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劍六下

拔劍 (六 下)

“是,大人英明”。王世強行了個禮,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有些話他知道自說了,衆人也不會聽。那還是不說爲妙,免得惹大家不快。

說曹操,曹操馬上就到。才提完讓探馬赤軍殺文天祥銳氣的事,守門的百夫長匆匆來報,說閩江對岸又一哨人馬到了,看旗號是探馬赤軍。前方帶路的正是上次來送信的那個党項人白旭,如何安排,請王積翁定奪。

“諸位,今天我等就辛苦一下,去南門外迎一迎完顏將軍!”王積翁從座位上站起來,喜滋滋地說道。南宋投降的官員在北元地位低,很少有人麾下能指揮得了漢軍和探馬赤軍。達春把一隊探馬赤軍調到福州,又沒說明誰指揮誰。按官職,必然是王積翁指揮探馬赤軍無疑。這不但體現了達春對福州的重視,而且代表了王積翁在達春心目中的地位。

一干將佐幕僚紛紛站起,跟在王積翁身後出了府衙。迤邐來到南門口,守城的軍士已經奉了王積翁命令,安排快船過江接人。一會功夫,沙灘邊人喊馬嘶,百餘探馬赤軍連人帶馬率先到了岸。帶隊的百夫長一聲令下,人馬迅速集結成隊。

跨下的戰馬是西北地區的高頭大馬,馬上的人是百裡挑一的威武漢子。士兵擎刀於臂,刀尖向上,在斜陽中閃出凜凜陰寒。旗定,角止,士兵與戰馬肅立不動,剎那間如雕塑一般,彷彿連呼吸也已經終止。

“精銳!”王世強暗自讚了一聲。畢竟帶過幾年兵,不比王積翁麾下那些紙上談兵的幕僚,他見得世面多,憑風貌就能分出隊伍好壞。探馬赤軍百夫長桀驁地望向前來迎接的人羣,冷森森的目光剛好與王世強的目光相對。。

“呃!”王世強後退幾步,心頭無端升起一片涼意。對手目光居然刀一樣,直刺入他的強心裡

“哼!”探馬赤軍百夫長冷哼了一聲,不再看衆人,鼻子高高地翹到天上。百餘士卒跨坐馬背,手按刀柄,目不斜視。沙灘之上,瞬間安靜,除了大旗在風中鼓盪,居然再無半點雜聲。

“諸….”王積翁事先準備好的歡迎詞全部憋在了肚子中。他的官職遠遠高於一個小小的百夫長,但對方硬是不上前見禮,他作爲一方大員,自然不能在一百夫長面前低頭。只好尷尬地憋着,不多時,臉上已經憋出了汗來。

泊岸,下船,整隊。

探馬赤軍、戰馬、新附軍。走馬燈一般,一哨哨將士重複着相同的動作。上了岸的,快速在江邊列隊。主帥沒來,居然沒有一個人主動上前跟福州的官員打招呼。

縱橫天下的精銳,自然有縱橫天下的傲慢。主將沒露面之前,見到任何人,都不需要施禮。這是成吉思汗時,給大夥定下的規矩。騎兵在馬上的時候,即使見了大汗,也不必下馬。

德行!還不是羣未經教化的野人?”王積翁麾下有幕僚不屑地罵,卻又不敢大聲。對方的自從上了岸,手就一直虛搭在刀柄上。一旦能聽得懂這大宋官話,發起彪來。宣慰使大人也未必救得了大家。

還是老老實實候着吧,誰讓咱們是宋人,投降得晚呢。有人不甘心地安慰着自己。正午的陽光從無所遮擋的江面上直射過來,曬得人虛虛的,眼前的景物也慢慢變得模糊。

就在衆人等得幾乎睡着的時候,王積翁特意安排的官船終於泊到了岸邊。踏板搭好,在兩排侍衛的保護下,一個高大的漢子緩緩走了下來。

“下官王積翁,率福州父老,恭迎完顏大人”,王積翁趕緊上前見禮,雙手抱拳,率先把腰彎了下去。

“王大人,不必客氣,您乃宣慰使,應該是我給您見禮纔對”完顏靖遠笑着跳下甲板,攙扶住王積翁的雙腕。半熟不熟的大宋官話雖然聽起來略有些生硬,卻透這幾分官場上打過滾的精明與練達。

到底是得到了皇上親賜衣甲的,就是和底下的小兵不一樣。王積翁心裡讚了一聲,積壓了一上午的火氣一掃而光。“哪裡,完顏將軍乃一代名將,官職都是真刀真槍拼出來的。不像下官,完全靠的是聖上恩典。弟兄們鞍馬勞頓,江邊風大,不是犒軍之處,咱們城中說話”。

“如此,有勞宣慰使大人”,完顏靖遠跳上戰馬,客氣地說道。

“你我同爲朝廷效力,共守這福州城,還說什麼有勞,請”,王積翁叫人牽過自己的坐騎,與完顏靖遠並絡而行。

從語音上,他能聽出來對方不太會講大宋官話,所以陳述也儘量清楚易懂:“城裡準備了兵營,館驛,還特意給將軍騰出了一個官邸,保證大夥吃好,住好!”

