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樺入駐海內網之後,新浪博客給出迅速反應。
僅僅數日之後,劉德樺還沒把老朋友拉進海內網,新浪博客就打包請來英皇明星。
有謝庭鋒、冠希哥、房太子、陳奕遜、容組兒、Twins……等等。
只能說新浪確實有牌面!
搜狐博客後知後覺,也跑去請港星入駐,但只撿到幾個有些過氣的。
博客網(博客中國)已經快炸了,一年前的市場佔有率超過85%,現在的市場佔有率竟跌到不足30%。
而新浪博客的市佔率,幾個月時間就飆升到40%多。
搜狐博客的市佔率則剛過20%。
當然,這沒有統計具有博客功能的SNS網站。比如校內網、海內網、賽我網、佔座網、QQ空間等等。
網易和百度也即將下場,目前正在開發各自的網站——網易博客、百度空間。
反正什麼東西火了,互聯網大廠們就會涌進來。
陳貴良其實差不多,互聯網大廠們搞彩鈴,他不也興沖沖跑去湊熱鬧?
“小陳,那些老朋友不習慣用電腦,也不熟悉大陸那邊的互聯網。只有蔡少分答應玩海內網。”劉德樺給陳貴良打來電話。
娘娘啊?
陳貴良笑道:“願不願意來都是朋友,麻煩劉天王了。”
“叫我華仔或安迪就行。”劉德樺道。
陳貴良說:“那我還是叫華哥吧。”
《瘋狂的石頭》雖然只是劉德樺亞洲新星導項目之一,但劉德樺卻是非常關注,還公開亮相幫忙宣傳過。
只不過,宣發費用有限,連正經的宣傳路演都不搞。
更別提什麼首映儀式。
大概在《瘋狂的石頭》上映第二週,口碑開始在小範圍內發酵。
尤其是在網絡發酵,豆瓣網那邊就非常火。還有就是校內網、海內網,陳貴良寫文章也幫電影吸引來不少關注。
已經有一些院線,開始增加《瘋狂的石頭》場次,而且轉去排在晚上放映了。
寧皓跟劉德華交流之後,劉德樺愈發認爲互聯網很有用。
劉德樺說道:“除了蔡少分以外,我現在拍的這部電影,有幾位主演也打算去海內網。”
“什麼電影啊?”陳貴良問。
“《門徒》,我昨天進的劇組,”劉德樺說,“有吳顏祖、張婧初、古添樂、袁泳儀他們幾個。”
古添樂屬於博客狂魔!
如果沒有陳貴良出現,古添樂是2008年開始玩新浪博客的。
十二年時間,他寫了4434篇博客。平均下來,一天寫一篇!
別人都跑去玩微博了,他還繼續在新浪發博客文章。
張婧初此時已經註冊新浪博客。
這位女星非常有野心,自我對標徐婧蕾。徐婧蕾的博客火了,她就主動跑去新浪,而且寫更文藝範的文章。
但她的新浪博客一直不溫不火。
現在進入《門徒》劇組,聽劉德樺說海內網很好玩。張婧初在仔細瞭解海內網之後,立即答應從新浪博客轉移到海內網。
她要成爲“海內網的徐婧蕾”!
袁泳儀同樣熱衷於寫博客,她平均每個月要發三篇,後來轉戰微博纔沒寫了。
至於彥祖嘛,比袁泳儀發博客的頻率還高,生活、工作、友情、愛好……啥都往博客裡面寫。
劉德樺這次拉進海內網的幾人,全都屬於喜歡玩博客的,並非爲了工作宣傳而隨便糊弄。
導演爾東昇得知消息,乾脆也跟着註冊賬號,並且第一篇文章就寫道:“大家好,我是爾東昇。《門徒》劇組集體入駐海內網,希望廣大網友關注這部電影,預計明年就能上映。”
一下子來好幾個明星,他們的海內網主頁特別熱鬧。
陳貴良也跑去留言。
還專門在吳顏祖的留言板說:“你好,我是北大吳顏祖。你怎麼也叫這個名字?”
一堆網友調侃嘲諷:“陳十億的臉皮真厚。我還東北金城武呢!”
“滇西吳顏祖前來報到!”
“同名同姓的真多,我正好也叫浦東吳顏祖。”
“……”
媽的,全在玩梗。
入駐海內網的明星越來越多,最大競爭對手賽我網也做出反應。
正好《刁蠻公主》今年很火,於是賽我網請來韓星張娜拉入駐。
這符合賽我網的一貫風格,即通過“韓流”來吸引用戶。效果很好,註冊用戶已經超過150萬。
但大量韓流粉絲扎堆,也讓許多網友很不爽,聲稱打死也不用賽我網。 “咦,陳小旭的賬號半個多月沒更新了?”陳貴良到處跑去明星主頁串門,忽然發現陳小旭的狀況。
陳貴良掏出手機,給自己的《中國哲學史》老師樓教授打電話。
這位樓教授,是北大哲學系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北大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
“樓教授你好,我是陳貴良。”陳貴良說。
樓教授笑道:“你這次考得還行。就算不特殊照顧你,你的《中國哲學史》也不會掛科。”
啥呀!
