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

順妃王蘭兒懷孕之事,讓朱翊鈞又喜又驚。

喜的是自己傳宗接代功能正常,半年的辛勤耕耘終於有了成果。

驚的是爲什麼是順妃王蘭兒懷孕了。

懷孕有時候真的很玄學。

王蘭兒是后妃裡最古板的一位,卻是最聽自己話的人,三從四德嘛。自己說什麼,她雖然不悅,但轉身還是願意做。

有時候閨房之樂,是需要互相配合。

需要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停地衝撞,最後才能達到靈魂與肉體完美的結合。

嗯,思維又發散了。

朱翊鈞把掉在桌子上的湖筆拿起來,放在筆架上。

“確認了嗎?”

萬福答道:“回皇爺的話,入內御醫所的女醫官們給后妃娘娘們例行檢查時,發現順妃娘娘有喜脈,馬上稟告了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稟告了太后,又叫請了京師惠民總醫院產科醫士,還有萬全神醫,一一復脈,確定順妃娘娘是喜脈無疑,這才叫奴婢來給皇爺報喜。”

“嗯,告訴太后和皇后,順妃就拜託她倆幫忙多多照看了。”

“遵旨!”

萬福喜滋滋地離開,陳矩、祁言和殿內侍從的內侍們像是訓練好的,整齊跪下行禮。

“奴婢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確實是一件喜事。好,陳矩,記下,等朕的第一位皇子或公主出世,提醒朕給西苑和禁內大賞。”

“遵旨。”

“起身,陳矩,繼續,還有什麼要緊事。”

陳矩起身走到御案跟前,“皇爺,接下來的是湖廣總督王一鶚的密奏,朝鮮觀國政使吳兌的密奏,以及右軍都督同知盧鏜的密奏。”

“都是密奏。先看看王一鶚的。”

陳矩馬上從那疊奏本里取出一份,遞給朱翊鈞。

“王一鶚在依計行事,嗯,好,且等明年開春水落石出。王一鶚辦事,朕還是放心的。他比胡公、張師傅強的地方就是肆無忌憚。

有時候做事,就得肆無忌憚。

有些規矩,就是官僚們故意制定出來絆住我們手腳的。力行新政改革,就是要砸爛那些阻礙前進的舊規矩。

胡公是帶着鐐銬行事;張師傅擅長在雞蛋上唱大戲;楊金水精通從無到有,潤物細無聲;王一鶚一會大斧頭,一會小刀子,犀利靈活。”

朱翊鈞讚歎了幾句,提起筆在奏本上寫道:“朕已閱,此計甚好。攻城爲下,攻心爲上。楊氏有地利,我們就要絕他的天時,散他的人和。”

寫完後,陳矩拿起來放到一邊,晾乾墨跡。

“吳兌的密奏。”

陳矩連忙取出來,呈給朱翊鈞。

密奏裡,吳兌直言朝鮮國主李昖已經在江華島上船,入朝覲見,他和葉夢熊、高策商議好了,準備發動計劃,請朱翊鈞批准。

吳兌詳細介紹了各項準備工作,還提及在漢城和江華島試探過李昖。

李昖雖是朝鮮王族,但因爲黨爭內鬥,從小日子過得並不好,顛沛流離。又親眼目睹過戊辰之變的慘狀,深懷畏懼。

他國主之位完全是天上掉餡餅,白撿的,反倒沒有戀棧的想法,只要能保證後面的富足無虞,國不國主的無所謂。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清楚,這不是李昖多麼的通情達理,而是他從未一日真正執掌過權力,沒有親身品嚐過權力帶來的魔力,所以顯得很豁達。

沒有過的東西,也無所謂放不放棄。

只要價錢到位,什麼都好說。

朱翊鈞提筆寫道:“百姓無所謂誰管他們,只需讓他們吃飽穿暖。人性所向,便是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準行!”

放下湖筆,朱翊鈞問道:“盧鏜的密奏。”

“皇爺,在這裡。”

密奏裡,盧鏜彙報了他率水師奉詔送溫暖到東倭,博多港、界港僅存的東倭兩座港口,全部被付之一炬。

平戶港完全被大明掌控,就不算了。

小田原、江戶、駿府、濱鬆、仙台、春日山、龜尾、若山、草津、櫻尾、姬路、淡河十一座靠海的城塞和城下町,全被賞賜了數量不等火箭彈,做到了火箭彈下衆生平等。

任務已經完成,水師集結在津島港和平戶港,等待進一步指示。

朱翊鈞提筆寫道:“此後北海水師,除了繼續封鎖東倭海面之外,還要進行日常的火箭彈作戰演練。

實戰證明,火箭彈是海軍打擊敵國陸地有生目標,摧毀抵抗能力和意志之非常有效的工具。

太僕寺要研製出準確度更高、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箭彈,海軍也要在實戰中總結出更行之有效的戰術。

東倭是非常不錯的演練地點。”

寫完後,朱翊鈞對陳矩說道:“傳旨給鴻臚寺,對東倭的任何求和請求一概不理。海軍情報局和少府監時刻關注東倭內部情況,宗旨就是扶弱壓強,讓他們的內鬥更激烈些。”

“遵旨!”

