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

對面勳貴們如坐鍼氈的神態,張居正看在眼裡。

今天會發生什麼事,以他爲首的內閣、御史臺文官集團們,心裡有數,也樂見其成。

勳貴是武將的魂。

上萬軍官武將,他們提着腦袋出生入死,最終目標就是軍功封爵,賜鐵劵世襲罔替。

軍功封爵,這一點讓文臣們十分地羨慕嫉妒恨。

文臣靠着小毫毛筆字,寒窗苦讀二十年,千軍萬馬才能殺出一條血路,東華門唱名。但這還是第一步,此後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步步艱難步步行。通往內閣的道路上,屍骸累累,一點都不比一將功成萬骨枯差。

勳貴武將和文臣兩者是有區別的,走的道路也不同。

道不同不相爲謀,兩者是合少分多。

此前皇上大力整飭文臣,修剪士林,勳貴武將們在暗地裡支持,跑得最歡的就是與勳貴武將關係密切的錦衣衛。

現在好了,皇上擺明了要收拾勳貴武將們,文臣們自然要籠着袖子,在旁邊看熱鬧。

張居正眼睛一瞥,看到旁邊下首位站着的譚綸。

他臉色沉寂,不喜不怒,如山嶽深淵。但張居正知道,這段時間譚綸的日子不好過,壓力很大。

譚綸的壓力確實很大。

此前戎政府有胡宗憲領銜統領,一切太平。現在胡宗憲中風倒下,戎政府下面的五軍都督府還沒怎麼樣,勳貴們卻炸開了禍。

有心人都知道,胡宗憲病休致仕,戎政府理所當然是譚綸繼任。

這一點譚綸心裡也有數。

可皇上遲遲不公佈戎政府總戎政使接任人選,京師傳言滿天飛,勳貴們越發地蠢蠢欲動,尤其是二祖冊封的舊勳貴,希望藉着這個機會,回到廟堂之上,進入到大明最高決策層裡——資政局。

譚綸知道皇上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他的身份非常尷尬。

文官出身,卻要肩負起武將首領的職責。

既然尷尬,那就兩不相幫。

打定主意,譚綸眼睛往旁邊一瞥,看到文臣羣裡的潘應龍。

三十多歲的他,在一羣四五十歲的尚書正卿裡,顯得格外年輕,年輕到令人嫉妒。

這是他通往內閣資政之路啊。

胡宗憲當年叛出嚴黨,不爲嚴黨所容,也不爲清流們所容,只能託庇於皇上翼下,把孤臣做到底,最後成爲戎相,位極人臣。

張居正在江南三大案,坐視恩師徐階毀家滅門,不發一言,進而與傳統士林割絕,完成了一次大轉身,也納了一份非常耀眼的投名狀。

於是穩爲政相,位極人臣。

自己又何嘗不是,不黨不羣,一開始就是孤臣,一直到現在。

現在潘鳳梧成了皇上的表妹夫,成了外戚,想要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就必須做出取捨選擇。

位極人臣,這個位置不好坐啊。

潘應龍看上很平靜,站在文臣裡默默無聲,但他內心沒有那麼平靜。

自己今天這一步走出去,就再也邁不回來了。

在皇上眼裡,被器重的重臣不能鼠首兩端,不準左右逢源。

歷朝歷代,權臣不都是這樣嗎?

遠的不說,近的嚴嵩一黨,除了部分黨羽,與佔大多數的“清流”格格不入,生死仇敵。自己要想成爲政相,想一步步走進資政局,執掌內閣,就必須與執掌兵權的武將勳貴們割絕開來。

這是皇上的規矩!

潘應龍感受到對面勳貴們投來的目光,大多數非常不善,有的像毒蛇的眼神,有的像猛虎的眼神,有的像惡狼的眼神,各個都不善,都想上來狠狠地咬上自己一口。

潘應龍長舒了一口氣,突然微微一笑了。

事到如今,他反倒全部想開了。

就這樣吧。

朱翊鈞一陣風似地走了進來,快步走到御座上坐下,左右兩班齊刷刷地向右向左轉,面朝御座,高叉手長揖。

“臣等見過皇上!”

“諸位臣工平身。”朱翊鈞虛扶了一下,掃了一眼,看到了“鶴立獸羣”的成國公朱希忠。別的勳貴或蟒服,或飛魚服,或鬥牛服,或麒麟服,唯獨他一身仙鶴官服。

朱翊鈞知道,這是皇爺爺賜給他的。

當年他和陸炳極得皇爺爺器重,便各賜下一身仙鶴官服。

仙鶴官服原本是文官一品大員的常服,但是皇爺爺崇玄好道,認爲仙鶴是非常吉祥之物,便以此官服恩賜寵幸之臣,後來搞得嚴嵩、徐階等一品文官們,不敢輕易穿仙鶴官服。

今天朱希忠卻偏偏穿着這身官服,站在殿上。

老狐狸,真是老謀深算!

