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



楊嗣昌出京,在大明是最後的垂死掙扎,最少在對付農民軍上頭確實是最後的機會。他要對付的不僅是張獻忠和革左五營,亦有現在銷聲斂跡的李自成。

崇禎對他寄予厚望,有所要求,都是立刻答應。

最後時刻,楊嗣昌兩眼通紅,趴在地上叩首道:“臣,世受國恩,此前寇亂、虜警不斷,臣中夜推枕,憂思難解。此次出京視師,遠赴戎機,當竭盡全力,爲聖人撲滅陝寇,還大明畿內清平,若不效,唯死而已!”

崇禎聽到“唯死而已”的時候,心中只覺一寒,一種無依無靠的感覺突然襲上心頭。

這麼多年,除了對溫體仁和周延儒有這種有限的信任和倚靠感外,也就是眼前這“楊先生”算是他真心依靠的人。

加練餉,練勁卒,內剿陝寇,外撫東虜,還有什麼四隅八正的剿賊之法,都是眼前這個長相清秀,談吐雍容自信的中年男人給他的建議,現在這個要在自己的意思下去征剿流賊,萬一要是剿賊不順……

崇禎的心裡一緊,忍不住道:“先生此去,沒有萬全的把握麼?”

楊嗣昌一楞,行軍打仗,哪裡有萬全之說?但爲了寬慰皇帝,只得答道:“只要餉械俱全,將士用命,官兵無有不勝者,流賊,到底只是賊。”

“當多方設法,以策萬全。”

“是……”

看到皇帝模樣,楊嗣昌梗在心頭的話,終於是忍不住了:“臣的意思,是一定要有精兵良將襄助於臣。”

“先生不是要賜左良玉平賊將軍,以激勵其有忠義之心?”

“尚不足。左良玉雖忠勇,但看他與獻賊交手情形來看,一旦準備不足,人數不夠,就可能打敗仗。今若想萬全,唯有再調精銳與臣一同南下。”

“先生想調宣大兵或是遼鎮麼……這個,怕是有些難啊。”

從這兩個鎮調兵,北方防線必然出現漏洞,在以前,也是有過調遼鎮或宣大兵的做法,事實證明了,只要這兩鎮調兵出來,則東虜那邊必定也會出事。

現在崇禎已經在不停的調集邊兵往薊遼,統一交給洪承疇提調。洪承疇已經在剿賊戰爭中證明了自己,崇禎對他的能力也是十分倚重的。

在議和之前,崇禎希望能穩固錦州到寧遠並大淩河的防線,切斷朵顏三衛和察哈爾蒙古至東虜的路線,使之運輸費用和入關的路線加倍,最大可能的將東虜鎖死在遼中和遼南等地。

等剿賊成功,國家恢復元氣,騰出手來再對付東虜。

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戰略構想,一旦成功,確實是把明朝脖子上的絞索給放鬆了不少,但這樣關係到國運的大戰事,皇帝和百官沒有明確勾通,沒有拼死一搏的決心,也沒有真正的進行全國範圍內的總動員,甚至在糧餉準備上都是有很大的問題。

但在此時,籌備中的對東虜的大戰自然是重中之重,比起流賊來更重要的多。

如果

楊嗣昌要從北方防線抽調精銳南下,崇禎還真捨不得。

“皇上現在正抽調精銳北上,臣豈能不知……臣想奏調的是登萊鎮副總兵張守仁及其麾下各營。”

“他?”

崇禎陷入沉思之中,良久之後,才微笑道:“此人剛犯小過,到底年輕,準其帶兵立功,一舉兩得,先生舉薦部將,不以私怨爲先,高風亮節,朕心實在欣慰。此事,朕便準了先生,着兵部擬旨吧。”

“臣,叩謝天恩。”

此時已經有二更天了,楊嗣昌叩辭皇帝,在太監打着的宮燈照亮下,退出宮外去。

崇禎處置了這一件大事,心中也是份外高興,臉上也是露出罕見的笑容。楊嗣昌出京一事,至此算了有了定論,各衙門在皇帝的督促下,也是開始籌備督師輔臣離京前的準備工作,但如此重要之事,沒有一定時間肯定不夠,預計到九月中旬之前,督師可以從京師離開,趕赴襄陽。

……

……

楊嗣昌即將奉命出京的消息,如野火一般,迅速燒遍了大江南北。

“球,楊嗣昌算個球!”

一個滿臉大鬍子,大熱的天,戴着一頂竹笠,在樹蔭下遮陰取涼意的大漢箕坐在樹下,身後是五六個妙齡女子正在給他打扇,遞酒,挾着吃食。在大漢身邊,則是幾百名盔明甲亮的騎兵環伺左右,還有幾十個男子,有做書生打扮,也有穿着大明官袍的官員,還有士紳打扮的,人人都是一臉阿諛的笑容,彎腰躬親,站立在大漢的四周。

大漢啃着雞腿,再大飲一口酒,哈哈笑道:“咱起兵近十年,縱橫南北,鳳陽皇陵燒過,也破過中都,剛打跑了左良玉這滑賊,楊嗣昌他名頭是大,他還能帶什麼兵馬過來?朝廷那點家底,誰不知道?防着東虜和西虜都不夠,能帶多少南下?不帶兵來,他不過是個空皮囊,打仗還得靠老左他們,我呸,老左他算個球!”

