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

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

潘應龍說道:“愚弟知道,兵部譚部堂現在最大的事就是改革驛站遞傳。”

蘇峰哈哈一笑,“沒錯了。我國朝現在上下最忙的事就是改革。

張相在大刀闊斧改官制,改財稅。胡相在完善陸海軍改革。趙相在改革監察和司理。

譚部堂也在忙,忙着改革驛站遞傳,改各地衛所。”

“譚部堂的驛站遞傳改革,愚弟是知道的,順天府也出面協調過京畿地面上的驛站遞傳改革。

兵部這次改革,力度很大啊,可以說是改得面目全非,要是在以前,都察院和清流們,肯定會跳出來指手畫腳。”

蘇峰呵呵一笑:“那是當然的。

那些清流正事做不了,指摘別人錯處卻是一等一的能手。只是朝堂上幾經風波,這些以務虛空諫爲能的清流們,被橫掃一空。剩下的也多半不敢出聲了。”

事關朝堂黨爭,兩人點到爲止,繼續說起兵部改革驛站遞傳之事。

“蘇兄,愚弟的順天府給兵部幫忙不多,也不知道譚部堂的改革到底是個什麼章程?你去幫忙這麼多日子,應該知道些,能不能指教下愚弟?”

蘇峰看了一眼潘應龍。

你以爲人家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人家這就是勇於任事的能臣做事風格。

政事事事關心,哪怕不是本職政事,也會想法去了解清楚。

人家不是多管閒事,人家是胸懷大志,腹有良謀,以安邦定國爲己任。

“哈哈,潘兄客氣了,談不上什麼指教,我姑且說一說。”

潘應龍用公筷給蘇峰夾了些菜,又給他滿上一杯酒。

“蘇兄,不着急,我們慢慢聊,邊吃邊聊。”

難怪皇上如此器重他,懷纔不傲,有志不躁,三十歲出頭就有宰執之風。

朝廷有傳聞,湖廣總督王一鶚和順天府少尹潘應龍是皇上重點培養,好接胡宗憲和張居正兩位的任,未來的左右兩相。

果真不是空穴來風啊!

“酒逢知己千杯少,飯遇良友不餓肚啊。”蘇峰心裡結交之心更灼熱了,“潘老弟,我們邊吃邊聊。

在下臺甫百成,潘老弟叫我一聲百成即可。”

“百成兄,你叫我鳳梧即可。”

“鳳梧,來,我們痛飲一杯。”

“好,百成兄,來,乾杯!”

兩人同飲一杯,關係無形中更近了一步。

又吃了兩口菜,蘇峰拿起手巾,把嘴巴輕輕地抹了抹,開口說起兵部的事。

“現在兵部有兩件大事,一是衛所,二是驛傳。

衛所部分官兵被鎮衛軍調走,部分歸爲營衛軍,其餘的守着土地陸續改爲農墾公司和農場牧場,大勢已定,沒有什麼波折。

驛傳改革,張相主持下最先是廢除驛符和勘合制,官吏出公差使用驛站,全部實際掛賬制,以身照、出差駕貼爲憑證,畫押記賬,驛站每月上報到兵部車駕司,車駕司再轉給戶部。

戶部再與各部門對賬覈銷。

制度是不錯,可是耗時久矣,前期全靠兵部車駕司墊付貼補。全國水陸驛站一千九百三十六個,兵部墊付也是墊付得十分辛苦。”

潘應龍點點頭,“國朝驛傳分驛站、急遞和轉運三部分。以驛站爲骨架,急遞和轉運爲血肉。

國朝初年,驛站以驛符爲憑,不幾年驛制崩壞,公差官吏肆意使用驛站車馬、驛夫,無視國律限定。

非奉公差的官員,狐假虎威,也隨意使用驛站,到驛站隨意吃喝,還敲詐旅費。

驛站開支急劇增加。

嘉靖年整飭驛制,改驛符爲勘合,註明使用驛站人員的姓名、職務、所去之處、往返日期、車馬數量等。

不想才幾年,兵部、巡、按濫發勘合,姓名等一干內容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改寫。

勘合不僅可以官員任意使用,還以禮物贈與他人,一些官員藉機利用勘合牟利。

到了嘉靖末年,驛制確實到了該改的地步。”

潘應龍起身給蘇峰倒酒,也給自己滿上。

蘇峰食指叩響,津津有味的聽着。

能臣就是這樣,肚子裡裝的全是國事政務,信手拈來。

潘應龍舉起酒杯,與蘇峰飲了半杯,吃了兩口菜,繼續往下說。

“嘉靖四十五年,張相上過一份奏章,內有他任山東巡撫時,勘查到的濟南府大驛譚城馬驛的開銷用度賬目。

譚城驛內有旱夫六十人,需銀子四百三十二兩;廚子六名,工錢爲四十兩二錢;號衣,即驛站吏員的統一服裝,爲三兩六錢。

配有四十五匹馬,每匹馬草料需耗三十兩銀子,則總計一千三百五十兩;還有供應銀二百四十餘兩。譚城驛合計一年要耗費銀兩千零六十五兩。

這些費用誰來承擔?濟南府的百姓們分攤。

濟南府有多少個驛站?

