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職責(六)

“普寧大捷,殲敵兩千餘人……”

“潯州大捷,守軍三千餘人無一漏網!”

“龍山大捷,共殲滅元軍四千三百餘人,殺元將翟光!”

“橫州大捷,殲敵近五千,我部正在分散追擊,預計月底前掃平橫州全境!”

祥興三年五月,西征軍在副統制鄒洬的率領下勢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廣南西路地方豪強打得抱頭鼠竄。

一道道捷報接踵而來,被瘟疫折騰得焦頭爛額的大都督府幕僚們興奮得忘記了疲倦,把福建兩廣連成一片,是大夥籌劃已久的佈局。完全擁有了沿海三路,大宋就有了相對戰略縱深。再不復一點被突破,就只能躲入深山,或流亡海上的尷尬局面。

幾乎所有人都非常高興,除了個別心思非常縝密的參謀外。戰報上的文字看起來固然令人欣喜,可一路打下去,每戰殲敵數目卻越來越多,這明顯不符合常規。所謂廣南西路元軍,絕大部分是地方豪傑的私兵,戰鬥力和士氣都極其低下。仗打到這個分上,他們居然還不肯投降,難道張弘範臨北返前,給他們灌了什麼**湯不成?

答案就擺在文天祥的桌面上,一份份捷報下,壓着幾分絕密報告。內政部的探子們將最近一段時間軍中發生的事情,如實地記錄了下來。經過劉子俊的加工整理,一切的前因後果,已經呼之欲出。

是軍中幾個高級將領充分利用了士兵們對選舉制度的誤解與不滿,對廣南西路的豪強進行了清洗。或者可以這樣認爲,是軍中將領們利用手中職權,在規則允許範圍內,以一種激烈的手段,表達了他們的政治訴求。

幾乎與劉子俊的報告同時送達的,還有鄒洬和蕭鳴哲兩人的信。在信中,二人坦率地陳述了他們對新政即將被人利用的擔憂,並且不約而同的認爲,既然丞相府和破虜軍打下了這片地盤,在沒滿足丞相府和軍隊的需求前,地方官員不應該由沒有任何功勞的外人來做。兩年前的選舉是事急從權,而眼下大都府管轄的地域和麪臨的局勢,要比兩年前複雜得多。官職對人們的誘惑,也比兩年前大得多。此時推廣兩年前的選舉方式,不但不合適,而且會造成新光復地區政局不穩定。

鄒認爲選舉的弊端主要有兩條,第一,粗糙的選舉辦法,難以保證官員對大都督府的忠誠度,其二,選舉上來的官員,與科舉官員一樣,不能保證他們的辦事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經選舉而上來的官吏們比科舉而造就的官員還少了十年寒窗苦讀,一旦連字都認不全的土財主被選上來,難免成爲內外對手的笑柄。

“你們以爲打江山就是爲了分贓麼!”文天祥用指關節敲打着桌面,恨恨地想。這次西征,之所以選擇鄒洬擔當主帥,看中地就是他那分寬闊的心胸。本以爲有他在軍中坐鎮,諸將們,特別是原江淮軍將領們對廣南土豪的報復不會那麼激烈,誰知道,鄒洬非但沒有起到折衝作用,而且充分利用了江淮軍舊部的報復心理。

在給文天祥的信中,鄒洬絲毫沒隱瞞自己的想法。他在信中說道,自己不懂得丞相大人爲什麼堅持那個選舉,主動放權於人。但是,如果丞相大人堅持這樣做,他會絕對與丞相大人保持一致。爲了把將來的危機消滅於萌芽狀態,他甘願做一個惡人,不接受廣南羣豪的輸誠,而是將那些盤根錯節的家族勢力掃蕩乾淨,交給丞相府一張白紙。

在這張白紙上,丞相大人可以隨意揮灑。新政重百姓而輕豪強,廣南兩路的豪強土地被沒收了,就失去了當豪強的資本。這些人除了進城開作坊或當商人,沒有其他路可選擇。當然,他們還可以選擇投奔北元或抵抗到底,那更省事,大都督府連贖買土地的費用都省下了,可以出資多開幾家工廠,安置更多的流民。

蕭鳴哲的信比較委婉,這個進士出身的儒將先自我請罪,承認是由於自己安排軍隊進城順序有誤,導致了藤州城十幾戶大家族被蘇劉義帶人清算。但他認爲,不應該因此就治蘇劉義的罪,因爲從那些豪強家中,蘇劉義抄出了足夠的犯罪證據。這些人除了勾結北元,背叛大宋外,還與地方官員狼狽爲奸,奪人田產,搶男霸女,無惡不作。憑藉他們犯下的那些罪行,也該將他們繩之以法。

