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電池行業的動盪以及5G時代

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特斯拉總部,馬斯克站着用單手託着下巴,看着眼前的這一輛海藍SR3!

全球首發第一批五百輛海藍SR3其中的一輛!

光看這車的外觀,就能見識到海藍汽車的汽車設計實例,外觀極爲拉風,而且帶有海藍汽車一貫以來的設計語言:科幻屬性極爲濃郁。

光看外觀,這車就不像是現實存在的,反而更像是科幻電影裡的產物!

當然,外觀並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至少不是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

業內人士關注的更多的還是這款海藍SR3跑車上搭載的第二代L4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及最近一段時間吹的神乎其技的海神電池系統:一種氧化聚合物固態電池!

此時,他一旁的工程師說着:“自從我們在華夏採購到了這輛車後,第一時間就用專機空運回來,並進行了緊急測試!”

“根據我們的測試,他們在續航上並沒有說話,我們在充滿電後進行了續航測試,足足跑了一千四百五十公里才耗盡了電量!”

“雖然我們在測試裡並沒有開啓空調,也沒有進行急速駕駛以及頻繁減加速,而是維持勻速駕駛,但這也是測試的常態!”

“他們的海神固態電池系統,真的和他們說的一樣,能量密度至少是七百瓦時每公斤,要不然以海藍SR3的電池組重量,是不可能做到一千四百多公里的續航的。”

“這已經是我們採用的寧代半固態電池的三百五十瓦時每公斤的兩倍了!”

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成爲了寧代電池的首批半固態電池客戶,特斯拉把半固態電池用在了他們的新款車型上,讓頂配的長續航版本做到了七百公里的續航,足以比肩海藍汽車的前面兩代的車型!

但是馬斯克看着眼前這臺海藍SR3跑車,心中不由得嘆氣!

按照各方面的情報消息來看,海藍汽車旗下的海藍電池,大概率明年就能夠完成固態電池的工廠建設然後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

到時候,海藍汽車的各車型肯定也會大規模用上這個氧化聚合物固態電池,其續航將會大幅度提升!

高配車型有可能達到一千公里以上甚至更多!

再加上這個海神電池系統的極致安全性,那麼明年他們特斯拉將會在華夏以及歐洲市場上面臨更艱難的競爭。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美國市場依舊不會失守!

這還需要多謝通用和福特在前兩年的‘大膽舉措’,直接給海藍汽車弄了個百分百的汽車關稅,儘管通用和福特是爲了保護他們自己的燃油車市場份額,但是這同樣也給了特斯拉一個很不錯的市場保護。

甚至都促進了特斯拉和海藍汽車的戰略合作,促成了特斯拉滬城工程,海藍墨西哥工廠的成立,並在這兩個工廠裡各自交叉持股百分之三十。

如今特斯拉的滬城工廠已經量產,並向華夏市場乃至日韓、東盟等地區的市場進行供貨,這也是特斯拉今年的銷量大幅度上漲的主要原因。

而海藍墨西哥工廠如今的建設也進入了尾聲,預計今年年底將會進行投產!

這個海藍汽車墨西哥工廠一方面是爲了墨西哥市場,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曲線進入美國市場……當然,考慮到各種阻礙問題,後續這個墨西哥工廠將會作爲一個單獨的子公司,針對墨西哥以及美國甚至加拿大市場都推出單獨的電動車品牌,披上墨西哥國產電動車的名頭。

在當地進行一定的本地化,甚至推出專門的本地品牌,這是海藍汽車在全球運營裡的一個重要舉措。

主要是在部分比較限制比較大的地區裡是規避各類亂七八糟的影響!

所以換個牌子賣!

海藍汽車雖然名頭大,全球知名,但是樹大招風,人家一看你這海藍汽車的牌子,就知道你是一家華夏汽車品牌,而不少國家針對華夏品牌其實有防備,尤其是汽車這種大件工業消費品。

於是乎,海藍汽車內部啓動了子品牌計劃!

通過在海外的子公司設立新品牌進行宣傳和銷售!

比如在泰國,海藍汽車在當地的子公司‘海藍泰國’,就專門推出來一個面向東盟市場的子品牌:AILA,音譯過來就是艾拉。

在當地宣傳的可是泰國自主品牌,東盟自主電動車新勢力品牌!