除了譚城馬驛,還有齊河縣的晏城馬驛,禹城縣的劉普馬驛,長河縣的東北置馬驛和崮山馬驛,肥城縣的五寧馬驛,章丘縣的龍山鎮馬驛、章丘馬驛、青陽店馬驛,鄒平縣的安寧村馬驛,長山縣的白山馬驛,齊東縣的趙奉馬驛。

合計十二個馬驛,其它十一家驛站都比譚城驛小,但每年耗費也不小,估算平均在一千五百兩銀子,濟南府一年驛站開支爲一萬八千五百六十五兩。”

潘應龍嘴裡說着,右手食指沾着茶杯的水,在桌面上寫寫畫畫,算出和數來。

蘇峰看着潘應龍不斷划動的手指頭,目怔口呆,

此子恐怖如斯!

這麼多名字,這麼多數字,他都記在腦子裡,然後隨口一說就念了出來。

難怪他有宰相之姿,相比之下我這個鎮撫使還真是撞大運撞來的。

人跟人真是沒法比。

“這麼多銀子朝廷是不會出的,最後還是要落到濟南府百姓們的頭上。

張相叫兵部做了一個統計,隆慶三年,我朝所有驛站耗銀錢二百七十三萬餘兩。其中包括驛站修葺維護、日常開支、車馬購置飼養、驛夫報酬。

這筆帳,都一年了還掛在兵部賬上。當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中樞和地方衙門跟戶部覈對賬目,認可他們官吏公差在驛站所耗費的錢糧。

還有三分之二在來回地扯皮,扯得好脾氣的譚公都發了火,拍着桌子說再不覈對好,就直接從各衙門在戶部的賬戶上扣了。”

蘇峰笑了,“這些衙門推諉扯皮都習慣了,遇到什麼事,先丟到一邊三四個月,等上面三催五催,這纔拿起來,然後衙門各科之間來回地轉一圈,又是三四個月過去。

這幫孫子,我太熟悉了,都是這麼做事的。”

潘應龍也笑了,“百成兄說的沒錯。尤其是地方衙門,如此做事已經上百年了,積弊難改,朝廷三令五申是不行。

只能一省一省的想辦法,現在風氣糾正得比較好的是江蘇、山西、陝西、遼寧、兩廣、湖廣、浙江和直隸。”

蘇峰樂了,“那是必須的啊,不看看坐鎮這些地方都是誰啊。”

兩人都笑了。

這幾個地方坐鎮的,都是頭上長角的人物,下面府縣被他們收拾得服服帖帖,風氣想不好都不行。

潘應龍繼續說道:“內閣開會時,認爲驛站還得改,必須大改。張相的意思是嚴肅勘合制度,任何轉讓、冒用、濫用驛站勘合的官員,嚴懲不貸。

還是從吏治這頭出發,整飭官員使用驛站的特權。譚部堂等人幾經商議,擬定了草案,送到西苑,結果半天就被打了回來。”

蘇峰聽得津津有味。

他雖然是錦衣衛高官,可是這種關乎國政議政決策的事情,知道的真不多,相比平日裡辦的那些案子,全是陰暗腌臢事,那有這些事高大上,一聽就帶勁!

“打回來,皇上覺得不妥?”

“是的。”

潘應龍看了蘇峰一眼,心裡篤定。

結交朋友,有時候就得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不過高明的人是不動聲色,一般的人才喜歡孔雀開屏。

不展示自己的實力,待會自己求他辦事,人家怎麼幫你?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小說。

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職責。

人家爲什麼要賣人情給你?

不就圖你的能力和背景嗎?

“皇上把張相和譚部堂召進西苑,親自指導。皇上說嚴肅勘合制度,整飭吏治,治標不治本。今年整飭今年好,明年鬆弛又荒廢。”

“皇上英明,確實是這樣。”

“皇上就說了,要改就徹底改,與其東縫縫西補補,不如直接把驛站交給市場。”

“交給市場?”蘇峰好奇地問道:“鳳梧老弟,市場是哪路神仙?連皇上都聽他的?”

“市場就是你買我賣。”潘應龍簡單明瞭地解釋道。

“你買我賣?這跟驛站有什麼關係?”

蘇峰更不解了。

潘應龍繼續解釋道:“皇上的意思就是,不用再搞驛符、勘合制度,驛站獨立經營,誰住店都要給錢,無論官庶軍民。”

蘇峰愣住,“這也可以?”