接下來就是其它各類政事。

甘肅布政使徐貞明的奏本,是西北的水利和助農舉措的總結,得失利弊,他一一列出,寫得非常詳細。

徐貞明是能臣,耐苦實幹。

近兩年的時間,在甘肅埋頭苦幹。

不是一味地苦幹,而是巧幹、能幹。在西北苦旱之地,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做的是利國利民之事,建的是千世萬代的功績。

要是大明都是徐貞明這樣勤勉又會做事的官員,該有多好啊!

朱翊鈞提筆寫道:“徐先生所言,朕都知道了。良策利國利民,益於千秋萬代。而今入冬,西北苦寒,先生當保重身體。

先生大功,雖千百條貂裘也不足以表彰。但朕知道,先生時常下鄉,勘察溝渠堰塘,入田地與老農爲伴,諮詢實情。

身穿貂裘,實在不合適。

少府監和太僕寺爲北地邊軍定製了一款軍大衣,衣長及膝,軍綠棉布面料,內塞短絨棉花,均勻分佈。衣領襯有羊毛或兔毛圍脖,厚實保暖,又不影響行動。

朕叫少府監定製了四件同款的軍大衣,囑特使快馬送兩件與先生。

先生披此大衣,當知朕在京師對先生關切期盼之情。朕披此大衣,當知先生在西北爲國家嘔心瀝血之累。

先生當保重身體,有了好身體,纔可繼續爲國爲民效力,一展先生宏圖抱負。切記切記。

御筆於京師西苑紫光閣。萬曆元年十一月初四。”

陳矩接過這份寫滿御批的奏本,放到一邊晾乾。

他目光一掃,飛快地看完了御批字詞。

皇上籠絡臣下的手段,比世宗皇帝強多了。

陳矩都能想象出來,遠在西北的徐貞明看到這份奏章的御批,再接到皇上特意快馬加鞭送去的兩件軍大衣,會是如何的痛哭淋涕。

字行間,沒有任何的權謀心思,全是真誠,如何不叫臣下感動?

“陳矩,傳旨下去,甘肅布政使徐貞明,加朝議大夫銜。”

“遵旨!”

一上午處理完厚厚一疊奏章,朱翊鈞吃了午飯,小憩了二三十分鐘,又看了一會各地的報紙,有的報紙上做了記號,有些內容用鋼筆抄寫在本子上。

奏本上疏御批,朱翊鈞堅持用毛筆。

日常記錄,用鋼筆。

看書做批註,才用鉛筆。

到了下午兩點多,太陽開始往西邊落下一截,溫度也比正午時要冷一些。

“后妃們在瓊華島嗎?”

“皇爺,讓奴婢派人去看看?”祁言答道。

“去看看,速報來。不要驚動到她們。”

“遵旨!”

朱翊鈞繼續看報紙,十來分鐘後有小內侍來稟告。

“啓稟皇爺,皇后、貴妃、恭妃、淑妃、順妃、康妃、寧妃,七名娘娘都在瓊華島瓊華宮裡。”

“祁言,跟朕一起去看看她們。不要驚動她們。”

“遵旨。”

朱翊鈞很快就來到了瓊華島瓊華殿外的閣亭外,聽到有聲音從前面假山後的閣子裡傳出來,是宋琉璃、董玲瓏、葛秀雲在說着話。

“奴婢去稟告貴妃、康妃和寧妃?”祁言輕聲問道。

朱翊鈞擺擺手,阻止了他。

“貴妃姐姐,你最受皇上寵愛,最先有孕也該是你啊,想不到是順妃。”董玲瓏說道。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宋琉璃的聲音還是那樣清婉動聽,“你們倆,皇上寵幸的次數也不少,怎麼也不見有孕啊?”

董玲瓏和葛秀雲在七女中長相墊底,但身材最好,加上兩人從小在草原上長大,生性活潑,充滿“野性美”。

男人嘛,有時候就是這麼難以抵擋野性的誘惑。

“誰知道。”董玲瓏訕訕地說道,“其實姐姐妹妹中誰先有孕,我一點都不在乎,我就是看不慣順妃一有孕了,馬上端起架子來。

貴妃姐姐,你沒看到她那個樣子啊,感覺自己跟皇后姐姐並肩齊了,連貴妃姐姐你都不放在眼裡了。”

宋琉璃勸道:“玲瓏妹妹,你心直口快,這樣的話以後少說,小心傳到有心人耳裡,會找你麻煩的。”

“我纔不怕她呢!哼!”

