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

張居正坐在閣房裡忙碌着,隨從在門口稟告道:“老爺,禮部潘老爺和都察院曾老爺來訪。”

“思明和三省來了,快請進來。”

不一會,禮部左侍郎潘晟和右僉都御史曾省吾聯袂走進閣房裡。

“叔大兄,我倆沒有打擾吧。”

張居正起身相迎,“沒有打擾,我也只是在處理些瑣事。兩位請坐,上茶!”

三人主客坐好後,潘晟直接問道。

“禮部那邊接到皇上詔書了,叔大可知?”

“張某也收到了抄件。陽武侯之女薛氏賜紅玉如意,東南巨賈之女宋氏賜綠玉如意。”

“如此一來,太子妃名分已定。禮部現在正在以此籌備明年的太子殿下大婚。”

曾省吾插了一句:“太嶽先生,水濂公,你們說這份詔書是皇上的意思,還是太子的意思?”

張居正和潘晟轉頭看向他。

“好吧,我知道,肯定是太子殿下自己的意思。”曾省吾擺了擺手,“既然是殿下的意思,那就意味着今後方略大計不會改變。”

潘晟捋着鬍鬚說道:“三省說得沒錯。薛氏在兵權,宋氏在財源。殿下還是要緊抓這兩點,繼續推行新政。”

曾省吾看着張居正,忿然不平說道:“可恨新政操持之權,被高新鄭搶了去。可他卻是身在其位不盡其職。

山東清丈田地,戶部工作組被地方地痞潑皮毆打,甚至鬧出人命。身爲戶部尚書的高新鄭不聞不問,最後還是我們都察院剛峰公,巡察到了兗州,抓到了孔府的把柄,殿下命王子薦兼撫山東,纔算是正式清查此事。

要不然,山東清丈田地一事,寸步難行。

山東看孔府,中原看山東,天下看中原。高新鄭名爲操領新政,卻無太多擔當啊。”

潘晟看了他一眼,有些迴護高拱的意思,“三省此言有些苛刻了。

事案涉及衍聖公府,誰心裡不好生斟酌一番?高新鄭雖然脾性火爆,可真不是莽撞之人。他當然知道山東看孔府,但他也知道,西苑不出面,他奈何不了衍聖公府。”

曾省吾有些急了。

你個潘夫子,怎麼還替高大鬍子說起話來,你到底是哪頭的?

“高新鄭奈何不了衍聖公府,大家都知道。可你身爲閣老兼戶部尚書,財稅新政的主官,遇到大事卻一聲不吭,像話嗎?

至少要爲下面拼死拼活的工作組小官微吏們說句話。他們奉你高大鬍子之命下去,慘遭不測,你卻一言不發,這算什麼?

有擔當嗎?

高大鬍子的肩膀這麼軟啊!既然這麼軟,擔不起事,還不如把新政大事讓給太嶽先生。”

潘晟瞪了曾省吾一眼,“三省,你少在這裡煽風點火。現在朝局十分微妙。譚子理已經回京,接任兵部尚書。

胡汝貞也在北上回京的路上,他的功勳,東南剿倭,山西宣大,還有經略南海兩廣,滅國莫氏,一個兵部尚書可安置不下來。

入閣?

這兩位是不是都要入閣?

這兩位一旦入閣,內閣有七位閣老,勢必要退出一到兩位來,退誰?”

曾省吾不在意地說道:“太嶽先生是太子殿下的老師,退誰也不能退他啊!”

潘晟搖了搖頭,滿臉憂患,“此事說不準啊。殿下行事,難以捉摸。這次定太子妃,王氏之女是張叔大推薦的,連柄綠玉如意都沒有賜下。

張叔大是太子殿下老師,那殿下對叔大說,先生既然是東宮師傅,爲何不高風亮節,以爲楷模,主動讓賢呢?”

曾省吾傻眼了。

這極有可能發生啊!