至於其他州縣豪強,因爲同情藤州豪強們的境遇而奮起反抗的行爲,蕭鳴哲這樣解釋。這些豪強本來就不甘心受制於人,自李唐以來,廣南西路就幾乎是世家大姓的獨立王國,朝廷官員來了如同擺設。既然他們選擇這個時間跳出來與破虜軍爲敵,不如借勢將他們擠掉。就像拔膿割瘡,短期看來雖然有些疼,卻能爲沿海諸路,贏得長久的平安。

在信的末了,蕭鳴哲也與鄒洬一樣,表示如果丞相大人認爲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有誤,他甘受任何責罰。但將福建北部曾經試行過的選舉向其他地方推廣,一定需要慎之又慎。大都督府雖然依舊奉着大宋旗號,但一切政令都是自起爐竈。現在,就好像在立國之初。一切雖然都是草創,但事關國家制度,開頭必須儘可能合理。否則,將來發現有大缺陷,改起來也晚了。如果文天祥的繼任者威望、能力遠不及他本人,則會抱着前人的錯誤一直走下去。就像當年的大宋,太祖立國時爲了防止武將割據而訂立重文輕武的國策,後世皇帝就一直繼承下去,沒有力量也沒有能力改變,積殘積弱,直到被北方崛起的蠻族滅亡。

初夏的陽光很明亮,大都督府院子內,完顏靖遠指揮着一個營的親兵,熱火朝天地挖着排水溝。對於這個深度和寬度都可以藏一支人馬在裡邊的暗溝,士兵們心裡感到很好奇。爲了早日看到成品的樣子,大夥幹起活來精神百倍,勞動的號子喊得震天響。

相比於院子中的熱鬧,文天祥處理軍政大事的房間卻顯得冷冷清清的。核心參謀們從來沒見過丞相大人臉上出現這種陰沉的表情,都覺得有點怕。幾個剛剛補充進來不久的新人藉着出門找尋情報的藉口,悄悄地順着牆角溜了出去。

文天祥很憤怒,也很失望。如果只是楊曉榮、蘇劉義犯下這樣的錯誤,他還能設身處地的從二人角度上,給他們的行爲找一個可以理解的理由。但鄒洬、蕭鳴哲、杜滸都是他身邊最親信的人,如果他們對新政的理解,只侷限於一場據功行賞的分贓大會程度,還能期待別人怎樣?

他們是百丈嶺那場大夢醒來後,受自己影響最深,心思與自己靠得最近的人。同樣還包括陳龍復和劉子俊,幾個人加在一起,已經涵蓋了大都督府文、武官員中見識最深,目光最遠的核心力量。

難道江山社稷,一定就是強者的紅利麼?

突然間,文天祥感到自己很孤獨。這種感覺,就像在百丈嶺上剛剛醒來時,自己拿出無數神兵利器的圖案,卻沒有一樣能被人接受一樣,窒息般的難過。

“丞相,廣南西路最新局勢圖擺出來了!”參謀長曾寰小心翼翼地靠上來,低聲說道。

也許,誤解的人還包括他們,文天祥嘆了口氣,望着手足無措地參謀們想。撿了幾封密函,交到曾寰手上。帶着幾分試探的心情問道:“憲章,你怎麼看!”

也許是因爲他的表情太嚴肅,其餘幾個參謀全找藉口走開了,這種情況,他們可不想留下。一旦丞相大人想嚴肅軍紀,大夥求情不求情都不合適。

一直想進言又找不到機會的曾寰快速把密函翻了一遍,事態的發展程度令他感到有些吃驚。但曾寰臉上,卻不敢把驚詫的表情露出來,徒增文天祥的煩惱。想了想,笑着安慰道:“依末將之見,這好比眼前的瘟疫,來得快些比慢些好!”

“此話怎講?”文天祥楞了一下,曾寰的回答顯然出乎他意料之外。

“丞相大人可曾記得金大夫關於瘟疫的論述否?”曾寰沒有直接回答文天祥的提問,繞着圈子勸諫道。

李興從兩浙掠來的那個金大夫爲人饒舌,但治病的確是一把好手。瘟疫初起時,全憑了他的建議,丞相府才實行了一些及時有效措施,減緩了疫情的擴散速度。

瘟疫初起時,包括文天祥在內,所有人都非常緊張。在衆人憂心忡忡地討論達春是否會趁機來攻時,在一旁帶着學徒給房間“消毒”的金大夫上前進言道,這場瘟疫是蒙古人故意投毒,而不是正常瘟疫爆發。所以,元軍的進攻,最早也會於盛夏來臨後。

