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對峙(四)

江南的春天來得早,幾乎是冷的日子剛過,播種的季節就到來了。暖風夾雜着細雨,綿綿由南向北飄過來,彷彿有人在半空中信手一揮,天地間剎那就被塗滿了綠色,或濃,或淡。定神看去,那淡的,是剛剛從泥漿裡探出頭春禾,而那些極濃的,卻多爲無人院落中,寂寞的雜草。

幾個農人赤着腳,在田間忙碌着。原來唯恐田不夠種,眼下,四周卻有着開不盡的荒野。蒙古人幾遍“梳攏”後,大多數鄉間人口都驟然減到原來的三成不到。瞬間“多”出來的農田,生滿了箅子,淒涼地荒着。

“唉!”一個臉上帶着刀疤的農夫從田中擡起頭,望着四下的荒野,無奈的嘆了口氣。附近都是上好的麥田,泥土肥得幾乎流油。如果能翻一翻,撒上種子,秋天就能看到遍野的麥浪。應付完了朝廷那毫無規律可循的賦稅,說不定還可以留下一石半石供自家享用。可惜,他現在什麼也幹不了。村子裡凡事帶鐵的傢什,都被蒙古人收走了。連切菜的刀,都要五戶人家輪流使用,更甭說那些鐵鋤、鏵梨和鐵鍬了。沒有工具,農人們只能讓大多數田地荒着,本來艱難的日子更加艱難。

“狗娃子,作死呢,嫌命長了不是!”一個蒼老的聲音貼着地面傳來,將剛剛擡起來休息的頭顱,又硬生生壓了下去。刀疤臉慚愧地笑了笑,加快了拔草的速度。罵人的是本族的長輩,活得長,懂得的道理也多,罵他是爲了全族人的未來做打算。在這個亂世,任何人沒有偷閒的資格,如果不努力勞作,秋天完不成那些色目老爺的名目,也許下一個春天來臨之時,倖存下來的族人,就成了被丟棄在溝壑中的枯骨。

蒙古人不講道理,只管殺人。私藏鐵器者,殺。欠賦不交者,殺。有怨言者,殺。態度順從,但族中人口太多者,也是一個字,殺!

幾聲低低的馬蹄響,遠遠地從村口處傳來。所有的農夫農婦立刻放下手中夥計,抱起田埂間的野菜罈子,飛一般扎進了樹林裡。過兵了,由這麼濃密的馬蹄聲就可以判斷出。已經被屠戮出來經驗的百姓們知道來的是蒙古兵,尋找着各自以爲安全的地方快速躲起來。村子中間的茅草屋裡,傳來小兒受驚後撕心裂肺的哭喊。而那些爲人父母的,卻伏在林間土坑中,不敢出來搭救。縱使嘴脣咬得出了血,手指恨得插入了泥土裡,敢抱怨的對象,只有冥冥中處事不公的神靈。

彷彿嘴巴突然被什麼東西堵住,兒童的啼哭聲嘎然而止。馬蹄聲漸緩,士兵奔跑的腳步聲漸慢,伴着悠長的號角聲,幾座大帳篷在村間空地上架了起來。

“天哪!他們要在這裡紮營!”躲在林間的農夫心裡發出絕望地吶喊。

沒來得及逃出村子的人全完了,一整夜的時間,蒙古武士有足夠的時間,把女人和孩子從各家各戶的角落裡搜出來,成爲他們入睡前飲酒助興的“摺子”。至於助興之後,這些女人和孩子能否活下來,就完全看個人的造化了。

幾縷炊煙從村子裡飄來,鑽進林中潛藏者的鼻孔。絕望的淚眼恨恨地擡起,潛藏者突然發現,村中的士兵,穿得不是大元號衣。

“天哪,是盜匪!”伴着短暫的欣喜,涌上心頭的是更深的絕望。盜匪不會傷害留在村裡的女人和孩子,但盜匪過後的村子,不會剩下一點有用物件。從竈堂間的矮凳,到屋頂上的房樑,能拆走的,他們會全部拆走。所過之處,後果和鬧水災差不多。

