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

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

盧鏜的聲音讓屋裡變得無比寂靜。

所有人都轉頭看着臉色漲紅的朱翊鈞。

什麼事把我們皇上氣成這個樣子?

我們皇上雖然年少,可做事極爲沉穩,凡事不動聲色,今天能把他氣得有些失態,肯定是大事。

“東倭狗賊!拿我大明當猴耍嗎?

被打痛了,就趕緊跪地投降。傷疤稍微好一點,又開始上竄下跳。賤不賤啊?一羣沒開化的,不知廉恥的海島賤猴子!”

朱翊鈞破口大罵道。

原來是東倭小國,又惹惱了皇上。

自從大明鬧倭患,東倭就上了大明軍民的黑名單,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

雖然有心人都知道倭患是怎麼回事,可倭寇是他們手裡的刀,也最爲兇殘,這筆血賬已經跟東南那些勾結外賊,引倭爲寇的人算過了。

現在大家一心只想着好好跟東倭算一算這筆賬。

自從日本三島成爲大明海軍的“大型靶場”後,一直就跟大明糾纏不清。

正如皇上所言,打痛了叫爸爸,痛哭流涕;稍微好一點,忘記痛了,又叫囂起來了。

想必這次又是如此,才把皇上氣得夠嗆。

不過東倭你如此做,對大明這麼做有什麼威脅,關鍵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皇上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氣?

朱翊鈞還在繼續怒斥着。

“前些日子還畢恭畢敬地遣使求和,一轉背,界港的武士爭搶我大明商賈貨物,打傷我大明商行夥計五人,致使兩人傷重不治。

想幹什麼?貼臉幹大的是嗎?

騎在脖子上拉乾的不算,還要拉稀的?”

聽聽皇上罵的這些話,確實是把他給氣到了。

“界港怎麼回事?盧鏜,你說!”

“皇上,當初您下過聖諭,日本三島,炮要打,海要封,但生意還要做,於是我們就留了界港、博多和平戶三處港口。

平戶港現在在我大明北海水師保護之下,完全由我大明代辦官管理。博多在當地領主毛利家手裡。界港則有日本六大商賈組成維持會,負責管理。”

“維持會,維持他媽個頭!”朱翊鈞破口大罵道,臉色一正,昂首挺胸地說道,“朕下旨!”

盧鏜噗通跪倒在地。

張居正、張學顏、胡如恭等人連忙離開座位,整齊地按秩序跪倒在地,屏住呼吸等候朱翊鈞的旨意。

祁言在旁邊執筆,聚精會神地聽着。

“東倭小賊,生性狡詐,不服王化,與禽獸無異。叛服不定,視天朝威嚴於無物。朕決定,賜日本國火箭彈十萬枚,十萬不夠就二十萬枚,三十萬枚。”

朱翊鈞指着盧鏜說道:“盧鏜,你帶着水師,帶着這十萬枚欽賜的火箭彈,先去博多港,先賞它一萬枚,再去界港,再賞它兩萬枚。

陸戰師上岸,護着兩萬枚火箭彈去京都,賞賜給他們國主和將軍,賞給那些死不聽勸的公卿武將們。

然後小田原、駿府、津、姬路,只要離海近的城池和城下町,統統賞賜火箭彈,大城五千枚,小城三千枚。”

盧鏜聽得頭皮發麻。

這兩三年,北海水師在日本、朝鮮等國使用過三萬枚火箭彈,知道實際威力之大。

只是以前皇上只是叫封鎖日本沿海,所以北海水師多半是拿着火箭彈直接燒燬沿海的田地、鹽場、造船廠、港口,以及少數冥頑不化的城池。

大規模向日本城池和城下町投放,從來沒有過。

盧鏜知道日本實情,那裡的城池和城下町的絕大部分房子都是木製的,而且層層疊疊,密密麻麻,一點火星子就能燒成一大片。

現在直接發射成千上萬枚火箭彈,還是以能燒聞名的海軍版火箭,那燒起來不要太兇殘,人間煉獄啊。

等朱翊鈞口諭中間有停滯時,盧鏜連忙問了一句。

“皇上,以後我們不跟日本做生意了?”

“做什麼生意?東倭這個大不敬、屢教不改的外藩,朕不要了,讓它毀滅吧!盧鏜,你使勁用火箭彈去日本洗地,先打界港博多港,再上岸推進到京都,使勁地燒。

十萬枚不夠,二十萬枚,你給朕使勁地燒,爭取讓日本人給你立一座全身雕像!既然他們與禽獸無異,那就把他們燒回到動物世界去!”