並針對東盟地區的市場特性,比如低價、潮溼、夏季溫度高、電網設施不完善等諸多特性,推出了首款本土化車型:主打當地的中低端市場。

爲了控制成本,還用上了海藍汽車品牌已經淘汰的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比較低,性價比比較高,非常適合中低端車型使用。

同時也沒有使用L4乃是L3級別的自動駕駛駕駛,而是繼續沿用老舊的L2+的輔助駕駛,高端自動駕駛的硬件成本也挺貴的,高端的激光雷達、算力芯片都不便宜,要控制成本的話,就不能盲目的上這些好東西!

此外也要和海藍品牌的車型拉開性能差距!

十多萬的車型如果都能用L3級別的輔助駕駛,當地消費者也就失去了一大購買更昂貴,二十大幾萬,甚至三四十萬的海藍車型的理由了。

其他的一些零配件也是能簡配就簡配!

嚴重各種簡配後,海藍汽車就搞出來了售價只需要十多萬的艾拉車型。

主打十多萬售價的中低端市場,面向東盟當地市場……東盟地區的整體經濟比較落後,消費能力有限,高端的海藍汽車年銷量達到一定數量後就上不去了。

這是海藍汽車在當地推出中低端子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個艾拉品牌,實際上就是把早期的海藍汽車的構架,再進行嚴重減配後再推向市場,有點類似早些年大衆在華夏賣桑塔納的感覺。

海藍品牌要維持高端,自然不可能做這些低端生意,但是當地市場又有需求,所以在海外搞個當地的子品牌來進行運營。

還別說,這個艾拉子品牌去年年底在東盟地區正式推出後,獲得的正面反響很大,並迅速買到了東盟其他地區的市場。

未來,海藍汽車在印尼的汽車工廠也會投產這一品牌。

海藍汽車希望能夠用艾拉這個子品牌,大量佔據東盟地區的汽車市場,把在當地依舊在佔據巨大優勢的日系汽車品牌給擠出去。

而在中美洲以及北美洲市場也會這麼做,海藍汽車將會依託墨西哥工廠,推出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子品牌:MITE,音譯是‘米特’。

海藍墨西哥工廠也會生產‘米特’品牌的車型……當然,這個米特品牌其實也是使用海藍中型轎車以及中型SUV的核心構架,然後換個外殼和內飾而已,核心的東西還是那一套。

墨西哥工廠,採取的是一個工廠同時生產兩個品牌的策略!

此外新的米特品牌,還會推出海藍汽車旗下的第一代皮卡車型,這款車型是專門針對美洲市場而推出的,因爲美洲市場裡皮卡的需求一直都非常大。

現在的海藍汽車,除了海藍品牌外,還有艾拉主打中低端的品牌,以及主打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米特品牌。

在未來,也許還會推出更多的新品牌,這主要看全球各地的市場需求。

海藍汽車,正在朝着一個集團化,大規模的汽車集團而演變!

畢竟光靠豪華車型品牌‘海藍’市場容量是有限的,能夠做到兩三百萬輛銷量就已經非常很難了,想要繼續往上突破難度就太大了:有錢人就這麼多,消費不了更多的高端海藍汽車了!

這就需要一些本土化更強烈的子品牌來擴充銷量,爭取當地消費者的訂單了。

甚至在國內也有這個計劃,未來海藍汽車將會把針對海外市場的艾拉品牌引入國內,推出十多萬售價的中低端車型。

但是國內的電動車市場競爭過於激烈,中低端市場非常擁擠,這個艾拉品牌能否在國內成功也很難說。

比亞迪在中低端市場很強勢,其獨特的插混技術路線很受人們的歡迎。

再加上海藍汽車在國內,已經有了海藍YEV這個主打二十多萬的車型,所以新的子品牌艾拉能否在國內取得成功,也是一個未知數。

海藍汽車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攻城略地,這給大量的燃油汽車廠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美系,歐洲以及日本,韓系等汽車品牌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就連同樣爲電動車的特斯拉也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當然,對於特斯拉而言,他們有着美國市場這個大本營,同時電動車市場目前還是一個劇烈增長的藍海市場,因此同樣維持了非常高的增速。

尤其是和海藍汽車進行了戰略合作,成功進入了華夏市場。

同時又第一批獲得了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後,今年的特斯拉賣的很火,其產能甚至都跟不上產能的增長速度了。

這是目前電動車市場的特性:一片海藍!

只要你不是傻乎乎的和海藍汽車正面對撞,去搶奪高端豪華電動車的市場,那麼就有大把的市場空間等着你!