“孩子他爹,別藏了,出來吧,是官軍,官軍哪!”女人的聲音,突然從田野間響起。聽在耳朵裡,讓人的心跟着一顫。大宋官軍麼,他們的行爲比盜匪好一點兒,但未必好哪去。前幾年,這一帶,來來往往的官軍不少,殺起韃子來不靈光,搜刮起百姓來,卻一個賽一個本事。

“爹,是破虜軍,發餅子的破虜軍啊!”孩子們稚嫩的聲音,一點點復甦着人們心裡對生活的希望。

“是文丞相麾下的破虜軍啊!給大夥發糧食發種子的破虜軍啊”彷彿知道男人們的心思,女人們在田埂上齊聲喊。

樹林中,三三兩兩衝出了十幾個不像男人的男人,跌跌撞撞踏過農田,抱住自己女人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

破虜軍,這三個字他們聽說過,是在南邊殺得韃子屁滾尿流的部隊。聽人傳言,南邊不遠的福建那邊,平頭百姓都過上了天堂般的日子。如果不是怕路上被人截殺,大夥早就翻山越嶺逃過去了。沒想到,這麼快破虜軍就打到了江西。

“阿爹,吃!”孩子從口中拔出半塊滿是口水的餅兒,送到父親的嘴邊。做父親推開硬餅,擦了把滿是泥土和淚的臉,站起來,蹣跚着,向豎着破虜軍大旗的地方走過去。

他要仔細看看,這面大旗。

“分糧了,分糧了,每家十斤米,一把鋤頭,一把菜刀,一把彎鐮。大家抓緊時間排隊,排隊!”臨時建立的行營口,西門彪敲着銅鑼,自豪地喊。

走過來試圖說幾句感謝話的男人們發出一聲大喊,瘋了一般跑過去,把西門彪圍在了中間。

“軍爺,您說的,當真!”年過花甲的族長擦着昏花的老眼,疑惑地問道。

“當真,彆着急,慢慢來。別叫我軍爺,我是將軍,西門少將軍!”西門彪肯定地回答,帶着滿臉自豪挺直了身體,向人們展示着白鋼護肩上的一顆金色六芒星。

那是他自己花錢請匠人打的,模仿的是破虜軍最新制訂的軍銜。一顆金星,意味着是破虜軍少將,比自己在江南西路的頂頭上司林奇,只矮了一級。

陸續有村民從藏身處涌來,從士兵手裡領取糧食和鐵質農具。幾個上了年紀的父老搓土爲香,領着村中的兒童,對着破虜軍的戰旗鼎禮膜拜。從士兵的口中,他們已經知道眼前這支破虜軍只是路過,並沒打算常駐。破虜軍大部隊收復江西的日子還要有一段時間。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感激。是這支繡着金色星星的藍色旗幟下的隊伍,拯救了他們的村落。而這面藍色的旗子,儘管明天一早就會離開,最終有再次飄蕩在江西南路上那一天。

西門彪笑着返回了營內,百姓們的目光讓他感到非常享受。以前跟着陳吊眼大當家聚嘯山林的時候可沒這種感覺。那時候百姓們見了自己,只有怕,還有隱藏在害怕面孔後的厭惡。而現在他們看自己的目光,卻是由衷的崇拜,像對神明一樣的崇拜。

老實說,西門彪麾下這千餘人,應該叫復興軍纔對。畢竟從血統上看,這股騎兵出自陳吊眼麾下的義賊。但自從去年夏天殺入江西以來,西門彪發現,打着破虜軍的旗號,對各地新附軍更有震懾力,所以,未經向陳吊眼和文天祥請示,擅自把這支騎兵的番號,改成了破虜軍騎兵旅,和破虜軍的炮兵旅地位等同。