盧鏜有些疑惑,皇上要我使勁地用火箭彈燒日本,把它們燒回到動物世界去,我懂。可是爲什麼它們還會給我立一座全身雕像?

真要是如此,這些人該有多大的毛病啊!

盧鏜不敢問,低着頭聽完朱翊鈞的口諭。

“好了,口諭說到這裡。祁言在執筆記錄。等整理好後,朕簽字用寶後,盧卿立即遵行。”

“遵旨!”

等盧鏜奉旨離開後,朱翊鈞慢慢恢復了平靜,轉頭對張居正、張學顏和胡如恭說道。

“讓這些狗東西氣暈頭了。這些傢伙,以前是螞蟥,是鬣狗,被人引着來禍害我大明。

把他們打回老家去了,卻變成跟糞坑裡的蛆一樣,盡在噁心我們。

朕對他們沒有什麼念頭了,趕緊毀滅吧。”

朱翊鈞擺了擺手,“好了,噁心的事我們就不提了。京師裡傳來的八百里急報,還有一封是湖廣發來的的,王一鶚的急奏。

張師傅,你看看。”

張居正接過來看完後,臉色微微一變。

“湖廣又起波瀾了。”

“有些人總是不消停。”朱翊鈞轉頭問道,“馮保,殷正茂和凌雲翼還在京裡等着辭陛嗎?”

“是的,四川總督殷正茂和湖南巡撫凌雲翼,已經領了吏部執照文書,資政局也循例跟他們談了話。

現在在京裡等着皇上御駕回京。謝恩辭陛的奏本,已經呈到司禮監了。”

聽着馮保低着頭垂眉答道,張居正心裡有些激動。

馮保一回來就接過司禮監的權柄,聽他答話,說明又恢復對司禮監的掌控。

好啊,我張叔大再也不是孤軍奮戰,我在內廷也有人了。

“召殷正茂和凌雲翼到天津城,朕在那裡等着他們。等辭陛後,他倆直接南下去赴任。”

“遵旨。”

馮保接過張居正遞迴的那份急報,兩人目光在空中交織,會意地淡淡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馮保自去擬旨,朱翊鈞指着胡如恭說道:“張師傅,你的地方改制,正好在直隸試點。直隸大佬在這裡啊。這是他的地盤,凡事你可以先找他商議。”

張居正笑着答道:“皇上英明,一下子就給臣指了條明路。”

胡如恭笑着答道:“皇上發話了,張相只管發話。但是下官只能先聽着,具體怎麼辦,還要回去後跟三司商議。”

他這話裡有很委婉的意思,張相你吩咐的事,我必須先看看,合適的我就支持,不合適的我們再說。

張居正心裡有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

他可以對直隸布政司指手畫腳,把布政使、左右參議訓得跟孫子一般。因爲這些人的官帽子握在他的手裡。

對按察司和兵備司也可以指手畫腳。

你要是不聽招呼,他可以找御史臺和戎政府掰扯,趙貞吉和胡宗憲多半會看顧他的面子,把下屬的按察司和兵備司訓一頓,圓一圓內閣總理張相的面子。

因爲大家的錢袋子在他手裡捏着,必須給幾分薄面。

戎政府還好些,有少府監這個內庫當外援,多少可以接濟些。

御史臺就完全靠國庫撥款,靠“財政”吃飯,御史們可以一身傲骨,但是肚子一餓,就體虛無力了啊!

巡撫和總督不同,人家直屬皇上,奏本直接遞到司禮監,官帽子不歸你管。人家的衙門小,屬員也不多,一年那點開支隨便哪裡都能摳出來。

再說了,你親兒子布政司還在他手裡捏着,政績要不要了?前途要不要了?

捫心自問,你敢扣他經費嗎?

所以巡撫和總督對內閣總理張居正可以是客客氣氣的,但是你叫人家對你言聽計從,如臂使指,那是不可能的。

張居正把地方官制改革方案細說了一遍,裁併地方各分巡道、分守道、兵備道;全面取消巡按御史,把它從御史臺都察院管轄,改爲巡撫衙門督查室管轄。

胡如恭聽到這兩點,高興了,“好,那些什麼道,早就該撤了。因事設職,冗官冗職,這些分巡道、分守道和兵備道,全是在養閒人。

還有那些巡按御史,都是些啥事都不做,搗亂擡槓他第一的傢伙。啥都不懂,偏偏裝作什麼都懂,凡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

