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一鶚看着張瑢四人,眼神裡滿是不容置疑。

沒錯了!

這就是最後通牒!

你們四個要是不聽話,那就一併收拾了。對於朝廷來說,貴州川南要宰的這羣羊,多兩三頭或少兩三頭,區別不大。

張瑢四人讀懂了王一鶚眼神裡的含義。

雖然心裡有些氣憤卻無可奈何。

他們離湖南太近,這兩年朝廷在湘西整飭土司,他們有所耳聞。

永順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還有施州衛,大大小小的二三十個土司,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根據傳到思南的說法,這些土司屈服的理由各色各樣。

保靖州宣慰司是鳳凰山下的鎮筸營被降服,沒了主心骨,立馬就跪了。

鄧子龍隻身入鳳凰山,降服鎮筸營的影響非常大。

鎮筸營成分很複雜,有當地的苗民,有洪武年移居的軍屯子弟,但它一直是湘西最能打的軍隊,尤其是正德年後,吏治腐敗、軍備荒廢,各邊地土司蠢蠢欲動。

鎮筸營多次替朝廷出征,湖廣的施州衛、永順宣慰司,四川的酉陽宣撫司,貴州的黎平府、裡古州,大大小小土司被他們打了個遍,各個都是心服口服加身服。

去年鎮筸營自己亂了,各地土司感覺跟過年一樣。

多行不義必自斃!

可是沒多久,朝廷派來一員猛將鄧子龍,隻身入鎮筸營,在諸位土司的老熟人,辰州衛指揮使僉事姚丙周和常德通判全慎勇的幫助下,很快就降服這羣湘西最兇狠的惡狼。

鎮筸營被降服後,湘黔邊地的大小土司徹底躺平了。

加上魚鷹總督赴任湖廣後,各種手段頻出。

桑植安撫司、永順宣慰司、施南宣撫司、東鄉五路安撫司、五峰石寶司等十餘家土司,漢化得較深,子弟渴望過上漢人的生活,不少人應科試和武舉,博得功名。

魚鷹總督以地換地,以財換民。

以武昌、長沙等腹地的田地置換各土司名下的土地,再按土司名下的軍民人頭摺合錢糧,一次買斷。

還給土司在他們心儀的城池安排宅院,給他們有功名的子弟,在當地官府裡謀份官職。沒有功名的子弟,保送他們去公學和南京國子監讀書。

這十餘家土司開開心心交出祖上傳下的土地和百姓,搬到心儀的地方,過上他們夢寐以求的漢人富翁生活。

有散毛宣撫司、大旺安撫司、東流司、白崖洞司等七八家土司,自持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對魚鷹總督的鈞令置之不理,繼續我行我素,佔地爲王。

據說魚鷹總督呵呵一笑,你地勢險要是不是?他派兵扼守各關卡,嚴禁一粒米一顆鹽一寸布流入這些土司境內。

不到半年,這些桀驁不遜的土司們陸續都跪伏,老老實實出境投降。

有兩個土司死扛着不投降的,結果被下面鼓譟的軍民給殺了,捧着他們一家老小的首級,開開心心地向朝廷投降。

正反例子擺在那裡,湖廣境內剩下的大小土司,思前想後一番紛紛接受改土歸流的條件。

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丈懸崖,只要腦子沒有壞掉的都知道怎麼選了。

湖廣邊地大小土司集體繳械,影響深遠。

尤其是靠着湖廣的貴州思南、銅仁、鎮遠和黎平府,以及四川重慶府的大小土司們,都在心裡暗自盤算着。

張瑢身爲諸多土司中的佼佼者,已經看清楚天時大勢。

湖廣邊地的土司改土歸流後,朝廷必定要繼續向前推進。

很明顯,朝廷盯上了川南最大、對貴州也頗有影響的播州宣慰司楊氏,還有水西的安氏。這兩家一除,貴州的大小土司就是秋後的螞蚱,想蹦躂也蹦躂不起來。

何去何從?

張瑢心裡飛速地盤算着,思緒就像彎彎曲曲的烏江,不知繞了多少個彎。

“王督憲,事關四家的前途,我們想好好合計合計。”

王一鶚一揮手,“沒問題。廣寧,給張長官他們準備一間靜室,讓他們關上門好好商量。”

“是。”

張瑢四人自去商議,王一鶚、湯克寬、劉顯、吳承恩、姚丙周坐在一起,商議起來。

“本督辭陛時,皇上有提起過我朝對西南土司羈置手段,以蠻治蠻,不想百年後卻成了以盜治盜。”

吳承恩附和說道:“皇上聖明,一語道破西南土司制的弊端。”

王一鶚笑着對他說道:“汝觀先生,湯都使和劉都使此前忙於戎政軍務,不諳民政,這西南土司制度,更是生疏,值此機會,你給兩位說說。”