在西門彪自己看來,大當家陳吊眼對此也沒什麼異意。至少,去年冬天大夥合兵虛攻贛州時,陳大當家沒有跟自己抗議過。如今,陳大當家已經返回福建去從接收整訓完畢後的復興軍,西門彪更不會把自己的旗號改回去。

文天祥在福建改軍制,重新制訂武將品級。領一團者爲上校、領一標者爲少將。按西門彪估計,很快陳吊眼的復興軍也會這麼做,所以,他乾脆給自己加了少將軍銜,將麾下幾個主要頭目都定爲上校。並且請師爺寫了信,將整編報告分別彙報到了江南西路破虜軍最高統帥林奇和文丞相那裡。林奇將軍笑了笑,不置可否。而文大人也沒有反對,並且遣人僞裝成色目商隊,偷偷給他運來了一批手雷和新式馬刀。

本着沒人反對就是贊成的原則,西門彪打着破虜軍騎兵旅的旗號,縱橫在宜黃、樂安一帶,甚至在臨江軍(州)的羣山間,建立了自己的秘密據點。與奮戰在太和、永新和龍泉之間的林奇遙相呼應,把江西省的蒙古軍忙得焦頭爛額。

在快速行進中消滅敵軍,本來是蒙古軍的專長。但西門彪和林奇卻根本沒打算把蒙古軍當作自己的對手。他們的主要打擊目標是新附軍和投降了北元的各地豪強勢力。這些內戰外戰皆不在行的軟骨頭擋不住西門彪和林奇鋒櫻,困守在城市中,不斷向達春告急。而當達春的援軍趕到時,破虜軍早已將豪強們在城市外面的倉庫劫掠一空,騎着繳獲來的蒙古戰馬不知去向。

遭受了幾番打擊,發現蒙古軍並不能擔負起保衛自己財產的職責後,各地豪強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達春收到的告急信依然向雪片一樣接連不斷,但真實性卻出了很大問題。被破虜軍打劫,已經成了各地豪強拖延提交給達春錢賦和軍資的最合理藉口。而那些沒按時上交的物資,很大一部分“流失”到破虜軍手中。

用搶劫和敲詐手法在豪強手裡“募集”到充足資源的破虜軍,將帶不走的糧食和物資都分發給了各地百姓。而那些得到了破虜軍好處的百姓們,又成了破虜軍的眼線和盟友,幫助他們在各地製造出更大的事端。

看不見的火,在各地蔓延開來,降元官吏惶惶不可終日。

臨江軍知州劉聖仲本爲大宋同安代理知縣,因屠殺抗元義士而得官。春天召集了一羣儒生到江上賞景賦詩,以歌盛世。才寫了三、五首,正在官船上與衆人互相吹捧時,突然有贛江上游衝來一艘大船,船上掛大宋旗號,昔日被劉聖仲所殺的大宋義士皆白衣立於船頭。衆儒生皆大驚,劉聖仲拜服於甲板之上。須臾,二船交錯而過,衆儒生從甲板上扶起劉知州,發現他早已氣絕。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左右臉頰上,各寫了漢奸二字,深入肌肉,根本無法洗刷乾淨。

同安武舉徐竣衝在達春麾下素有戰功,以勇武過人而著稱。奉達春將令到吉州募糧,夜半安歇於野外,及天明,竣衝與麾下百餘人皆死。竣衝身上無傷,唯雙目被長針所刺。於是當地百姓紛紛傳言,說是因“造反”不成而被北元殺了的太和針工劉士昭冤魂索命,殺了徐竣衝。

一時間,各地豪傑趁亂而起。以羅霄山、皁鬲山和贛江爲依託,漸漸呈燎原之態。開了春,局勢更加混亂,一些已經被林奇和西門彪所控制的地區連接成了小片,破虜軍往來馳騁。負責彈壓地方的新附軍鬼縮在城市中,根本不敢進剿。

不得以,達春只好將自己的戰略重心,從“收復失地”向維持地方治安上轉移。大批的探馬赤軍、漢軍和戰鬥力較強的新附軍從江西和廣南交界上抽調回來,前往吉州和臨江等地剿匪。而負責剿匪的將領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土匪”剿了,連帶着麾下弟兄一起,屍骨無存。

