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六上

迷局 (六 上)

迷局 六

數十名左翼軍士卒在百夫長的帶領下,哆哆嗦嗦走過曠野。四下裡,聽不到人聲,也很少有秋蟲的鳴叫,偶爾遠處傳來一聲悠長的詠歎,那是月夜裡的狼嚎。

隨着狼嚎聲,田野裡冒出幾盞淡藍色的小燈籠,滾動着,滑過草尖,輕輕打個旋,彷彿有人提着燈籠在行走。當士卒們打火把衝過去,藍色的燈籠又消失不見。腳下的泥地中,只有幾片慘白色的碎骨。

“見鬼,夜裡也不讓人安生!”巡夜的士兵喃喃地叫罵,表達着自己對環境,還有身上任務的不滿。

鬼蜮一樣陰森的城市,偏偏是泉州的北方門戶。守在這裡的士卒,可謂是倒了八輩子黴,非但城內沒有油水可撈,還要時刻提防着破虜軍打過來。即使沒有敵軍的威脅,田野裡那些鬼火也讓人受不了。太陽一下山,就星星點點冒出來,就像有幾萬人,打着燈籠聚會一般,越看,心裡越滲得慌。

“是死在蒙古人屠刀下的冤魂啊!”百夫長放下火把,雙手合十,爲亡者的靈魂祈禱。也祈禱冥冥中的神靈張開雙眼,保佑自己這夥人平安熬過今夜,執行完該死的巡城任務。至於明天怎樣,心中不敢去管。

所謂的城,已經是一堆瓦礫了。興化、仙遊、蒲田皆如此。昔日萬頃糧田,已經全部荒廢爲野地。聞名遐邇的興化稻和蒲田瓷,也斷了產。原來萬船雲集的興化灣,不再有片帆入港。只剩下沙灘上腐斷的桅杆,和爛在船塢中的海泊,還記得附近港口曾經的繁華。

這裡曾經是閩南的糧倉。自盛唐以來,百姓陸續修築了延壽陂、南安、太平、木蘭四陂,構成了灌溉莆田南北洋平原的四大水系,使原來木蘭溪下游的大量灘塗、鹽鹼地變成了萬畝良田。宋初,陳家子從安南帶回占城稻種,使得興化境內百姓,再無餓殍之色。

這裡也曾經是大宋的銀庫。每年,往來泉州的海船通常都會到興化灣轉一轉,補給糧食、淡水,順便採購些興化特產的瓷器、漆盤,填補未滿的船艙。同時帶給當地人沿海各國的特產。

一切繁華在消失於兩年前那個瞬間。蒙古人大舉來攻,背後泉州城的蒲壽庚帶着閩南百姓寄予厚望的左翼軍投降。興化軍百姓不願意將辛苦建立的家園交給強盜,在陳氏父子的組織下,自發爲國守土。怎奈百姓願意爲國效力,官員卻想着保存自家榮華。不久,大將林華投敵,通判曹澄孫開城降元,閩廣宣撫使陳文龍被捕,絕食而死

未己,文龍之子陳瓚殺林華,復擁其城。索都大怒,星夜來攻。陳瓚率闔城百姓堅守孤城七個月。最終,興化城再度被索都和蒲壽庚聯手城破。陳瓚被車裂,索都下令屠城三個時辰,從此興化成爲鬼蜮。

沒有風,雲飄得也很慢。淺灰色的雲層後,慢慢浮出半輪血月。月光打在人臉上,泛起淡淡的青黃。

“頭兒,我覺得,這月色怎麼如此滲得慌!”一個提着燈籠的小卒湊到百夫長耳邊,低低的說。

“怨氣重,趕快走吧。到媽祖廟附近,順便燒柱香!”燈影下,百夫長臉上的抽搐清晰可見,帶着麾下匆匆跑下原來是外城牆的土坡。隱隱的,他心中也覺得不踏實,一時卻又說不清楚,到底是哪裡不妥當。

