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

8月底,嘉穀紅豆杉新品種授權評審塵埃落定。

通過現場察看,專家組確認嘉穀紅豆杉是以南方紅豆杉(生長速度快、紫杉醇含量低)與東北紅豆杉(生長速度慢,紫杉醇含量高)雜交,得到的雜交後代,使其兼有雙親優勢,再加上嘉穀應用了菌根技術、施加海藻肥後,相比較於普通紅豆杉存在明顯性狀差別,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現場審查。

獲得新品種權的嘉穀紅豆杉,也就得到了推廣種植的資格;另一方面,嘉穀紅豆杉基地林權抵押貸款也得到了農業銀行的積極反饋;此外,基地內還繁育了兩年生種苗200多萬株……看起來,“彈藥”已經備足,紅豆杉產業的擴張已經是一觸即發了。

但在此之前,齊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選定嘉穀體系林業板塊的負責人。

是否成立生物醫藥板塊暫且不說,但隨着沙漠梭梭林的擴大和生物能源樹“超級麻瘋樹”的出現,還有嘉穀紅豆杉品種的認定,林業產業在嘉穀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凸現。

以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從20年~50年的長時段研究,林業產業每投入1美元,能夠帶來的綜合效益回報高達25美元~125美元,其中包括對林木採伐、保護水源和土壤、固碳等功能的綜合評估。

只看紅豆杉,其不僅是製藥行業抗癌產品的最基本原料之一,並已逐漸應用於其它產品領域,如保健品、化妝品、生活營養品添加原料等——林業整條產業鏈上創造的就業機會,比石化產業多出6倍。

爲了盤活嘉穀擁有的林木品種資源優勢,嘉穀需要在集團層面上選出一個林業板塊負責人,統籌林業業務的規模化經營,做到既有利於保護森林,又有利於經營森林。

總部人力資源部迅速行動起來,篩選了數以千計的候選人,最終將人選縮小到5個,才邀請他們前來面試。

最終被選中的,是德國巴伐利亞州Arco森林企業的經理馬定文。

和其他候選人類似,而立之年的馬定文履歷漂亮得令人髮指。他祖輩皆從事林業,16歲就成功申請到了海德堡大學的留學資格,提前畢業就職於德國州有林管理公司,曾經在歐洲林業不景氣的時期保證就職公司長期盈利……

當然,履歷再輝煌,人力資源部的評價再高,作爲集團一個重磅職位的候選人,馬定文還要過齊政這最後一關。

從見到馬定文的第一面開始,齊政就在仔細觀察他。未來的嘉穀林業板塊將掌握投資數以百億計資金的項目,眼前這個雙目有神的男人,能不能撐起這樣的事業,齊政也無法確定。

馬定文似乎並不在意齊政的觀察。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異國他鄉的德國,每天都要面對觀察,善意的、好奇的、惡意的,不一而足。

不過,齊政的第一個問題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到你在德國留學的專業,是林業經濟學專業?怎麼會想到就讀這個專業的?”

馬定文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大概是受家族影響吧,我從小就對林業感興趣。德國的林業經濟學專業,雖然在國內沒有多少知名度,但在國際上其實是熱門留學專業。這一專業不僅要求能解決生物、生態方面的問題,而且還要具備技術和企業管理的理解力,以及法律知識和商業頭腦。”

齊政微微點頭,又問道:“我聽說,德國林業是世界林業發展典範?”

馬定文認真地點頭道:“很多人對德國的印象,不是汽車工業就是電氣工業,但事實上,在德國,林業是非常重要的大規模產業。根據最近的統計,德國的林業產值僅僅略遜於汽車工業,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以國內林業作對比,德國森林面積只有1.6億畝,相當於我國森林面積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他們不僅滿足了國內木材需求,而且每年出口優質木材達600萬立方米以上;我國擁有31.2億畝森林面積,不僅沒有實現木材的有效供給、形成應有的財富,而且林業自我生存發展能力非常有限。

有意思不?我國18億畝耕地基本上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31.2億畝森林卻不能滿足全國的木材需求。

而在木材供需結構上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們盲目地追求速生林,導致大徑材林木和珍貴用材樹種少。在德國,一棵直徑80釐米的優質楸木可以換一輛寶馬車;而在國內,通常十幾畝地的木材也換不來半輛寶馬車。

對此,馬定文並沒有一昧指責國內現狀,而是冷靜分析道:“雖然德國的林業經營理念和技術是比國內有很多先進之處,但我們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在200年前工業革命時期,德國也因木材上的大量需求砍伐了很多森林,不過此後調整了森林開發措施,採取只採伐森林生長量部分的永續利用方式,一百多年才形成如今均勻的林齡結構和可持續的林業。”

“所以我覺得,國內的林業,需要的不僅是先進的經營理念和技術,還需要時間。”

齊政讚許道:“看得出來,你的經營理念,跟我接觸過的國內林業人士,都不太一樣。”

“是的!”馬定文微微昂頭,反問道:“齊董,假如我是嘉穀林業業務的負責人,那麼,公司的林業建設和經營,都由我負責,對嗎?”

“對。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是我執掌林業業務,是絕對不會贊同一錘子買賣,而是以保護爲核心的價值發現和挖掘。”馬定文鏗鏘有力道:“通常情況下,樹越大,生長量越大。我不願意看到只種植了幾年或者十幾年就採伐的愚蠢行爲。我想打造的林業平臺,是用五年創造五十年的價值,用十年創造一百年的價值!”

野心!

齊政從馬定文眼裡看到的,是十足的野心。

不過,對於馬定文的野心,齊政不但不反感,甚至還有點欣賞。

作爲一名手下有着近十萬員工的“大佬”,齊政從來不怕下屬有野心,只怕下屬沒有能力支撐起自己的野心。

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齊政巴不得手下個個都能獨當一面,自己只做個莫得感情的佈陣工具人就好。

“可以,我支持你。”齊政的回答,比馬定文預想的快得多。

齊政肯定的答覆,也讓馬定文心裡一定:“那麼,齊董,我聽說,嘉穀準備以紅豆杉基地作林權抵押,貸款擴張紅豆杉種植規模?”

“沒錯。一次性貸款60億。等林業板塊的管理團隊骨架搭建起來後,你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這60億花出去。”齊政的話裡滿是豪氣。

馬定文也不禁爲之咋舌,他沒想到,自己入職嘉穀的第一個項目,會是這麼大的項目。

要知道,國內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林企,都不到20家。能一次性拿出60億的,更是寥寥無幾。

這讓他內心鼓舞。果然,只有嘉穀這樣的平臺,才能支撐起他的夢想。

“我明白了。”馬定文摩挲着下巴,想了想,擡頭說道:“齊董,我有個想法。嘉穀從銀行貸款用以擴張,可以,但沒必要。我覺得嘉穀還有更好的選擇。”

……

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668章 得罪人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77章 策略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609章 草!(1/2)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7章 坦白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379章 特別“牛”(4/4)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9章 嘉穀公司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
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668章 得罪人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77章 策略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609章 草!(1/2)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692章 聚寶盆(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7章 坦白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631章 顫抖吧(2/2)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379章 特別“牛”(4/4)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9章 嘉穀公司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