金大夫人關於瘟疫是人爲投毒的論據是,以劍浦爲界限,閩江的上游無一處被瘟疫波及。而閩江的下游,和閩江支流太史溪沿岸,卻是瘟疫爲禍最重的區域。這說明,瘟疫是沿清流和太史溪下來的。林恩等邵武來的巧匠們,在邵武時身體健康,來到福州卻立刻病倒,就是因爲在閩江上喝了不乾淨的水而導致。

綜合槿江、九龍江兩岸送來的瘟疫爆發消息,種種證據表明,瘟疫始發點肯定在汀洲,北元的駐地附近。爲了避免被世人責罵,也避免自家兵馬被波及,短時間內,達春只會帶領元軍向後撤,而不會將戰線推前。

這番論述在瘟疫爆發初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混亂的人心因此而穩定,大都督府也憑此從容地制訂了應對措施,把財力和精力最大程度集中到抗擊瘟疫上。

但這些話,與鄒洬、蕭鳴哲等人的做爲有什麼關係?文天祥百思不解。

“丞相可曾記得,金大夫說,瘟疫初來時,最怕的是緩,而不是急?”見文天祥沒理解自己的意思,曾寰低聲提醒。

“依你之言,這不是一件壞事?”文天祥猛然醒悟,詫異地問。

“在乎丞相大人如何看,依末將之見,鄒將軍和蕭將軍倒是胸懷坦蕩,不似一些人,把手段盡使在背後。最近儒林之中,好多對新政一向頗多微詞的人,冒着被瘟疫感染的風險,在福州大肆聚會,誰在背後組織,丞相大人知道麼?”曾寰聳了聳肩膀,進了一句“讒言”。

“你是說陸大人把他們召集起來的吧!”文天祥低聲問道,話語裡帶着深深地失望。

關於瘟疫的緩急,金大夫曾經說過,如果是蒙古人投毒,則瘟疫表面來勢洶洶,卻持續不過夏天。認爲“毒表”屬於外來,沒有埋在民間。若是瘟疫緩緩而發,反而更加麻煩。那說明“疫根”早在百姓中潛伏,一旦開始爆發,形勢雖然緩,卻無可收拾。

對於目前反對新政的各種表現,曾寰認爲與瘟疫爆發類似。破虜軍內部雖然反對聲音高漲,鄒洬、蕭鳴哲等人的手段雖然有些極端,卻對外不對內,釋放出來後,實際上沒對大都督府造成什麼危害。反而,換一個角度上講,鄒、蕭二人的作爲,的確有利於政權的穩固。老百姓只在乎誰能讓他吃飽飯,填飽肚子之前,不在乎那麼多所謂大義和長遠目標。破虜軍以強力打擊豪強,激起的反對浪潮高,從貧苦百姓中獲得的支持力度也同樣大。

而對大都督府和新政真正有威脅的,是那些沒有表現出來,卻潛伏於平和表面下的“疫根”。就如一些死抱朱子之言的腐儒,和一些投機者。如果他們操縱了選舉,恐怕最後爆發出來時,的確像鄒洬、蕭鳴哲和陳龍復等人指出的那樣,將陷大都督府於萬劫不復。

從內政部門送來的情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渾水摸魚的動向。非但一些宗族勢力把眼睛盯上了被瘟疫耽擱的,兩廣地區官員的選拔。儒林和朝廷,也在背後躍躍欲試。

幾方面的表現比較,鄒、蕭兩位將領在廣南的作爲,與其是說用極端手段,向丞相府暗示他們的不滿。倒不如說是軍中針對士大夫、行朝舊官吏和地方豪強的一記強力反擊。

所以,站在破虜軍的立場上,曾寰不認爲鄒洬做得有什麼錯。見文天祥對自己的話若有所思,這位向來只管軍務,極少干政的破虜軍參謀長後退了半步,先端端正正施了一個禮,然後,大聲說道:“末將以爲,丞相欲治癒我華夏曆朝歷代官場上,爲官者只拍上司馬屁,卻不顧百姓死活的痼疾。立意雖然好,只怕到頭來被人所用,白白便宜了有心者!鄒將軍這一殺,雖然擔了許多罵名,卻震懾了人心,也收穫了人心!”

“噢?”文天祥沒想到曾寰以清晰的邏輯,卻推出了與自己所想完全不同的結論。剛剛緩和幾分的火氣,又被勾了起來。瞪大雙眼,盯着曾寰問道:“如憲章所言,丞相府該嘉獎軍中諸將擅殺之舉了?”