也許是當時跟在蒙古軍身後殺人,殺得太多了吧。很多士卒嘆息着想,心中充滿了悔恨之意。左翼軍是蒲壽庚兄弟的私軍,這幾年,蒲家踏在宋室宗親的血跡上崛起,左翼軍一直充當着蒲氏兄弟手中的鋼刀,殺人無算。只是,最近這把刀砍錯了地方,嘣出了幾道豁口。

如果是河對面的破虜軍打過來,會不會放過我們呢。膽小者,一邊懺悔,一邊四下觀望。破虜軍第一標就在不遠處的高蓋山下,上個月爲了爭奪福清一帶的控制權,雙方已經交過手。破虜軍一天之內左翼軍五千精銳殺得丟盔卸甲。從那一刻起,興安州(興化軍的別稱)的所有將士就明白,此地“歸還”給大宋是早晚的事。雙方戰鬥力的差別,是羊與獅子的差別,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那慘烈的一戰,至今還刻在左翼軍士卒的腦海裡。

上個月初,蒲壽庚聽說有一支破虜軍越過閩江,攻克了福清。大怒,立刻派了五千精銳重甲迎戰。雖然知道對方的實力很強大,但蒲氏兄弟並不認爲麾下的左翼軍會輸。整個福建,左翼軍的裝備是最精良的。牌頭(十夫人長)以上都是披着牛皮甲,百夫長以上都是細鐵柳葉甲,內襯牛皮。這是蒙古人纔有的重裝備,放眼投靠大元的各支新附軍,只有富家天下的蒲家左翼軍才能裝備得起。

兩支對自己戰鬥力都抱着極大信心的軍隊,在福清城外撞在一起。開始的時候,破虜軍見自己人數少,慢慢地退向了城牆,在兩軍之間留出了開闊的緩衝區。左翼軍五個千人隊,就在萬夫長黃謙的率領下,衝了過去。

蒲壽庚對大夥不薄,每月的餉銀能按時發放,戰死者的家屬還能得到重金撫卹。抱着士爲知己者死的念頭,五千左翼軍衝得毫不猶豫。

就在他們距離對方還有一百餘步的時候,半空中突然飛起一道白光。猶如閃電般,直直地劈進了衝鋒的隊伍裡。金鐵之聲交鳴,無數個重甲兵驚詫地看到,自己一向信賴的鎧甲就像紙糊的一般,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血,泉水般從破口出噴出來,在地上飛濺。

那是弩,沒有鵰翎的弩,是它,讓一百步的距離,成爲生與死的分界。在重賞的刺激下,蒲家左翼軍的衝擊奮不顧身。但鐵甲卻擋不住弩箭的竄刺。那種被稱爲破虜弓的弩,左翼軍中的高級將領也見過,蒲家還試圖仿製這種利器,但試了幾個月,發覺造價實在太高,只能放棄,並且認爲以破虜軍的財力,不可能在軍中過多配備。結果到了戰場上,將領們卻發現,對方的士兵幾乎人手拿了一把鋼弩。

“第一排,射,後退裝弩。第二排,射,後退裝弩,第三排,上前五步,射!”在機械的口令下,五百破虜軍前後移動,掀起一道道起伏的人浪。每道浪花涌起,都有整整一排左翼軍倒下。

四百五十把鋼弩,交叉射擊出一塊死亡區域。區域中,沒有任何生命能挺直身軀。平素的嚴格訓練,讓破虜軍士兵配合默契得如一臺殺人機械,儘管很多士兵看着前方的血腥場面胃腸裡翻江倒海,但他們還是跟隨着營正的命令,機械地裝填、射擊、後退、前進。

前排的左翼軍被射翻,倒地。後排的士兵剎不住腳步,踏着袍澤的身體前衝。幾步之後,再度倒地。別人的戰靴再度踏上他們的身體,趟過血河,衝向死亡的懷抱。來不及害怕,也來不及猶豫。

五十步,終於有人趟過了五十步血河,看清了對面破虜軍將士的面目。“衝啊,奪回福清城,每人賞銀二兩。斬首一級,每人賞鈔半貫!”千夫長黃謙大聲喊道,揮舞着鋼刀衝在最前排。

