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的馬蹄聲,從外面傳進車廂裡,接着是嗚嗚的聲音,打破車廂裡的寂靜。
怎麼內城裡還有蒸汽機車的汽笛聲響起。
三人轉頭看向窗外,看到一輛有點怪異的車子行駛過來,十米長,運行在地面鋪設的標準鐵軌上。
“京師又有新玩意了?”方逢時笑着隨口問了一句。
張居正點頭應道:“對,這是京師市政廳公共交通局,在南宮冶的力主下,從薊州車輛廠引入了四臺蒸汽式有軌車。”
“薊州車輛廠?”
“對。自從京灤鐵路修通,鐵路沿線各處開始增開工廠。薊州車輛廠是南宮冶主持成立的京畿製造局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車輛廠。”
“原來是這樣。”
三人轉頭看着那輛車,吐着白氣,超過自己的馬車,叮叮噹噹響個不停,越走越遠。
隨着大明技術發展,蒸汽機車越造越小。
剛纔走過的蒸汽式有軌車,就是新設計出來的專用於城市公共交通的車輛,由安置在車頭的小型蒸汽機車驅動。
該蒸汽機不燒煤,燒重油。
現階段,朱翊鈞開了掛,給大明推開一扇大門後,十幾年大力培養出來的工程師等技術人員,在開掛的基礎上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朱翊鈞也不怎麼幹預,一切以市場爲導向。
這些人利用現在的技術和條件,能攢出什麼來就先攢出什麼來
安全實用,能賣得出錢,自然有人繼續深入鑽研,越搞越好。
要是不安全,又不實用,沒人買,沒有收益,那些技術人員自然會轉向其它的方向。
朱翊鈞要做的就是時不時關注,對於方向對了、大有前途的項目,通過少府監給予天使投資。
交流電輸送系統、留聲機、電話、內燃機都囊括其中,只是這些東西還只是很原始的雛形,還需要繼續投入資金進行研發。
已經扮演笛卡爾、開普勒、牛頓、拉瓦錫、法拉第等角色的朱翊鈞,知道自己不可能把科學知識的所有理論全部背出來。
在他的力推下,內閣、少府監每年砸重金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理論研究上,十幾年來培養出數以百計的優秀數學家、物理家和化學家。
大明上億人口,英才輩出,只需要引導他們調轉方向,把聰明才智從科試八股文,轉移到科學研究方面,爆發出的光彩十分耀眼。
從萬曆十年開始,朱翊鈞和張居正在全國力推國民教育,從小學生開始上數學課,瞭解自然知識。
中學開始深入學習數學,以及初步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知識,每年畢業數萬這樣的中學生。
不要小看這個數字。
這樣培養出來的中學生,放到歐洲去吊打那邊所謂的數學家。
那裡確實也有大學,比大明還要早。
可大部分人都在學神學,因爲可以當教士,有前途。只有少部分人轉而學習數學和物理,爲證明上帝的存在而努力。
這些年歐洲積累的數學家大概也就上千人。
再看看大明,每年畢業數萬素質更高、學識更深的中學生。
朱翊鈞讓禮部學政司,以及各大學,通過招錄考試篩選、以及專業分配等方式,確保大部分中學生都能考上大學、職業學院,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
同時確保高等教育有一半的學生就讀理工科,加上職業教育基本上全是理工科,如此一來,數萬中學生有三分之二後續從事理工科方面的深造。
太常寺宣教口徑,學理工大有前途。
進可以入仕途,憑藉技術官員平步青雲。
退可以憑藉一技之長,讓一家老小小富即安。
可進可退,比學文科強多了。
而且每年各大報紙上,經常刊登這樣的新聞。
某地的誰誰,發明的機器設備、或某個技術專利、或研製的新藥和醫療器械,被某某公司收購,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啊親人們!
你們說說,學理工科多有前(錢)途啊!
每年數萬理工人才,十年下來有數十萬。現在大明的環境又如此激勵人,出幾百個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太正常。
正是有了這些基礎,這兩年,張居正等人明顯感覺到,大明的科學技術,處於一種厚積薄發、蓄勢要爆發的階段。
等蒸汽有軌車遠去,張居正轉過頭來,回答潘晟的問題。
“思明,老夫爲爲相十年,有一半的精力在與朝中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僚鬥。
他們有的思想守舊,不思進取。也有思想進步,遠比老夫還要激進。”
潘晟一直擔任禮部尚書,在張居正的指導推行教育和文化改革,張居正所說的事情也遇到過。
“叔大說得沒錯。有些人學的是新學,很多方面比你我還要激進。但是推行某些新政,他們明面公開反對,暗裡處處阻撓。
爲什麼?
就是這些新政侵犯到他們的利益。”
張居正點點頭。
“沒錯。皇上曾經說過,什麼叫改革?改革就是不斷打破舊有利益分配,推行更合理更公平的利益分配。
所以必定會遭到舊有得利者的阻礙!