到一地方,正事不做,就只知道揪地方官員的小辮子,或敲詐勒索,或打壓呵斥。不問實際政績,先問你是誰的門生。

不分是非,先分師門,這樣的巡按,我早就想裁了。”

張居正笑着說道:“胡撫臺鼎力支持,那是好事。接下來是裁併的衛所之事。”

胡宗憲執掌戎政府,最重要的事就是裁併衛所。

其實從嘉靖四十五年開始,到隆慶年間,藉着編練新軍的名義,全國衛所可用的軍官和士兵,全被抽調一空,編入到陸海軍。

早在隆慶元年,二十個一都司就移權給兵備司,都司成了集結邊軍,準備出征才用的名字。比如戚繼光出征土默特部時,組成燕北都指揮使司,燕北都司。

兩個留守司,中都留守司改爲鳳陽皇陵留守司。興都留守司改爲安陸皇陵留守司。專司護陵,以及對兩處皇陵的日常維護修繕。

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個,守禦屯田羣牧千戶所三百五十九個,到隆慶二年都成了空架子。今年被全部裁撤。

從太祖、成祖傳下來的世襲小旗、總旗、百戶、千戶、指揮使等軍官,能打仗的基本上都被抽調出去,名冊歸在二十六軍或海軍諸水師名下。

然後世襲武官職,百戶以上朝廷都認,不過得改。

百戶和試百戶合併爲百戶,正、副千戶合併爲千戶,衛所鎮撫、指揮使僉事和指揮使同知、指揮使合併爲指揮使僉事、指揮使同知和指揮使,總共五級。

全部轉到左右千牛衛名下,繼續領幹餉。

不過朱翊鈞怎麼可能讓他們繼續佔便宜。

軍律規定,世襲武官家中子弟必須有一人考入陸海軍士官或軍官學校,以士官或軍官服役三年以上,纔有資格繼續傳襲。

如果軍功足夠,還可以往上升一升。

自從,軍人爲大明出生入死,犒賞之一就是世襲官爵。

最低的就是五級世襲武官職,中間是六級勳爵,類似於此前的都指揮使僉事以上的世襲武官職。

再往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封爵。

軍功封爵都是世襲罔替,意思就是他只要自己不作死,爵位就能一直傳下去,與國同體。

勳爵和世襲武官就需要再一輩接一輩地努力,必須有子弟入伍從軍,爲國效力,才能延續這份優待和榮耀。

朱翊鈞保持世襲武官的用意,就是繼續保留一塊現役軍官的“優秀生源地”。戚繼光、俞大猷、李超等大明海陸軍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世襲武官出身的。

要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要讓這些世襲武官們與因軍功被敕封的勳爵們一起,成爲東方騎士和軍事世家,爲大明海陸軍源源不斷地提供優秀軍官,同時也成爲保證大明國本和皇權的一塊重要基石。

至於各衛所保留下來的小旗、總旗以及軍士,全部轉給兵部。打仗不行,那你們還是老老實實當農民或工人吧。

這些人被諸多工廠選走了一批,又轉業去鐵道工程團一批,剩下的這些真的只能當農民了。

“內閣的意思,戎政府轉過來的這些裁併衛所田地和人口,全部改爲農場和牧場.”

“農場和牧場?”

“是的,前些年高公執掌戶部,清丈田地,重點是清查衛所被侵佔田地。光是大同、薊州、宣府、遼東、寧夏、甘肅邊鎮衛所,就清得田地兩千八百一十萬畝。

其中薊州和宣府衛所的不少田地,就在你直隸轄下。他們一部分改爲農場,一部分改爲牧場,以後都會歸你們地方管轄。”

朱翊鈞此時插了一句,“皇莊有官田三百七十五萬九千五百四十六畝,各藩宗室名下莊田或侵佔的田地,合計二千一百六十萬畝,退還衛所和百姓等外,被除藩沒爲官田有二百一十九萬畝,繼續爲各藩莊田有二百五十六萬畝。

這八百五十萬畝田地,全部改爲官田,朕交給少府監管理,成立兩到三家農墾總公司,下面分設若干農場和牧場,再進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經營。”

胡如恭驚訝地問道:“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8章 倒嚴先倒樓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第396章 滅國莫氏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318.第318章 下雪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490.第488章 大婚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9章 徐文長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第9章 徐文長
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8章 倒嚴先倒樓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第396章 滅國莫氏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318.第318章 下雪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490.第488章 大婚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第9章 徐文長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第890章 扶植爪牙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815章 盧鋼高中才是大明名校啊!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第9章 徐文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