葛秀英在旁邊說道:“姐姐,我們是找貴妃姐姐學唱曲,不,皇上說不叫唱曲,叫唱歌。”

董玲瓏連忙說道:“對,對,我們跟貴妃姐姐學唱歌。順妃在那邊唱崑曲,我們在這邊唱歌,各唱各的。”

遠處悠悠地有女子唱曲聲傳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朱翊鈞不由轉頭輕聲問道:“這是新摺子崑曲嗎?”

祁言輕聲答道:“皇爺,這是新摺子,江西臨川大才湯顯祖所作的《牡丹亭還魂記》,鳳洲先生極力推薦,名滿江南。”

“湯顯祖?”

“是的皇爺,聽說湯顯祖四代皆有文名,名滿江西。本人也是一位神童,五歲時進家塾讀書,十二歲能詩,十三歲從徐良傅學古文詞,十四歲便補了縣諸生。

這次江西鄉試,湯顯祖考得甲科舉人,來京參加明年的春闈。

路過江南時拜訪了鳳洲公,拿出他寫的《牡丹亭還魂記》戲折,說是根據時下流行的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的。

鳳洲公大爲驚歎,連夜安排戲班演習,然後還幫它改名叫《牡丹亭》。

一經演出,江南爲之轟動很快就傳到京城了。”

《牡丹亭》這麼早就出來了?

蝴蝶效應?

也好,江南剛經歷三大案的摧殘,文人士子正是低迷的時候。《牡丹亭》一出,他們就有事做了,重新吃喝玩樂,揮灑人生,繼續風流文雅的生活。

至於徐家爲首的數千戶此前的世家縉紳,以及上萬名士大儒們,親者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董玲瓏說道:“以前聽人說皇上沒有什麼才識,是我朝翰林大學士們教過的最差的學生,我看都是屁話。

皇上寫的歌,多好聽啊。”

葛秀雲在旁邊附和道:“對,對,我最喜歡皇上給我們倆寫的那首草原上的歌,我真是愛死了”

不由分說她就唱了起來。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爲什麼旁邊沒有云彩。我等待着美麗的姑娘喲,你爲什麼還不到來喲哦.”

唱得兩句,董玲瓏也忍不住唱了起來,唱到一半,又改用蒙語唱,悠揚動聽,讓人聽得如癡如醉。

宋琉璃說道:“相比‘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委婉,皇上寫的這首歌,直白卻真摯,樸實卻熱烈,難怪受你們喜愛。

不過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皇上寫的另一首歌,”

停幾秒鐘,美妙的歌聲傳了過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歌聲哀而不傷,情感深沉又淡雅。

朱翊鈞站立了一會,轉身離開了瓊花島,徑直來到仁壽殿。

正殿裡,嘉靖帝的道服紫金冠畫像懸掛在神龕裡,下方是一張長隔架,裡面擺着察哈爾部圖們汗的北元“傳國玉璽”,土默特部俺答汗的金印。

安南莫氏的金印,越朝黎氏的“傳國金印”,鄭氏、阮氏的金印,滿剌加王國的金印。

朱翊鈞掃了一眼,有些空,還要繼續努力啊。

他手捧三柱清香,跪在蒲團上,心裡默唸有詞。

“皇爺爺,孫子的后妃有喜了,再過六七個月,你的第一個重孫或重孫女就要出世了。等滿了月,我抱着他來給你磕頭。”

磕頭跪拜,再把三柱清香插在銅爐裡。

走出仁壽殿,朱翊鈞對祁言說道:“你去安排,晚上朕跟順妃用晚膳。”

“遵旨。”

“順妃有孕,朕就不在淑景軒留宿了,嗯,去瑤華宮。”

“遵旨。”

第21章 高拱的反擊577.十月總結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44章 癸亥之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40章 扶桑羣島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92章 理藩院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95章 敵在柳河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701章 菸酒齊全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5章 大同鎮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9章 徐文長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318.第318章 下雪了!413.第412章 孤決定!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8章 祖孫倆分錢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
第21章 高拱的反擊577.十月總結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44章 癸亥之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40章 扶桑羣島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92章 理藩院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95章 敵在柳河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701章 菸酒齊全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78章 祖孫倆分錢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5章 大同鎮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9章 徐文長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72.第272章 這是一次敲敲打打的大會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318.第318章 下雪了!413.第412章 孤決定!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8章 祖孫倆分錢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