湯克寬和劉顯對視一眼,笑着說道:“對,還請汝觀先生幫忙解說一二。”

“吳某就班門弄斧了。”

吳承恩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

“西南土司制度源自前元。蒙古人入主中原後,更多的心思在中原花花世界上,西南等偏遠邊陲地方,山高路遠,又貧瘠困頓,實在看不上眼。

於是就對這裡的土人頭目們實行土司制,‘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邊地頭人首領的世襲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進而將西南邊陲名義上納入前元版圖。

說白了,土司制就是前元中樞無力顧及西南偏遠地區,對土人頭目採取的一種籠絡手段,以求穩住邊陲。

此制從目前看,極其短視。

土司轄下,土地和百姓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司法、財政、民政、兵事都可以自己說了算,對於當地百姓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殺大權,除了不能登基稱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皇帝,只需要向朝廷繳納微薄的賦稅,再定期遣使獻書表示恭順即可。

久而久之,土司各自形成自己的地盤,朝廷水潑不進,針插不進。除了還用朝廷年號,其餘的跟外藩無異。”

吳承恩說得很詳細,湯克寬和劉顯也聽得很認真。

兩人知道自己此後用兵最大的敵人之一就是西南大大小小的土司。

“太祖皇帝立國朝後,意識到土司的危害性,只部分延續土司制。按照土司世襲的轄地大小,設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以求把土司納入到朝廷官員管制中來。

可惜收效甚微。西南偏遠之地,還是由大小土司治理。

自弘治年間,國朝西南土司動亂頻發。

一是朝廷對土司採取’必假我爵祿,寵之以名號,乃易爲統攝,故奔走唯命’的舉措,以名爵厚祿籠絡,恭順的土司攻伐不服王化的土司。

以蠻治蠻。

可是一旦朝廷調遣繁多,則‘急而生變,恃功怙過,侵擾益深’,不勝其亂。

還有不臣土司暗地裡多徵稅賦,擅自開礦以自肥。藉着攻伐之際訓練兵馬,進而逐漸坐大,甚至憑藉掌握的土軍分裂割據。

雲南莽瑞體在嘉靖朝割據作亂,朝廷鞭長莫及,坐視千里疆域被分裂出去。雲貴民間有傳言,‘官府只愛一張紙,打失(雲南語遺失之意)地方兩千裡。’

危害不可不大啊,確實到了必須整飭的地步。”

王一鶚點點頭,接過話題,“天子聖明,洞悉西南困境亂象,對我等臣子坦言,想要長治久安,還得是改土歸流。

聖諭有云,‘雲貴大患,無如苗蠻,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歸流。’

川督石汀公(殷正茂)在兩廣一面剿除當地土司挾民作亂,一面試行皇上的‘改土歸流’之策。

試行三四年,總結出諸多的經驗,‘改流之法,計擒爲上策,兵剿爲下策,令其投獻爲上策,敕令投獻爲下策。’

‘制蠻之法,固應恩威並用。’

皇上簡旨多次召開會議,中樞地方一起探討改土歸流之良法,進而確定軍事、政治、經濟並舉之法。

先以軍事舉措,駐軍、屯兵、修邊、築卡,以防萬一。

再以政治手段,置府縣,派遣工作隊,宣傳教化。進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徵收賦稅,建城池、興水利、設學校、立醫所。

重要的是經濟手段。

先是統一賦稅。此前土司收賦稅,先肥私囊,只有少部分繳納朝廷,完全不顧治下百姓死活。

改土歸流後,統一繳納賦稅。皇上還多次傳旨,對歸流新地三免五減。即三年內免人丁稅、徭役,五年內減繳田賦,減輕歸流百姓的負擔。

其次充分利用供銷社等商社,互通有無,平價提供歸流百姓此前需高價購買的棉布、食鹽、糧食等日常必需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三分軍事,三分政治,四分經濟,進而確保改土歸流順利推行。”

王一鶚看了湯克寬和劉顯一眼,着重說道:“軍事雖然只講三分,卻是改土歸流的根基。諸土司不臣多年,跟他們講道理是講不清楚的,必須恩威並施。

皇上交代,拳頭要硬,能砸碎一切負隅頑抗者;手掌要軟,能安撫所有歸順臣服者。

你們的兵馬,是讓諸土司心甘情願坐下來,聽朝廷講道理的前提。

威德威德,威在先,才能以德服人。”

湯克寬和劉顯點頭答道:“皇上英明,本將定會遵循皇上聖諭教誨。王督憲和殷督憲但有照會鈞令,吾等遵行無誤。”

等了兩個多小時,張瑢四人神情各異地走了進來。

“王督憲,果然名不虛傳,我們就是被你盯上的魚肉。”

王一鶚呵呵一笑,“本督知道四位,不是等閒之人,也不想成爲碌碌無爲之輩。只是欲成非常之人,必建非常之功。

現在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四位面前,你們不心動嗎?