即使不能殺入福清,他也要把城下這夥弩手殲滅。轉眼間,麾下五千多弟兄倒了一千有餘,巨大的損失,已經讓他失去了理智。

對面,那個穿着軍官服色的年青人笑了笑,放下弓,用力一揚手。

幾十個鐵疙瘩從弩手背後飛起,冒着輕煙,落到重甲步兵的腳下。沒等他們反應過對方扔了什麼東西,“碰”,一聲巨響,無數屍體飛向了半空。倖存者猛然從狂熱中清醒,丟掉武器,如浪花般退回。哪裡還來得及,將後背暴露給對方,是戰場上的生存大忌。

血,在地上飛濺成河。憤怒的弩箭追逐着面前的每一條生命。伴着戰鼓的節奏,破虜軍的弓弦聲清脆而整齊。

弓弦聲嘈嘈切切如歌,無數人不甘心地倒下。頻死着的**和弩箭破空聲交織於一起,就像佛寺晚鐘聲裡的梵唱。

一退半里,在親兵拼死護衛下逃過一次劫難的黃謙停住腳,儘量收攏起自己的部下。沒等他把人數點清,身後已經響起追擊者的腳步。五百名破虜軍將士,擎着雪亮的鋼刀追了過來,越追越近,越追越近。

對方是沒有端着弩輕甲步兵,倖存的左翼軍將士心中一鬆。還沒等他們決定是且戰且走還是組織一次反擊,半空中,突然響起尖利的呼嘯。

幾枚冒着輕煙的彈丸,從城頭上呼嘯着砸了下來。落入了聚攏在一起的士兵當中。當倖存者從硝煙中睜開雙眼,沒有人敢認爲,彈丸所炸開之處還是人間。自己的袍澤已經不知去向,原來他們站立的地方,地獄之火熊熊燃燒,斷臂,殘肢,人的頭顱,在空中飛舞,盤旋,下墜。

又幾枚彈丸飛來,在驚詫的士兵們面前炸裂。帶着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千夫人長黃謙飛上了天空。看着自己的下屬在自己面前四分五裂,看着自己心愛的猴子甲破成碎片。看着自己的手臂、大腿,突然意識到那些東西,原來都屬於自己,然後就墜入了無盡黑暗。

原來被屠殺,是如此恐怖的事。倖存者拎着武器,不知道是該繼續逃命,還是跪地求饒。他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勇氣,人跑得快,快不過天空中飛來的炮彈和弩箭。求饒,當年跟着蒙古軍殺盡興化城中三萬百姓時,有誰憐憫過城中百姓是自己的同胞!

幾百把鋼刀砍了過來,失去了主見的左翼軍將士,機械地抓起武器,迎戰。然後毫無抵抗力地被砍翻。習慣性地在殺戮面前逃跑,然後被追上來的鋼刀刺倒。

有人跪在了地上,丟掉武器,把頭扎進了泥土,把命運交到了對方手中。讓他們欣慰的是,利刃破空的聲音沒在頭頂上響起。幾個年齡比較大,讀過書模樣的人把他們聚攏在一起,一一登記,造冊。然後像趕牲口一樣地將他們趕向了城門。

城門口,一夥奸商模樣的人,對着戰場指指點點。

那一戰,五千左翼軍重甲只逃回了三百多人。兩千多戰死在福清城外,一千八百多被俘虜,還有數百人不知去向。而破虜軍如何處置俘虜的手段,很快從福州那邊傳了過來。(宋代的重甲兵與歐洲的重甲兵定義不同,裝備要輕得多)

沒參加過興化屠城血案的,算俘虜,可以選擇回家或加入破虜軍預備隊,經訓練和教育後成爲補充兵。而跟着韃子屠過城的,要到礦山中做十年勞役。只到他們認清了自己的罪孽,纔可以被家人贖回。

“十年勞役啊,在暗無天日的礦井裡!”巡夜的左翼軍士卒瑟縮着,爲自己今後的命運而擔憂。早知道如此,就不跟在蒲壽庚身後殺人了,只看到了殺人搶劫時的愉快,卻沒想到了,欠了債,早晚需要還的。