等衆臣站定,朱翊鈞開口道:“今天把諸卿請來,是有件大事。

順天府搞了一次風雷大行動,集合了京師稅政稽查局、鎮撫司京畿局和警政局,聯合執法,清查偷逃和漏稅。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查出了上千家碩鼠蠹蟲。這些碩鼠蠹蟲,大規模的偷逃和漏稅,總金額高達七百萬圓,初步覈算逃稅漏稅一百五十萬圓。”

朱翊鈞看了一圈衆人,“一百五十萬圓。朕的少府監每月按時納稅,年年都是戶部稅政司納稅模範戶。

宗室有納稅,勳貴也有納稅。大明上到朕,下到庶民,全部要依法納稅,這是朕定下鐵律。

偏偏有人當朕的旨意是放屁,硬是要高難度挑戰,敢挑戰稅警總隊,挑戰稅政司,挑戰大明稅法,挑戰朕。

好,朕就讓他求仁得仁,求錘得錘!”

聽到朱翊鈞這語氣平和,但字詞裡殺氣騰騰的話,滿殿文武都心驚膽戰。

皇上的語氣越是平和,殺心越大。

“潘應龍。”

“臣在!”

“把順天府風雷行動第一階段成果,念給大家聽。”

“遵旨!”

潘應龍不慌不忙地從袖子裡掏出一份文卷,巴拉巴拉在殿上唸了起來。他的聲音清脆明亮,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在殿內迴響着。

“順天府風雷行動,以京師稅政稽查局爲主,鎮撫司京畿局和京師警政廳輔助,歷經兩個半月,共查處偷逃稅一百二十六項,漏稅二百四十九項,涉案人員六百四十九人.”

潘應龍巴拉巴拉說了風雷行動辦案情況,然後又點出大案要案。

“其中以安良行和楚悅軒這兩大案最爲典型。別人好歹還是偷逃和漏稅,這兩家直接是不知大明稅法爲何物,不知京師稅政局在何方。

膽大妄爲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我們在審訊過程中,發現涉案主犯如此目無王法,最重要一點就是倚仗身後有權貴撐腰.”

好了,戲肉來了,潘應龍你小子開始圖窮匕現了。

“我們在嚴查案犯幕後主使者時,期間還出現命案,安良行執牌人兼大掌櫃修齊廣,重要主犯,被人殺死在專案拘押所裡,而後他的妻小被人殺死在宛平縣城裡.

專案組眼皮子底下,光天化日,居然敢殺害案犯和其家眷,可謂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殿裡一片寂靜,衆人不由自主地看向朱翊鈞,等待他對這件事的定性。

“好膽!”朱翊鈞開口了,語氣還很平和,但雙眼透着凌厲的光,“大明王法在這些人眼裡,真成了擦屁股的草紙了。

依法納稅,朕都囊括其中。這些人爲什麼認爲他就能免除?難道他們比朕還要至高無上?”

好傢伙,熟悉的場面又要出現了。

皇上又開始施展他的拿手絕技,拔高了扣帽子。

但是皇上說得又沒毛病。

他依法納稅了,你卻敢偷逃和漏稅,難道你比皇上還要尊崇?

殿上衆人不由地想起皇上此前在會議上一再強調的話:“我們的文武官員做實事,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以身作則。只要把這條做到位了,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果然沒錯。

皇上以身作則,依法納稅,標杆一下子就立在這裡了。

你偷逃和漏稅,你比皇上還牛筆?馬上從不起眼的偷逃和漏稅變成了藐視皇上,性質完全不同了。

大不敬!

十惡不赦的大罪啊!

不服,那就問你,皇上繳沒繳稅?

不管多少,他就是繳了,每年都會把少府監名下各工商企業的繳稅條目,以稅政司的名義在《皇明朝報》、內閣的《中國政報》上刊登。

白紙黑字啊!

皇上都繳稅了,你居然還敢偷逃和漏稅?

膽子真肥!

聽到朱翊鈞這麼說,有些人心裡拔涼拔涼,完了,這回在劫難逃了。

有些人欣喜如狂,瑪德,老子可算把這潭水攪渾了。

朱翊鈞開口把案子定性後,右手指了指潘應龍,“說,是誰如此膽大妄爲?”

“回稟皇上,專案組幾經波折,徹查到安良行幕後大東家是永康侯府公子徐文爍,二東家是鎮遠侯府公子顧承祖。楚悅軒幕後大東家是武定侯公子郭應墉,二東家是成國公府公子朱應楨。”

衆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背景這麼硬啊,難怪這兩家敢囂張到視稅法爲無物。

左邊文臣們的臉上紛紛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勳貴們這次玩得這麼大?準備一把自爆,讓皇上殺得個乾乾淨淨?

