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

“本官宣佈,主審官和同審官合議,三十分鐘後正式宣判。公訴人,把公訴書和證物證詞呈上。

書記官,把記錄文書呈上。警員,把人犯暫時收押!”

袁鹹安和兩位同審官先退回後堂,一位書記官捧着公訴書等卷宗跟了進去。

六位人犯低着頭跪在地上,有的瑟瑟發抖,有的強做鎮靜,有的左搖右晃,有的低頭不語。

被十二位警員吆喝着拉了起來,左右一架,拖了出去。

左右兩邊的公訴席和旁觀席官員私下議論開了。

前廊記者們也在議論着,揣測待會主審官怎麼判。

旁邊坐着的家眷,有嗚嗚哭起來的,是人犯家眷。

有咬牙切齒咒罵的,是林家家眷。

前院兩百號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議論着,就像一池塘的蛤蟆在開會。

“師哥,你有經驗,你覺得這案子會怎麼判?”鄧記者輕聲問道。

“這案子案情不復雜,關鍵是影響很大。這六位人犯都是一時名士,在士林清流裡很有名望。”

“師哥,我怎麼聽說現在的清流,比糞坑還要臭不可聞。”

“嘻嘻,你算是悟到一點道理。從嘉靖末年開始,幾經大浪淘沙,朝堂裡剩下的真正清流,寥寥無幾,但絕不是公堂上這幾位自詡的清流。”

鄧記者不敢相信,“不是真正的清流?”

“那我問伱,什麼叫清流?”

鄧記者想了想答道:“師哥,按照小弟我的理解,清流應該是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

“屁話,除了海青天寥寥數人之外,大明那有什麼德行高潔之輩?

現在這些自稱清流的人,只是自詡清高,高談闊論卻一無是處。評議時政,熱衷黨爭,動不動就上疏言事,彈劾大臣。

好一點的只是知直不知曲、爭意氣而不爭是非的迂腐君子;清談務虛又好勝喜爭,重個人聲名,甚重於國家利益。

壞一點的是要求別人廉潔奉公,自己卻多營私圖;指摘別人誤事誤國,自己卻迂疏無通。更壞者如黃懷璧這樣的,滿口仁義道德,暗地裡小人行徑。”

鄧記者一愣。

想不到自己的師哥還是位憤青啊。

不過轉念一想,師哥說得不無道理啊。

從嘉靖末年,幾經黨爭,留在朝堂上的,要麼是贊同新政的,力行改革的。就算心裡不贊同,但是爲了前途,捏着鼻子也勉強認了。

要麼是不贊同新政,但確實品行高德、奉公廉潔,就算黨爭也行堂正之法。

還有部分就是如黃懷璧、賈友山之類,此前黨爭不敢跳出來爭,只想着讓別人衝在前面,自己躲在後面享受勝利果實。

現在新政大行,他們這些所謂華翰清流逐漸邊緣化,於是失去話語權的他們就認爲是言路閉塞;失去權柄的他們就認爲是奸佞當道。

可是他們膽子和脾性又不敢跳出來大吵大鬧,只好暗戳戳的在底下搞壞事。

想不到這次他們撞到鐵板,被朱翊鈞和張居正當了一回典型。

有了朱翊鈞指示,錦衣衛直接介入;有了張居正的發威,刑部、順天府上下發力,很快把這案子查個底朝天。

朱翊鈞看完卷宗後,就把趙貞吉叫了去,讓他好好安排一下,把這件案子作爲都察院分立爲監察司法機構後,第一個典型案例。

於是有了今天這麼一出。

只是這些內幕,萬記者、鄧記者和大部分圍觀官民都不知道,只有袁鹹安等少數幾位官員大致猜到了一二。

三十分鐘後,警員先把人犯押了進來,依舊跪倒在公堂上。

袁鹹安和兩位同審官從後堂轉出來,坐回到各自的桌案後。

咳嗽一聲,袁鹹安連拍驚堂木,啪啪聲響後,公堂又變得安靜。

大家都知道,主審官要宣判了。

這就要宣判了?

還要怎麼樣啊?

難不成還要給被告人犯請幾位訟師,進行無罪辯護?