“太嶽先生,你應該多去西苑,鞏固與殿下的師生之情啊。”

張居正一直在默默地聽潘晟和曾省吾交談,現在聽到點到他名字了,開口道。

“戶部清丈田地山東工作組,遭受地方欺凌,慘遭毒手,戶部不聞不問,都察院難道也不聞不問嗎?”

曾省吾猛地愣住了,一時沒聽明白張居正話裡的意思。

潘晟聽出話裡意思,捋着鬍鬚,看着張居正,眼睛裡透着欣慰。

叔大這些年蟄伏,但心裡的高遠志向沒有消磨,現在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來了。

看着沉靜如水的張居正,目光奕奕的潘晟,曾省吾若有所思。

“太嶽先生,你是叫學生彈劾高閣部?”

“殿下一再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公理大義,不講私情,不講面子,勇於對同僚展開批評,指正錯誤;勇於展開自我批評,改正錯誤。

要敢於直言,從諫如流,進而達到救病治人,懲前毖後的作用。

現在戶部和高閣部對自我問題認識不夠,都察院身負監察職權,難道不該勇於指正,進行批評嗎?”

曾省吾聽得連連點頭:“太嶽先生不愧是殿下老師,對殿下令旨和講話理解得如此通透。好,待會我回都察院,再約上幾位六科給事中同僚,還有山東道的御史同僚,一起上疏,彈劾戶部和高新鄭的不作爲!”

潘晟在一旁補充道:“王子薦兼撫山東,藉着剛峰公的彈劾案,對衍聖公府的敗類不肖,以及山東世家進行嚴厲打擊,其實也是在敲山震虎、殺雞駭猴。

刑部那邊收到呈上的卷宗,自孔貞寧等人以下棄市問絞者多達三千人,大行雷霆手段。

還有河南彰德府趙藩、懷慶府鄭藩、汝寧府崇藩、均州府徽藩、山東德州德藩和湖廣長沙府吉藩,被除國廢藩。其餘諸藩宗室被召集在京,人人過關,嚴加審查。

此兩番手段下來,想必此後地方再無人敢明目張膽地阻礙清丈田地,只需謹防其它小伎倆即可。

但高新鄭不能坐享其成,不用承擔責任啊。到底是他在爲西苑先登選鋒,還是西苑在爲他劈荊斬棘?”

曾省吾一拍桌子,大聲讚歎道:“水濂公說得好!只有臣爲君驅使,甘爲先鋒,那有臣逼君爲前驅,自己躲在後面坐享其成!

學生一定在彈劾奏章裡把這個意思說透!狠狠挫一挫高新鄭的銳氣!”

張居正拱了拱手:“有勞三省了。”

曾省吾躍躍欲試,急着回都察院搖人一起寫奏章,又見潘晟有私下話跟張居正說,便起身告辭。

閣房裡只剩下張居正和潘晟兩人。

潘晟身子向張居正方向微傾,輕聲道:“叔大,京中有不少孟浪學子大喊,現在是中國千年之大變局。老夫覺得沒有那麼玄乎,但時逢大爭之世卻不假。

大爭之世,必須要去爭。叔大,你蟄伏這麼幾年,也該出來爭一爭。”

張居正目光炯炯,靜靜地聽潘晟繼續往下說。

“內閣中,叔大的對手只有高新鄭。”

張居正笑了,“水濂公何出此言?”

