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

飯菜上來後,大家一邊吃一邊聊,聊着聊着又聊到這次朝議上。

“新鄭公,南宇公,按理說順天府尹要換了,這次朝議有定下嗎?”

王遴吃着菜,砸吧着嘴巴問道。

“怎麼,繼津想出任順天府尹,成爲諸位的父母官?”高儀開着玩笑問道。

王遴哈哈大笑:“南宇公開玩笑了,順天府尹這種劇繁雜濁的官職,王某真應付不過來。王某的本事,大家知根知底,擅於勞心,不擅勞力。”

衆人哈哈一笑,高儀心裡冷笑兩聲。

說你沒有自知之明,你好歹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做順天府尹的料。

說你有自知之明,伱居然能說出自己擅勞心不擅勞力,這樣不要臉的話。

“順天府尹有定了誰?這位可是我們的父母官,大家都等着他新官上任呢。”張四維在一旁打趣道。

“定了,是劉應節劉子和。”

“劉子和?海剛峰帶着王子薦、徐蒙泉查兩淮鹽政時,他出任南京戶部右侍郎,暗地裡在南京,把戶部跟兩淮鹽商那些狗屁倒竈的事全查了出來。後來海剛峰拿着這些證據,查辦了南京六部、都察院上百號人。

我有幾位南京翰林院的同鄉和同科,此次被一併召回京,相聚時說起這位劉子和,說他剛正廉潔,精明幹練。他出任順天府尹,對京畿百姓來說,是件好事。”

程文義的話語裡還帶着幾分讚許和敬佩。

王遴心頭卻猛地跳了跳,遲疑地說道:“聽說劉子和跟張叔大走得比較近?”

高儀答道:“老夫在南京六部有些故吏,這次跟着被召進京任職。前些日子相請了老夫,大家聊了聊。

聽他們說,張叔大上次奉詔祭拜孝陵,正巧遇到振武營兵變,得了劉子和不少臂助。聽說靈璧侯湯侯爺,就是劉子和幫忙說和,出面幫了張叔大一把,抓到了振武營兵變那幾位幕後主使者。”

又是張居正!

高拱心裡就像吃了一隻蒼蠅一樣不舒服。

坐在旁邊的張四維看到了他的神情,也猜出他心裡的不快。

看到以前遠比自己不如的老同僚、小晚輩,蹭蹭竄到自己前頭去了,換做誰心裡都不爽。

“劉子和做順天府尹,就讓他做好了。順天府尹其它事好說,京畿那些州縣政事都好處置,最麻煩的還是五城的破事,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褒獎,還要落一身的埋怨。”

張四維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大家都知道,按照永樂年間成祖皇帝定下的規矩,以皇城中軸線爲界,京城東邊歸大興縣管,西邊歸宛平縣管。

嘉靖三十二年,京師人口暴漲,舊城區不負重堪,於是增築外城,形成了五城規模,可依然是東西爲界,一分爲二地歸大興、宛平兩縣管。

偏偏京城還設了五城兵馬司,歸兵部管,負責京城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以前還好,到後來積弊重重。

有好處的事,五城兵馬司先攬下。

出了事,需要擔責任,五城兵馬司就往順天府的大興、宛平縣頭上甩,搞得順天府苦不堪言。

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增設隸屬都察院的巡城御史,又多了五位指手畫腳的爺,順天府更苦了。

幹最苦最累的活,背最黑最重的鍋,說的就是順天府和下轄的大興、宛平兩縣。

順天府尹雖然貴爲正三品,與六部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並列,卻是朝臣最不願意做的官職。

想到這裡,王遴和程文義心裡剛纔的嫉妒,頓時少了一大半。

高拱和高儀對視一眼。

你們這麼想,就小看太子殿下的心思了。

他決定用太子一黨中堅劉應節接任順天府尹,怎麼會沒有後招呢?

“今日朝議,決定廢五城兵馬司和巡城御史。”

高拱的話讓張四維、王遴和程文義都愣住了,王遴伸手去夾菜的筷子定在空中,十幾息後才縮回來,訕訕地問道。

“太子殿下決定把五城兵馬司的職權劃歸順天府?”

