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

“徐相國!”

“徐公!”

“少湖公!”

無數雙眼睛看着從軟轎出來的老者。

一身襴衫儒服,頭戴四方平定巾,垂胸美髯,年邁卻不失儒雅。

他在萬衆矚目下,和藹可親地拱手,在人羣裡穿行。

“徐公,我們支持你!”

突然有一個聲音在人羣裡爆出,不知誰喊出來的,但聲音清朗,一聽就是年輕人。

跟着響起一片叫好聲,如同錢塘潮一樣,從衆人頭上刮過,向徐階彙集而去。

“三朝元老!”

“國之楨弼!”

“文學宗師!”

“吾輩楷模!”

高呼聲不停地在人羣裡爆發,每高呼一聲,都會引來排山倒海一般的歡呼聲。

每一次高呼聲和歡呼聲,徐階都會向着那邊拱手長揖,進而引起更猛烈的歡呼聲。

徐階長孫徐元春跟在旁邊,激動得滿臉通紅,渾身顫抖。

進到督糧道署衙門大門,自有小吏上前迎接。

“徐公,這邊請。”

往裡面走的時候,徐元春壓抑着心裡的激動,對徐階說道。

“祖翁大人,這就是民意,洶涌民意啊!”

徐階轉頭看了徐元春一眼,剛纔還掛在臉上的滿滿激動和感動,瞬間不見了。渾濁的眼睛裡透着陰冷。

“你以爲這就是民意?”

他的長子徐璠,也就是德慎和尚,在天界院不幸順帶着落入“法網”,然後老二徐琨,老三徐瑛,還有弟弟徐陟,先後因爲案情,被江蘇按察司發票抓了進去。

現在他的身邊只剩下長孫徐元春。

看着祖父的目光,徐元春那顆滾燙沸騰的心,嗖地掉進了冰窟裡,從頭到腳,從外到內透心涼。

“祖翁大人,難道不是嗎?

‘雖官守有限,不獲趨外庭以稱觴;而民意所同,亦能抒下情而作頌’。又有古語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朝廷肆意違背民意,則民不安,民不安則國必亂!”

徐階冷笑幾聲:“典故倒背如流,可是你真正知道什麼是民意嗎?外面洶涌澎湃的不是民意,只是牆頭草,現在風往這邊吹,他們就往這邊倒。

待會風往那邊吹,他們自然就往那邊倒了。”

徐元春臉色發白,結結巴巴地問道:“祖翁大人,那..那海瑞就可不顧外面洶涌民意,隨意凌辱祖翁和我們徐府?”

“伱可知老夫爲何如此忌諱海瑞嗎?”

“孫兒不知。”

“海瑞本身就是民意,現在他奉旨辦案,就代表了聖意。聖意、民意,居然被他一人肩負一身。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世宗皇帝,給皇上留下一把可開天闢地的太阿劍啊。”

走到中院,舒友良迎了上來,青袍小帽,高叉手行禮,然後笑嘻嘻地說道:“小的舒友良,海府資深親隨,拜見徐公。

我家老爺在衙內交辦要緊事,脫不開身,所以叫小的來接客。”

接客?

徐元春臉色一黑。

徐階卻呵呵一笑,“你就是舒友良?”

舒友良眼睛一亮:“徐公知道小的名字?”

“舒友良,海瑞身邊的長隨,大名鼎鼎,天下無人不知。”

“徐公這般說,真是讓小的愧疚。他們都說是海府上下,我是第一會說話體面人,想不到還是真的。”

徐階笑意更濃:“千真萬確,海府上下,你是第一體面人,忙裡忙外,操持一切啊。”

舒友良那張不年輕的臉,笑得就跟一朵向日葵似的,樂得鼻涕泡都出來了,偏偏還故作矜持地連連擺手。

“不足掛齒!不足掛齒。唉,數十年來,我爲海府操碎了心。不客氣地說,海府要是沒有我,早就成蛋散了。

我家老爺譽滿海內的青天之名,至少有我三成功勞吧?”

徐階笑着答道:“何止三成,起碼五成?”

舒友良抓耳撓腮,瞬間變成了剛佔到水簾洞的美猴王,“五成啊?居然五成,徐公,會不會太多了點?”

“多乎哉?不多也!友良,一點也不多!”

