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



一場熱鬧瞧完,最先過來的軍戶們臉上洋溢着笑容。

從此不用煮鹽,暫且是少了財路,但有大人的話,衆人心裡明白,將來發財來錢的營生一定不少,大人會有安排。

而且,以大家對張守仁的瞭解,只要這位大人有了錢,優先想到的絕不是自己,而是全堡上下。

就憑這位大人到現在沒翻修過房舍,沒買過一件好衣服,沒有添一個丫鬟小廝,家裡也沒買什麼紅木桌椅架子牀什麼的……憑這一切的一切,所有人都是對張守仁有一種本能的信任,無需擔心,只需歡喜。

走了一撥人又是來了一撥人,一場場悲喜劇就是在眼前上演着。

畢竟是海邊的人,對鹽的感情實在是太複雜,太濃郁了,所以發生着眼前的一切,一點兒也願錯過,很多人走了又回來,就是站在鹽池邊上,看着那一堆堆被木鏟鏟成堆的鹽發呆。

“好東西,好鹽啊。”

“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好的,以前光是聽城裡的人說老爺們用精鹽,不用咱煮出來的那粗鹽,我就心想,這精鹽是啥樣,咱煮了一輩子,聽說能熬成精鹽,也沒試過……如今開了這一個眼,死了見祖宗都有話說,這一生,也算見識過了,值了。”

“這就值啦?大人手裡頭的好東西多的是,你值了俺不值,要好好活着,多看點新奇東西,下去見着祖宗,才叫有話說。”

“對對,你說的纔是!”

議論聲中,有一個穿着藍色五福綢衫,頭頂一頂瓦楞帽的白胖子也是踉踉蹌蹌的在鹽池四周來回奔走着。

這人自然就是利豐行的李掌櫃,上午精鹽出來,張守仁立刻吩咐人去通知他,然後這李掌櫃先是不信,以爲人家同他說笑,後來去報信的人着急了,賭咒發誓,神態十分着急和認真,李掌櫃才覺得事情果然蹊蹺,於是帶了幾個助手,老李掌櫃騎一匹黃膘馬,其餘幾個有騎騾子的,也有騎驢的,從方家集往張家堡這裡急趕。

上次他過來,還是一年多前,這半年多來雖然是和浮山這邊合作,但平時生意太忙,而且張守仁一直派的有代表在方家集,自己也經常過去,所以這老掌櫃就一直沒過來。

這一次急趕急,從方家集到浮山的路還是那個樣子,崎嶇難行,不過到張家堡外就明顯感覺到不同了。

堡牆原本是坍塌的,現在已經全部重修過了。厚重條石爲基,然後用青磚爲牆,看着就厚實,高是三丈左右,和普通的城牆差不多高,每個百戶堡是方圓一里半左右,這個重修的堡,根據李掌櫃的目測,大約是二里見方,甚至還要多些,再大的話,就是和所城差不多了。

極目向東,那邊的東山堡,趙家堡,連山堡幾個堡也是全部在重修,聽說這些墩堡和烽火臺,將要一路連到即墨。

張守仁真是大手筆,浮山所是守禦所,防守的範圍是大半個衛那麼大了,臨海的工事,他將要全部重修一次!

算起來,修到即墨的防區,共是六個百

戶堡,十九個墩,四十三個烽火臺。連成一片,配上大炮,火銃手,沒有成千上萬的海盜,就別想攻上岸來。

這原本就是大明極盛時的規模製度,現在重修,花費當在四五萬兩左右,不是張守仁這樣的有錢人,斷然負擔不起這麼昂貴的費用。

只是有一點,李掌櫃想不大明白。

現在海上當然是羣盜極多,但張守仁又不下海,就算捕魚也只是近海捕撈,不會到遠海,他又不做海洋貿易,倒不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大修海防?

不過轉念一想,這張守仁做事,哪裡有白費過的?

雖然現在他看不明白,也不大懂,但從這半年多的時間來看,這位張大人雖然年輕,但行事的縝密已經遠超常人……他就沒見過比張大人考慮事情更周到,更仔細的人了!

何況,他還是那麼的年輕,年輕的叫老掌櫃連嫉妒的心氣都是沒有了!

李掌櫃畢竟是一家大商行的區域主事人,算是後世的大區經理,所以一聽說他來,張守仁便也是聞訊而出,見這老掌櫃站在堡門前發呆,便是上前笑道:“怎麼樣,老李頭,這張家堡如今模樣,可還看的過眼?”