而福建的破虜軍主力,即時地察覺了元軍的動向。趁着北元在前線兵力空虛的機會,開春後第一次動作,就從汀洲插進了瑞金,將會昌、石城一帶的萬餘元軍擊潰,然後帶着戰利品,在各地剿匪的元軍匯聚到瑞金之前,大搖大擺地撤了回去。

各地剿匪的元軍一集中,林奇和西門彪再次活躍,兩支破虜軍的活動範圍快速擴張,隱隱已經席捲了半個江西。

文天祥兩年前在百丈嶺上提出的游擊戰理論,終於發揮了應有的威力。坐鎮東南,負有殲滅整個殘宋重責的達春有一天突然認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再組織一場像樣的會戰。雖然身背後的土地都屬於大元,但各路元軍,卻陷入了肉眼看不見的重圍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覆滅的危險。

而他手中的一萬多蒙古軍和三萬多探馬赤軍,是大元投放在長江以南最後的精銳。如果這支隊伍再次戰敗,整個江南的戰局岌岌可危。沒有了蒙古軍的威脅,那些新附軍,還不知道會不會立刻更換門庭。

贛州城,達春在自己的書房內,急得直搓手。驛道時斷時續,遠離大都的他已經無法從後方傳來邸報和聖旨中,推斷朝廷下一步究竟準備如何打算。前來支援自己的軍隊還沒到,傳說中文天祥的剋星,西夏人李恆也遲遲沒有履任。江西行省內另一支漢軍,在劉深被叫回大都述職後,一直處於羣龍無首的狀態。具探子說,已經有人在漢軍營中揀到破虜軍發的告示,勸說漢人不要給蒙古人賣命屠殺自己的同胞,調轉矛尖,和破虜軍一起,給江南的韃子致命一擊。

“嗨,這夥鳥人,到底想幹什麼!”達春一拳打在桌面上,梨花木製的桌案立刻散架,筆、墨、紙、硯臺,亂紛紛掉了一地。

“爹,何必這麼煩。朝廷不派人來,咱們自己按自己的辦法做就是。將劉深的部曲直接併入您的麾下,讓女兒帶着去剿匪。您儘管在這裡,放心與破虜軍周旋。待江西境內匪患平了,咱爺兩個一起殺進福建,將那些南人屠光了就是!”

達春的女兒塔娜笑着抱住了父親了手臂,捧起他的拳頭,一邊撫摩着上邊的老繭,一邊央求,“人家的父子同時領兵,爲國建功立業。咱父女二人,也可能齊力同心,並肩殺敵!”

“去,去,一個女孩子家,整天就想着殺人。我交給你的功課,你做了麼!”達春輕輕地將手臂掙脫出來,有些不耐煩地問道。

“我不學,那些漢人的東西,看了就氣悶!”塔娜鬱郁地跺了跺腳,轉身看向了牆壁。父女之間立刻爆發出一陣火花,屋子內的氣氛更加壓抑。幾個跑進來收拾書案的婢女嚇得抱起書本碎木,快速地退了出去。

“你不學,不學怎麼知道漢人的弱點。你不學,不學將來我們蒙古人的子孫怎麼統治這片江山。你想殺人,我殺了半輩子人,也沒見得將這片土地征服下來。難道我殺完了,你接着,你殺完了,你兒孫們接着殺,永遠不想停手!直到殺光了所有人方纔罷休!把人殺完了,誰給你種糧食,誰給你織布,誰給你賣東西!,”

達春突然暴怒,指着女兒發作道。積壓了許久的火氣突然爆發,洶涌不絕地從肚子中衝了出來。

剿滅境內那些“亂匪”的最好辦法,就是屠城。凡支持破虜軍的,或者有和破虜軍勾結嫌疑的地區,一個不落地屠過去。幾個月之內,保準把林奇、西門彪之流趕出江西行省。達春可以肯定,女兒如果手裡有兵,她一定會這樣做。自從未婚夫死在破虜軍炮火下後,自己這個女兒就被仇恨矇蔽了理智,整天想的,就是一個“殺”字。

