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

張居正對着李春芳和劉採,自信地笑了笑,朗聲說道。

“啓稟殿下,李公和劉光祿同知,臣的《官吏考成法》準則是‘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爲主’。

具體細則就是把六部諸寺和都察院,把各部門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

一本由六部諸寺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

由六部諸寺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檢查官吏所辦事宜。

每完成一件統計一件,不管完不完成都必須如實申報,否則論罪處罰;身負中樞監察職責的都察院六科要求六部諸寺,以及都察院其它部門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按事例進行議處。

最後內閣每半年,可對六部諸寺、都察院的任務完成情況,和六科的稽查工作,三帳覈對,作爲中樞官員考評標準。”

李春芳和劉採聽完後,都忍不住感嘆道。

張叔大,你這一發開門炮,放得真是驚天動地。

按照此法遵行,滿朝京官都要被套上枷鎖,前途被拿捏得死死的。

所有的京官,從上到下,都會對你怨聲載道。

以前做大明京官,更多的是混時日、熬資歷、養聲望、攢人脈。熬到一定官階,外放出去做幾年地方官,“嘔心瀝血”撈幾年,發家致富,再也不用爲今後的生計發愁。

再想法走通關係,遷回京城做朝官,繼續熬資歷、養聲望、攢人脈,但此時徹底告別此前的窮京官生涯。

每年冬夏有冰敬和炭敬,吃的飽飽的。

平日裡找機會多收些門生,多與原籍縉紳世家們聯繫,遙呼相應,多爲鄉梓出力。

等到合適的時候,就可以致仕榮休,載譽載財回鄉,房子、田地、家僕都有了,名望、財富也都齊全了,舒舒服服地居鄉做縉紳,福及子孫!

現在你居然逼着大家去奔走支應,腳踏實地地做實事,這還得了!這樣下去,大家哪有時間開文會,吟詩作畫,研究經義,提高學問,聯絡感情。

我們寒窗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中試,是要做人上人,不是來做牛馬的!

看着李春芳和劉採兩人的神情,朱翊鈞知道張居正草擬的《官吏考成法》,正中當下滿朝官吏的要害。

兩人嘴巴不會反對,但很清楚此法執行,會釀成多大的風波。

立場不同,想問題的角度也不同。

李春芳和劉採,更希望是穩!

在穩定局勢的情況下,對朝政做些局部和溫和的改革。

現在張居正提出的《官吏考成法》,穩不了,只會掀起一場驚濤駭浪,有可能把穩定多年的朝政徹底掀翻。

他們從前輩師長那裡聽說過大禮議的細節,對四十年前朝堂上的那次驚濤駭浪心有餘悸,生怕也會引發類似的一場風波。

“石麓公,劉卿,叔大先生的《官吏考成法》,你們有什麼意見?”

劉採看着李春芳,眼神在說。

李元輔,你可是內閣首輔,我卻連個閣老都不是,沒有我說話的餘地啊。

李春芳心裡有些爲難。

他深知大明官場積弊,知道大明到了必須要整飭吏治的地步,也明白張居正提出的《官吏考成法》是一劑良藥。

可它不僅是一劑良藥,更是一劑虎狼猛藥!

現在大明處處沉痾,是需要醫治,可是你這一劑猛藥下去,它病沒好,還傷及本源,得不償失。

李春芳跟張居正的關係也不錯,同爲朱翊鈞的老師,又都與徐階的私交甚篤,兩人平日往來很密切。

性情溫和的李春芳,實在拉不下臉斥責張居正的新政舉措。

“殿下,臣覺得張叔大的《官吏考成法》是良法。只是臣覺得,治大國若烹小鮮,欲速而不達。

臣建議把此法分拆成幾步,分步逐一推行。如同此前田地人口清查,財稅改革等新政舉措,先試點,試出利弊來,再擴大試點,進而以求萬全。”

張居正忍不住反駁:“李首輔,此言叔大不贊同。吏治不同清查,可以徐徐圖之。吏治只分中樞地方兩塊,要麼動中樞,要麼動地方。殿下力推的官制新政就是如此,先改中樞,再革地方。

那有今天試點吏部,明天試點京畿;今天試點太常寺,明天試點山東的,試來試去,最後一場空。”

李春芳答道:“叔大,做事做人都是欲速則不達,不能不理會實情變化。不管怎樣艱難辛苦,都要按規矩去行事。

考成法不是一個人的事,關乎到百官的前途,國家的興亡。不能因你一念而攪動整個朝局。”

張居正馬上答道:“李公,官場如戰場,改革如打仗。行事要當機立斷,片刻耽誤不得,要變就要立即去變,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點猶豫。

否則時機一過,天機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李春芳繼續勸道:“國家大事,非比尋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則,不可輕越雷池半步,便是嘗試,也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將一失足成千古恨。”

張居正眉毛一挑:“畏首畏尾,進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爲。如此改革,難成大事!”

李春芳還在苦口婆心地勸道:“做人宜真誠,可以交心。叔大你有大志,做事有原則。這沒錯,但實踐行事要圓通靈活,這樣纔可以避免無謂的損失及傷害。”

張居正忍不住反問道:“李公,如你所說這般行事,我們跟那些做官不做事的人有什麼區別。我們行改革,推新政,革新除弊,又有什麼意義呢?”

