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

植物能“環保”到什麼程度?

神乎其神的程度。

以北控水務爲首的國產水務巨頭代表們,在嘉穀實驗室裡很沉默,除了參觀利用水生植物淨化污水的淨化塘以外,很少聊天甚至說話;大多數時候,他們甚至會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嘉穀展示一個又一個的水生植物淨化方案。

是的,一個又一個的方案。

幾十種超級水生淨化植物,蘆葦、燈心草、飄佛草、常綠鳶尾、水生美人蕉、伊樂藻等,組成上百個水生植物淨化修復羣落;還有上百種超級微生物菌落,分別針對農業污水、生活污水、部分工業污水等進行高效降解……

再理智的業內人士,也無法對這種恍若開掛的行爲平靜以對。

考察團中技術專家不少,研究生物淨化法多年的也有,但國內的污水淨化體系,向來是以吸收西方國家的營養爲己任,拿來主義搞的比什麼都好,獨創一個新體系這種事,吹牛都不敢這麼大膽。

但不意味着他們不知道其中的分量。

接下來幾天,一羣人像是住在了水生植物淨化污水試驗地似的,一個個都紅着眼睛,盯着淨化塘的水質看。

“淨化塘003號,第三天,重金屬離子消失率達60%!”

“淨化塘016號,第四天,地下莖和根形成的地下莖網覆蓋率每增加10%,懸浮顆粒的過濾率就增加了30%!”

“淨化塘038號,第五天,微生物羣落降解營養鹽與根際區輸送氧氣趨向平衡,植物根部的污染物降解效率提升一倍!”

“淨化塘054號,第六天,富營養化嚴重水體中,水生植物羣落分泌出抑藻物質,迫使浮游藻類死亡,進一步淨化水質……”

一個個報告,像是塗滿了辣椒水似的,刺激得各方代表淚流滿面。

生物淨化,無論是微生物還是水生植物,優勢不必多說,重點是缺陷——因爲是生物,生物活性受溫度、氧氣、水分、pH值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不可控;與物理法、化學法相比,生物淨化的時間一般較長;當污染物濃度太低,生物淨化可能會暴跌,殘餘的污染物無法清除……

然而這一切,都被嘉穀實驗室的“超級生物”所攻克;它們超強的環境適應性和超高的效率,讓其他水務巨頭的代表們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最讓他們眼熱的,還是水生植物淨化方案的低成本。

儘管最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能夠讓人得到超純水源;但大部分污水處理廠,依然採用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如生化二級處理法,有些時候,水務公司爲了降低成本,甚至有意無意的減少深度處理工藝導致出水水質降低。

譬如今年4月份爆發的蘭市水污染事件,威立雅深陷輿論危機,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引起的。

威立雅算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水務巨頭了,多年來這家世界水務巨頭的在華業務已經發生過多次安全事故,事實上,威立雅早年在全國佈局下的水務項目,現在幾乎都沒有盈利——一方面這有水價改革不到位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污水淨化成本居高不下導致的?

當嘉穀的生物淨化體系在效率上趕上傳統污水處理技術體系後,其成本優勢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了——按照嘉穀給出的數據,其基建投資、運轉費用和能耗均爲傳統處理方法的1/3~1/5,有些方案還有極佳的生物經濟效益。

你要說技術有多先進有多創新什麼的,深諳國內宣傳套路的水務巨頭可能還會不以爲然;但你要說成本大爲降低了,絕對沒有人會不動聲色。

這一刻,他們深刻地感受到嘉穀對手那種“技術比你先進、產品比你優質、特麼成本還比你低”的心塞。

好在,看嘉穀的安排,他們有機會讓其他對手感受同樣的心塞——廢話,嘉穀這麼大方開放參觀,如果不是希望尋找合作對象,圖啥啊。

北控水務等水務巨頭的技術專家還是繼續做驗證,但負責人已經紛紛找上了齊政。

事實上,齊政也正在等着他們。

十二五時期,環保意識逐漸甦醒,國家開始對市政廢水、工業廢水採取環保專項水環境整治行動;水務市場蓬勃發展,市場規模達到萬億之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非但沒有使外資水務企業的神話延續,相反,外資企業市場份額不斷縮小。

