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

農博會上簽訂了意向合同的採購商,無論是有意加深合作的,還是心懷不軌的,都在參觀後陸續離開了,嘉穀後續又得到了3億元的補充採購合同。

而仙茗大米的收穫之後,東北大豆的收穫期也到了。

齊政因爲之前佈下了靈陣,打算前往東北看一下靈陣對大豆種植的加成效果。

不過在這之前,他向王昱業過問了一下大豆壓榨廠的整合情況。

“收購的大豆壓榨廠目前基本整合完畢,通過合併、設備改造等方式,建立了十個大型壓榨廠,分佈在東北和沿海各省。整合後的大豆年壓榨能力達到900多萬噸,佔國內市場份額超過了18%,事實上,我們已經成爲了國內大豆加工領域的龍頭企業了。”王昱業總結道。

齊政不禁對王昱業的工作效率表示讚歎。

從收購到整合,不過是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將原來的十多個廠從生產線到員工都安排得妥妥當當,齊政再次慶幸能將王昱業招攬至麾下。

這種整合工作要是讓他自己來,肯定是焦頭爛額,甚至還會整成一個爛攤子,哪能像王昱業這樣不動聲色就整合完畢了?

齊政當即決定今年年底給王昱業多發點獎金,牛人啊!

“我們的壓榨廠,尤其是沿海的幾家壓榨廠,都是以進口轉基因大豆爲原料,基本上已經佔到我們大豆壓榨產能的絕大部分,而進口的大豆主要依靠把控着大豆種植、港口、航運等上游產業鏈的幾大跨國糧商。”

“我們嘉穀跟幾大跨國糧商的關係你是知道的,這個問題要正視啊!”王昱業還沒等齊政高興過來,就把頭痛的問題砸過來了。

齊政捂額。

和鋼鐵業類似,我國的大豆壓榨業也是一個原料在外的產業。

這種命根子攥在別人手裡的感覺,非常不好,齊政表示很不爽。

“先在國外設立貿易公司、組織貨源吧。短時間內我們是要受制於人的,所以還是要有我們自己的大豆生產基地,後面我先去東北看看,然後再去海外布子,第一步應該是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齊政跟他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打算。

王昱業點點頭:“你心有成算就行,外面的業務你在行,公司的管理有我在,不用擔心。”

齊政對他的能力當然絕對信任。

“現在壓榨廠的業務主要還是做代工,最大的客戶是國糧集團和益海集團,國糧集團還好說,益海集團也在大豆危機中併購了不少壓榨廠,自有加工能力大增,來自益海集團的業務肯定會減少。這樣的話,壓榨廠的產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了。”王昱業轉到另一個話題上。

齊政沒好氣地睨了他一眼:“難不成你還想一直靠着益海集團的業務做代工廠?別裝了,誰不知道你早就想進軍食用油市場了?”

代工有好有壞,好處是旱澇保收,產品不愁賣;壞處是命運仰人鼻息,且利潤率不高。尤其大客戶是益海集團這種大鱷,可不會在加工能力上依賴他人。自己不獨立起來,早晚會成爲它的盤中餐。

王昱業笑了笑:“油脂作爲糧油行業的主要產品,也面臨着激烈的市場競爭,說起來跟啤酒行業有些類似,是一個高投入、低迴報的行業,在熱鬧的價格戰和品類戰爭中,必須有強大的資金支持。”

齊政表示理解。

應對價格戰必須有成本優勢,而成本優勢往往需要藉助規模和強大的資本。

嘉穀的大豆壓榨規模是有了,但食用油品類的創新、市場營銷和策劃、廣告宣傳和促銷活動等,還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對任何一個糧油企業來說,動用幾個億的資金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回報一般只有2%~3%,確實是一個靠量取勝的企業。

齊政知道王昱業爲什麼要強調這一點。

一來是要資金。

二來嘛,主要是之前嘉穀賺錢可以說是太輕鬆了,無論是養豬還是仙茗大米,都是高利潤產品,即使是清源啤酒,也是偏高端定位,雖然目前是在虧損,但在市場穩定下來後,可以預見盈利不會差。

但油脂行業就不一樣了,面臨的競爭壓力一點也不小,而且還是低價位制勝終端,從嘉穀目前的業務來看,肯定是利潤率最低的一個項目。

王昱業這是事先打預防針,以防齊政心理落差太大。

齊政哭笑不得,他像是缺錢的人嗎?

老實講,對於油脂行業,他還真的不在乎能賺多少錢。

齊政要的,是嘉穀在糧油行業上的影響力。

糧油不分家,都是人們生活必需的消費品。嘉穀要想真正成爲跺跺腳就能讓糧油行業抖一抖的巨頭,就不能偏科。

齊政直接用行動表示自己的支持:“美國的刺客基金在這一輪大豆危機中不是獲利甚豐嗎?我讓他們調10億元回國,作爲嘉穀油脂戰略的發展資金。”

“十年內,我都不要求嘉穀油脂業務能爲公司貢獻多少利潤,但我要求嘉穀油脂能作爲油脂行業的一匹黑馬,在這十年內躋身行業前三!”

王昱業見狀放下心來,想了想,自信地說道:“沒問題,有了這筆資金的起步,我有把握在十年內將油脂業務做到行業前三。”

“我打算向最大的競爭對手學習,益海集團的金龍魚是目前食用油市場上的領跑者,但還遠遠稱不上壟斷市場。”

“而且,在油料作物中,除了大豆等大油料作物外,還有許多特種油脂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比如玉米胚芽油、茶油等。目前可利用的特種油料達上百種,開發利用特種油料,是未來我們做油脂高端市場,擴大淨利潤的有效途徑……”

齊政簡單地聽了王昱業的油脂發展戰略,覺得考慮得相當周到,也沒什麼需要補充的,就讓他放手施行了。

齊政則前往東北海侖市,瞭解大豆的收穫情況。

“託今年風調雨順的福,大豆產量比去年多了近一成,難得的大豐收!”海侖市金秋大豆合作社的何社長高興地對趕來的齊政說道。

齊政微微挑眉,暗忖道,應該是託我的福,否則怎麼沒見別人增產呢?

不過估量一番後,不是很滿意。

雖然是在大豆結莢期才佈下靈陣,但是增產的效果還不到一成,這樣的話,即使是在一開始就有靈陣的加持,總產量估計最多也就增加兩成。

靈陣對大豆的增產效果不明顯,就是不知道對大豆品質的改善效果怎麼樣了?

齊政這樣想着的時候,就聽到何社長在跟別人聊天,羨慕地說起一件奇事。

“那個傢伙真是走了狗屎運,竟然能在那種地方發現近百年的野生人蔘,這種好事怎麼我就碰不上呢?”

百年人蔘?

齊政心裡一個咯噔,他說的那個地方,不就是自己佈陣的陣眼嗎?當初可沒見到什麼百年人蔘?難不成這其中有什麼聯繫呢?

……

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664章 崇拜(2)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90章 回血(1/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54章 啪啪啪(3/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34章 生日之夜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8章 情懷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43章 送上船(2/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62章 交通瓶頸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664章 崇拜(2)
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664章 崇拜(2)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90章 回血(1/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54章 啪啪啪(3/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34章 生日之夜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07章 轉折點(3/3)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58章 情懷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643章 送上船(2/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62章 交通瓶頸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664章 崇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