李春芳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直接挑明。

“叔大,你這份《官吏考成法》會在朝中百官中引起公憤!屆時羣情激憤,朝綱大亂,吃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張居正看着李春芳,一字一頓地說道:“李公,叔大爲天下萬民行改革,而非爲朝堂百官行改革。叔大爲大明千秋中興行改革,而非爲同僚蠅營狗苟行改革。”

朱翊鈞聽着李春芳和張居正的爭論,默不作聲。

張居正這一套,在李春芳、劉採以及大多數官吏們看來,是破天荒的枷鎖和壓榨。但是在資深公務員朱翊鈞看來,這根本不算什麼!

唯政績論、雞屁股決定一切、一票否決、KPI

我要是把這些複製過來,你們豈不是都要瘋,然後覺得張居正是宅心仁厚的一代良相。

只是張居正行《官吏考成法》真得大公無私嗎?

他行此法,包含私心,想獨攬大權。

此法推行後,他就能以內閣統領都察院,再以都察院鉗制六部諸寺,並以六部諸寺統率百官,駕馭地方。

想辦法把前面的幾位閣老逐出閣,成爲首輔,把持票擬權,與手握批紅權的內廷馮保互相勾結,張居正就能成爲無名有實的大明丞相。

只是現在自己秉政,張居正很清楚,他根本做不到獨攬大權。

他提出《官吏考成法》,其實是在試探。試探自己支持新政改革,願意給與臣下多少支持。

說白了,願意放多少權給主持改革的臣下。

其實自己跟張居正、高拱在某種程度上,能達成一致。

欲成大事,必攬大權。

要想推行改革,必須統一思想、團結一致。

在大明這叫黨同伐異、擅權專國。

李春芳覺得張居正太激進了,自己說服不了他,轉頭看向朱翊鈞,希望殿下能夠出聲說服張居正,改一改,緩一緩。

李師傅,不要看我,孤覺得張師傅的方案不是太激進了,而是太保守了。

朱翊鈞默然了一會,終於表態:“張師傅的用意,孤知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大明積弊兩百年,要想在我們這代人手裡徹底扭轉過來,必須爭分奪秒。

改革必先改吏治,否則任何新法,得不到有效地執行,最後還是一場空。

張師傅的《官吏考成法》本意是讓百官糾正爭權奪勢、玩忽職守之歪風邪氣。這一點孤是贊同的。”

李春芳臉色凝重,眼睛微微眯起。

張居正臉色不變,頭微微揚起。

朱翊鈞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李師傅的良苦用心,孤也知道。李師傅身爲首輔,參預機務,助孤理政。站在他的立場上,更希望朝政穩定,各項改革舉措緩緩有效推行!”

聽到這裡,張居正臉色微變,有點着急,抓準時機接了一句:“殿下,熊掌與魚不可兼得。改革必然會引起動盪,一味求穩,是沒法改革的!

就如同沒有疼痛,就無法刮骨療傷!”

李春芳臉色大變,但是知道再多說也無益,眼神裡突然露出意興闌珊。

不會吧李師傅,你心生退意了?

最煩你們這些文人,一不合你們意,就一臉的失落闌珊,然後上疏乞骸骨還鄉,言辭寫得悲悲切切、痛心疾首,好像我是始亂終棄、渣到沒邊的渣男一樣!

李師傅,你還要多向徐階學習。

朱翊鈞開口說道:“李師傅,張師傅,劉先生,我們今日就議到這裡。張師傅的草案已經提出來了,大家回去多想想,有什麼意見都請提出來。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臣遵令旨!”

李春芳三人告辭離去。

陳矩拿着一迭奏章走了進來。

“殿下,這是彈劾奏章,都察院和內閣不敢輕擅票擬,全部送了進來。”

“彈劾奏章?”

“是的殿下。這幾份是彈劾高老先生,戶部清查田地山東工作組,屢受地方不法之徒阻攔,肆意毆打,鬧出人命。

高老先生身兼戶部尚書,卻坐視不管,讓屬下寒心,更是不把殿下令旨、國之大計放在心上,玩忽失職”

“這帽子扣得有水平。只是當初事發時不彈劾,孔家被繩之以法了,就跳出來彈劾,別有用心啊。

帶頭的是誰?”

“啓稟殿下,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曾省吾帶着十幾位科道御史。”

“曾省吾?張師傅的門生。

張師傅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邊剛親自懟完李師傅,那邊門生向高閣老開火。”

朱翊鈞心裡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只是一時半會想不出哪裡不對。

“還有嗎?”

“啓稟殿下,有人彈劾張師傅巡撫山東時,坐視孔府敗類魚肉鄉里,不聞不問,失職包庇。”

“哦,這一刀有點意思。是誰彈劾?”

“啓稟殿下,有御史,有翰林,還有兩位郎中和員外郎。”

朱翊鈞心裡很快有了底,他出手了。

那這出大戲越來越有意思了。

只是朱翊鈞還在想,到底是什麼促使張居正突然一鳴驚人呢?

回到閣房裡的張居正很快收到消息。

不過曾省吾彈劾高拱,是意料之中的事,吃驚的是居然有人彈劾自己。

而且彈劾的罪名,找的極準。

張居正坐在椅子上想了一會,有些懊惱地自言:“唉!老師的養氣功夫沒有學到家啊,心急了些!”

高拱收到曾省吾彈劾自己的消息,頓時暴跳如雷,在閣房裡破口大罵起來!

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76章 驚天大案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章 嚴家父子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359章 必須嚴懲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57章 誰下的黑手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658章 水太冷了!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28章 一封信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90.第488章 大婚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
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76章 驚天大案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章 嚴家父子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359章 必須嚴懲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57章 誰下的黑手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658章 水太冷了!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701章 菸酒齊全第28章 一封信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90.第488章 大婚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