噗通一聲,永康侯徐喬松越衆上前幾步,跪倒在丹墀前。

“啓稟皇上,臣教子無方,還請皇上嚴懲不殆,警示世人。”

接着武定侯郭大成上前,跪在徐喬松身邊,磕頭認錯。

顧寰看着兩人的背影,心裡忍不住罵了一句。

豬腦袋,也不知道那些人給你們灌了什麼迷魂湯,讓你們親自下場,拉着我們一起下水,好把水攪渾,讓那些人喘口氣,然後圖些回報。

你以爲只是偷逃和漏稅,小小罪責,只需要把“不肖子”交出去,永康侯府就能平安無事了嗎?

錯了!

皇上授意潘應龍以追查偷逃和漏稅爲名,挖地三尺地查,如此大費周章,真爲了這一百多萬圓稅銀?

你真是太不瞭解我們皇上了。

也是,此前你們一直處在朝堂邊緣,沒有親身體會過皇上的手段,以爲不過如此。

呵呵!

你們自己想尋死,幹嘛還要拖累我們啊!

顧寰一轉頭,看到成國公朱希忠看向自己,一臉的無可奈何。

我們千小心萬小心,提防皇上什麼時候對我們勳貴進行修剪,偏偏你們這羣豬隊友,不知死活地往前鑽。

你們以前不知道皇上心計有多深沉,手段有多高明,今日肯定會讓你們體會到。只是今天體會,你們一定來不及品味,只會後悔。

撫寧侯朱崗、豐城侯李環、寧陽侯陳大紀、新寧伯譚國佐、懷寧侯孫世忠、應城伯孫文棟、南和伯方應奇續上前,噗通跪了一排,嘴裡都是說着管教無方,府裡出了不肖子,請皇上嚴懲不殆。

張居正等文官聽着心裡暗暗好笑。

你們這是請罪嗎?

你們這是在玩法不責衆!

這一招都是我們玩剩下的!只是你們勳貴還沒有我們文臣人多。

你們遠離朝堂許久,醉生夢死不聞窗外事,根本不知道我們皇上是多狠的人。

只要你們捨得死,他就捨得埋,不管多少人,他都能挖足夠大的坑,把你們全埋進去。

笑完之後,張居正、趙貞吉和譚綸心有所悟。

如果說這些勳貴是被人當槍使了,那背後的人是誰呢?朝堂上有沒有人在打配合?今日殿上站着的人裡,會不會也有幕後內應?

這一招圍魏救趙玩得巧妙啊!

天下士林,莫盛過江南。三大案一興,翹首冒尖的世家、名士、大儒大部分被掐了,士林一蹶不振。

然後張四維打着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旗號下江南,原本大家還不知道他去幹什麼,結果一篇《大明不需要亡國之學!》直插心口!

他是去刨士林的根!

那邊真得要喘不過氣了,所以才彎彎繞繞,藉着胡宗憲病倒的機會,搞出大事情,把水攪渾。

不想皇上指使潘應龍利用查稅,清查京師五城以及京畿地面地痞、幫會等勢力。這些地頭蛇,除了跟原五城兵馬司關係複雜之外,多半也跟坐地戶,勳貴世家們有瓜葛。

劍指何方,有心人細細一琢磨就能推測到。

於是順水推舟,不知用什麼法子說服了徐喬松等勳貴,讓他們下場蹚渾水,還畫蛇添足地把成國公、鎮遠侯、西寧侯、恭順侯、武安侯、安遠侯這些跟東南系走得比較近,在皇上還是太孫時就“從龍”的勳貴拖下水。

你們以爲自己是孫悟空,可以大鬧天宮,卻不知皇上是如來佛祖,你們再怎麼蹦躂,還是在他的手心裡。

張居正三人對視一眼,繼續保持沉默。

英國公張瑢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地看向朱希忠和顧寰。

怎麼回事?

這是認罪嗎?

這簡直就是在示威!

這些豬隊友知道死字怎麼寫嗎?

朱希忠和顧寰回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

我們也沒辦法。

這時,朱翊鈞開口了。

他看着朱希忠和顧寰,意味深長地問道:“永康侯他們都請罪了,成國公,鎮遠侯,你們兩位意欲如何?”

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兩人。

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56章 一團和氣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59章 捅破天了!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7.第27章 父與子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837章 都不簡單!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
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56章 一團和氣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59章 捅破天了!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936章 白雲湖的數字嚇死人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27.第27章 父與子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837章 都不簡單!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