播州楊氏、水西安氏、永寧奢氏,將成爲西南歸土歸流中殺猴駭雞的那三隻猴子。反面典範有了,千金買馬骨的正面典範,四位願不願做?”

張瑢、安嶽四人目光閃爍,炯炯有神。

當然想做了!

只是做這正面典範,冒得風險太大了,搞不好連一家老小都得搭進去。

值不值得啊?

王一鶚把四人的神情看在眼裡,繼續說道:“改土歸流,是皇上欽定的國策。本督也看得出,四位與其他西南土司截然不同。

你們久沐皇恩,仰慕文明,對大明忠心耿耿,而今時代激變之時,正當風雲直上。

浩蕩皇恩,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張瑢長嘆一口氣,看了看身後三人,轉過頭來對王一鶚說道:“王督憲,我們四人願意把身家性命,賣於王督憲。”

王一鶚欣然地點點頭:“四人既然下定決心,本督也請四位放心,本督頭頂上不僅有浩然蒼天,還有聖明天子。

你們可以不信本督,但是不能不信聖天子。”

張瑢四人知道自己已經上船,想反悔下船已不可能。千難萬險,就算是閻王灘,也要往前闖一闖了。

“王督憲,我等四人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定不敢有負王督憲重託,朝廷期望。”

王一鶚大喜道:“好,四位義士如此深明大義,本督定不會負你們四位,但有食言,天誅地滅!

湯都使、吳長史,我們與四位義士好好議一議細節。嗯,劉都使,後續也會需要川邊都司的幫忙,你也一併來議一議。”

“好!”

鎮遠府鎮陽河向東過思州府平溪衛(玉屏)古魚關後改稱爲舞水河。

過沅州(芷江)六十里後調頭向南,直至黔陽縣匯入清水河,合稱爲沅江,調頭向東至洪江寨,再調頭向北,一路直奔辰溪縣。

黔陽縣,西漢高祖五年置鐔成縣,唐貞觀八年改爲龍標縣,宋元豐三年改名黔陽縣,縣城江邊碼頭旁有一座芙蓉樓。

豔陽高照,把整座芙蓉樓照得如同是畫裡的一樣,恍惚間不似在人間。

“芙蓉樓?”

一位二十多歲男子擡頭看着這座畫樑雕棟的四層高樓,疑惑不解地問道:“‘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莫非這裡是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裡的芙蓉樓?”

旁邊一位三十多歲的綠袍官員呵呵一笑,“楊校尉博學多才,不過這裡不是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裡的芙蓉樓。

詩裡的芙蓉樓在潤州西北,原名西北樓。這兩首詩也是王昌齡任江寧丞時所做。

不過王昌齡做江寧丞後,又被貶爲龍標縣尉,在這裡居住了八年。這裡的百姓爲了紀念它,故而修建的。”

“原來如此!”楊校尉點點頭,嘆了口氣道,“‘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們楊家的一片冰心,爲何朝廷就不能理解呢?任由王魚.王督憲任意羞辱。”

他正是播州宣慰使楊烈第二子,播州宣慰司實際掌權人楊應龍之弟楊兆龍。

陪在他身邊的綠袍官員是黔陽縣主簿廖智,他目前是黔陽縣衙最大的官,因爲黔陽縣知縣、縣丞、縣尉空缺好幾年了,他是一肩挑。

廖智哈哈一笑:“下官官職卑微,不敢胡亂議論朝政。下官的職責就是讓楊校尉吃好住好,再送楊校尉坐上開往辰溪的船,就算功德圓滿了。“

楊兆龍看了他一眼,心裡有些憤然。

什麼時候明朝的官吏都改了性子了,自己砸錢都買不到任何情報。到底是他真的膽小,還是什麼都不知道?

“廖主簿的盛情款待,楊某心領了。”

“哈哈,好說。楊校尉,接你們的船已經備好,請!”

“請!”

楊兆龍隨意拱了拱手,帶着一行隨從,拾步走下臺階,沿着挑板走到船上。

看着兩艘座船逐漸遠去,廖智頭也不回地對心腹說道:“馬上放信鴿,告訴姚都事和任都事,貨已上路。再把詳情寫成密文,交快船送到辰溪去。”

“遵命!”

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第15章 敲打徐階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9章 新的三邊總督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716章 神火準備577.十月總結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966章 番外二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577.十月總結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07章 就憑這個!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第803章 坐火車有什麼講究?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
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第15章 敲打徐階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9章 新的三邊總督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第716章 神火準備577.十月總結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第897章 潼關是陝西的!第966章 番外二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577.十月總結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07章 就憑這個!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821章 怎麼混到四品官的?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第803章 坐火車有什麼講究?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