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

智雲集團裡的春季發佈會,儘管外界關注度並不如對比秋季旗艦發佈會相比,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發佈會。

春季發佈會的諸多智能終端產品加起來,那也是一年大幾百億美元的營收的數量級呢,集團內的重視程度以及外界關注度依舊是非常高的。

畢竟絕大部分世界五百強企業,他們整個企業一年的營收,都沒有智雲集團春季發佈會裡的這些次要智能終端產品的營收高呢。

比如世界排名第四,被譽爲A股第一科技股的威酷電子,這家同樣屬於徐申學名下的企業,一年總營收也不過六百多億美元,淨利潤不過六十多億美元而已。

而智雲集團裡的一個春季發佈會裡的各項產品總營收加起來,都超過了威酷電子的總營收。

這種簡單的比較,就可以做到智雲集團的春季發佈會的含金量了!

當然,即便如此,依舊和智雲集團裡的秋季旗艦發佈會相差甚遠,秋季發佈會雖然只發佈一個核心產品S系列手機,但是僅僅是一個S系列手機就能夠爲智雲集團帶來兩千多億美元的營收呢。

並且S系列手機還極大的帶動了其他業務的營收增長,包括去庫存手機SX系列,這系列手機完全就是蹭S系列手機的名頭去賣的,然後智能手錶,藍牙耳機以及其他智能終端產品,大多也是沾了S系列手機的光才能賣的這麼好。

所以S系列手機爲智雲集團帶來的營收以及利潤,遠不止表面的兩千多億美元那麼簡單。

外界的很多分析師認爲,S系列手機能夠爲智雲集團帶來直接以及間接營收超過三千億美元呢。

沒有S系列手機在前面頂着,誰知道智雲的藍牙耳機以及智能手錶,平板電腦,商務本是什麼玩意啊……

S系列手機,纔是智雲集團裡最爲核心的戰略支柱性產品!

所以每年的秋季發佈會都是全面爲了S系列手機發布的,哪怕是配合發佈的一些其他智能生態產品或新技術等,基本上也是爲了S系列手機而服務的……比如當年發佈藍牙耳機的時候,就是在秋季發佈會裡發佈的,而這個藍牙耳機,只是作爲新款S系列手機的一個賣點而已。

所以,智雲集團的秋季發佈會,又被稱之爲秋季旗艦機發佈會……獨屬於S系列手機的發佈會。

相對於秋季發佈會全球矚目,甚至都逐漸演變爲一年一度的全球高科技峰會,受到全球高科技行業以及新聞媒體甚至普通人的關注不一樣。

春季發佈會就顯得關注度沒那麼充足的……當然,這只是和秋季發佈會比起來而已。

實際上,春季發佈會的關注度依舊非常高的。

哪怕是徐申學也非常重視,在發佈會正式進行之前進行了一場戰略會議,專門商討春季發佈會的事務。

在會議裡,負責各事業部的高級副總裁或副總裁們則是向徐申學彙報了他們各自負責的新產品。

智雲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智能終端研發業務的謝建勇首先進行報告。

“我們在春季發佈會裡將會向市場推出三大系列的手機產品!”

“首先是我們的雙高端戰略之一的A系列手機。”

“鑑於去年我們的A系列銷量維持了不錯的增長,尤其是A16手機採用了屏下光電指紋後,前期帶來了很不錯的反饋,雖然後續銷量有些下滑,但是在下半年的時候我們進行了一次力度比較大的降價促銷,A16手機的銷量提升明顯。”

“去年整個A系列手機的銷量,達到了兩三千萬臺,雖然比預估的少一些,但是好歹算是有所增長。”

“這證明了我們在A系列手機的改革方向是做對了,所以今年我們的A17手機將會延續了A16手機的一些主要特徵,如繼續採用屏下光電指紋技術,玻璃蓋板加無線充電技術!”

“全新的A17手機,將會採用萬金科技提供的第三代屏下光電指紋,其屏下光電指紋的性能有了比較大的提升,進一步確保了安全性的同時,提升瞭解鎖的速度以及準確率!”