至於高端市場,這個太難了。

海藍汽車光是一個L3起步,頂配L4的自動駕駛技術就能吊打全球,同樣是豪華品牌的寶馬,進入電動車市場也非常早,但是寶馬旗下的電動車車型照樣被海藍汽車打的潰不成軍,除了歐洲大本營市場能保住外,其他地區的市場裡基本被海藍吊打!

現在對於特斯拉而言,市場環境是不錯的,乃至未來幾年也不會差!

問題是,幾年以後呢?

尤其是海藍汽車現在獲得了固態電池優勢,其續航以及安全性足以影響很多人的購車選擇了。

“希望,過幾年後,海藍汽車也能放開固態電池銷售,就和現在的半固態電池一樣!”

馬斯克心中盤算着,近期要再飛一起深城了!

上一次去深城,他和徐申學談的還不錯,給特斯拉拿到了PX算力平臺以及半固態電池的優先供應權,並且就和打壓通用以及福特達成了共識,雙方在滬城工廠以及墨西哥工廠裡進行了交叉持股。

這一次,他準備再一次前往深城,看看能不能獲得固態電池的供應!

除了這個之外,他也很快召集了特斯拉電池部門的研發人員,加大了對電池領域的投入。

現在使用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只是權宜之計,他們自己也和LG以及松下這兩家電池廠商進行合作研發自己的半固態電池。

半固態電池都還算好,真要搞的話,其實只要捨得給錢給人,再花上一定的時間也能夠搞得出來。

也不用太擔心被卡脖子。

但是固態電池這個就比較難搞了,市面上現有的三條技術路線都不太靠譜,海藍電池搞的是自研的第四條技術路線,而針對氧化聚合物的技術路線,各大電池廠商現在是一知半解,連技術原理都還沒搞明白呢。

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研發出來自己的氧化聚合物電池!

未來,不容樂觀啊!

特斯拉的馬斯克擔心未來的電池供應問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進軍電動車行業的汽車廠商上。

尤其是諸多國外的廠商都比較擔心電池供應問題的!

磷酸鐵鋰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時代裡,雖然海藍電池、寧代電池的技術先進,但是也就只有磷酸鐵鋰電池是領先的,三元鋰電池的話技術也就是普通一流,還有LG化學以及松下能夠比肩。

LG化學以及松下電池,也是特斯拉等很多車企的電池供應商!

但是到了今年的半固態電池時代裡,就只剩下一個寧代電池這麼一個第三方供應商了,諸多電動車廠商不管是否願意,想要做出來續航七百公里以上的電動車,都得選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

這就存在了單一供應商的風險……製造業爲了分散供應鏈風險,採取二八原則是基本操作。

一個主供應商之外,必須還要有一個乃至兩個次供應商的,避免主供應商出現問題而導致零配件短缺。

現在的半固體電池時代裡,就只有一個寧代電池,這就已經存在不小的風險了。

幸運的LG化學以及松下也正在積極開發他們自己的半固態電池,預計幾年後也差不多能夠做出來。

就算沒有半固態電池,高密度的三元鋰電池以及磷酸鐵鋰電池也能夠進行代替,有所差距,但是也能勉強用。

然而固態電池的話,這性能差距就太大了,三元鋰電池以及磷酸鐵鋰電池根本無法代替!

不說續航問題,僅僅是一個安全性問題就無法代替!

更重要的是,LG化學以及松下面對諸多汽車廠商客戶的諮詢,他們很委婉的表示,他們的固態電池研發計劃雖然已經正在進行,但是什麼時候能夠出來,這個是未知數!

這就很難搞了!

倒是國內的電動車廠商們淡定的很!

反正他們也不搞電池,用的都是寧代電池或國內外其他電池廠商供應的電池,同爲國內企業,寧代電池的供應也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等到了固態電池時代也一樣,反正徐申學已經對業內放出了一定的風聲,等到固態電池的產能上來後,遲早是要對外供應的。

既然現在半固態電池可用,未來也能有固態電池使用,還想那麼多幹啥!

抓緊時間找資金,招募人才設計更好的電動車,再把輔助駕駛功能做好,然後推出新車型搶佔市場纔是正經事。至於說擔心被徐申學卡脖子之類的事,不用擔心這些!