舒友良笑得眼睛只看到一道縫:“徐公如此盛讚,我骨頭都輕了一半。這風大一點,我都要飄起來。”

徐階在旁邊哈哈大笑,徐元春看舒友良卻像是在看大馬猴,看一個小丑。

舒友良把徐階和徐元春引到一處靜室裡坐下,拱了拱手,告辭離去,走到門口又轉身回來。

“剛纔得徐公良言善意,小的感激不盡,也送徐公一句善意良言,‘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說罷,舒友良恭敬長輯。徐階臉色一變,鄭重地與其對施一禮。

扶着徐階緩緩坐下,徐元春忍不住說道:“祖翁大人爲何對一介跳樑小醜,如此持禮?”

“跳樑小醜?這位是有大智慧的人。”

“大智慧?”

徐元春愣住了,祖父該不會是老糊塗了吧。

“祖翁大人,此人說話顛三倒四,口無遮攔,滑稽可笑,孫兒怎麼看都不覺得是有大智慧之人。”

“心中愚鈍,看誰都是愚鈍之人;心中滑稽,看誰都是滑稽之人。海瑞派舒友良來迎接老夫,擺明了略顧私誼,不論私情,接下來的案子,他秉公辦理。

舒友良身爲海瑞最信任之人,你覺得他不會知道一二案情嗎?他見面就展現出粗鄙不堪,惹你發笑。如此一來,你還會問他案情嗎?”

肯定不會,聽他說出接客二字,徐元春就打消籠絡和刺探的心思。

徐階繼續說道:“他露了粗鄙本性,後面胡說八道,一頓亂扯,也就不足爲奇。一路上他插科打諢,可有說出一個有用的字。

徐元春在心裡回顧了一下,嘿,還真沒有。

此時他有些信祖父徐階的話,這就是一條黑不溜秋的老泥鰍!

“祖翁大人,他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徐階看着徐元春,他的長孫,這張跟自己有四五分相似的臉,如此的年輕。

他恍惚間,彷彿回到了四十年前。

那時的自己意氣風發,以濟世救民爲已任,壯懷激烈,甚至有一種‘子升不出,當如蒼生何’的激情在胸口激盪。

匆匆數十年過去,自己怎麼落得這般田地?

“寂寞芝蘭同晚歲,浮沉萍藻自秋波。聞君近有紉裳興,刀尺寒生欲奈何。”

“祖翁大人!”徐元春在一旁的叫喚聲,把徐階從思緒中喚了回來。

他不由地長嘆一口氣,彷彿又老了十歲,“‘萬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羈苦俗人輕’。他們都懂,爲何老夫偏偏執迷不悟呢?

晚矣晚矣!”

徐元春還想問幾句,聽到外面有警員敲着鑼,大喊道:“海公有令,開始審案,放人進來!衆人安靜聽審,敢有喧鬧公堂者,立即打將出去!”

