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



“見過湯師傅。”

張守仁身材十分高大,軍戶世家子將門出身,遠比當時普通的中國人高大的多,不過和湯若望相比也就相差不多,而對方藍眼金髮,身形高大,儀表風度也是十分出衆。

“哈哈,張將軍,我可沒有教過你什麼啊。”

張守仁的身份地位湯若望已經瞭解,但這個少年得志的將軍仍然對自己十分客氣,不象尋常的大明士紳,一旦有了身份上的改變,對湯若望也就變的十分矜持和自負起來。

“三次長談,我對泰西軍政文教都有長足瞭解,在我中華,一字師亦爲師,所以湯師傅就不必客氣了。”

張守仁的感謝也是出自真心,他的歷史知識用在國內都勉強,在當時的西方來說幾乎和兩眼一抹黑差不多了。

西方在亞洲的佈局,還有利益之爭,以及炮艦的發展程度,航行一次所需時間和注意的要點,歐洲現今的情形,軍力發展,武器配備等等,光是這些,三次長談的時間哪裡能夠!

要不然,湯若望看到他來了,爲什麼會先皺一下眉,實在也是瞧到張守仁來了,這個向來好脾氣的傳教士也是頭疼呢。

除了湯若望外,還有三四個歐洲來的傳教士也在屋中,他們都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在湯若望這裡學習大明的語言和禮儀,出師之後,就可以到各大城市或需要的地方遊歷和傳教了。

耶蘇會的總部並不在中國,而對中國的佈局和傳教是一手操持控制,也是從來沒有放鬆過。但這種佈局,是在崇禎六年到七年之間遭遇了慘痛的失敗,也就是孔有德之變。

那場變亂中,耶蘇會支持大明的幾十個傳教士和工匠還有軍隊教官遇難,還有超過百人的葡萄牙僱傭軍官和軍人遇難,所支持培訓出來的漢人工匠和士兵要麼被殺要麼成爲叛軍,所製造的火槍和大炮被叛軍毀掉或是帶往遼東,這個損失和創痛太大太深,導致現在耶蘇會對與明朝官方的合作已經很難再有什麼熱誠,而湯若望對張守仁這個大明將軍也不是十分的熱絡和拉攏,原因就在於登州的那一場變亂上了。

除了這幾個傳教士外,經堂中還有幾十個中國人,除了小半是雜役外,大半都是當初徐光啓推薦過來的在算學上有基礎的年輕人,幾年功夫下來,在天文曆法上都是有獨到之處,在算學和幾何學上更是遠遠超過同時代的中國人,對張守仁來說,這些沉默着的中國人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也是民族未來的瑰寶,是他眼前最珍貴的財富。

而在原本的時空之中,康熙三年時,湯若望已經癱瘓在牀,因爲他在順治年間深入宮廷,差點引誘的順治帝信仰天主,所以在滿洲貴族內部招致了嚴重不滿,而且在曆法之爭上,也是被一羣保守的中國曆官所攻擊,在這一年,鰲拜等滿洲貴族將湯若望和其奴僕逮捕,同時捕拿了湯若望在天文臺和歷局的所有漢人助手,並且全部判處凌遲酷刑,包括已經年邁垂死的湯若望在內。

後來是宮中地震,孝莊太后震恐

之下特旨赦免了湯若望一個人,但其餘的歷局中的漢人官員,主要是從崇禎年間就跟隨湯若望的十餘人,全部被處斬。

經此一事,耶蘇會在中國先期經營埋下的文明的種子,就算是被徹底扼殺在搖藍之中了。

哪怕是康熙後來自己習天文曆法,學算術幾何,但也並沒有胸襟和氣度再允許西洋傳教士大規模的在北京城內擔任職務和教授徒弟了,這些學問,在康熙來說只是一種統治手段,而不是其仰慕科學和文教,這個夷酋自己孜孜不倦的學習,但卻拒絕做任何形式的推廣,並且在別人學習天文算術後是不夷餘力的打擊,所謂聖君的見識,其實還不如一個木匠皇帝!

……

聽到張守仁的話,湯若望也很開心,抿嘴笑了一笑之後,卻又是向張守仁攤手道:“將軍,說來說去,我是實在沒有辦法去登州或萊州,我的學生們也在加緊編著新曆,恐怕也無能爲力。但我可以幫助將軍和耶蘇會取得聯絡,由他們從澳門爲將軍僱傭一些鑄炮和造火槍的高級技師。”

“很好,多謝,多謝!”

