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成鄉!

範嘉踩着地圖上的一點說道:“小子認爲,吾等應當攻擊此處!”

中行寅也直起身看去,發覺那處地方正好在下宮北面。

名爲成鄉!

他心中瞭然,坐了回去,輕笑道:“侄兒,我知道你與趙氏庶子有怨,但當此時刻還需謹慎,不可僅憑個人意氣用事。”

範嘉舒緩了呼吸,拱手道:“中行伯,小子不是意氣用事,更不是想報私怨,而是欲亡趙氏,必破成鄉。”

中行寅卻不以爲然:“我聽聞,趙氏諸子中,庶子無恤最有才幹,成鄉不僅地勢較高,牆垣有過加固,而且兵甲滿編,戈矛精良,衣食富足,無疑是下宮各鄉之最強者,吾等爲何要舍近而求遠,舍弱而攻強。”

範嘉沉吟片刻後,將緣由一一道來。

“其一,若是範、中行合力攻趙,趙氏想要存活,困守下宮定然不可取,只能選擇突圍,而目標,小子猜測,必然是董安於長期經營的晉陽城。成鄉地處下宮正北,正是去晉陽的必經之路,一旦事先爲吾等攻陷截斷,想逃也沒法逃了!”

“其二,正如中行伯所言,趙氏的諸多鄉邑,與下宮脣齒相依,打掉了其中最難啃的成鄉,能讓其餘鄉邑膽寒,大挫趙無恤和趙氏的氣焰。”

“其三,成鄉瓷器,乃是趙氏一大財源,若是能夠將瓷匠們攻殺或擄掠,對範、中行極其有利。”

中行寅聽後,覺得的確有理,也從善如流,贊成進攻成鄉,但卻又想起了什麼事情。

他猶豫地說道:“侄兒說起晉陽。我卻是想起了一人,董安於,此人之謀略。我父中行穆子在時就頗爲讚賞,乃是趙鞅之謀主。這次趙鞅暴斃之事。莫不是他故意爲吾等設下的詭計?晉國有法令,首亂者死,會不會趙鞅死去是假,乘着範伯不在,引範、中行首亂是真?到時候就能佔據名義,請國君、知、魏、韓一同進攻吾等!”

一念至此,中行寅就有些遲疑了,他中行氏的族兵雖然善戰。但也扛不住萬餘國人和四卿合力圍攻,這次行動,不能莽撞。

然而,他的兒子中行黑肱卻有一個主意,他出席說道:“父親,只要此次進攻成鄉,不用範氏、中行氏家兵,就不是首亂者了。”

“此話何意?”

“父親難道忘了,在新絳北面的呂梁山中,不是還有一支偏師。名義上不統屬於我中行氏,卻能聽父親調遣,何不利用他們?”

中行寅一派案几。起身道:“妙極,吾子聰慧,我卻是將他們忘記了,沒想到先父穆子的一次無意之舉,今日卻能派上大用。若是趙氏首尾不能相救,城邑驚疑,小宗、家臣離散,便可以以家兵緊隨其後,強攻滅之。若這果真是趙鞅和董安於的圈套。入甕之人,也與吾等無甚關係。夠不上首亂者。”

範嘉聽得有些糊塗了,問道:“中行伯。這是何意?”

中行寅神秘地笑了笑:“明日侄兒便能知曉,來人!速速派遣信使入山,告訴狐嬰,若是他們的婦孺想活過這個寒冬,就立刻前來見我!”

……

趙鞅昏厥的第六日,趙氏下宮,趙無恤,董安於,郵無正三人,也圍在地圖前商議事情。

“父親體徵一日日變好,昨夜還說了夢話,本以爲將轉醒復甦,誰知又沉沉昏睡過去了……不過醫扁鵲說,這是好消息,是將醒的徵兆。”

趙無恤嘆了口氣,趙鞅的身體轉好是好事,但趙氏面臨的形勢卻不容樂觀,此時此刻,他們和趙鞅一樣虛弱。

無恤的便宜兄長仲信和叔齊也得知了此事,他們先是要求回下宮探望,卻被董安於出面阻止了。

“當此非常之時刻,諸位君子應當固城自守,下宮周邊各個鄉邑,與下宮脣齒相依,若是有事,也可以呈掎角之勢,請回吧,主君若是醒來,定然第一時間通知兩位君子。”

叔齊、仲信在半道上被攔,只得縮了回去。

他們來信朝董安於抱怨說,伯魯作爲長兄,留守在父親身邊照料無可厚非,但趙無恤一個幼子,庶子,不也應該呆在領邑里麼?