朱翊鈞覺得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對於大明的司法制度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就算拿到整個世界範圍,也是非常炸裂的。

不要看歐羅巴天天念什麼《羅馬法典》,他們真正的司法制度是伴隨着斷頭臺和掛路燈出現的。

現在歐羅巴還在玩宗教裁判所,一直要等新教開動發明的鉛活字印刷機,把宗教裁判所黑得比煤炭還要黑。

然後新教徒輸掉了跟西班牙的軍事戰爭,卻打贏了宣傳戰,開始資產階級革命,號稱是人類燈塔的西方司法制度,這纔在從封建貴族手裡爭奪權力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

朱翊鈞卻開始讓大明絲滑地向司法獨立方向進化。

這就是皇權至上的某一方面的好處,只要擁有至高皇權的朱翊鈞想做,他就一定能做得到。

等衆人安靜下來,三位書記官站起來,大聲說道。

“全體起立!”

公堂上除了六位跪着的被告人犯之外,大家都起來,包括袁鹹安三人。

前廊坐着的記者和家眷等人也在警員的提醒下,全部站起來。

前院的人本來就站着,無所謂起不起立。

袁鹹安拿着一份文書,滿臉嚴肅地大聲念道。

“經本官與兩位同審官合議,現判定如下。”

他悄悄地看了看一張窄紙條,看看自己的判詞是不是與窄紙條有出入。

這張窄紙條這是郭幹悄悄塞給他的,說是來自西苑。

他今天宣讀的判詞,會成爲大明司法制度的典範,被記錄在青史上,也會成爲後輩們引援的範例。

所以他必須按照西苑擬定的典範例詞來說。

“林有才被毒殺一案,經京師警政廳偵辦結案,人證物證俱全。並經刑部中央檢法廳檢法複覈,以謀殺罪名提請公訴。

經法庭公訴人公開陳述,傳喚證人,當衆展示證詞證物並給予被告人犯充分暢述之機會

本官與同審官審議公訴方提交的所有證詞證物,以及被傳喚證人當堂證詞記錄,確認真實有效無誤。

且被案偵辦程序合法,公訴程序合法本官現根據審理實情,判決如下。

黃懷璧、賈友山、關海平謀殺罪成立,根據《刑律》第六章第七款第十一條,第二十一條,判處三人絞刑,褫奪政治權利終身.吳有麟.煽動造謠罪成立,協從謀殺罪成立。且有檢舉立功行爲,應當從輕懲處根據《刑律》.判處吳有麟勞役三年,褫奪政治權利三年”

萬記者和鄧記者對視一眼,跟在場大部分人一臉矇蔽。

這判詞念得什麼意思?

謀殺罪成立!

這個聽懂了。

黃懷璧三人判絞刑,聽懂了。

吳有麟三人判勞役若干年,也聽懂了。

大明法定有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判勞役就是徒刑,確實算輕判了。

不過徒刑服刑之前,需要加杖刑。

半年杖十下,自己算。

不過這個附加杖刑不會一次性打完,可以分期,原則是保證你活着服勞役徒刑。

這褫奪政治權利終身和若干年,又是個什麼意思?

有沒有人出來解釋下?

念判詞的主審官袁鹹安纔不會給大家解釋,他自己都是在律政院和臺基學院突擊學了兩天,才明白這些法律新名詞的意思。

想弄明白,到律政院和臺基學院找老師去。

袁鹹安繼續念道:“本判決書正式下達後十五天,被告人犯可向大理寺提請上訴。若自願放棄或逾期提請上訴者,均視爲放棄上訴,本判決書屆時執行。

如提請上訴,最終判定由大理寺裁定.”

袁鹹安唸完後,一拍驚堂木,大聲宣佈:“林有才被毒殺一案,本官審理判定完畢!退堂!”

人犯被上腳銬,由警員和警衛兵押送走,家眷們哭天喊地,全部被警員攔住。

公堂上的官員們也三三兩兩離開,前廊的記者們也三三兩兩議論着,跟着前院聽審的百姓們,往衙門大門走去。

鄧記者忍不住問道:“師哥,你聽過的審案多,以前都是這樣的審案嗎?”