張守仁連連拱手,以示謝意。

找技師這事兒他早就拜託了鄭家,但鄭家就送來幾個也不知道是幾傳手的三流學員,還不是老外,是正經中國人,只是在澳門一帶的土著,鑄造造槍也會些,但水平還不如將作處的老人,想要有什麼改良進步,指望這些人是不成的。

如果耶蘇會真的能派一些好手來,這個時代歐洲佬剛剛開始發力,把中國甩下去不遠,大家在一起互相取長補短,中西結合,比將作處一夥人始終是自己摸索要強的多。

拱手謝過之後,又閒聊了一會,張守仁看到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頭髮灰白,臉上皺紋也是十分深刻,自己進來之前,此人就是坐着在閒看湯若望等人做事,自己進來後說話他也並不理會,此時端坐如常,腰板挺直,光是一個坐姿倒是端的不凡。

見他看向自己,這個男子翻了翻白眼,也不理會,倒是拎起一個小酒葫蘆,自顧自的飲了一口。

“將軍莫怪,這位是附近的街坊老丈,閒了來坐坐,想來不認得將軍。”

“無妨,我又不是山中的老虎,走到哪裡都要叫百獸辟易。”

張守仁說笑了一句,又對着湯若望正色道:“湯師傅真的不願南下?京城之中雖然有差事,但在浮山一樣能做得,所需物品,不論是什麼,或是缺什麼人,我都可以幫忙。”

“將軍,”湯若望苦笑道:“我已經鑄了兩年的火炮,任務告一段落後,這個行當再也不想摸起來,如果能允許我選擇的話,還是在這裡做一些學術上的研究工作吧。”

“也好,那麼,我就不再勉強了。”

湯若望還真的怕他打什麼官腔來勉強自己,以前是有徐光啓照顧他和這裡的機構,登州之變後,徐光啓威望大損,而且身體一下子就跨了下來,崇禎六年時黯然下世。

徐光啓的學術和人格,就是

明朝最苛刻的士大夫都是交口讚頌,最多是說徐文定一生所學有一點“雜”,別的話是不敢多說的,而徐氏又是正經的天主教徒,是所謂的“聖教三柱石”之一,人品好,官位高,說話有人聽,有徐光啓在,天主教在北京的傳教雖不是十分順利,但也能如常進行。這幾年徐光啓逝世,局面越來越困難,湯若望鑄炮效力,也是有鞏固自己地位的用意,現在除了他在北京也沒有別人的能挑大樑,所以再三堅拒張守仁所請,哪怕允許傳教,蓋教堂,給經費,這麼多優惠條件砸下來,也是一個不成。

眼見如此,張守仁知道沒有指望了,但也不惱,只是面露遺憾之色,笑道:“原想和你多討教來着,既然沒有機會,等將來我再至京城時,我們再來長談吧。”

“將軍的風度實在是令人心折……”

湯若望也有點感動的樣子,招了招手,將那些在忙碌着的青年叫了過來。

“這是杜如預,刻漏上很有成就。”

“這是李祖白,算術很強,將來在歷科的成就不可限量。”

“這是劉有慶,這是宋可成,都是大有學問,現在已經要超過我的水平了。”

對這些人,張守仁沒有絲毫朝中大將的感覺,在湯若望介紹的時候,他也是站起身來,神情嚴肅的聽着,到最後,纔是拱手道:“諸位都是有大學問的,相比我這個粗鄙武夫,諸位的所爲纔是造福華夏和生民,對此,我十分佩服。等將來,浮山或登萊一帶修築了天文臺,成立天文局時,希望能看到諸位的光臨。嗯,就算不想再修曆法,我們的學校,或是登萊境中,總會有一些可以做事的地方,男兒丈夫,不一定要埋首窮經追求學問,把學問用來經世致用,也是十足光彩的麼。”

“少保言重了!”

“少保大人太客氣了。”

“僕如此間事了,願到登萊爲少保大人效力。”

無論如何,徐光啓當年雖是大學士和尚書,死後才追賜的少保,在逝世之前,也就是太子少保,與眼前這個雄姿勃勃的青年將領是一樣的。

見慣了國朝大將的驕橫嘴臉,再看到張守仁這樣謙謙君子的模樣,在場的湯若望的弟子們無不十分的感動。

他們都是有算學上的天才,在天啓年間到崇禎早年被徐光啓發掘出來,送到湯若望這裡學習深造。而國朝的政策向來是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徐光啓栽培一批學通中西的人才的初衷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而他們被晾在這裡,再也見不到徐光啓在世時那種門庭若市的情形,官員們最多對鑄炮或造自鳴鐘的實務感興趣,最多是修曆法上需要他們的算學技巧,其實質態度,卻是把他們當倡優之流,或是養的小貓小狗一般。

倒是眼前這位武夫,不論是見解或是態度,已經遠遠超過那些文官之上,這些青年士子雖然埋首窮經的在搞天文曆法,但其中也頗有一些想做一番事業出來的。

眼見衆人如此,湯若望也只有苦笑,而無法勸阻了。

(本章完)

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章 赴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百章 轟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
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正文_第七十七章 登州第六百三十一章 找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章 赴約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百章 轟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拜見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四十二章 聯營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