手握權柄這麼久,第一次,文天祥想找一個罪魁禍首來推出去砍掉,讓人看看自己推行新政的決心。那是被歷史中無數國家證明過的好辦法,爲什麼偏偏由自己試行起來,就這樣難,這多擎肘。

鄒洬的表現令人失望,蕭鳴哲是個爛好人,陸秀夫處處給自己設陷阱。作爲一個難得的清醒者,曾寰分析了雙方表現後,居然也義無反顧地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這到底是爲了什麼?難道,時勢真的逼着自己成爲一個鐵血宰相,用鋼刀推行自己的理想麼?

陽光從窗子外射進來,照在他的背上,使他的身形顯得分外高大。幾乎充斥了整個空間,居高臨下地,欲將擋在面前的所有東西壓成碎片。

欲行非常之事,必須以非常之手段。古書上幾句格言,剎那間闖入了他的腦海。身體裡,他感覺到彷彿有一頭猛獸,咆哮着欲衝出囚籠。內心深處,卻有一絲清明的感覺,壓抑着心中的狂噪,加固着牢籠的強度。

感覺到了文天祥身上強烈的恨意,曾寰楞了楞,不由自主向後退了半步。一瞬間想解釋幾句,澄清丞相大人對自己的誤會。內心中涌起的倔強卻令他直直地站穩了身軀,大聲抗辯道:“二位將軍是否有錯,末將不敢多言。破虜軍檄文中,對兵臨城下依然堅持爲北元效命的,的確可按通敵罪論處!規則如此,其他,非末將所知!”

迷局二中第1章 狩(八)破賊二第5章 龍吟(一)第1章 劫(三)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一下第1章 劫(二)第1章 劫(七)拔劍六下第2章 破局(二)第4章 斷腕(四)第1章 狩(六)第1章 劫(二)弄潮六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初(二)迷局六上第1章 狩(四)選擇五強盜貴族三國戰四迷局一下第5章 龍吟(六)迷局六上弄潮八下第1章 狩(七)第1章 廟算(二)強盜貴族三拔劍八上第2章 破局(四)華夏三上第4章 驚雷(十二)華夏六光明之城三華夏一下選擇一下第2章 百鍊(一)風起四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碰撞(一)華夏一第3章 天下(九)第5章 風暴(一上)第1章 對峙(一)第5章 風暴(五)拔劍四國戰八拔劍六上第4章 斷腕(一)第1章 弄潮(二)輕車三上第4章 驚雷(十)第1章 弄潮(一)國戰七國戰七第1章 對峙(一)第4章 初(四)第3章 天變(一)第1章 劫(三)輪迴二輪迴六風暴七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斷腕(四)第4章 驚雷(五)第4章 驚雷(六)華夏三下拔劍六上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劫(六)光明之城二下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1章 進攻(四)輪迴五一二第1章 進攻(三)風起四第2章 蝶變(二)風起五合圍二上天變三上第2章 百鍊(三)第4章 斷腕(七)第1章 弄潮(一)選擇四第3章 雲動(六)國戰二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2章 破局(二)第3章 天下(一)天變三上風暴十下輕車二下
迷局二中第1章 狩(八)破賊二第5章 龍吟(一)第1章 劫(三)第2章 輕車(一)國戰十一下第1章 劫(二)第1章 劫(七)拔劍六下第2章 破局(二)第4章 斷腕(四)第1章 狩(六)第1章 劫(二)弄潮六第1章 輪迴(一)第4章 初(二)迷局六上第1章 狩(四)選擇五強盜貴族三國戰四迷局一下第5章 龍吟(六)迷局六上弄潮八下第1章 狩(七)第1章 廟算(二)強盜貴族三拔劍八上第2章 破局(四)華夏三上第4章 驚雷(十二)華夏六光明之城三華夏一下選擇一下第2章 百鍊(一)風起四第3章 碰撞(四)第3章 碰撞(一)華夏一第3章 天下(九)第5章 風暴(一上)第1章 對峙(一)第5章 風暴(五)拔劍四國戰八拔劍六上第4章 斷腕(一)第1章 弄潮(二)輕車三上第4章 驚雷(十)第1章 弄潮(一)國戰七國戰七第1章 對峙(一)第4章 初(四)第3章 天變(一)第1章 劫(三)輪迴二輪迴六風暴七第4章 虎嘯(二)第4章 斷腕(四)第4章 驚雷(五)第4章 驚雷(六)華夏三下拔劍六上第3章 死生(五)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劫(六)光明之城二下第5章 風暴(三)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1章 進攻(四)輪迴五一二第1章 進攻(三)風起四第2章 蝶變(二)風起五合圍二上天變三上第2章 百鍊(三)第4章 斷腕(七)第1章 弄潮(一)選擇四第3章 雲動(六)國戰二第2章 職責(三)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光明之城(四)第三 卷薄暮弄潮五第2章 破局(二)第3章 天下(一)天變三上風暴十下輕車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