真要擔心的話,那麼國內的大一票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等和芯片產業強關聯的企業,包括上游的半導體相關企業也就不用過日子了。

國內的智能終端以及服務器,人工智能領域所需要的各類芯片,清一色的智雲集團供貨。

智能終端大量採用智雲半導體的W系列SOC,智雲儲存的內存芯片以及閃存芯片。

人工智能領域裡的各種算力芯片,包括APO顯卡,PX通用終端算力平臺,LC輕量化算力平臺都是智雲集團的獨家產品,市面上根本就沒有同類產品可以進行代替,國外沒有,國內也沒有。

半導體制造行業裡,國內的半導體制造廠商現在大量採購的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各類產品,只要仙女山控股這邊有的,性能不是落後國外太多的,價格也不是太貴的,那麼基本都首選仙女山控股的產品。

除非仙女山控股目前沒有的,或者做的還不太行的產品,才能夠採購國外。

如果非要用國外的就很麻煩……僅僅是關說就不便宜,而是需要各種審批手續。

並且哪怕是申請了,大概率也申請不下來!

你要採購荷蘭ASML的光刻機,來,說明說明理由,他們的NXT1980光刻機比國產的HDUV-600B好在哪裡?是性能更好,還是更便宜了?

你要採購ASML的EUV光刻機,咋滴,國產的世界首款商業量產,智雲微電子都在採用的國產海灣科技的HEUV-300B你都看不上啊?非要去採購國外同類產品啊?

所以,除了科研性質外,普通採購申請大概率是申請不下來的!

爲了扶持國內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行業,相關機構在進口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上領域上的扶持,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雖然沒有明面上的關稅增加,反傾銷之類的,但是很多事都不用明面去說的:該懂得都懂。

尤其是國內的主要半導體制造企業,除了智雲微電子外,其他的半導體制造企業基本上都是機構投資爲主,所以都不用什麼正式的手段,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半導體企業採用清一色的國產設備以及耗材。

上頭對半導體制造以及耗材領域還是非常關注的。

畢竟這個行業,關乎一大堆產業的安全命脈!

說的誇張點,哪怕是智雲集團完蛋了,仙女山控股都不會完蛋!

華夏可以沒有S系列手機,但是不能沒有海藍HEUV300B光刻機!

這種核心裝備,都已經直接關乎衆多行業乃至國防行業的安全了。

看看正在密集試飛的X1人工智能戰鬥機,你就會理解爲什麼上頭如此重視半導體產業鏈了……現在正在試飛的X1人工智能戰鬥機上使用的國防專用大算力芯片,乃是智雲半導體專門設計,智雲微電子進行代工生產,用的是海灣科技的HEUV-300B光刻機爲核心的第二代七納米工藝。

總不能指望沒有了仙女山控股,沒有了智雲微電子,然後還能讓臺積電,四星等外頭半導體制造廠商,使用荷蘭ASML的光刻機,爲了代工國防專用的七納米大規模算力芯片吧?

別說大白天了,就算是晚上也不能做這種夢啊!

——————

固態電池發佈之後帶來的影響是強烈的,儘管目前只有在海藍SR3跑車以及智雲旗艦型S系列機器人上使用,外界猜測這種固態電池的成本會非常高昂,短時間內不可能普及中低端產品裡。

但是這卻代表着未來的趨勢啊!

所以很多電池行業的人憂心不已,投資者們對上市的電池企業也是信心不足,紛紛拋售,這導致了很多上市的電池企業的股價下跌了不少。

當然,也不是直接暴跌!

固態電池雖然很強,但是也不是在所有領域裡都能取代。

比如在幾萬塊,十幾萬售價的中低端電動車市場裡,以目前固態電池的高昂成本很多年裡都不可能進行代替。

目前這一領域,依舊是磷酸鐵鋰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的市場,就連半固態電池都因爲成本過高而無法在這一市場裡進行普及。

就連海藍汽車自己,都是在海外市場裡推出了艾拉這個新品牌,用磷酸鐵鋰電池做中低端市場呢。

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動車市場裡的電池生態,將會是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半固態電池,固態電池共存的局面。

反倒是在智雲集團裡的機器人產品裡,將會全面採用固態電池了,機器人產品售價高,溢價也高,電池用量不是很大,屬於成本可控,爲了更好的續航接受一定的成本上漲使用固態電池是最佳的選擇。

同時,智雲集團也正在和海藍電池研發能夠用於小型便攜設備的固態電池,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藍牙手錶,藍牙耳機等便攜智能終端設備,預計明年也能逐步推向市場,讓智雲集團旗下的各類便攜智能終端設備的續航性能大幅度提升。

順帶充電速度也能提升不少……固態電池更加安全,可以放心大膽的用更高功率的充電器,不用擔心大功率充電的時候,突然來個自燃!

