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比不上嗎

嘉穀和丸紅商社,再次針鋒相對起來。

關係到日後在遠東的發展能否持續下去,當然要在不遺餘力地展示自身價值的同時,貶低對方的價值。

兩家從種子到農用機械再到運營團隊,都竭力做到最好。

瓦西里對兩家的競爭樂見其成,或者說,這種情況本就是他想要的。

別看老毛子整天嚇唬島國,動不動就是轟炸機圍着島國飛一圈。但在經貿合作上,老毛子從上到下,都喜歡跟島國人玩兒。

反而是對新興的鄰國,老毛子始終保持着一種矛盾的心態——理智上知道對方是天然的戰略合作對象,情感上又對其潛力感到莫名的恐懼。

至於島國,畢竟遠東與其隔海相望,如果搞好關係,他們又不敢惹毛子,那遠東經濟滯後問題不就解決了?

齊政對老毛子的矛盾心態心知肚明,說白了,就是對強者的警惕心態和對弱者的放縱心態。

在國家層面上,齊政無能爲力;但在遠東的農業開發上,他可不願意讓老毛子心想事成。

那就靠表現見真章吧。

嘉穀和丸紅商社各自引進的大豆種子,都是各自培育的優良品種,至少從公佈的資料上來看,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出油率等指標上,都不相上下,算是雙方打平。

而在農業機械上,差距就表現出來了。

幾十萬公頃的農場,機械化種植是必然的,而無論是嘉穀還是丸紅商社,都選擇在當地租賃部分農機,再從國內租賃部分農機入遠東補充。

畢竟是第一年合作,明年是怎樣的狀況,誰也不敢斷定,自購農機就是冒險。

大家在遠東當地租賃的農機都差不多,但從國內引進的農機上,就可以看出雙方的底蘊差距了。

嘉穀從國內租賃的大型農業機械從黑河口岸進入遠東,一條車龍排隊而入。齊政帶着提前過來的員工在遠東一側迎接車隊。

太田明夫聞訊趕來,看到長長的車隊後,笑着對齊政說道:“你們的機械裝備,可比我們晚了一星期了。”

“土地尚未完全開凍,早點晚點無關緊要,不是嗎?”齊政不爲所動。

丸紅商社從島國國內租賃的農用裝備,一星期前已經使用輪船運到遠東,現在已經進駐農場。

“跨國運營,總是對嘉穀的效率有所影響吧?”太田明夫一副理解的表情道。

齊政就瞥了他一眼,淡淡說道:“我們的農場面積更大,需要的機械也更多,時間上當然會緊張一點。”

太田明夫就“呵呵”笑道:“也要抓緊了,眼看着就要整地了,機械裝備到場後還要進行修檢,農場大,機械多,管理難度也高。”

“哦?是嗎?”齊政口中說着無意義的語氣助詞,看着車隊通過關口。

太田明夫也順勢看向靠近的車隊,隨即輕鬆地笑了起來:“嘉穀的資金很緊張嗎?我看你們租賃的機械裝備可算不上先進。”

齊政看過丸紅商社從國內運來的農業機械,也確實是先進,就拿播種機來說,他們引進了氣吸式播種機,一天可以播種800多畝大豆。

相比之下,眼前由大型拖拉機和播種機組成的“車隊”,最先進的不過是四行精量播種機,每天的播種面積約在150畝以上。

更不要說,丸紅商社引進的機械裝備一水的嶄新面貌,跟眼前明顯“身經百戰”的裝備相比,簡直就是白天鵝與灰鴨的既視感。

齊政嘴上毫不認輸:“嘉穀不是不能引進最先進的設備,但現階段,機械裝備跟團隊的磨合更爲重要。我從國內招募的,都是有十年以上大豆種植經驗的團隊,他們就是駕馭着眼前的機械,爲我們國家的糧油生產,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眼前的車隊,包括團隊人員,都是王昱業在國內通過合作伙伴九三油脂從國有農場招募的,國內也只有國有農場,才能滿足嘉穀的人員和裝備需求。

嘉穀集團向團隊所在的國有農場支付一筆勞務費用,同時在工作期間,團隊的獎金後勤和來回的費用,全部由嘉穀承擔。

在“爲國爭光”的口號下,多個國有農場優先派遣經驗最豐富的的團隊,奔赴遠東的海外農場。

聽了齊政的話,太田明夫的笑容一頓,隨即笑吟吟說道:“機械裝備先進點,總比單純提升團隊效率要方便吧?”

齊政笑看太田明夫一眼,搖搖頭沒有說什麼。

丸紅商社作爲島國國內首屈一指的糧商,與國內的久保田等農機巨頭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自然在農機的保有量和先進程度上走在最前頭。

而國有農場無論是在資本還是需求上,都對最先進的農機可望不可及。而齊政也不覺得區區幾十臺農機的差距,就能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多大的優勢。

太田明夫見齊政不接話,眼珠子一轉,換了一個話題說道:“齊董,我聽說嘉穀的農場管理團隊和招募的勞動力還是以中國人爲主?”

齊政漫不經心道:“那又怎樣?”

太田明夫輕輕一笑,頗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齊董,我說話直接,您不要介意。你們可能在海外經營的經歷不多,但按照我的經驗,在海外經營農業,要充分考慮投資對象國的需求,實現互利共贏。而儘量招募當地人進入團隊,能很大程度上減少或消除投資對象國政府及民衆的誤解或抵制。”

齊政知道,太田明夫說這話是有底氣的。丸紅商社的高管團隊是市場化的精英團隊,以全球爲市場,廣泛招賢納士,不分國籍、性別。

譬如在遠東,丸紅商社的農場招募了不少老毛子,從管理崗位到普通勞動力,都爲老毛子留有位置。

而嘉穀,也從遠東招募了不少勞動力,但更多的是之前從國內進入遠東發展的國人,他們通曉俄語,與老毛子溝通不存在困難。

齊政對此不置可否:“你們有你們的考慮,我們有我們的考慮,你應該關心的,是爲你們招募的員工多準備點伏特加。”

太田明夫面色一僵。

遠東本就勞動力短缺,加上民族習慣、工作節奏不同,丸紅商社也受困於勞動力用工量的不穩定和不確定——老毛子不但酗酒,工作上也比較隨性,確實令人頭大。

太田明夫很快恢復笑臉:“我們商社擁有精通俄羅斯政策、法規、市場和風土人情的複合型人才,對跨國農業生產管理經驗豐富,我相信,與本地人的磨合很快就會走上正軌。”

“反而是你們嘉穀,雖然招募本國人方便,但是從長期來看,是很難融入遠東本地的。”

太田明夫語氣誠懇,但齊政只是笑而不語。

太田明夫看似是爲了嘉穀考慮,但齊政知道,他是在給嘉穀挖坑。

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219章 分歧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664章 崇拜(2)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章 畢業回鄉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663章 崇拜(1)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7章 坦白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646章 要上市?(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
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219章 分歧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664章 崇拜(2)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章 畢業回鄉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663章 崇拜(1)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7章 坦白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646章 要上市?(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