這是因爲,環保產業錯綜複雜,並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還是社會、政治問題。

所有市政工程都有一個特性——政府驅動。在水務市場,別說是嘉穀這一幫草臺班子倉促上陣了,北控水務這樣的水務巨頭,面對大型水務工程,也得兢兢戰戰。

在這個大市場裡,嘉穀是需要領路人的,尤其是在國企“涉水”漸成大潮的態勢下。

所以,面對幾乎是同時來到身邊的國內水務企業代表,齊政很是乾脆:“在鄂省的大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嘉穀願意合作競標。我的底線是,嘉穀提供全套的生物淨化修復服務,不再出資,但要獲得項目25%的股份……”

鄂省的大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採用EPC總承包模式,即含設計、採購、施工等的工程總承包模式,嘉穀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做總承包建設。

齊政的本意,是借合作者的市政公關資源,鍛鍊隊伍,也讓嘉穀熟悉一下大型環保市政工程的運營流程。

坦白說,齊政這一條件,實屬有點渣——自己不出資,但股份比例只可以增加,不可以減少,誰的條件更好,就跟誰合作。

但他渣得明明白白的,我就認爲高效低價的生物淨化技術體系值這個價,而且我也不追求主導地位,如果無法接受,好說好散。

不過,幾家水務企業的代表靜默了十幾秒,沒有人提出抗議。

“合作競標的份額先放在一邊。”北控水務的方總哈哈的笑道:“齊董,我想問的是,在鄂省招標項目以外,嘉穀願不願意開放技術合作?”

能成爲國內水務市場中的佼佼者,意味着他們沒少跑馬圈地。相比於市政項目,工業污水的治理更爲複雜,所需優化的環節更多。

嘉穀在啤酒廢水、造紙廢水、紡織廢水、煉油廢水、養殖和飼料及食品加工廢水等工業污水上已經掌握了較成熟的生物治理替代方案,如果能引入新技術,哪怕是對部分環節進行優化,也能將成本降低一大截。

相比於一個項目的合作,他們對此更加心動。

“當然。在水務領域,或者說在環保領域,嘉穀都不打算重資產運營。”齊政挑了挑眉,笑容綻開,道:“事實上,我們打算挑選一些長期戰略合作伙伴,提供有關水生植物淨化修復體系的運作服務,以幫助合作伙伴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減低其業務活動對環境的負擔爲主。”

說白了,嘉穀環保業務的戰略定位是,不做具體運營,只做技術輸出的平臺。

這個定位,無疑是最符合幾家水務巨頭的意願,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

“齊董,我們北控願意第一個與嘉穀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方總,您真會說笑,誰能第一個與嘉穀達成一致,可不是憑意願就行的……”

“齊董,我們首創在全國的95多個城市擁有參控股水務、固廢項目,能與嘉穀形成良好的互補……”

齊政一一頷首,然後笑道:“在水務領域上,各位纔是大佬,嘉穀剛起步,希望能與大家攜手發展。”

齊政說得很謙虛,甚至有傍大腿的嫌疑。

但誰傍誰大腿,還真不好說。

縱觀國內水務行業,乃至整個環保行業,政策活躍,技術匱乏是主要特徵。可以說,目前整個環保產業沒有形成技術壁壘。

龍頭企業看似“大而全”,基本上固廢、水處理、生態修復等樣樣涉及,但像嘉穀這樣,自掏腰包做科研,在生物修復領域進行深耕並重建一套新體系,想模仿都模仿不來。

換言之,嘉穀註定能憑藉自身力量在市場中搏得一席之地。

確定了大方向之後,齊政沒有繼續詳談。他是嘉穀的董事長,如果自己上去爭的面紅耳赤,那轉圜的餘地就太小了。

齊政穩重道:“這樣,我們剛好準備成立嘉穀環保公司,大家恰逢其會,不妨來湊湊熱鬧。”

“嘉穀環保?齊董終於準備將環保業務獨立出來了嗎?”

齊政一點頭,聲音鄭重道:“是的。我們不僅將環保業務獨立出來,還準備將更多的技術成果對外開放——重金屬超富集植物,超級水生淨化植物,可以分解塑料的‘解塑菌’以及能長出生物塑料的柳枝稷……”

“嘶……”

現場幾人身體“呼呼”的戰慄着。

對於水務界人士,以及環保界的人士來說,嘉穀的生物治理方案,聽上去跟黑科技似的。

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555章 動員(1/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58章 情懷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
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555章 動員(1/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58章 情懷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