潘晟呵呵一笑。

“叔大考究老夫。陳逸甫(陳以勤)還算是位能臣,但是與你們一比,就顯得十分平庸。他啊,早晚要出閣,致仕回鄉。

李子實(李春芳)與前首輔徐公關係密切,狀元公出身,民籍揚州府興化縣,祖籍應天府句容縣。

以前遵從徐公號令的江南一黨,現在大多數唯李公是從。

只不過殿下對江南一黨素無好感,殿下在東南的柱石是新學一黨,是另外一羣人。

李子實只是推陳出新的過渡而已,早晚會被趙大洲取代。

叔大,你的對手是誰,不言而喻。”

潘晟說得有些口乾,端起茶碗喝了兩口溫茶,潤了潤喉嚨,繼續往下說。

“嘉靖二十八年,叔大上《論時政疏》,言及宗室、人才、吏治、武備與財稅五大弊政。這些年,你雖然身在翰林院等清貴之地,卻十分清楚大明實情積弊。

前些年你還是清流時,常常與人激辨。

當時老夫也好做王霸之辨。叔大毫不客氣地批評我等‘不知王霸之辯、義利之間在心不在跡’的道理,誤認爲‘仁義之爲王,富強之爲霸’,一再強調富強即爲仁義,同爲王道。

富強在於富國強兵,在於整飭吏治、關鍵解決財用大匱。在此前五弊政的基礎上,叔大還提出了省議論、振紀綱、重詔令、核名實、固邦本、飭武備六項新政大略。

老夫也接受了叔大的治國理念,成爲志同道合之人。”

潘晟說得有些激動,“高新鄭也大行新政,大言‘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他的新政也是寧邊備、選人才、清吏治、釐財稅。

說的一套套,不比張叔大你的差。

聽其言,觀其行。

他的新政做過幾回實事?

鹽政,高新鄭大張旗鼓,門生二十四天罡出京入淮,結果鬧得灰頭灰臉的回來。

還是殿下派海公爲首,王子薦爲輔,一番整飭,然後龐少南善後。最後得以天下鹽政大善,鹽稅齊全,國庫稅銀爲之一寬。

鹽政如此,清丈田地也是如此,遇到艱難就袖手躲到一邊,讓殿下衝鋒陷陣,可有半分人臣之德?

與其讓高大鬍子以新政沽名釣譽,不如叔大你乾脆把他踢出閣去,接過新政大旗,帶着大家,腳踏實地,革新除弊,中興大明!”

張居正經過幾年沉澱,在內閣裡默默觀察老師徐階、以及其他閣老和尚書們的鬥爭手段,成長得非常快。

現在的他不再是很容易一驚一乍的憤青,是位成熟穩重、心思縝密的閣老。

潘晟的話說得很中聽,也非常合他心意,但張居正只是不停地點頭,沒有顯得有多激動。

在收到馮保以含蓄手段傳來的信息後,張居正心裡明白,該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第一鳴就是踢高拱出閣,接過新政主導權。

身爲朱翊鈞的老師和近臣,張居正很清楚隆慶年間的新政,只是嘉靖末年的延續,以聚財源、收兵權、平外患爲主,同時進行一定規模的摸索性改革。

調查實情,試探阻礙,爲下一步深入全面的新政改革做準備。

太子殿下年少,但做事非常慎重穩健。

他收攏兵權、拓聚財源後,有的是時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可以跟舊勢力慢慢磨,打持久戰。

馮保突然悄悄告訴他,隆慶帝身體大壞,估計堅持不了多久,那自己就要暗中加快步伐,至少要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在大變之時,一擊成事。

“叔大謝過水濂公以及諸位賢達的支持。張某現在的心裡,只有陽明先生的一首詩。”

“哪首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裡,月明飛錫下天風。”

潘晟若有所思,緩緩地點了點頭。

第724章 誰殺的?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17章 楊金水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818章 閣下是誰?第953章 宴無好宴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56章 一團和氣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724章 誰殺的?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318.第318章 下雪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81章 兒孫滿堂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13章 朝天觀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724章 誰殺的?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23章 大敗倭寇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4章 倒嚴第二刀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
第724章 誰殺的?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17章 楊金水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818章 閣下是誰?第953章 宴無好宴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56章 一團和氣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724章 誰殺的?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318.第318章 下雪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81章 兒孫滿堂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第13章 朝天觀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444.第442章 王一鶚第724章 誰殺的?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23章 大敗倭寇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第4章 倒嚴第二刀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