這裡畢竟是大宋的土地,蒙古人得意得了一時,得意不了一世。一旦他們自己失去了武力優勢,華夏百姓,會一人一塊磚頭,將他們丟回漠北去。流傳於民間的報紙上的話,讓每個人心裡都犯思量。這種從福州一帶流傳出來,跟着商販和流民散發向大元各地的報紙,殺傷力有時候比弩箭還嚴重。

“我聽說如果陣前倒戈的話,可以免罪!”有心思機靈者,在看過報紙後,就暗中串連。在邵武之戰最後一刻反水的楊曉榮的事情他們聽說過。雖然事後大元殺光了楊曉榮的全家老小,但跟着楊曉榮反水的那六千弟兄,可都成了破虜軍。過去做的壞事,一筆勾銷。

“頭兒,如果破虜軍攻過來,您說咱們咋辦呢!”提着燈籠的小卒,跟在百夫長身後,喋喋不休地問。心中渴望着能從百夫長嘴裡,聽到那個對大夥最有利的答案。

“咋辦,蒲大人對大夥有恩,大不了是個,呸,呸,你他媽的哪壺不開提哪壺!”百夫人長狠狠地揣了小卒子一腳,唾罵道。

蒲壽庚對大夥有恩,但他不想死。不想連對手還沒看清楚就稀裡糊塗的被炸死。更不想自己死之後,還要背上漢奸的罪名。流傳在各地的報紙,已經把漢奸的定義說得很清楚了,不管是南朝的宋人,還是北方的漢人,只要給蒙古人當走狗,屠戮自己同胞的就是漢奸。無論他的學識、職位,也無論他有多麼冠冕堂皇的藉口。據說報紙流傳開當月,大都城就有幾個老儒吐了血。

那個有“江漢先生”之名的老儒的門下弟子寫了很多文章替他投靠蒙古人的行爲辯護。結果,越是欲蓋彌彰,漢奸之名隨着這些辯護之詞傳得越遠。

遠處的草叢中,傳來了一陣沙沙聲,如風拂過般,細細的,密密的,由遠而近。曠野中的狼嚎聲嘎然而止。血月下,荒草地中好像有什麼東西動了動,接着,齊腰的野草又晃了晃,越來越劇烈。

“不是風,有人!”幾個巡夜的小卒大叫起來,拎起手中銅鑼,就打算敲。

“敲你個頭,怕死得慢啊!”百夫長一把奪下銅鑼,護到了自己的了後心上,頭一低,腰一哈,撒腿就跑,邊跑,邊喊道,“別進內城,跟着我穿南門,回鄉下去,不想死的就快!”

士兵們恍然大悟,扔下兵器就跟了過去。幾個對蒲家存了一絲忠心的提刀欲戰,沒等弄清對方人數多少,已經被弩箭釘翻在曾經是城牆的土坡上。

“破虜軍攻進來了,破虜軍攻進來了!”有人在興化城的大街上,淒厲地喊,試圖組織剩餘的百姓抵抗。結果讓他大失所望,已經沒剩幾戶人家的巷子裡,很快響起了悉悉嗦嗦的拴門窗聲。

屠城中的倖存者,巴不得破虜軍前來爲他們報仇。有人趴在窗口後,看着亂做一團的左翼軍,嘴角慢慢涌上了一層笑意。

有人偷偷地在街道入口處,扔下了火把。有人將無人居住的房子點燃,替破虜軍照亮進攻路線。有人偷偷地用火把提示自己的軍隊,興化城是回字型,雙層。內城防禦比外城緊密。也有人,抓起自家門閂,躲在街角陰影中。