“爲什麼不可以?你住店打尖,難道不想給錢?驛站是朝廷的驛站,又不是一人一家的驛站,誰敢不給錢?”

是啊,驛站是隸屬兵部。

兵部雖然大不如以前,沒有軍權在握,可也不是你想欺負就能欺負的。

蘇峰想了想問道:“陸驛站是馬驛,官員出行需要在這裡更換馬匹,怎麼辦?”

“現在各地陸續成立了馬車運輸公司,很多都是此前的遞傳所改過來的,開通了許多路線。分客運和貨運。

官員出行,可以坐定班客運馬車,也可以包一輛馬車。

這些馬車公司,都是按着驛路行走,在驛站更換馬匹,也會在驛站過夜。

馬車公司跟驛站怎麼算賬,外人不用去管,你只需買一張車票,馬車公司把你安全送到目的地就行。”

“那一路上的住宿吃飯呢?”

“馬車公司車票分幾種,可以提供食宿的一種;不提供食宿,自己搞定的一種,隨你選。”

套路真多啊!

蘇峰嚥了咽口水,又問道:“官吏出公差,一來一回往往是半月一月,這費用可不少,官吏自己墊付嗎?”

“可以找衙門預支差旅費,出完公差後找衙門財務報銷,把一路上花費的車票、飯票、住宿票等開支憑證拿出來,一一列清,再由財務審覈。預支的差旅費多退少補。”

蘇峰徹底無語了。

真是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到現在蘇峰也大致能明白皇上提出的把驛站交給市場的用意。

內閣不用去監督全國的衙門和官吏,三令五申勘合驛符規範使用,作用不大的!

你們自己先掏錢,或者各衙門先掏錢,預支差旅費,讓各衙門去管好自己的人。反正戶部每年預算給你這麼多錢,而且每年都要審計賬目。

差旅費裡面搞貓膩,一併審計清查。

賬目不對,出了事,各衙門主官佐官出來承擔責任。

這就捏住了他們的命脈,迫使他們去管好自己的人,老老實實出公差,不要搞東搞西。

內閣管好六部諸寺、兩府二十布政司。六部諸寺和兩府二十布政司再逐級管好下面的府縣。

責任級級傳遞,壓力層層施加。

蘇峰有些想不明白,張相的方法是在官吏身上想辦法,擬定各種規定限制他們的特權。但是明眼人一看,這隻能管個三五年,要是稍微鬆弛一點,一兩年都管不住。

但是皇上這些套路,也是在官吏身上想辦法,不過是把官吏跟驛站撇清關係,變成我買你賣的關係。

會有效果嗎?

蘇峰以他的經驗來看,很有效果。至於能管多久,就得看官吏們多快能找到新制度的漏洞。

對啊,皇上這一招,相當於直接剝奪了官員免費或優惠享用驛站的特權,而不僅僅是限制。

妙啊!

蘇峰此時才領悟到其中玄妙。

他一拍大腿,懊悔地說道:“這些日子,老哥我在兵部幫忙佈置各驛站的治安室,卻沒有去了解這裡面的玄機。

當時聽車駕司的官員說了一遍,覺得太複雜了,繞得我頭都暈了,我還是繼續做好錦衣衛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吧。”

潘應龍哈哈大笑:“百成兄,不過現在車駕司不叫車駕司,拆分叫郵傳總局和運輸管理總局。”

蘇峰也笑了,“是啊,隆慶新政以來,新衙門名字層出不窮啊,例如我們錦衣衛的鎮撫司,名字沒換,職責卻是大不一樣了。”

邊喝邊聊,聊了一個來小時,那壺秋露白也喝得見底,兩人稱兄道弟,關係更進一步。

見時機差不多了,臉頰發紅的潘應龍拉着蘇峰的手,吐着酒氣說道:“哥哥,小弟今晚請你來,就是想請你幫個忙!”

蘇峰拍着胸脯說道:“老弟,你說,哥哥一定給你辦了。”

“幫忙查個人,要是查出有問題,就幫我辦了他。”

蘇峰目光一閃,“老弟要辦誰?”

“欒永芳,司禮監馮保馮公公的小舅子。”

蘇峰身子一僵,全是冷汗,三分酒醉猛地全醒了。

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86章 潑天的富貴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716章 神火準備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2章 海瑞第一擊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56章 一團和氣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837章 都不簡單!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89章 新的三邊總督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724章 誰殺的?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840章 扶桑羣島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54章 先練新軍吧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966章 番外二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
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86章 潑天的富貴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716章 神火準備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32章 海瑞第一擊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56章 一團和氣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837章 都不簡單!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40章 奮發的海瑞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89章 新的三邊總督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724章 誰殺的?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840章 扶桑羣島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第885章 黑海風雲第54章 先練新軍吧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第966章 番外二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235.第235章 報恩寺案又起波瀾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