“屏幕上,爲了更好的應用屏下光電指紋技術技術方案,我們採用了華星科技的一點五代OLED屏幕技術,這款屏幕也是去年我們在S17採用OLED屏幕,這款屏幕的參數雖然還是一點五代,但是質量相當不錯,並且成本控制的也非常高,其性價比非常高。”

這年頭說華星科技的一點五代的OLED屏幕性價比,也只有智雲集團的人才會這麼說了……換成國內其他手機企業,比如威酷電子看了這屏幕都得搖頭:太貴了,用不起!

威酷電子的小藍MAX旗艦版本,用的還是華星科技的第一代OLED屏幕了。

華星科技的OLED屏幕技術推進其實非常快,15年的時候推出了第一代OLED屏幕,使用在S15 MAX上。

16年推出了第二代OLED屏幕,使用在了S16MAX上。

去年,也就是17年推出了第三代OLED屏幕,則是搭載S17MAX S17MAX Pro上。

而今年的年初,華星科技又推出了第四代OLED屏幕,實際性能又比第三代強了不少,這個是預計使用在S18 Max以及S18 Max Pro上的。

但是,看這搭配手機也就知道華星科技的最新的OLED屏幕極其昂貴,別說現在準備大規模採用的第四代了,哪怕是看似已經落後的第二代OLED屏幕,其實價格依舊非常昂貴,迄今爲止根本沒有第二家廠商使用,別說其他廠商了,就連智雲集團自己,去年的S17以及S17pro,甚至現在的A17手機都沒有采用……太貴了,不是說用不起,而是用了之後毛利率就會下降很多。

新技術推出的太快,新的零配件價格太貴,導致除了頂級旗艦機型外,其他手機都用不起,這不得不說也是很尷尬的事。

這也是華星科技那邊在去年的時候,特地弄了個所謂的一點五代OLED屏幕出來,就是爲了降低頂級的OLED的成本,把價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讓那些五千元價格的機型也能夠用上。

謝建勇繼續道:“考慮到今年A17手機的重要性,我們也同樣區分了大小屏幕版本,將會推出A17五點五寸標準版以及A17 Pro六寸屏幕版本。”

“以最大可能的覆蓋更多的消費者的選擇,畢竟現在是大屏幕時代了,很多消費者們更傾向於六寸的大屏幕手機。”

“手機芯片上,則是繼續採用S803芯片,畢竟A系列手機現在的勢頭很不錯,去年的A17手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採用了和S16系列手機同代的S703芯片,再加上隨着半年過去了,S803芯片持續大規模生產後,平均單價已經下降了不少,A17手機採用也能夠控制成本了!”

謝建勇一邊說的時候,徐申學在上頭也一邊看着A17以及A17 Pro,這兩款手機一大一小,但是除了大小有區別外,其他都沒什麼區別。

都是採用比較圓潤的機體設計,中框依舊採用的是鋁合金中框,背面的則是A系列手機一向來的玻璃蓋板,整個A系列從推出開始,就一直使用玻璃蓋板,從未變過。

後置攝像頭採用的是非常成熟,成本可控的雙攝像頭方案。

前置攝像頭則是採用了小挖空方案,並不是去年的水滴頻,所以整個屏幕正面看起來更加和諧,甚至不仔細看的話,其實都看不出來還挖了個小孔。

和去年的S17系列手機比起來,整體顯得更加的圓潤一些,這也是A系列手機的一貫設計特徵。

徐申學分別把這兩臺手機拉起來,試了試手感,然後又試用了一番,操作體驗很不錯,因爲屏幕只有小挖空,所以顯示面積其實比S17/S17 Pro還要略微大一些。

畢竟A系列手機並沒有採用3D人臉識別技術……並不是說3D人臉識別技術不好,而是爲了把A系列和S系列區分開來。

要不然,如果再加上一個3D人臉識別技術的話,那和S17/S17Pro也沒什麼區別了:屏幕一樣,芯片一樣,也是雙攝像頭,玻璃蓋板,無線充電,如果再來一個3D人臉識別技術,那幾乎除了外觀稍有區別外,其他的都一模一樣了。

