒館青樓告到警政廳。後來有人告知酒館青樓他的背景,於是又悄悄撤訴了。”

“此子品行不良啊。朕記得,國子監不得無故在外留宿,更不能狎妓。”

“皇上英明。”

“要是查到此廝有違規之處,你意欲如何?”

“最近御史臺司理院出了新律,三年流配勞役罪罰,可至靜海等邊地爲公學教師五年抵充。而今靜海爲大明疆域,海船往來快捷,又有藥王院研製的諸多神藥,瘧疾等病都不足懼。

臣讀過新《刑律》,欒永芳發酒瘋砸爛傢俬,毆打他人,又屬於累犯,當判流配勞役三到五年。”

“他是禍根,偏偏連着馮保的臉面,投鼠忌器。爲了想出這周全之策,你煞費了一番苦心啊。

嗯,走遠點好,禍根遠離京畿,過日子的過日子,做事的做事,大家都能安安心心的。”

朱翊鈞回過頭來看了潘應龍一眼,“幕後那些人,鳳梧先生有什麼想法?”

潘應龍嚥了咽口水。

平心而論,他真恨不得把這些看出殯不嫌事大的人全給埋土裡。

張四維、沈一貫,這些王八蛋,專往雞蛋縫裡鑽,恨不得立即把雞蛋變成臭雞蛋,打開能臭暈幾十人的那種。

如果剛纔皇上沒有念欒鳳兒的那兩句詩,自己會毫不遲疑地回答道,一定要把這些挑撥離間的混蛋繩之以法。

現在不行。

皇上念出那兩句詩,說明他其實心裡都有數,可爲什麼不阻止呢?

這事要是鬧出來,很有可能引發東南系與楚党進行激烈地爭鬥。朝堂上可能會因爲黨爭搞得烏煙瘴氣。

皇上最恨的就是黨爭誤國。

可他爲什麼不出手阻止呢?

其中到底藏着什麼深意?

潘應龍告訴自己,必須要好好地在心裡斟酌一番,不要輕易脫口而出。

直覺告訴他,這可能是一次機會。

在心裡掙扎了十幾秒鐘,潘應龍答道:“皇上時常教誨臣等,花園裡必須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才能彙集成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朱翊鈞猛地回身,盯着潘應龍的臉看了一會,滿意地點點頭,又轉回身去看向冬日下波光粼粼的湖面。

“鳳梧,你恢廓大度,有宰相之風。”

潘應龍在心裡長舒了一口氣,慶幸不已。

皇上的心思,真的不好猜啊。

“鳳梧,我們回去了,外面雖有暖陽,也有寒風,還是屋子裡暖和。”

“是。”

兩人一前一後又回到紫光閣,剛坐下來,朱翊鈞就說道:“祁言,把張四維的上疏拿來,給鳳梧先生看。”

潘應龍心裡咯噔一下。

祁言雙手拿着一份題本,遞了過來,潘應龍連忙雙手接過。

翻開細細一看,心裡讚歎。

這位鳳磐老西,眼光真準,下手真快。

他看到皇上接連頒佈《大明公文典範彙集》、《大明軍政官署機關規範條例》和《萬曆元年簡體字表》,立即察覺到不同尋常的氣息。

在題本里張四維表示,熱烈擁護“移風易俗”,堅決支持以日常規範和公文文法以點帶面,徹底改變大明百年官場陋習。

他大肆歌頌了此舉的“重大意義”,還從公文文法方面入手,擬寫了幾篇範文附在題本後面。

匆匆一看,確實下了一番功夫,完全符合皇上對新公文的要求:“通俗易懂、精簡準確、意思完整、條理清晰。”

張四維在題本里還就“移風易俗”這個眼點,衍生到對纏足、典妻、守寡、殺嬰、割股奉親等舊風習進行猛烈批判。

這些都是糟粕和陋俗,與萬曆聖天子開創的新時代格格不入,必須要徹底剷除。

張四維在題本後面熱情洋溢地寫道:“有酸儒常以今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郅治,秦皇漢武如何雄傑,漢唐前宋文學如何隆盛,洪武永樂武功若何烜赫,

如此迂言,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惟思既往,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永舊保守;惟思將來,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日新進取。

常懷過去者,好靜厭動,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爲者;展望將來者,盛氣豪邁,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爲者。

萬曆聖天子文成武德,以少年之姿,建大明爲少年之國,雄踞於世界,傲視古今,當爲開天闢地之新時代。

新時代當有新風氣、新習俗,移風易俗迫在眉睫。故臣建言,以新文字、新文學、新文藝先行教化,革舊鼎新.”

張四維的建議很直白,就是以推行《公文典範彙集》、《機關規範條例》和《萬曆元年簡體字表》爲契機,引領一場“新文化”運動。

什麼事新文化運動?

文化,以文教化。

寫新文體,說新話本,唱新戲曲移風易俗,創立與萬曆新時代匹配的新精神、新氣魄。

шωш⊙ ttKan⊙ C○

人才啊!