聰明,一下子就想明白原委。

高儀看了一眼又埋頭夾菜吃飯的高拱,出聲答道:“是的。順天府設警巡廳,以通判兼任警巡廳都事,分設東南西北中五城警巡局,由五城警巡使分領。接管京城治安巡檢、緝捕盜賊以及火禁之事。

再設市政廳,以同知兼領市政廳都事,負責京城街道、橋樑、溝渠修葺維護,以及城中軍民百姓其它日常公用設施的修建和維護。”

程文義咬文爵字地說道:“市政?想來出自《周禮.地官.司市》裡‘凡會同,市司帥賈師而從,治其市政。’只是此市政說是管集市商賈之事啊。”

高儀放下筷子,抓起一塊毛巾把嘴巴來回地搽拭一遍:“順天府市政廳不管集市商賈之事,另有衙門去管。

不過朝議暫且只定了順天府警巡廳和市政廳兩職,太子殿下說了,警巡廳是維護京師社會治安,市政廳是改善京師居住環境,兩者目的都是讓京師百姓安居樂業。”

王遴三根手指捻起一方手巾,輕輕搽拭着嘴巴,“社會治安,居住環境。素聞太子殿下喜創新詞,果然,又有新詞出來了。不愧是先皇的好聖孫。”

先皇嘉靖帝素喜改祖制,創祖制,王遴一句話,明白無誤,帶有譏諷之意。

高拱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創新詞,取新意,不是常有的事嗎?尚書,原爲掌書,秦漢位列六尚之一。曹魏兩晉時尚書檯改名尚書省,六曹改稱部,列曹各部尚書遂爲貴官,延續至今。

要是固守舊義,拘泥故禮,我們如何爲君分憂,爲國解難,濟世安民?”

張四維、王遴對視一眼。

兩人知道高拱做事理念的根腳在於“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

只要目標遠大,理想崇高就行了,怎麼實現的,過程和細節不重要。

高儀把衆人的神情掃在眼裡,哈哈一笑:“如此一來,劉子和這個順天府尹就好做多了。”

張四維也笑着說道:“南宇公,聽你這麼一說,這順天府尹不僅好做了,以後怕是一等一的美缺官職。

天子腳下,稍微做點政績出來,都能被上面看在眼裡啊。”

王遴目光閃爍,嘴角里有些不屑,“果真是太子一黨的中堅骨幹。扶上馬送一程,這幫偏得也太厲害了吧。”

這話怎麼答?

張四維眼睛眨了眨,突然嘻笑着說道:“繼津兄,爲了仕途,要不我們也去西苑尋個門路?”

王遴目光一閃,笑着答道:“好啊,子維兄,你可是太子賓客,太子侍講的領班,你就是我在西苑的門路啊”

張四維臉上的嘻笑變成苦笑:“繼津兄又拿我開玩笑,我這太子賓客,唉,一言難盡啊。”

氣氛恢復輕鬆,大家又天南海北地閒聊起來。

王遴突然說問道:“新鄭公,聽說廣西古田僮族韋銀豹、黃朝猛聚兵造反,兩廣巡撫殷養實(殷正茂)正在調兵遣將,編練新軍,準備進剿,正在拼命地上疏跟戶部要銀子?”

高拱還沒答話,程文義好奇地說道:“殷養實聽說是胡兵部的同鄉,又是張太嶽的同榜,現在是太子一黨中堅骨幹,人稱南天柱石。”

王遴看着高拱,輕聲道:“現在國庫困窘,到處是用錢的地方,九邊、宗室、河工、漕運,戶部那點銀子根本不夠用,是吧,新鄭公。”

高拱聽出他話裡的意思。

你是戶部尚書,有權幹嘛不用。

殷正茂想平叛,想立軍功,就不給他銀子。讓他去找統籌局去,幹嘛找戶部?

卡着不給銀子,對於戶部來說,隨便就能找到一個藉口,輕而易舉的事情。

高拱搖了搖頭:“殷正茂要銀子,是平定廣西叛亂,關係重大。高某雖然跟那邊有隙,但不敢因私怨而廢公。”

王遴臉微微一變,隨即肅然地說道:“新鄭公一心爲公,才叫我們敬佩不已啊。”

從惠慶樓出來,五人各自告辭。

看着高拱、高儀遠去的轎子,張四維看了看旁邊站着,臉色陰晴不定的王遴,故意感嘆了一句:“新鄭公,與我等有漸行漸遠的意思啊。”

王遴看了張四維一眼,只是拱手道:“子維,王某還有事,先走一步。”

高拱、高儀的轎子向西,王遴的轎子向南,看到這一幕,張四維突然笑了。

他知道,或許這是自己幾人最後一頓其樂融融的會餐。

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23章 大敗倭寇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352章 終於來了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70章 去皮見骨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930章 工業佈局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907章 就憑這個!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396章 滅國莫氏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19章 高拱立威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
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23章 大敗倭寇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352章 終於來了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70章 去皮見骨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930章 工業佈局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907章 就憑這個!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717章 一錘定音!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396章 滅國莫氏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19章 高拱立威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