此外,在其他很多電池應用領域裡,固態電池因爲成本高昂也沒有優勢。

比如電池應用裡很重要的一個領域:儲能!

儲能市場也是最近兩年飛速發展第一個電池市場,尤其是隨着太陽能發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後,發展就更加迅速了。

電網裡傳統來說,是發多少電用多少電,這對於隨時調節發電量的火電來說不是問題。

但是對於太陽能發電以及風電就不是這樣了。

大晚上的也沒有太陽,沒辦法發電啊!

而風力發電的話,也是受到天氣風力的影響,有風的時候就能多發電,沒風的時候就沒辦法發電了。

因此發電量的波動非常大。

同時用電量也存在巨大的波動,比如白天裡工廠正在開工用電量就非常高,同時居民的生活用電也多,但是晚上大多工廠停工休息,晚上人們也睡覺,除了開個空調外其他的電器基本都停止使用了。

這就導致了白天用電多,晚上,尤其是凌晨過後的用電量少。

發電量有波動,用電量也有波動!

這就需要一種儲存設備來調節電量的儲存以及供應了。

目前來說,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採用電池來儲能!

這也是最近兩年,電池儲能市場發展極爲迅速的原因……尤其是國內的光伏產業發展迅速,佔據了全球龍頭的地位,而電池儲存產業作爲太陽能發電的重要配套設施同樣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而電池儲能市場裡,可不太講究什麼能量密度……畢竟不用到處帶着電池跑!

電池儲存市場,最爲核心的是性價比!

要儲存電能的成本足夠便宜!

而固態電池呢,雖然技術先進,能量密度高,但是它貴啊……用在作爲汽車以及機器人的動力電池很不錯,用來作爲便攜終端設備的電池也很好。

但是作爲儲能電池,就有點划不來了……尤其是循環壽命目前才三千次,還沒磷酸鐵鋰電池高,更不如半固態電池高。

基於這種情況,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半固態電池,在電池儲能市場裡的發展空間非常大,並且市場需求也足夠龐大。

寧代電池,就是已經利用獲得授權的磷酸鐵鋰電池的核心技術,向市場推出了儲能電池組,通過降低一定的能量密度技術指標,獲得了更低的製造成本,更好的循環使用壽命,目前獲得了良好的客戶反應,市場擴充非常快速。

其他不少電池企業,也是積極進軍電池儲能行業,尤其是看到海藍電池都搞出來固態電池後,更是加快了轉型的步伐。

未來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市場,遲早是固態電池的天下,而他們這些技術落後,只有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以及三元鋰電池技術的廠商,得早一步尋找出路,不能在動力電池這個領域裡等死啊!

外界因爲固態電池的發佈,而引起大量議論以及業內連鎖反應的時候。

徐申學則是在五月底的時候,出席了一場在京城舉辦的5G峰會,雖然會議主題是5G峰會,但是在峰會上自然不可避免會被問到固態電池以及海藍汽車的諸多問題。

針對衆多記者們的提問,徐申學也是回答了幾個外界非常關心的問題。

首先就是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量產問題。

徐申學表示,海藍電池旗下的新電池工廠目前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預計明年夏天投產,投產的第一批產品將會用於海藍汽車上。

並且表示固態電池應用在海藍汽車上後,同等續航的海藍汽車在售價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至於更大續航,比如未來一千公里純電續航,一千三四百公里純電續航的海藍汽車的售價,徐申學沒明確說,但是意思就是那個意思:肯定是要漲價的,不然成本頂不住!

同等續航的售價不漲,那是因爲使用固態電池後,雖然每公斤成本翻倍,但是每公斤能量密度更大,所以能夠減少電池用量以控制成本。

海藍電池的固態電池,從每瓦時成本來說,其實和半固態電池差不多。

未來的話,隨着產能的提升,研發以及生產線成本的攤薄還會更便宜,但那也是未來,不是現在!

同時,徐申學還對很多人關心的智雲手機什麼時候能用上固態電池也進行了明確了答覆:“我們的工程師正在進行努力研發當中,我對我的工程師團隊說,希望明年夏天就能夠讓智雲手機用上固態電池,但是這依舊存在不確定性!”