可屠刀舉起來,能保證不落到自己頭上麼?眼下大元帝國不比當年,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孫們正虎視眈眈地在周圍環伺着。如果不是憑藉漢人士兵的數量優勢,大元朝廷根本頂不住來自各方的進攻。再繼續屠殺政策,然後被破虜軍的報紙捅出去,隨着報紙的腳步留傳到各地,難保不激起漢軍和新附軍的大規模反抗。到那時,海都等人趁虛而入,被殺的將是殺人者自己。

“爹!”塔娜委委屈屈地哭喊道。爲父親分憂,本來是她的一片孝心。蒙古人沒那麼多規矩,男人可以上戰場,女人一樣可以騎馬打仗。可不知爲什麼,自己的父親突然發這麼大的火。

“軍中的事情,你別跟着攙和。劉深的部屬,你也別打主意。一切聽皇上的安排!”看着女兒哭得抽抽嗒嗒,達春心裡有些不忍,伸出大手給女兒擦了擦眼淚,壓着火氣說道,“皇上沒下令之前,咱們不能輕舉妄動。爹鎮撫一方,自然有爹的難處!”

“爹!”塔娜轉過身,撲進了父親的懷裡。父親的話裡,兩度提及皇上二字,讓她多少明白了些父親的處境。這就是漢人書中說得那些,主疑臣死吧。好端端的蒙古人,學別的學不會,學漢人的這些歪門邪道,偏偏速度飛快。

“行了,爹領軍一方,已經很累了,你別再給爹惹事端!”達春安慰地拍拍女兒肩膀,聲音裡帶着幾分無奈,“私並他人部曲,是滅門的大罪。皇上允許爹調動他們,但沒允許爹將他們的營寨與咱們的合併到一起。所以,這支人馬,爹不能給你。你派到南邊的殺手,也別再繼續了。文天祥身邊死士衆多,咱們派去的人一個個有去無回,白白讓人家探明瞭咱們的底細!過幾天,爹派五百騎兵,送你回大都。那邊天高地闊,你經常出去跑跑馬,也不憋得這麼委屈!”

“爹,你要送我回大都,給皇帝當人質嗎?”塔娜吃了一驚,從父親懷裡閃了開來,揚起淚眼問道。

“什麼人質,皇帝對爹爹一向信任,爹豈能隨便推測皇帝的心思。你年齡不小了,老跟在軍中,也不是事兒。我託了伯顏大人,在咱年青一帶的蒙古英雄中,尋一個合適的丈夫。他承諾等你回到大都,盡力安排!”達春愣了愣,不動生色地回答。

伯顏大人的信中的內容,又浮現在他心裡。

朝中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之間的權力爭奪越來越激烈。福建會戰的失敗,成了一切爭端的導火索。劉深的貪污腐敗、搶掠民女的罪惡。自己在前線縱容屬下,姦污新附軍將領妻女,逼得幾個新附軍高級將領自殺,士卒崩散的劣跡。還有強行調派物資,耽誤阿合馬屬下的倉庫使徵集錢糧的錯誤,一一被擺到了忽必烈的桌案邊。

如果不能做一些事情,讓忽必烈安心,達春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是什麼。歷時兩年多沒剿平殘宋不算大罪,作爲一帶雄主,忽必烈陛下不會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處置不夠果斷,葬送了索都部數萬人馬,也不算大錯。勝敗是兵家常事,大元帝國輸得起。但讓忽必烈懷疑自己忠誠,卻是最大的危險。

再次組織進攻,進入福建,達春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無論戰役規劃,還是臨敵應變,達春認爲自己不會輸給文天祥。但是,文天祥卻不是一個單純的將軍。指揮能力的不足,他會用其他方面彌補。比如撒播謠言瓦解自己的軍心,比如派人到自己的身後騷擾,比如使用反間計,讓忽必烈懷疑自己的忠誠。