此外總有人不喜歡3D人臉識別,覺得屏下指紋更好,而A系列手機主抓的就是這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沒人指望A系列手機能夠和S系列手機一樣獲得巨大的成功,一年能賣出去兩億多臺,徐申學也好,謝建勇他們也罷,只希望A系列手機能夠承擔起來S系列手機所缺失的市場:非3D人臉識別的高端機市場。

體驗了一番後,徐申學道:“這個A17手機成熟度很不錯,我還是比較看好的,當然,後續具體能獲得多少的市場份額,還要經過市場的考驗!”

“但是雙高端戰略,整體上依舊是成功的,也需要堅持的!”

謝建勇介紹了A17/A17 Pro後。

又介紹了智雲C系列裡的新一代手機C11,這個C11就顯得中規中矩了,沒啥特色和亮點……非要說亮點的話,那就是手機背部的智雲LOGO了。

沒辦法,整個C系列在智雲集團的手機產品裡,定位非常尷尬,好技術不能用,也用不起,價格又不能降太低傷害品牌價值,再加上C系列一直以來都是定位於中端產品,這就更尷尬了。

C系列手機從巔峰時期的年銷量六千多萬臺,一路下滑到現在的不足三千萬,而且銷量基本都是集中於線下渠道……很多人對手機不太瞭解的人,就會衝着智雲LOGO購買的C系列手機。

這系列手機,被外界常年評價爲性價比低的典型。

現在智雲集團這邊,都已經有點半放棄C系列的意思了……因爲同樣價格定位的SX系列手機銷量上來了,正在逐步取代C系列的產品定位。

這也是今天謝建勇介紹的重頭戲:S17X以及S1XL!

當然,雖然名字掛着S17這個前綴,但內部結構以及外觀都和S17沒啥關係!其依舊採用的是鋁合金一體化機身的設計方案,成熟的高質量LCD屏幕,加上正面的按壓指紋識別模塊,芯片是上一代的S703芯片……基本上就是前幾年S15標準版以及S15Pro版本的老舊零配件技術了。

甚至就連外觀也非常類似……

因爲智雲集團去年開始,就把整個SX/SXL系列,定位於S系列的老款機型的代替品。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S17X/S17XL就是S15/S15Pro……而且芯片還要更好一些,這芯片用的還是S16手機上的S703芯片呢。

其價格定位於三千多到四千多之間,滿足的是那些想要使用S系列手機,但是錢包又一般般,買不起新款的這部分的客戶需求。

隨着這款S17X以及S17XL的上市,S15以及S15 Pro也會同步停產……主要是兩三年前的老產品了,不降價賣不出去,但是降價太多,比如降低到四千元以下又傷品牌。

S系列旗艦級,哪怕是老款手機,其價格也必須維持在四千以上,這是智雲集團那些玩市場,玩品牌的人的共識!

所以,這就有了SX以及SXL系列……其實就是把已經停產的S15/S15 Pro換個名字拿出來賣了,連大部分零配件都不帶改的……

業內都知道智雲集團這是掩耳盜鈴,說得好像改了個名字就不是S15/S15Pro一樣,但是人家智雲集團非要這麼搞,你還能說啥。

並且消費者們還真吃這一套!