“多謝了,宣慰使大人,多謝諸位大人”,完顏靖遠在馬背上拱手,四下做了個羅圈揖,向所有福州地方官員表示謝意。

“完顏將軍原來是客,先請”,王積翁打心底喜歡自己的這位新搭檔,人長得高大英武,麾下士兵號令嚴明,並且沒有一絲探馬赤軍的架子。

“不如,末將與大人同請”,完顏康笑着答了一句,給牽馬的小卒使了個眼色。善於察言觀色的親兵立刻跑上前,輕輕挽起了王積翁坐騎的絡頭。

“宣慰使大人請”,完顏靖遠笑着回頭,二人像多年未見面的好兄弟般,並絡走在了人羣的最前方。

“完顏將軍客氣了”,王積翁豪爽的笑着,心裡說不出的舒坦。兩個將領互相套着近乎,在親兵的簌擁下走向福州城。一千探馬赤軍,三千新附軍,在官員們身後不急不徐地跟着。人馬踏起的煙塵,漸漸遮住了遠方的官道。

福州城已經三百餘年沒經歷過戰火。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古人大舉南下。宋福建招捕使王積翁棄南劍,走福安,遣人納款。等蒙古軍到了城下,王積翁爲內應,與知府王剛中同時投降。將這所大城作爲了晉身的資本。

宋兵馬大都督張世傑圖謀光復,與巨盜陳吊眼、興宋軍統領許夫人同攻閩北,元福建宣慰使王積翁派人給張世傑送糧送款,並派人以重金賄賂陳吊眼麾下的寨主,讓他們不要盡力攻城。再次保持着這所城市和他本人的平安。

未經歷過大規模劫掠,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這福州比起其他大宋城市來,顯得繁華了許多。

遠洋商人們的庭院,沿着主街,整齊地排着。濃濃的綠意在庭院中透出來,映得街道一片清涼。

沿街兩側,密密麻麻站滿了本城的新附軍。在他們身後,各家各戶擺起了香案,有人代表家主跪在香案後,將點燃的檀香高高舉過頭頂。

這是黎民對保護他們安寧者的最高禮。王積翁在幾天前就給城中士紳下了令,讓他們每家必須出人來換迎。否則,以通敵罪論處。

粉飾出來的太平,讓街道上行進的士卒,眼中充滿迷惑。

“嗨”,一個環眼漢子嘆息着,不住搖頭。整張隱藏在盔沿下,看不出他的表情。

“呸”,街道邊的百姓,偷偷地吐了一口。他們早看明白了,所謂探馬赤軍,除了幾個軍官,大部分人都是漢家血統。當了人家的奴才,卻在自己父老面前擺威風,算什麼本事。

有人狐疑地四下張望,看着那列隊前行的士卒,悄悄地收起了身邊的檀香。陣勢有些不對,這支人馬的殺氣雖然與蒙古人不相上下,但看向街道兩邊的目光,卻多了幾分溫情。

這分溫情,絕對不是掠奪者能帶有的,而是主人看自家財富時的神態。

在城正中心,是福州大都督府。當年宋主在這裡即位,改大都督府爲垂拱殿,便廳爲延和殿。宋主入海後,王積翁的宣慰使府就佔據了這裡。殿前寬闊的青磚廣場周圍,擠滿了圍觀的百姓。有的是沒見過傳說中的探馬赤軍什麼樣,特地來看熱鬧。更多的卻是王積翁命令屬下強行驅趕來向完顏靖遠表示歡迎,宣示福州對元庭忠心的。

“看,來了!來了!”有人小聲說道。細細密密的馬蹄聲從大街上傳來,街角處,閃幾匹健馬,大元的旗號刺痛大夥的眼睛。

“跪下,跪下,點香,點香”,有新附軍在人羣中喊道。人們被推搡着,無奈地跪到地上,將點燃的香火舉過頭頂,伏俯不動。

王積翁興高采烈地從人羣前走過,邊走,邊高興地向身邊的完顏靖遠介紹,“完顏將軍請看,闔城百姓聽說您前來幫助他們抵禦文瘋子,都趕來迎接您了,下官勸都勸不回去!”