雖然計劃是明年用,但是畢竟還沒有搞出來不是,這中間存在不確定性,徐申學是不會把說的太滿的,這會影響很多人的消費選擇以及投資選擇。

簡單回答了記者們在固態電池領域的問題後,徐申學又把話題轉移到了5G上來,畢竟今天的會議,5G纔是重點,總不能5G不談,光談個固態電池啊。

不過5G也沒啥好說的,只是新一代的通信協議技術而已,還是全球各企業相互妥協之後的一個統一協議,智雲集團在其中也佔據了極大的分量。

其他企業想要繞過去智雲集團單獨玩5G是玩不了的,智雲集團在5G領域,尤其是終端領域裡積累了大量的專利。

同樣的,智雲集團想要繞過其他企業玩5G,也做不到。

這是一個大家一起玩才能夠玩的新一代通訊協議。

而徐申學對此的關注其實不是很大……這個5G,只是智雲和其他業內廠商們一起搞出來的一個‘促銷活動’!

智雲藉着5G的名頭衝一衝手機的銷量,順便用5G通訊基帶的專利卡一卡其他通訊設備廠商的脖子,比如說水果的5G基帶就搞得很不行,最近又和高通鬧翻了短期內用不了5G通訊基帶。

那麼這個時候智雲弄個5G手機的名頭踩一踩水果手機,那也挺好的嘛!

而其他的手機廠商,大多也是抱着這個想法,趁着5G的名頭衝一衝手機的銷量!

國內的華威,OV,大米,海外的四星都是這種想法,所以水果那邊就比較着急了……誰讓它暫時沒5G通訊基帶可用。

5G時代來了後,運營商也可以拉一波5G高淨值用戶。

賣通訊基站設備的廠商,比如華威,西門子之流趁機賣一波基站設備。

而用戶則是能夠用上了上網速度更快的5G手機!

所有人都高興!

但是真要說起來,5G其實也沒比4G強到哪裡去!

手機看個視頻,玩個遊戲,實際使用中4G和5G不存在什麼太大的明顯差異,主要看運營商卡不卡你網速!

只要運營商給你放開限制,不卡你網速,5G也好,4G也罷,其實都夠用,甚至3G也能湊合着用,全球範圍內很多地方都還是3G網絡呢,當地的用戶用智雲手機照樣用。

手機上網快不快,除了手機的通訊基帶外,還要看骨幹網的通訊容量……而這是運營商的問題。

而物互聯方面,5G也不會比4G有更大的優勢……因爲5G的通訊距離太短,信號容易丟失,尤其是建築遍佈的城市區域裡,對通訊基帶的密度要求非常高。

而相對來說,4G的通訊距離更遠,需要的通訊基站密度更低一些,更容易普及。

至於通訊速度大小,通訊延遲這些,其實也不是很重要,不是什麼終端都需要超大通訊速度以及超低延遲的……至少目前來說,沒有太大的需求。

最早大規模使用的其實是海藍汽車,然後接下來是智雲集團的機器人……而海藍汽車以及智雲機器人現在還是3G和4G通訊基帶並用呢,在4G網絡的地方用4G,在沒有4G的地區裡使用3G網絡。

也不影響海藍汽車以及智雲機器人連接互聯網啊!

如果真的對通訊速度有巨大的需求,拉光纖啊!

哪怕是家庭用的一千兆光纖再加個WIFI,都比手機直接連接運營商的3G/4G/5G網絡強一百倍!

如果是企業專用的光纖網絡,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這個5G,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場促銷活動……全球範圍內各大廠商們很默契的一起掀起了這個5G時代。

其中主要獲益者,自然少不了智雲集團!

所以今年開始,智雲集團也很賣力的鼓吹5G時代!

因爲,今年智雲集團將會推出第一代5G手機!

他們希望藉着5G手機的名頭,衝一衝手機銷量,拉一拉智能終端業務的營收和利潤!

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16章 十倍利潤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第406章 奔赴廣城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45章 智雲C1樣機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91.第191章 A計劃70.第70章 轟動全網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4.第124章 C2發佈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565章 清北講座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87.第87章 局外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92章 Yun VW發佈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
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139.第139章 新配色技術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16章 十倍利潤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308.第308章 瘋狂的退市以及上市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267.第267章 S13試生產第406章 奔赴廣城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第45章 智雲C1樣機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56章 空中飛人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91.第191章 A計劃70.第70章 轟動全網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4.第124章 C2發佈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53章 量產的難題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317.第317章 世界最龐大最高效的供應鏈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第496章 新一輪的抄襲智雲浪潮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534章 新一代S系列手機的頹勢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565章 清北講座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77.第77章 晚餐以及紅酒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326.第326章 公交地鐵上的S15MAX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87.第87章 局外人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434章 谷狗求購顯卡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第492章 Yun VW發佈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