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



“你說什麼?”

劉元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餘的衆多文武官員,甚至楊嗣昌在內,都是吃了一驚,嚇了一跳。

“今日之事,無非就是你二人設計出來,令我與督師左右相爭,導致文武不和。此等下作伎倆,除非汝輩閹人,還有什麼人能想的出來!”

要說劉元斌與盧九德的設計是完美無缺,今日非叫張守仁難堪不可,最少叫他進退兩難。按方孔昭的前例處斷,一下子得罪賀人龍與京營兩邊的人馬,同時叫楊嗣昌難堪。

如果不理,就是自己首鼠兩端,處事不公,名聲必然受損。

而就算張守仁強硬,也會傳出他不敬督師,不知感人恩德的壞名聲,畢竟登州鎮南下立功,還是楊嗣昌不計前嫌奏調他們南下,纔有斬殺張獻忠的機會。

這樣的名聲傳開,再加上挑戰整個文官以文馭武的體系,固然這個體系已經搖搖欲墜,但做爲第一個打破它的人,必定也會在形象上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個設計不可謂不巧,但核心是張守仁或楊嗣昌不敢與劉元斌和盧九德反目的基礎上。

事實是很清楚的,敢來做這樣事的,背後的主使一定是這兩人,襄陽城中,沒有第二種勢力夠資格和膽量來做這樣的事。

張守仁敢拍案大罵,實出太監的意料之外。

劉元斌氣的渾身發抖,指着張守仁,顫顫巍巍的道:“你,你怎麼敢……”

“閹奴,若是在戰場之上,擾亂軍心,故意生事,本將宰了你又如何?”

張守仁仍然在大怒之中,兩眼直視劉元斌。

在他的眼光之下,兩個太監竟是退縮了幾步。這一退,自己知道不對,但就是忍不住要後退。張守仁的氣勢,實在是太過駭人了一些。

這是這幾年屍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凜然殺氣,是爲統帥多年的自信,是來自於登州鎮將士強大的實力,沒有這些,便是莽撞,有了這些,便是駭人的氣勢。

“榮成伯,今日還是給朝廷稍離一些體面罷……”楊嗣昌頗感無奈的道。

事到如今,事情已經很難善了,兩邊又得向朝廷飛章上奏,又得打筆墨官司去了。不過以張守仁現在的薰灼局面,就算得罪兩個太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崇禎總不能因爲這個就奪去他的伯爵和大將軍,剛剛立功的大將,無法行此手段約束,也就是說,罵也白罵。

在場的武將,無不用羨慕之極的眼光看向張守仁,猛如虎等大將還好,欣賞中還有幾分疑慮,象左良玉與賀人龍等,眼神中已經盡是狂熱之意。

“督師大人,恕本將失態了。”

張守仁拱一拱手,眼光掃視下去,連方孔昭也是忍不住避讓他的眼神。待見衆人無有不低頭者,只有賀人龍與左良玉寥寥數人還勉強與他對視,倒是京營將領中,有一個大鬍子昂然而立,眼神也是絲毫不讓。

見他如此,張守仁在心中點了點頭,又轉過身來對楊嗣昌道:“原本要

在督師麾下繼續效力,然則先與方撫臺爭執在前,又與監軍太監爭吵在後,看來湖廣非登州鎮所能久駐之地了……無禮之處,尚乞督師大人莫怪。”

說罷之後,張守仁竟是就這麼轉身離開。在他身後,楊嗣昌面色神情已經難看到了極處,但經過幾件事後,他也沒有什麼立場能留下張守仁不走了。

“散了吧!”

楊嗣昌面色鐵青,拂袖而去。

今日軍議是建立在登州鎮爲絕對主力的基礎上,預備在五六月份各鎮一起出擊,剿滅羅汝才部,至於革左五營,主要是在鳳陽總督的轄區活動,楊嗣昌無意和新上任的鳳陽總督搶功,打算在今年剿滅羅汝才和過天星,以及盯死西營殘部,如果再能剿滅李自成的話,他出京剿賊的所有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算盤打的不壞,可惜事情發展卻是事與願違,楊嗣昌回到內堂之後,連摔了幾個杯子,氣猶不止。他當然是對張守仁的態度大爲不滿,立功之後,先巡撫,後監軍,把湖廣地方的實力派得罪了精光。

同時也是對皇帝不滿,留方孔昭,派太監前來,都是毫無益處,只是純粹來添亂。

張守仁求去,就算留在湖廣,看來也是用處不大,只能在別的地方設法了。

……

軍議爭執,加上與方孔昭的衝突,兩件事相差十餘天,前事未畢,又是緊接着發生新的衝突,一時間,襄陽的塘馬不停的往北方奔馳而去,各方勢力,包括有資格上奏的所有文官在內,都是往北京寫奏報過去。

楊嗣昌的奏報是用水馬驛,是大明三種驛傳中最快的一種,數日之後,便是抵達了京師。與他的奏報前後到達的還有張守仁的奏摺,再有兩個監軍太監的奏摺,兩個巡撫,監軍道和湖廣巡按御史等人的急奏,也是在一兩天內,相繼送到。

湖廣出了這樣的大事,通政司當然不敢怠慢,立刻飛速送往內閣,這般的要緊軍務,內閣也不敢自專,立刻送往內廷。

因爲沒有引黃貼黃,等於是內閣毫無意見,司禮監王德化等人不論是秉筆還是隨堂太監,都感到事態嚴重,便是立刻送到乾清宮崇禎的案頭。

“唉,果然是武將本色,毫無顧忌大局的意思!”