萬記者搖搖頭:“完全不同。原本我以爲此案關係重大,朝廷慎重對待,想不到它是全面推行新制的第一起案例啊。”

旁邊有位記者說道:“老萬,沒想到吧。”

萬記者搖搖頭:“真沒想到。”

“我此前聽都察院一位朋友說,趙中丞奉皇上旨意,在進行什麼司法制度改革,馬上見真章了。

我原本還不信。

審案有什麼好改的?上千年,歷朝歷代不都是這麼審的嗎?”

另一位記者湊過來說道:“還真別說,前唐、前宋審案制度,還真不大一樣。我朝的司法改革,有吸收了前宋鞫讞分司,又自創了許多新制。

一時沒看明白,還需要慢慢琢磨。”

“好傢伙,內閣張相在改革,推行新政。想不到都察院趙中丞也在悄無聲息地改革,大明上下,哪裡不在改革啊。”

“新朝新氣象,不過現在看,改得欣欣向榮,蓬勃朝氣,我喜歡。”

也有記者搖頭:“律法繁劇,錯綜複雜,就算是讀書人都被繞得暈頭轉向,一般老百姓,更得繞暈死過去。

我覺得,律法還是簡白得好,就如漢高祖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最好不過。”

“切,都什麼年代了,還約法三章。那是權宜之策。漢高祖立漢朝後,還不是沿襲秦法?秦法啊,戰國六國中最繁劇複雜的.”

“切什麼切,我就是覺得,律法簡單明瞭,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百姓一聽就明白制定那麼多繁瑣律法條例作甚?”

“你那叫普法教育,聽說刑部正在做的。制定律法,那是因爲年代在變,世事變得越來越複雜,總要與時俱進”

這些記者都是讀書人出身,又見多識廣,爭論起來各個都有一套,但一時半會也很難說服對方。

不過大家也不是特意爭論此事,都是跑新聞,寫故事,賺稿費。

互相之間有意無意的爭論,更多是發掘不同視角和論點,頭腦風暴,然後尋到自己拿手的,又有噱頭的論點,作爲自己編寫審案報道文章的主題。

《法繁好還是法簡好,觀林有才案審判有感!》

不怕有爭論,就怕沒爭論。

爭論越大,自家的報紙賣得越火!

剛走出順天府衙沒多遠,許多記者心裡已經打好算盤了。

鄧記者也是聰明人,很快悟到精要。

不過他是個實誠人,把自己擬定的標題跟師哥說了一下,還提出自己的思路。

“師哥,剛纔那幾位前輩的爭論,給我極好的提示。我想着以林有才案爲引子,寫一篇關於司法制度改革的報道。要是寫得好,可以連續寫,深入深入再深入。”

方記者笑着說道:“你小子有做記者的天賦,腦子活,目光敏銳。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啊,師哥,那我跟你撞車了?那我換個方向吧。”

“傻啊,方向一樣,觀點一致,寫出的文章也不可能完全一樣啊。有時候,一家之言激不起太大的風浪。

多幾塊石頭砸向池塘,能砸出大水花來。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去拜會一位神仙。”

“神仙?我們要去道觀拜神扶乩嗎?”

“少問話,跟我來。”

萬記者帶着鄧記者,來到大路邊,看到遠處一輛馬車駛過來,連忙招手。

等馬車停住,兩人鑽進去。

“太白酒樓。”萬記者說道。

“正好要吃午餐,師哥,我請你。”

“好啊,不過我還有位朋友,你一起請了。”

“沒問題。我剛拿了報社的安家費,囊中頗豐。”

萬記者哈哈地笑了起來。

兩人到太白酒樓,定了一間包間,坐在裡面等萬記者的朋友來。

等了半個小時,夥計敲門。

“請進!”

包間門開了,夥計讓進來一人,鄧記者一看,頓時傻眼了。

怎麼是他?

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953章 宴無好宴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803章 坐火車有什麼講究?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27.第27章 父與子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701章 菸酒齊全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第32章 海瑞第一擊第966章 番外二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31章 固節驛站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
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776章 這個大明熟!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953章 宴無好宴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803章 坐火車有什麼講究?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795章 鋼鐵長龍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32章 他們已不是時代的主角了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370章 爲大明和父皇遮風擋雨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607.第603章 張師傅,我們好好聊聊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27.第27章 父與子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701章 菸酒齊全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第32章 海瑞第一擊第966章 番外二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831章 固節驛站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第382章 皇史宬的鹹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