“嗯”,完顏靖遠遠高興地點頭,馬鞭衝着人羣指指點點。剛纔他從官街上走過,路兩邊也是這個景象。只要有店鋪,大門肯定是敞開着,店鋪的主人和夥計跪在路邊,擺着香案,繚繞着已經燻黑了的順民證明。

“看來王大人很會治理百姓啊。”探馬赤軍中,一些將領笑着點頭。自從主帥下船,他們就收起了冷麪孔,漸漸與前來迎接的本地軍官彼此間聊着天南地北的奇聞,氣氛漸漸融洽。

“那是,咱王大人畢竟治理此地多年,對此地風土,人情,無一不知,無一不曉”。王積翁帳下的幕僚答道。出城之前,宣慰使大人曾經囑咐過大夥,一定將探馬赤軍的大爺們招呼好。作爲同氣連枝的部屬,他們怎敢不盡力。雖然這些分不清民族的探馬赤軍官話說得生硬些,人也看着兇巴巴的,但是看上去很講理,不像傳說中那樣蠻惡。

說話間,將領們已經到了延和殿前。飯菜的香味從殿中飄出來,伴者風鑽進人的鼻孔。

“完顏大人,請“,王積翁跳下馬,做了個恭迎的手勢。士兵們自有專人安排,他今天要盡地主之宜,在延和殿中款待探馬赤軍和新附軍的高級將領。

“不急,我臨來時,丞相還有一道手諭,讓我當衆宣讀”。完顏靖遠帶了帶馬頭,與王積翁拉開幾步距離,似笑非笑地說道。

“是給下官的麼,如此,下官接令”,王積翁愣了一下,整頓官衣,正色答道。心裡猛然間有些忐忑,不知江西省右丞達春,葫蘆裡賣得什麼花樣。

“如此,請福州城大小官員接丞相手諭”,完顏靖遠笑了笑,從猴子鎧的護心鏡下,取出一塊羊皮。

掃了一眼猴子鎧,王積翁忐忑的心又落回肚子。猴子鎧是天下名甲,只有世代相傳的西夏將領手中才有,其他地方的將軍,想買都很難買到。

“大帥千歲,千歲,千千歲”王積翁躬身施禮,對着完顏靖遠手中的羊皮。

“千歲,千歲,千千歲”,福州城官員們在王積翁身後排好,一起躬身。

“丞相有令,福州王積翁、王世強、李雄、楊慰士等,守土不利,喪城失地。又勾結外敵,消極避戰。着令奪去官職,押入牢中候審。若有抗拒,立斬不赦,不得有誤。景炎三年四月……”

“什麼?”王積翁大聲抗辯,剛要申訴自己並非消極避戰,猛然聽到後邊的景炎年號,跳起來,轉身就向士兵身後跑。

完顏靖遠雙腿一磕馬肚子,戰馬前衝幾步,從福州官員們的頭頂上颼地一下躍過。三步之間,已殺到王積翁背後。左手擎令,右手掄刀,在風中一拖。

“噗”,血一下子從王積翁的脖子間竄將起來,無頭的屍體繼續跑出數步,纔不甘心地倒在了地上。

“不服從者,殺”,張唐在隊伍中喊道。扮做探馬赤軍,裝了一天党項人、契丹人的破虜軍士兵們抽出馬刀,毫不客氣地衝進福州官員的隊伍。校場上,立刻響起一片絕望的哭喊。剛剛要逃走的官員們被戰馬追上,或被砍翻,或被踏倒。

幾個機靈者見事態不妙,高舉着雙手,跪在了地上。

“降者不殺,留着文大人親自審他們”,假扮的新附軍將領中,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來,及時地制止了殺戮。

“陳龍復?” 福州名流楊慰士狐疑地從地上擡起頭,剛好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

“想不到吧,老夫會也會撒謊騙人”,陳龍復得意地從頭上揪下皮盔,露出光禿禿的腦袋。

跪在地上的百姓聽見了,不明所以。顫抖着,匍匐着,口中念着各路神仙的祈禱,“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

“大夥在原地別動,我們是破虜軍,奉文丞相將令攻打福州,光復大宋山河”,張唐大喊道,指揮騎兵們沿着街道迅速展開,控制住各個城門。

嘈雜的喊殺聲從城中響起,進城的步兵與城中新附軍交上了手。幾道黑煙在城中冒出,爆炸聲夾雜着傷者的慘呼,傳遍城內大街小巷。

失去了首領的新附軍慌亂地跑着,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有人跳進了附近民居,試圖依靠院牆組織抵抗。更多的人跪倒在地上,把兵器舉過了頭頂。