這本來都是蒙古人進攻敵人的致勝秘笈,都被文天祥學了去。而自己在朝中的同伴,卻慢慢變得比漢人還漢人。

不知道,我們到底誰征服了誰。對着孤燈,大元江西行省右丞達春寂寞地想。

迷局四中弄潮三第4章 初(六)華夏四下華夏二選擇一下弄潮八上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職責(二)輪迴四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風暴(三)風暴十下華夏三上雲動一第2章 職責(六)第2章 蝶變(五)迷局三下第4章 初(三)第2章 破局(一)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狩(五)第4章 驚雷(八)風暴七下第3章 死生(六)風暴七下第1章 劫(七)第4章 驚雷(九)弄潮六破賊四第1章 狩(一)輕車四下天變三上第5章 龍吟(一)國戰八迷局四上第2章 蝶變(四)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天下(四)輕車二上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對峙(二)第4章 虎嘯(五)第5章 龍吟(六)迷局五輪迴六第2章 破局(三)第2章 蝶變(三)第2章 職責(五)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弄潮(一)迷局六上合圍五中風起一第5章 風暴(五)輪迴四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初(三)風暴七第4章 虎嘯(二)合圍五下華夏二第3章 死生(四)第5章 龍吟(一)第5章 龍吟(六)破賊三第5章 龍吟(五)第2章 職責(七)第4章 初(五)第4章 初(七)第4章 斷腕(三)華夏四下第3章 天下(八)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劫(二)迷局三下第4章 初(八)第4章 驚雷(五)合圍四上第2章 破局(三)華夏四下第4章 斷腕(二)迷局一下第3章 碰撞(二)合圍五下合圍四上第3章 天下(八)第1章 廟算(二)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斷腕(五)國戰七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死生(二)輪迴三國戰十第2章 破局(三)第1章 狩(一)第1章 劫(六)第5章 龍吟(一)第1章 進攻(二)
迷局四中弄潮三第4章 初(六)華夏四下華夏二選擇一下弄潮八上第2章 破局(五)第2章 職責(二)輪迴四第4章 驚雷(十)第5章 風暴(三)風暴十下華夏三上雲動一第2章 職責(六)第2章 蝶變(五)迷局三下第4章 初(三)第2章 破局(一)第3章 死生(二)第1章 狩(五)第4章 驚雷(八)風暴七下第3章 死生(六)風暴七下第1章 劫(七)第4章 驚雷(九)弄潮六破賊四第1章 狩(一)輕車四下天變三上第5章 龍吟(一)國戰八迷局四上第2章 蝶變(四)第3章 碰撞(二)第3章 天下(四)輕車二上第2章 職責(五)第1章 對峙(二)第4章 虎嘯(五)第5章 龍吟(六)迷局五輪迴六第2章 破局(三)第2章 蝶變(三)第2章 職責(五)第4章 驚雷(十二)第1章 弄潮(一)迷局六上合圍五中風起一第5章 風暴(五)輪迴四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初(三)風暴七第4章 虎嘯(二)合圍五下華夏二第3章 死生(四)第5章 龍吟(一)第5章 龍吟(六)破賊三第5章 龍吟(五)第2章 職責(七)第4章 初(五)第4章 初(七)第4章 斷腕(三)華夏四下第3章 天下(八)第5章 風暴(一)第1章 劫(二)迷局三下第4章 初(八)第4章 驚雷(五)合圍四上第2章 破局(三)華夏四下第4章 斷腕(二)迷局一下第3章 碰撞(二)合圍五下合圍四上第3章 天下(八)第1章 廟算(二)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斷腕(五)國戰七第3章 死生(五)第3章 死生(二)輪迴三國戰十第2章 破局(三)第1章 狩(一)第1章 劫(六)第5章 龍吟(一)第1章 進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