他和李掌櫃也算是熟不拘禮了,彼此稱呼起來,都很隨意率性。

“大人說笑了,豈止是看的過眼,簡直是叫草民大開眼界。”

以前李掌櫃和張守仁打交道,雖是敬重佩服,但基本上還是一個平等的姿態。

因爲衛所的從五品官,其實也就是個鎮子的甲總,以李掌櫃供職的商行規模,實在不必太放在心上的。

但現在老掌櫃的語氣,明顯就帶有一種百姓對官員的那種由衷的敬佩感覺,甚至是,有那麼一點畏懼和拘謹的感覺。

不僅是老掌櫃,連他身後的利豐行的大夥計們,一個個臉上也是帶着敬畏的表情。

這感覺不是因爲張守仁要升官或是部下增多才帶來的,是因爲張守仁的大手筆修的這堡子,這寨子,還要計劃要修的路,造的橋!

這些東西,纔是統治意志的直接體現,象是撈銀子爭權位的事,做的再多,人也未必當你是一個官!

張守仁聽着這老掌櫃的話,也是一楞,因笑道:“老李,怎麼這麼生份了?你還是管我國華,我叫你老李頭,要不然,我叫秦東主換人來。”

他這麼一說,倒是真的把老掌櫃擠兌的沒有辦法,老人感覺無奈的同時,心裡自然也是覺得十分的溫馨。

這張守仁,看樣子是還要往上升的,但爲人一點不驕縱狂妄,是個能長期打交道下去的人!

進了寨子,感覺到不同之處就更加強烈了!

以前的張家堡,堡裡除了到官廳的一條主路上鋪設着一些青石板外,別的路全部是土路。又沒有排水溝,所有的垃圾,糞便,污水,全部就直接倒在屋門前。

泥地上,到處都是髒東西,走在堡中,聞的味道就不必提了。

現在看過去,往百戶官廳的那條

主路當然拓寬了,又加了兩排青石板,在主路邊上,是修的一條可以看出來的暗溝,用來排水,上面也是蓋的石板,不至於把味道泄露出來。

沿途的土地廟,馬鋪、小型兵營、關帝廟、城隍廟、戲臺,都是重新修葺過了,煥然一新,看着十分氣派。

就是百戶官廳除了把庭院擴大了一些之外,別的東西,一看就是一點沒動。

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國華!”老掌櫃看到這裡,不覺感慨,只道:“你何必如此自苦?我老頭子自問儉樸,比起你來,還是享樂太過。你還年輕,其實不必如此的。”

“要說錢,老頭兒你是知道的,我現在手頭是有幾個了。”張守仁微笑着答道:“不過,我是這樣想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這個時候,不瞞你說,是要做事業的時候。我得給下頭人做好榜樣。不然,大捧銀子進來,人人都想着要享福,誰去受罪?沒辦法,只能是我帶頭吃苦,下頭的人發了兩個錢的小財,總不好意思過的比我還舒服?道理就是這個道理了,李老掌櫃,懂了沒?”

“懂了,懂了!”

當掌櫃的,不敢說是七竅玲瓏心,好歹也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不是一等的機靈人,斷然到不了李掌櫃現在的位置。

所以張守仁一說,老掌櫃便是懂了,當下眼神中也就只有敬服二字了。

張守仁說的這些,爲將者其實都該懂。上行下效,這是最簡單的道理。當然,你可以用兵法部勒,但凡事要有相對的公平,你在那邊大帳裡養着幾十個小妾,喝酒聽戲唱曲子玩女人,卻要求部下清心簡欲,一心只想着打仗,還要打勝仗,天底下哪裡有這種道理?

人心是最難掌握的東西,凡事你只有往壞的方面想,把自己立在一個道德上的不敗之地,然後才能無往而不利。

身爲一個現代人,張守仁心裡纔是十分清楚,什麼是道德綁架和對自己低標準,對別人嚴要求,一味要求別人在道德上毫無瑕疵,要成爲所謂的完人,這是中國人,或是某些中國人的傳統,千百年下,一直未曾改變過。

他的苦心,其實自己心裡才真正明白,最後的這一層意思,就算是對着眼前這關係交情都還不錯的老掌櫃,也是萬萬不能說了

“不得了,不得了。”

老頭子興趣上來,一時竟忘了鹽池的事,在堡中轉了一圈又一圈,看到的就是自己絕然想不到的變化。

到處是乾乾淨淨,明溝暗溝都有,排水極好,還在堡中種了不少樹木和花草,看着十分漂亮。有幾排屋子都是重建了,小巧精緻的小院,看着就舒心暢快,到最後,老頭子不覺笑道:“有這樣的堡城住着,還有國華你這樣的千戶,老頭子不如也入軍籍,就來到這裡住着養老得了。”

這當然是一句頑笑話,說完就算。等到了匠人們聚集的地方,老頭子見多識廣,看到幾處空地和準備的東西,當即便問道:“國華,你這是想建高爐吧?”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欽差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十四章 槍術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章 赴約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十二章 兵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四十章 訓練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八百章 怒吼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
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一十九章 屯田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欽差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二百二十六章 賀客盈門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心把握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百一十章 機鋒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十四章 槍術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三十九章 黨爭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章 赴約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十二章 兵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四十章 訓練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八百章 怒吼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