我在諸位教授的心目中,難道就是這種鬼印象嗎?
通電話的第一句就是說掛不掛科。
“那得多虧樓教授有水平,聽您一節課抵十節課,所以我期末才考得好。”
陳貴良先拍了一句馬屁,隨即轉入正題:“我有個朋友信佛。她得了乳腺癌,不願配合治療。一會兒說佛家隨緣、生死有命。一會又說,做了摘除手術很難看,樣子就不美了。我該如何用佛家言論去勸她?”
樓教授頓時嚴肅起來:“佛家可不支持有病不治。你等着,我去查跟治病有關的佛家經典。保證有理有據,幫你勸那個朋友去治病。”
“多謝樓教授。”陳貴良感謝道。
兩天之後,陳貴良收到樓教授發來的電子郵件。
這些資料非常詳實,都能拿來寫論文了!
陳貴良有陳小旭的手機號,他看完這些佛家資料,發短信過去說:“曉旭姐,你的海內網怎麼半個多月不更新了?”
“最近很忙。”陳小旭沒說自己得了癌症。
陳貴良懶得繞彎子,直接發短信道:“佛陀在《增一阿含經》中告誡:疾病以醫藥爲救。佛說生病了應該接受治療。”
“誰告訴你我生病了????”陳小旭發來一串問號。
陳貴良繼續發短信:“《梵網經》說:見病不救犯了菩薩戒。保持健康才能更好修行、利益衆生。”
又發一條短信總結:“綜合這兩部經書,如果有病不去治療,既違背佛陀的宗旨,又犯了菩薩的戒律。”
陳小旭沒有再回復。
陳貴良還在發短信:“《法句經》有云:自愛身命,當求安全。輕視自身健康,會令關愛你的人痛苦,這並非智慧的選擇。接受治療是踐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優婆塞戒經》說:若有病苦,當念療治。積極治療不違背因果,治療是一種消業的過程。不治療反而在積累業力。”
“《佛說罵意經》:有病當得醫藥爲救,何須自苦乃得行道?”
“《大莊嚴經論》: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佛家的五種學問叫做五明,其中一種學問叫醫方明。就連菩薩求法,其中一個途徑都是治病救人。”
一條條短信轟炸過去,全是佛經關於醫治疾病的內容。
過了好久,陳小旭終於回覆:“你也信佛?”
陳貴良說:“我的《中國哲學史》老師,是北大的宗教研究院院長。他寫了大量佛教有關的論文,對於佛學的理解,並不比寺廟裡的大和尚差。曉旭姐如果有什麼疑惑,可以去跟我的老師樓教授聊聊。”
隨即,又補發一條:“樓教授已經72歲了,是一位敦厚長者。你不用怕他到處宣揚談話內容。”
過了十多分鐘,陳小旭發來短信:“你把樓教授的電話發給我吧。”
陳貴良立即發去號碼。
陳小旭說:“謝謝。”
樓教授以爲陳貴良的朋友是普通人,接到陳小旭電話才知道是林黛玉。
樓教授頓時更加上心,在電話裡一頓開解,並駁斥陳小旭從其他和尚那裡聽來的反智言論。
他甚至用佛陀和菩薩來恐嚇陳小旭,說有病不治是對佛不敬、違背菩薩戒律!
陳小旭被說的腦子暈乎乎,不知道該聽北大教授的,還是該聽某些和尚的。
樓教授覺得在電話裡說不清楚,於是約陳小旭出來見面。
兩人足足交流了半天時間。
次日,陳曉旭就由丈夫陪同去醫院,答應接受醫生給出的手術方案。
樓教授給陳貴良打來電話,連連吐槽道:“哪有這樣信佛的?命都不要了!幸好你跟我聯繫了,否則怎麼找人說服她?林黛玉簡直榆木腦袋!”
“她答應治病了?”陳貴良問。
樓教授說:“答應了。我還要了她丈夫的電話,有什麼事情,她老公隨時跟我溝通。”
“哈哈,樓教授您這叫不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陳貴良開玩笑道。
樓教授說:“把林黛玉救回來,是很有成就感。”
師生倆越說越樂呵,都對這件事感到高興。
就算不是陳小旭,換成一個普通人,他們做這種事也會非常得意。
掛斷電話,陳貴良坐在車裡打盹兒。
China joy展會即將開始,陳貴良要親自去魔都一趟,順便參加接下來的三國殺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