連續如飛雪般而至的奏章很快堆滿了崇禎的案頭,前一陣的寧遠總兵戰死,清兵兵薄寧遠城下令崇禎十分緊張,開年過後,清兵退去,雖然錦州之圍未解,祖大壽飛章告急,令得崇禎十分頭疼,但放眼全局,李自成全無消息,張獻忠授首,羅汝才逃竄,革左五營這樣的賊寇向來沒有大志,不足爲患。困擾崇禎多年的流賊有平息的跡象,這令崇禎十分欣喜,過年的時候,每餐飯都多吃了一些,同時也往田妃和袁妃等後宮嬪妃的住處走的格外勤勞了一些……若是在往常,他是沒有這種心緒和體能的。

但好日子沒過幾天,元宵之前,就有張守仁與方孔昭的衝突奏了上來,崇禎剛把方孔昭當一個牽制的伏子佈置下去,底下就出了這事,令他

感覺十分不悅。

這事情只能和稀泥,奈何這稀泥還沒和成,又是有新的衝突起來了。

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沒完沒了了。

“王大伴,以你看來如何?”

一般來說,崇禎不會與太監商量軍國之事,最少在表面上,太監不能公然參與國政,只能當監軍,鎮守,守備等專職的職務,今日之事,卻是與監軍太監有關,崇禎猶豫再三,還是問王德化的意見。

“回奏皇爺,奴婢以爲,還是要以前方督師與大將軍和睦最爲要緊。奴婢看大將軍奏摺,還是監軍太監索賄不成,故意構陷於他。便是督師奏中,亦是傾向大將軍的多,前方巡撫、巡按所奏,亦是太監不對的多……”

“好了,你不必多說了!”

王德化看似勸解,其實是徹底的誅心之論。

前方督師和掌握重兵的大將軍聯成一氣,再有地方官員阿諛奉承,奔走聽令,這個局面,比起流賊還要危險的多啊……

歷來君王的疑心病就不小,崇禎自然不例外,魏忠賢在時他入宮繼承帝位,徹夜不睡,按劍看書,其實魏忠賢當時的權勢若要謀害於他,恐怕他那樣的作派也是無用。此時聽了王德化的話,一股絕大的危險感覺立刻襲上崇禎的心頭……比起家奴來,文官的操守也不是那麼可信,武將就更加信不過了!

“索賄之事,朕不信沒有。”

“奴婢亦不敢保沒有……皇上不如召回劉元斌與盧九德,加以仗責懲戒,以爲繼任者戒。”

“此事朕要思量一下再說……你先退下吧。”

“是,奴婢告退。”

王德化是掌印太監,根本無須輪值,也不象普通太監一樣需要在乾清宮中坐更值班,苦熬一夜。

天色已晚,宮中即將下錢糧,他辭出之後,便是坐上小轎,由東華門出宮,轎子一直將他擡到東安門附近……他的私宅,卻是在東安門外,距離宮禁皇城十分的近,他又不是文官,需從承天門入宮,住在這裡方便很多。

回到府中之後,大門外已經等了一長溜的轎子,王德化在轎簾中向外瞟了幾眼,進門的時候吩咐道:“只請曹公公進來,別的客今晚不會了。”

門子聽到吩咐,自到外請了曹化淳進來,其餘的訪客便一律攆走。很多客人還是從響午就等着,一直到現在才候到王德化回來,但這大太監一句話下來,所有客人都是笑眯眯的走了,一句怨言也不曾有。

“見過印公。”

曹化淳也是剛過來不久,進門之後見一下禮,急匆匆的道:“印公,皇上的意思到底如何,有決斷了沒有?”

王德化脫下蟒袍,換了家居的寧綢短襖,戴上暖帽,坐在墊了軟墊的椅子上之後,又有下人送上一小碗蔘湯,王德化慢慢飲了。

在他做這些事的時候,曹化淳坐在對面,老老實實的等着,新上任的提督東廠太監在司禮監掌印太監面前,猶如束髮受教的童生一般端謹老實。

(本章完)

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四十章 訓練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十九章 年貨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昔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十二章 難民上架公告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
第七百一十三章 途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四十章 訓練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十四章 姑娘們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二百九十八章 宿營第二百零三章 新組織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十九章 年貨正文_第五十六章 ,漂亮的反擊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六百六十九章 商團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百八十三章 昔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二百四十九章 濟南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二章 報捷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五百五十六章 共鳴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王第二十二章 難民上架公告第二百三十章 入侵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