只聽到腳步聲和喧鬧聲響起,嘩啦啦地向這邊涌來,就像漲潮浪涌的聲音。

督糧道署前爲廳堂、庭院,後爲池水、假山。

它原本是五代時,吳越王錢鏐之子錢元璙的金谷園。

前宋時爲文學大家朱長文的樂圃,其後屢有興廢。

國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改爲學道書院,後改爲督糧道署。

此園相比蘇州其它名園,雖然偏小,但極有氣勢,尤其是前面部分的廳堂。

會審公堂就設在四面廳,園中最大的單體建築,四面環廊,面闊三間,進深五步架,堂內懸扁一塊,上書“督糧有道”。

現在這裡改成了審案廳,佈局與袁鹹安在順天府通判署審案時相似。

正中上首是主審官和同審官,前面是書記官,左邊是公訴人檢法官,右邊是列席。

不過這裡比順天府通判署寬敞一倍有餘,周圍還是環廊,三面圍滿了人,廳院裡也站滿了人,大部分都是襴衫方巾,一水的士子文人,大約千餘人。

愛看熱鬧的市民百姓,只放進來四五百人,被擠在一側,腆着臉,不敢跟這些秀才舉人和進士老爺們擠搶位置。

更多的人聚在衙門外面,大約六七千人。

咚咚鼓聲響,檢法官江蘇檢法廳檢法主事李樑安和三位助手先走了進來,在公堂左邊的公訴人席位上坐下。

右邊列席位上,走出來二十多位官員,大部分是青袍,還有兩三位緋袍,都沒有坐下,站着圍着徐階和徐元春說着話。

他們嘴裡說着恭維的話,但沒有一人開口讓徐階在列席位坐下。

他們似乎達成了默契,自己不開口,大家都不開這個口,等着今天的主官海瑞出來,由他開這個口,看他把徐階安排哪個座位上。

圍着的人大部分是江蘇布政司的官員。

有左右參議,吏、戶、禮、刑、工、兵六曹參政,以及各廳局都事,有蘇州知府和同知。

等了一會,海瑞在江蘇布政使黃會安和按察使樑聖韜,以及左右按察副使的陪同下,走了出來。

右邊席位上還一片祥和的聲音驟然停下,公堂上數十雙眼睛盯着海瑞,看他把徐階安排在哪裡,坐在他的上首位置,還是下首位置。

在官場,座位安排是一個非常微妙又非常敏感的立場表態。

江蘇官場亟待海瑞在公開場合的表態。

海瑞徑直走到徐階跟前,拱手長輯,“學生海剛峰拜見少湖公。”

大家都聽出來,海瑞是以晚輩拜訪前輩的姿態,而不是以官場下屬的姿態拜見拜見徐階。

徐階臉上鬆弛的肌肉微微抽動了幾下,似笑非笑地說道:“剛峰出息了,擢升方伯,主政一地。”

海瑞似乎沒有聽到,起身後對左右說道:“來人,在前廊給少湖公找個寬敞的位置。”

前廊?

居然直接給支到前廊去了,雖然那裡是C位,可那裡是觀衆席,是給記者、苦主和案犯們家眷們坐的。

海瑞完全是把徐階當案犯家眷來對待,唯一的優待就是找個寬敞的位置。

徐元春氣得臉皮發白,恨不得衝上去撲咬海瑞一口。

徐階目光陰冷,從海瑞絲毫不讓步的目光裡,看到什麼,他目光一黯,轉身往前廊走去。徐元春狠狠看了海瑞一眼,連忙上前去扶住爺爺徐階。

衆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徐階祖孫二人,在前廊C位坐下。

“坐!”海瑞說了一聲,語氣不容置疑。

黃會安和樑聖韜在他左右跟着坐下,其他人也慌忙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又是三聲鼓響,主審官淮安通判項天賜,以及兩位同審官,江蘇按察司司理尤主事、張主事,走了出來,在公堂上首正位坐下,三位書記官也悄悄在自己位置上坐下。

公堂裡的空氣有點凝固,尤其是徐元春,他恨不得在地面炸開一道縫,然後鑽進去。

他覺得自己和爺爺坐在這裡,就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大哥兒,你知道海瑞爲何點了淮安通判項天賜爲主審官們,從淮安、徐州兩府抽調司理官爲同審官,而檢法主事李樑安也是揚州抽調過來的嗎?”

徐元春心亂如麻,哪裡還有心思去想這些,胡亂點着頭,強自答道:“祖翁,孫兒不知道。”

“王一鶚做漕督時,常駐淮安。他身爲天下有數的能幹捍臣,坐鎮的淮安府,附近的徐州、揚州等府,早就整飭梳理過一遍。

趙貞吉的司法改革試點,還是他最先支持,悄悄在這三府做的。都是精兵強將啊,都是老夫得意門生培養出來的的精兵強將,現在成了海瑞的利器。”

徐元春聽着更氣了。

“爺爺,他們全是一羣白眼狼。”

“狼,不管是白眼還是黑眼,都是要吃人的。”

徐元春心裡一驚,還沒開口說話,“啪”,一聲炸響。

項天賜一拍驚堂木,大聲道:“肅靜,現在開始公開審理隆慶元年南闈舞弊案!”

整個公堂,圍廊和庭院,都安靜了。

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2章 倒嚴第一刀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23章 大敗倭寇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27章 開始南巡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84章 你愛銀子嗎?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48章 會飛的船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17章 楊金水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82章 皇太孫第54章 先練新軍吧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43章 拙劣的楊選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86章 潑天的富貴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
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2章 倒嚴第一刀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第23章 大敗倭寇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27章 開始南巡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84章 你愛銀子嗎?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48章 會飛的船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17章 楊金水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82章 皇太孫第54章 先練新軍吧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43章 拙劣的楊選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86章 潑天的富貴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