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蛟龍吞象(2/2)

要令嘉穀興,就不能只龜縮在國內,更不能只靠齊政一個人。

縱使齊政有能力把美國變爲焦土,但如果嘉穀自己在海外立不起來,也不過是爲他人做嫁衣。

任何一家國際一流糧商的成功道路上,都少不了國際化人才的身影。沒有國際化人才的支撐,就不可能有全球資源的佈局;沒有國際化人才的積累,就不可能抓住全球化的發展先機。

譬如四大糧商中的ADM,最令人歎爲觀止的是其多達近40位的超實力公司高管。其中,老布什政府的駐俄大使、巴菲特的兒子、美國多位議員、多位華府成員和加拿大前總理等都是其董事。除此之外,衆多華爾街金融巨頭和實業界牛人都在ADM佔有一席之位……

又譬如四大糧商中的邦吉,高層似乎沒有ADM那麼大的陣勢,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實力不夠強大。縱觀邦吉的全球高管,其中不乏出自美國常青藤高校的優秀人才,如邦吉全球農業綜合部的執行CEO和邦吉的首席開發官都來自哈佛商學院,而邦吉亞洲區CEO則出自耶魯大學;高層中也不乏來自“世界500強”的實力派人物。

高鴻雖然在美國糧食貿易界中排行第三,但高層實力與四大糧商相比,還是弱了一個層次。

不過,比上不足,比下就有餘了。

起碼,對於跨國經營人才匱乏的嘉穀來說,高鴻已經足夠消化了。

嘉穀雖然完成了收購,但是如何整合高鴻,讓其與嘉穀形成協同效應,也是一個難題。

齊政親自坐鎮,保持了原有管理層的穩定,實現了企業交割的平穩過渡。但真正的整合,是嘉穀國際的負責人鍾華志以及他帶來的三十多人的嘉穀國際化團隊進駐高鴻。

佔據高鴻20%股份的沙特人,只派了一名代表進駐高鴻董事會,而且只對公司財務保持關注;而鍾華志,則實實在在是以嘉穀管理層的身份,來對高鴻進行整合。

當然,鍾華志一開始並沒有大刀闊斧,而是將帶來的團隊打散在高鴻的重要部門,而且也不是直接插手具體業務,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旁觀學習。

這批三十多人的國際化團隊,都是從國內選派出來的精英。

嘉穀國際化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併購澳洲糖業公司,再到收購巴西糖廠,還有到美國收購牧草出口公司,嘉穀的國際化團隊也伴隨着嘉穀的海外收購一路成長。

當然,之前的成長,只能說是培養了他們的國際視野、過硬的外語及談判能力、對組織要素的把握能力等,真正讓他們的跨國農業供應鏈管理能力實現蛻變的,還是在高鴻的學習。

要說嘉穀併購高鴻最大的好處,除了收穫到的在美洲糧食產區的倉儲設施和車隊船隊等物流設施以外,也就是能當場上手瞭解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管理了。

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管理,是非常容易被中國企業忽視的一環,這也是中國企業崛起所必須交的學費。

以往我們總是認爲,老老實實地搞製造業,提供生產品質,加大投入研發技術,把產品賣出去就可以獲得利潤。

而不管是國際糧商對中國大豆的圍剿,還是全球礦山巨頭及其背後的金融資本對中國鋼廠的大漲價,都給我們上了一課:大宗商品供應鏈是製造業重要的一環,一個製造業大國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供應鏈掌控權。

中國累計付出的學費是以萬億人民幣爲單位。但也沒有多少中國企業有機會接觸到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管理,更別說是深入接觸了。

嘉穀很早就開啓的在俄遠東的大豆生產貿易並不算真正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畢竟,從生產到運輸再到加工銷售,都是隻爲嘉穀體系服務。管理鬆一點,嚴一點,都不算什麼大問題。

真正的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卻不是這樣的。

譬如跨國運輸環節,爲了成功達成大宗商品的交易,必須要及時地交付貨物,但是天氣和產品問題等不可預見的挑戰經常會影響到產品運輸的效率。這就意味着意外或緊急的計劃變更會導致商品受損或過期,因而會對企業造成鉅額的損失,有時還會影響信譽。

因此,隨着嘉穀國際化團隊學習的深入,對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的瞭解越多,興趣就越大,工作時間也越來越長。

畢竟,這樣的機會難得。

美國高鴻在全球商情體系的完整性和數據的持續性方面,在跨國糧食貿易經營管理方面都是模範;嘉穀國際化團隊如飢似渴地吸收着國際糧商真正的資源——生產要素的組織能力。

高鴻的原有管理層,原本對於嘉穀國際化團隊還有些不屑一顧,但是,看到中國人一天沉迷工作十幾個小時,還是嚇得心肝顫。

雖然即使是最自大的美國人,都不認爲體量是高鴻幾倍的中國嘉穀,對前者的收購是“蛇吞象”,哪怕最挑剔的美國媒體,也只能形容這宗併購爲“蛟龍吞象”。

但是,高鴻原有管理層在面對嘉穀人時,還是有一定的心理優勢的。國際大宗商品供應鏈的管理能力、經驗和人才,都是嘉穀的薄弱環節。他們自認,離開了他們,即使是“蛟龍吞象”,也很可能會消化不良。

然而,嘉穀這條過江的蛟龍,並不是吃素的。開啓國際化步伐多年的嘉穀,已經練就了一身熟練的“吞象技巧”——打鐵還靠自身硬。

於是,在親眼目睹了中國人學習的拼命程度,還有那肉眼可見的進步程度,無不讓他們繃緊了神經——他們並不是無可替代的。

可能短時間內,嘉穀國際化團隊還很稚嫩;但是,只要經過一兩年的錘鍊,中國人甚至可以將高鴻原有團隊全部更換。

當然,這種企業大變臉是跨國併購的大忌,嘉穀如此操作的機率不大,但所有的原有管理層,都覺得自己頭上懸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齊政對這種變化極其滿意。

自古以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他可以將高鴻原有管理層的待遇提高15%,以保障他們換了上司之後的利益;但決不允許他們凌駕在嘉穀管理體系之上。

何況,“蛇吞象”如果消化不良還可以原諒,“蛟龍吞象”消化不良的話……他齊某人還要不要面子啦!

……

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9章 嘉穀公司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55章 動員(1/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194章 真·“嘉穀”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
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9章 嘉穀公司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55章 動員(1/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194章 真·“嘉穀”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