因爲智雲集團一邊說SX以及SXL系列,是全新的系列,但是又會讓水軍們到處說這其實是S15的換名版本,並且還是用了S16手機SOC的高端版本……

入門級三千大幾,高配也才四千出頭,並且是官方全新正品,可比買C系列或二手的S系列老款強多了。

所以,去年的SX/SXL系列,銷量非常高,都已經突破了三千萬臺,成爲了僅次於S系列的手機。

目前智雲集團裡的諸多手機產品,S系列是核心產品,銷量是兩億多,售價最貴,利潤最高。

SX系列則是銷量第二大的產品,超過了C系列,其售價看似稍微低了點,均價大概在三千七八左右,但是因爲都是採用的成熟老舊零配件,連生產線都是現成的老生產線,其成本已經被壓縮到了非常低的成本,因此其毛利率非常高……其毛利率甚至都超過了S系列。

所以別看它賣的便宜,但是帶來的毛利潤卻非常不錯。

再過來則是C系列,這系列雖然還維持了兩千多萬臺的銷量,但是銷量下滑太嚴重了,因爲定位太尷尬,只能在線下渠道哄騙一些不懂手機的中老年人以及沒啥文化的年輕人,在線上的銷量極低。

按照市場部門的預測,C系列手機今年的銷量,估計還會繼續大幅度下滑,估計兩千萬臺都保不住了……

A系列手機,總銷量能夠有兩千二三百萬臺,雖然長期沒有太大的起色,但是人家的定位就是S系列手機的高端型號補充,這個銷量其實也算正常。

目前來說,S系列一如既往的穩定,A系列則是不溫不火!

而SX系列則是逐步取代了C系列的定位。

這是目前智雲集團的核心產品線智能手機的一些基本情況。

其中的A系列以及SX系列,C系列也是今年春季發佈會的重頭戲。

除了這三大系列的手機發布外,今年的春季發佈會裡還會發布平板電腦,藍牙耳機,藍牙手錶等新產品,這些新智能終端產品的銷量其實也很穩定的,發佈會並不會給這些生態產品帶來太大的影響。

因爲這些生態鏈產品的用戶,基本都是智雲手機用戶,這些智雲手機用戶購買這些生態產品的時候,也不會太看重什麼新技術,新特性這些,而是爲了生態,玩的是全家桶模式,所以新款型號的推出影響其實比較有限。

比如藍牙耳機,智雲集團兩年前發佈的第二代藍牙耳機,現在都還賣着呢,銷量很穩定的……今年發佈的第三代藍牙耳機,很難說會給藍牙耳機這個產品帶來太大的銷量變化。

這些生態鏈產品很特殊的:該買的用戶不管你有沒有新一代的產品,其實都會買,而不會買的人,比如其他手機品牌的用戶,永遠都不會買!

這是智雲S系列手機所帶來的生態驅動力。

再者,這些生態產品也不可能出現什麼太大的實際變化,頂多就是常規的硬件升級,系統升級而已……比如還是藍牙耳機,還能怎麼變啊,再怎麼變也就那樣了,頂多就是升級芯片,搭載新一代的自研藍牙5.5通訊協議而已,其他的基本沒啥變化。

所以今年的春季發佈會,重頭戲不是這些很穩定的智能終端生態鏈產品,而是手機產品。

尤其是被智雲集團內部給予了比較大期望的A系列以及SX系列。

一個是承擔雙高端戰略,給S系列打配合,查缺補漏。

一個則是承擔着接過C系列的重任,主打3000-4000元市場。

而C系列嘛,現在能賣多少是多少,而智雲集團內部,又有一些人想要重啓當年的智雲C計劃,也就是把C系列徹底獨立出去,然後作爲一個單獨品牌進行運營:甩開智雲高端品牌的包袱,老老實實做中端市場!

前幾年的時候,智雲集團嘗試過把C系列獨立出去作爲一個單獨品牌運營,但是並沒有成功,主要是當年的C系列其實銷量還不錯,同時智雲品牌對C系列的銷量有着巨大的加成作用。

一旦沒有了智雲LOGO,那麼C系列的銷量必然會迎來超級雪崩!

人家就是衝着你這智雲LOGO來的,現在你說智雲LOGO沒了,人家自然也就不買了……不圖你的智雲LOGO,難道圖你性價比低啊?