“押上這些貪生怕死的狗官,讓他們去勸城裡的新附軍投降”,張唐大聲命令。幾個士兵衝過去,從地上將嚇攤了的福州地方將領揪起來,向各處喊殺的源頭走去。

“簫將軍,去城外控制水軍的戰船,有多少,就給堵在港裡多少,別讓他們跑了。”張唐接着傳令,安排人手去接管福州的水上力量。福州城沒有成建制的水師,但是維修和正在建造的戰船卻有一些,臨來之前,文天祥特意囑咐過,無論如何,要保護好船塢,爲將來籌建水師積蓄力量。

“張將軍,我呢”,完顏靖遠一手提着王積翁的人頭,大聲嚷嚷道。

“帶着你的族人和第一營,去攻打鼓山,還有延祥寨,告訴他們王積翁已經死了,福州已經是大宋的天下”。

張唐興奮地安排,把一切處理得井井有條。他太高興了,自舍家從軍以來,從沒有一仗,贏得如此輕鬆過。

天變六風暴七第4章 虎嘯(三)天變三上第3章 碰撞(一)弄潮七第3章 天下(七)第1章 劫(七)迷局六中弄潮四第1章 進攻(三)迷局六下第2章 破局(二)迷局四中拔劍六上輪迴七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虎嘯(六)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合圍三上第3章 光明之城(四)弄潮六百鍊二下第4章 拔劍(一)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初(九)拔劍五風暴十下國戰七第3章 死生(二)弄潮二下第4章 斷腕(七)國戰九第2章 蝶變(五)合圍五下第3章 天下(二)第2章 蝶變(八)風起四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選擇(二)第1章 對峙(四)第2章 破局(一)第5章 龍吟(三)合圍一下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碰撞(一)拔劍六上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3章 選擇(一)國戰五第4章 斷腕(三)輕車二上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一)華夏六合圍三下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斷腕(一)黃昏四第3章 光明之城(一)拔劍六下拔劍一下第2章 蝶變(七)迷局三下華夏一下第1章 狩(四)華夏八第5章 風暴(三)合圍三上第2章 蝶變(八)國戰十第4章 初(一)第2章 職責(五)第2章 蝶變(七)第4章 斷腕(三)輕車二下第2章 百鍊(四)輕車二上第4章 初(八)第3章 天下(八)第4章 初(三)第1章 狩(七)第2章 職責(五)風暴七迷局四上破賊伍黃昏四合圍三下第4章 初(六)第1章 狩(八)風起一第1章 進攻(六)輕車三上第4章 初(一)第2章 蝶變(二)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光明之城(四)雲動一弄潮八上
天變六風暴七第4章 虎嘯(三)天變三上第3章 碰撞(一)弄潮七第3章 天下(七)第1章 劫(七)迷局六中弄潮四第1章 進攻(三)迷局六下第2章 破局(二)迷局四中拔劍六上輪迴七第3章 雲動(六)第4章 虎嘯(六)第3章 光明之城(二中)合圍三上第3章 光明之城(四)弄潮六百鍊二下第4章 拔劍(一)第3章 天下(五)第4章 初(九)拔劍五風暴十下國戰七第3章 死生(二)弄潮二下第4章 斷腕(七)國戰九第2章 蝶變(五)合圍五下第3章 天下(二)第2章 蝶變(八)風起四第1章 弄潮(一)第3章 選擇(二)第1章 對峙(四)第2章 破局(一)第5章 龍吟(三)合圍一下第2章 職責(六)第3章 碰撞(一)拔劍六上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3章 選擇(一)國戰五第4章 斷腕(三)輕車二上第3章 天下(六)第3章 光明之城(一)第2章 職責(一)華夏六合圍三下第2章 蝶變(六)第4章 斷腕(一)黃昏四第3章 光明之城(一)拔劍六下拔劍一下第2章 蝶變(七)迷局三下華夏一下第1章 狩(四)華夏八第5章 風暴(三)合圍三上第2章 蝶變(八)國戰十第4章 初(一)第2章 職責(五)第2章 蝶變(七)第4章 斷腕(三)輕車二下第2章 百鍊(四)輕車二上第4章 初(八)第3章 天下(八)第4章 初(三)第1章 狩(七)第2章 職責(五)風暴七迷局四上破賊伍黃昏四合圍三下第4章 初(六)第1章 狩(八)風起一第1章 進攻(六)輕車三上第4章 初(一)第2章 蝶變(二)第3章 天下(八)第3章 光明之城(四)雲動一弄潮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