“左良玉這一次元氣大傷,聽說多年老卒死了不少啊。”

“軍旗,馬匹,軍械甲仗,幾乎全部丟棄了。”

“大帥勇武天縱,尋常將佐,哪裡是大帥的對手?便是楊嗣昌來,也不過是多送一顆督師輔臣的人頭給大帥當球踢。”

衆人在奉承張獻忠,說的十分熱鬧,只有一個戴着頭帽,一襲青衫在身,人也生的瘦弱,膚色有點病態的慘白的三十歲不到的青年微微一笑,擺動手中的摺扇對張獻忠道:“老左一回到襄陽一帶,他便拉壯丁補人,不過,沒有半年以上,恢復不了元氣。沒有了老左,湖廣並四川和河南,都是咱們的囊中之物,任意進出。”

羅猴山一戰,確實是把左良玉打的比較痛,實力大損。

此人的一慣做法就是強行拉丁,一拉便是整村整鎮或是整個城市,頭天他三萬兵,被打剩下五六千,隔半年後,他又有二十萬“雄師”在手。

用這一套,他是把明朝朝廷和對手都唬的不輕,以爲左良

玉實力強悍,其實也就是和普通軍鎮差不多,要稍強那麼一點。

在朱仙鎮一戰後,左良玉損失全部家丁,只剩下五千人都不到的實力,沒有兩年,又是號稱有百萬大軍,最少也是五十萬的兵額。

南明朝廷被他唬住了,對他十分警惕小心,東林黨則是拿左良玉當救命稻草和強力後盾,結果左良玉最後和朝廷撕破臉皮,順江而下,到南京附近和黃得功狠狠打了一仗,結果是左部大敗,潰不成軍。

最後是阿濟格清點左部兵馬,實際人數,也就是三萬左右勉強算是戰兵。畫皮揭下,世人才知真相。

張獻忠和說話的徐以顯,無疑是對左良玉實力較爲了解的。

判定之後,兩人眼中都是笑意,徐以顯問道:“大帥,咱們究竟是往哪兒去啊?”

“先他孃的在房縣休整一陣兒再說,不急。”

“總得有個去處?”

“還是你說的,避實搗虛,以走制敵,咱老子看,若是官兵來的急,咱們就奔四川去。”

“四川……”

“嗯,到時候再說。能在湖廣呆,就不走。”張獻忠吃罷了飯,拿着毛巾擦嘴,那種故意做出來的豪傑之態已經斂然無存,他對徐以顯,也是對自己道:“楊嗣昌這的來勢兇猛,現在各處也是有張網等咱的官兵,俺要在湖廣看看楊嗣昌的章法,什麼四正六隅,咱就是要破他這網,看他能咬了老子的鳥!”

這對應其實是沒對應,不趁着大勝之餘,趕緊尋一善地建立基業,而是仍然在湖廣一帶繼續流竄,坐等別人來剿,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的想法。

但徐以顯也是知道,張獻忠剛納的第八房小妾已經有了身子,還有幾房妾都是湖廣人,不願離開故土,而張獻忠志得意滿驕傲自大的毛病也是發了,若是以情形緊急,宜早準備的理由來勸他,怕張獻忠會發火。

而建立基地,穩固後方的想法,不僅張獻忠沒有,各家義軍的頭領都是很淡薄。流動最好,義軍不怕走路,到一陌生地方就是有數不清的金錢和牛羊豬雞糧食入手,走開一陣,就能過一陣好日子,呆在原地,反而要撫境安民,十分煩惱。

看着眼前驕傲自得的張獻忠,徐以顯也只能沉默下來,空有一肚皮的想法,卻是連開口的機會也是沒有。

“老徐,咱老子知道你想什麼,再等等吧,時機還不到,等咱老子打敗楊嗣昌,收伏了老左,就在襄陽建立宮室,設官守境,撫馭地方,到時候你老徐是咱老子的丞相,大家都有官做!”

這會子張可旺和張定國等親將都過來了,陪着張獻忠一起喝酒,張獻忠喝的興發,站起來與被俘的副將羅岱連飲三碗,羅岱是老將了,不善飲,但被俘之身也不敢拒絕,只得苦着臉飲了。

“喝喝,使勁的喝,咱老子不和自成學,苦的要死,酒肉有的是,想要女人自己看中了便去搶,哈哈,可旺,定國,你們兩個小兔崽子,聽到沒有?”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九十四章 刺!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章 所城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四章 海盜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
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手碰好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二百一十三章 勉勵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軍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糧食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志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五章 爆發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九十四章 刺!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七百三十三章 淮安第八十三章 稅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章 所城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四章 海盜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得賢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