我們不斷深入改革,必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阻礙,有舊的阻礙,也有新的阻礙。”
說到這裡,張居正閉了閉眼睛,顯得有些疲憊。“王一鶚有魄力,有毅力,更有手段。
萬曆十一年以後,大明萬曆新政改革,會更加迅猛,更加激進,在全國各地方方面面造成的影響應該是巨大的,所受的阻礙,也會超乎想象。
但是老夫不擔心王一鶚會頂不住,他完全有能力擊破這些阻礙。
他可是提着提刀砍過倭寇的人,這氣魄,比老夫要足得多!”
“沒錯!”潘晟和方逢時對張居正的評價非常贊同。
“潘應龍善於搞經濟,他頭腦靈活,楊金水當年能把統籌處、輸捐局和少府監搞得如此出色,很大一部分功勞得力於潘應龍。
皇上評價他,對市場經濟有着異常敏銳的直覺,以及極其深刻的認識。
在經濟建設方面,老夫認爲目前國朝上下,還沒有誰能超過他。就算有,也要等新一代學子在實踐中歷練出來,也是十年以後的事。”
潘晟和方逢時繼續點頭,贊同張居正對潘應龍的評價。
“現在皇上對內閣如此安排,就是希望整個內閣全心全意投入到大明經濟建設中,加快工業革命,繼續遙遙領先這個時代。
這是皇上在下月朝議局會議上的講話主題之一。
但是一味地剛猛,很容易造成太多的隱患。
皇上扶了張鳳磐上來。
你們明白什麼意思嗎?”
潘晟明白了,“皇上讓張鳳磐去跟那些守舊官僚鬥,跟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大局的官僚鬥!”
“沒錯,張鳳磐治政,肯定不行。治人,那真是一把好手。這些年也歷練出來了。
皇上讓張鳳磐去跟這些人鬥,真是知人善用啊。”
張居正說到這裡,轉頭對方逢時,他寄予厚望的楚黨接班人說。
“行之,你想想,如果皇上只是讓張鳳磐當咬人的狗,有很多官職可以安排,爲什麼偏偏安排了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這個職位?”
方逢時恭敬地拱手答道:“還請叔大教在下。”
“行之。陽明公有句話,叫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經濟建設可以突飛猛進,但是大明百姓陋習成見,卻一時半會難以改變。
這些日子,皇上跟張四維在報紙上一唱一和,闡明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方向和新任務。
以前張四維的任務只是摧毀舊有的文化思想,現在要重新建立新的一整套精神文明。
思想道德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
詳細的內容,你肯定研讀過,讀完後你應該感受到皇上的大氣魄。”
“是的叔大,皇上不僅要改造大明,還要改造整個世界和時代。”
“沒錯。改造大明,不僅僅是國強民富。現在想來,當初老夫在西安門學堂,說出國強民富是最終目標時,爲何皇上臉上會不屑一顧。
在皇上的設想裡,對大明的改造,是由內到外,從物質到精神,從衣食無憂到整個精氣神,全部要改造。
現在你們也非常明白,皇上爲什麼一定要摒棄理學舊儒,還要徹底將其打倒摧毀?因爲只有打倒摧毀了,纔好蓋一座新的。”
張居正眯着眼睛,目光深邃。
“此前皇上一直沒動,因爲李贄爲首的新學理論家,一直在不斷地融合皇上的辯證唯物主義爲主的新學,與紮根華夏文明的諸子百家學說。
前些年有些粗糙,這些年融合得非常不錯,還借鑑了西夷傳過來的邏輯學、政治學等思想,現在非常完整和完善。
有了新的完整理論體系,皇上就可以開始搭建新的思想道德建築。
這是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重要職責之一。”
馬車還在噠噠地向前,方逢時聽得非常認真。
他雖然比張居正大三歲,科試更是早兩科的前輩。但是此時他更像一位學生,聽取老師傳授畢生的經驗。
“還有一項重要職責。那就是科學文化建設。皇上說的很清楚,科學文化建設是大明不斷推進工業革命,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的堅實基礎。
此前天下人才全投入到讀理儒經義,埋頭八股文。你我也是那樣出來的。其餘學識,一概不問。
這樣學出的士子,能治政理事,全憑運氣和天賦。
皇上就是要打破這一延續千年的陋習!
行之,按照皇上的理論,大明經濟發展,生產力提高,完全依靠的是科技發展,引發了工業革命。
現在大明要完善思想文化體系,建立與生產力適配的生產關係,也需要一場革命,思想和文化上的革命。
這次革命,皇上把它委託給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張四維,還有你,就是推動這場革命的先登陷陣之士!”
方逢時鄭重地點點頭:“叔大的良苦教誨,在下牢記在心!”
他完全聽懂了張居正的話。
張四維滑頭得很,在這場革命中,他絕沒有做先登的勇氣和決心,很有可能會像以前那樣,中途腳底抹油。
那時自己必須要挺身而出,接過重擔!
接住了,也就接住天大的功勞和潑天的富貴。
楚黨更是找到了生存發展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