這個C系列演變到現在,有點像最近兩年汽車市場裡的一些高端豪華汽車品牌,推出的三缸機入門級車型……老尷尬了。

以前的時候,C系列的銷量還行,所以智雲集團那個時候也沒下決心進行分割,但是現在眼看着C系列就要徹底完蛋了,同時又有了SX系列代替了C系列的重任。

所以智雲集團內部又有了重啓‘智雲C’計劃的聲音,並且聲音不小……反正C系列都快要死翹翹了,還不如換個品牌,甩開‘智雲’品牌所帶來的巨大包袱壓力獨立運營,看看能不能救回來。

徐申學對此也是經過了慎重考慮,最後還是在三月二日正式批准了這一計劃:決定把C系列從集團總部裡剝離出來,然後把以C系列手機業務爲核心,成立一家新的全資子公司,並採用全新的獨立品牌進行運營。

然後放開手進行折騰,新的子公司將會擁有獨立自主的運營權限:新手機愛怎麼搞就怎麼搞。

只要不掛智雲LOGO,不傷害‘智雲’這個品牌,那麼新子公司的新品牌手機可以隨便折騰。

不過該計劃的操作過程也會比較麻煩,項目組的分拆,新子公司的成立以及完善,新產品的市場調研以及研發這些都需要時間,新品牌手機預計要到年底左右才能發佈了。

但是雖然啓動了C系列新品牌戰略,但是也不可能說就直接棄用C系列這個品牌,今年的春季發佈會裡,C11系列手機將會如常發佈。

新品牌,預計要到今年下半年左右才能發佈了。

而新品牌,也不會採用C系列更換新名稱的方式進行宣傳,C這個標誌性的品牌稱呼還會繼續保留,但是不採用智雲C的稱呼,而是採用全新的‘新雲C作爲前期過渡品牌,後續則是打造’新雲‘這個新品牌。

主要是C系列的雖然效率低了,但是品牌價值依舊非常巨大,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但是又不能採用智雲這兩個字……如果用了智雲這兩個字,那也就和現在沒啥區別了,你但凡降價,人家都會覺得是智雲手機降價了!

而智雲手機,是絕對不可能賣太便宜的……這是對品牌的巨大傷害!

所以‘智雲’這兩個字絕對不能用。

所以最後選用了‘新雲C’作爲過渡時期的對外品牌宣傳稱呼,一方面和智雲進行切割,一方面也是暗示消費者,這是'新智雲C’系列手機。

至於新品牌會缺乏知名度上,這對其他企業而言是巨大無比的麻煩,但是對於智雲集團下屬的子品牌而言,這不會是什麼問題。

到時候只需要徐申學親自主持新產品的發佈會站臺,再明確對外公佈新品牌‘新雲’是智雲子品牌,保管新雲這個新的品牌名字一夜之間火遍全球!

這是市值第一的全球頂級企業智雲集團的底氣。

也是徐申學個人影響力的底氣!

很快,全新的全資子公司就成立了,新公司名爲“新雲科技有限公司”,而準備推出的新品牌則是:新雲!

第一款產品,就是‘新雲C11 MAX’以及擬定中價位在兩千元左右的‘新雲N11系列’,預計今年秋季發佈!

至於到時候外界是否接受,銷量如何,這也很難說,一切都要看市場反饋!

如果這計劃不成功,‘新雲N 11’以及‘新雲C11 Max’賣的不行……咳咳,智雲集團還有備用計劃:明年春季發佈會裡照常發佈C系列的新款:‘C12’手機!

徐申學他們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124.第124章 C2發佈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37章 王華回國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36.第136章 新產品新需求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87.第87章 局外人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
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270.第270章 銀河生命在非洲第550章 玉兔一號星際飛船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476章 董經辦的新人:席婉清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72.第72章 上架感言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117.第117章 S9發佈會(三)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562章 爲什麼徐申學能獲得成功?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189.第189章 智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124.第124章 C2發佈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第437章 王華回國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36.第136章 新產品新需求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38章 期權激勵計劃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9章 互聯網品牌手機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135.第135章 搞手機賣流量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87.第87章 局外人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