一個落了單的左翼軍小兵跌跌撞撞闖進街角,試圖找地方躲避。暗處突然飛起一塊磚頭,打中了他的後頸。

小兵**一聲,軟軟地倒下。幾個不滿十歲的孩子衝出來,拿着磚頭、木棍,照着他的臉一頓亂敲。頃刻,求饒聲就變成了**。

**慢慢沉寂,孩子們擡着死者的長槍躲到了矮牆後。冷冰冰的槍尖在血月下閃着微寒。比槍鋒更寒冷的,是孩子們的眼睛。

屠城時,他們躲在家人的屍體下逃過劫難,然後在鬼蜮中長大。有人在他們心中播種下了仇恨,他們就要奉還以仇恨的果實。

合圍一上第1章 狩(七)第1章 狩(七)一二強盜貴族三第1章 進攻(六)迷局四下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1章 進攻(三)草莽英雄魔幻短篇輕車三下第1章 狩(八)第3章 天下(十)國戰十一上第2章 百鍊(一)弄潮七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斷腕(一)風起二風起一第3章 碰撞(二)第2章 百鍊(三)黃昏四雲動一風暴七第1章 進攻(四)第5章 龍吟(一)第2章 百鍊(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風起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九)選擇四第1章 弄潮(一)光明之城二下第4章 驚雷(十)第2章 百鍊(三)第3章 天下(九)輕車四下弄潮六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劫(一)第1章 對峙(六)第3章 天下(五)迷局六下輕車三上第3章 天下(十)迷局六中華夏四上風起四國戰十一下迷局一下第1章 劫(七)光明之城二下第4章 初(八)第3章 天變(一)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劫(七)第4章 斷腕(七)風起四第3章 雲動(四)華夏三上第1章 對峙(六)第2章 破局(三)第1章 進攻(六)國戰六下第3章 死生(二)第5章 龍吟(一)第2章 破局(一)強盜貴族三第1章 輪迴(一)弄潮八上黃昏三第5章 風暴(六)第4章 初(二)第1章 弄潮(一)第5章 風暴(九)天變四第3章 碰撞(三)第3章 天下(十一)第3章 雲動(四)一二第2章 蝶變(八)第3章 天下(四)破賊三輕車四上迷局六中第1章 狩(二)國戰二第3章 天下(五)迷局四上迷局四下廟算三上國戰九第4章 驚雷(十一)合圍三下第5章 龍吟(二)第3章 死生(六)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百鍊(三)
合圍一上第1章 狩(七)第1章 狩(七)一二強盜貴族三第1章 進攻(六)迷局四下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1章 進攻(三)草莽英雄魔幻短篇輕車三下第1章 狩(八)第3章 天下(十)國戰十一上第2章 百鍊(一)弄潮七第3章 天下(二)第4章 斷腕(一)風起二風起一第3章 碰撞(二)第2章 百鍊(三)黃昏四雲動一風暴七第1章 進攻(四)第5章 龍吟(一)第2章 百鍊(二)第3章 光明之城(四)風起一第5章 龍吟(一)第3章 天下(九)選擇四第1章 弄潮(一)光明之城二下第4章 驚雷(十)第2章 百鍊(三)第3章 天下(九)輕車四下弄潮六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劫(一)第1章 對峙(六)第3章 天下(五)迷局六下輕車三上第3章 天下(十)迷局六中華夏四上風起四國戰十一下迷局一下第1章 劫(七)光明之城二下第4章 初(八)第3章 天變(一)第2章 國戰(一)第1章 劫(七)第4章 斷腕(七)風起四第3章 雲動(四)華夏三上第1章 對峙(六)第2章 破局(三)第1章 進攻(六)國戰六下第3章 死生(二)第5章 龍吟(一)第2章 破局(一)強盜貴族三第1章 輪迴(一)弄潮八上黃昏三第5章 風暴(六)第4章 初(二)第1章 弄潮(一)第5章 風暴(九)天變四第3章 碰撞(三)第3章 天下(十一)第3章 雲動(四)一二第2章 蝶變(八)第3章 天下(四)破賊三輕車四上迷局六中第1章 狩(二)國戰二第3章 天下(五)迷局四上迷局四下廟算三上國戰九第4章 驚雷(十一)合圍三下第5章 龍吟(二)第3章 死生(六)第5章 風暴(十)第2章 百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