他整本題本都打了標點符號,還儘量用了皇上強調的通俗易懂新文筆。

這個老西!

張四維爲何如此敏銳,一下子就嗅察到這方面的氣息了呢?

張居正爲首的楚黨,東南係爲核心的新黨,都在埋頭苦幹,專注於務實政績。

唯獨躲在翰林院,被邊緣化的張四維,一天到晚琢磨,終於在務虛方面,給他琢磨出一條新路來。

精神氣魄?

什麼是精神?

前漢司馬公《史記.太史公自序》有云,“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前漢王充《論衡.訂鬼篇》有云,“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爲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即人的所思所想。

樹立萬曆朝新精神,就是把大明朝萬民的思想“變新”。

名爲移風易俗,推行新文化,樹立萬曆朝的新精神、新氣魄,實際是改造億萬百姓的思想啊!

切中要害的宏偉壯舉啊!

正中我們一直都疏忽卻非常重要的關鍵。

皇上最先改制的部門有太常寺,專司宣教。

何爲宣教?

我們疏忽了!

過去我們只是零零星星配合做一些宣教事宜,結果讓張四維琢磨透了,抓到機會,提出以建立新文化,樹立新精神。

這一整套做下來,足以名垂青史,搞不好比王陽明還要耀眼。

李贄李卓吾費盡心思完善和推行新學,搞不好在青史上留下的名字,還沒張四維搞這一套新文化新精神來得響亮。

潘應龍全看明白了,也懂得皇上的心意。

“皇上,臣看了鳳磐公的題本,茅塞頓開,有石破天驚之感。”

“鳳梧也覺得不錯?”

“回皇上的話,臣覺得寫得非常好,鳳磐公不愧是老前輩,新文化運動提得非常及時,臣需要好好向他學習。”

“鳳梧虛懷若谷。不過朕還覺得差了點意思。以新文化建設新精神,說到點子上了,但是還沒說透。

朕覺得應該再進一步,新文化先行,建設萬曆新文明。”

潘應龍愣住了。

何爲文明?

“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

皇上的氣魄遠超出我等臣子啊!

潘應龍連忙恭聲答道:“皇上聖明,我大明之文明,當‘聖人開運億斯年,睿智文明稟自天。’以成萬曆新文明!”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鳳梧是真懂了,那朕也就放心了。好,你搞定那個麻煩精,朕幫你搞定馮保。”

“謝皇上。皇上對臣的維護,臣銘記在心。”

朱翊鈞擺了擺手,看着潘應龍意味深長地說道:“朝堂上的安寧,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這個道理,朕希望大家都懂。”

潘應龍心頭一動,拱手答道:“臣明白了。”

第二天下午四點多鐘,一輛馬車從咸宜坊豐城街馮府駛出,裡面對坐着馮保和欒鳳兒。

欒鳳兒身穿真紅大袖衫,披霞帔褙子,頭戴金質牡丹翟珠冠。

馮保身穿一身飛魚服,頭戴鋼叉帽,眼睛微眯着看着對面的欒鳳兒,神情複雜。

欒鳳兒時而拉一拉衣襟,時而扶一扶頭冠,看着馮保惶然地說道:“老爺,妾身穿這一身,有些不自在。”

馮保輕聲說道:“你這身三品命婦禮服,是皇后娘娘懿旨賜下的,穿着就是好看。”

欒鳳兒目光在馮保的臉上盤桓幾秒鐘,美目露出笑意,柔聲說道:“老爺說好看,那妾身就穿着自在了。”

馮保有些蒼老渾濁的眼睛,看着欒鳳兒,嘴巴微微一抿,“進了西苑,見了皇上和皇后,你知道怎麼說嗎?”

欒鳳兒臉上滿是惶然,不安地搖了搖頭,“妾身不知道怎麼說,要不妾身裝個啞巴?”

“皇上皇后問你話,你敢裝啞巴?欺君大不敬啊。”

“那妾身當說則說,不當說就不說。”

“那你知道什麼是不當說,什麼是當說?”

欒鳳兒慌得六神無主,“老爺,那妾身怎麼辦?要不就告託妾身得了重病,恐病穢之氣傳到西苑,就不去赴宴了?”

馮保笑了,“呵呵,你這點聰明小伎倆,能瞞得過皇上的眼睛嗎?”

“那妾身該怎麼辦?妾身怕說錯話,給老爺招禍。”

“你有這份心,老夫就知足了。其實很簡單,老夫告訴你,進了西苑,你這般”

律——!

馬車停了下來,隨從在車門說道:“老爺,西安門到了。”

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47章 香河大捷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967章 番外三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955章 動之以法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527.第524章 點金術?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47章 香河大捷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26章 嚴閣老第77章 趕緊結案吧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954章 曉之以情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
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47章 香河大捷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967章 番外三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955章 動之以法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527.第524章 點金術?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47章 香河大捷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26章 嚴閣老第77章 趕緊結案吧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954章 曉之以情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