而且,倆人還不信趙鞅將醒,暗中和自己的母家知氏,魏氏通報傳遞消息,請他們相助,如此一來,局勢就更復雜上了幾分。

趙無恤爲這兩個豬隊友頭疼不已的同時,也把自己事先做好的準備告知了董安於和郵無正。

“局勢微妙,不可不備,趙氏無首,命令能夠傳達到的,只有半數領邑,邯鄲等小宗皆不可靠。若是戰端四起,下宮恐怕不能久守,還是要做好北奔晉陽的打算。”

董安於頷首,心想庶君子對主君經營晉陽,作爲日後趙氏中心,以及最後的退守之地的戰略,倒是看得很清楚。

對於這一點,他極有自信。

“老夫在晉陽經營兩年,雖然不敢號稱固若金湯,但也足夠讓趙氏支撐數年,當然,只希望局面還不用糜爛到那種程度。”

郵無正指着地圖說道:“趙氏領地星羅棋佈,但偏偏在下宮周邊不多,所以可用兵員只有一師之衆。一旦開戰,在此處將是全面劣勢,若是想要北上皋狼、晉陽等地,則必須經由此路。”

這位被趙鞅親密地稱作“子良”,號稱伯樂的家司馬,用他佈滿老繭的大手,在下宮以北的一條小道上重重地點了點,那正是董安於南下時經過的成鄉、山陽亭一帶。

“所以,成鄉必不能出什麼差錯。”

“但下宮此時也不能分兵,至多朝周邊各鄉邑派遣一卒之兵。因爲一旦分散,則容易被各個擊破,以一師之衆合於下宮,哪怕被圍,無正也有把握護送主君、君子君女。還有列位大夫突圍而出。”

趙無恤沉吟片刻道:“這樣也好,若是明日父親還未轉醒,我便先回成鄉一趟。安排好準備事項,肅清道路。以免出了什麼意外。”

他們此時商議的,是料敵於先,是爲最壞的局面做準備。

而趙無恤之所以覺得自己應當回一趟成鄉,是因爲和趙氏缺了趙鞅,就上下週轉不靈一樣。成鄉缺了他,雖然有計僑,羊舌戎等居中協調,卻也會出現人心惶惶的情況。

再說了。他還有諸多產業和心血還擱在那裡:他最信任的兩百班底都放在成鄉,若有折損遺漏,實在可惜;無恤集團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瓷器,那些掌握了先進技術的木匠、鑄匠、農夫、陶匠,還有十多名計橋學堂的數科學生,這些都是未來的本錢。

最後,雖然下宮有姐姐、靈子,但在成鄉鄉寺內,還有一個傾心於他的女子,這幾日。估計也是擔憂得夜不能寐。

若是大戰爆發,轉移的過程必然倉促而不可預料,這些物和人落下一樣。趙無恤都會心疼不已。

所以,必須親自回去安排一番,一夜便回。至於下宮,算是暴風中心的漩渦,暫時平靜。

父親趙鞅有扁鵲、靈子、季嬴照看;董安於、郵無正開始傾向於自己,尹鐸、傅叟也慢慢改變立場,大哥伯魯已經構不成威脅。何況,還有睿智的張孟談,和歷練得越來越可靠的趙廣德幫忙看着。

而且這麼做。還有個順帶的好處。

趙無恤嘴角露出了微笑道:“董子可以告知我仲兄和叔兄,無恤也回鄉邑去了。他們還是好好在領地呆着,等侯父親醒來的消息吧!”

……

夏曆九月二十六日傍晚。

一個穿着深衣。留着濃須的精瘦中年人從中行氏之宮走了出來。

雖然今天特地穿上了華夏的服飾,但在城邑中,那些深衣廣袖的卿大夫看他的眼神,依然是鄙夷而輕蔑的。

因爲此人的身份,是呂梁山裡戎人盜寇的首領,名爲狐嬰。

在邑中時,家眷被中行氏拘禁的狐嬰只能卑躬屈膝,扮着笑臉對中行黑肱唯唯諾諾。但他心裡卻暗暗想道,這些人恐怕早就忘了,他狐嬰的先祖,也曾站在晉國朝堂,權傾一時,地位比在場的衆人更高,更加尊貴!

相比他的祖先,中行氏的始祖中行林父,那時候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受制於人。

出城後,狐嬰帶着同樣打扮成晉人的隨從,駕牛車朝北方駛去,那是南北綿延數百里的呂梁山餘脈。

路越拐越窄,山勢慢慢變高。在過了一個隘口後,已經換上皮裘,圍着獸皮裙,穿絝,披髮,頭插野雞羽毛,恢復了戎人打扮的狐嬰站在車上長嘯一聲後,四周便響起了一陣連續有序的迴應。

從林間和山石後,突然鑽出了數十名華戎混合,衣衫陳舊的大漢來。他們手持少量戈矛,其餘而是削尖的樹枝,用草繩綁着石塊。若是趙無恤手下的虞喜在此,就會發現,這不就是那天被他擊退的盜寇們麼?

盜寇中的大小首領們紛紛湊了過來,拉住了狐嬰的牛車,仰頭七嘴八舌地詢問。

“狐子,中行伯此次召喚吾等,是爲了什麼?”

“是要給吾等粟米麼?自從歸附了中行氏十多年來,山中耕作不易,獵獲無常,中行氏不許吾等從良爲野人,又不肯讓吾等遷徙,甚至連大肆外出劫掠也不許。說好供應的粟米一年比一年少,這個寒冬,無衣無褐,不知道又要餓死多老幼婦孺……”

“是啊,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作何打算的!”

和頓頓精米的中行氏精兵不同,這些華戎混合的盜寇,在山中的日子過得並不好,能吃上豆葉藿羹,就算不錯了。

狐嬰冷哼一聲道:“想要如何?還不是要吾等做一些卿大夫們不方便做的髒活!”

“這次又是什麼?”

“中行氏要我召集山中羣盜,明日率領衆人進攻趙氏富庶的小邑,成鄉!”

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934章 天道遠第92章 劍名獬豸第355章 公輸紙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957章 合縱(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835章 無私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655章 大風(12)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69章 第藥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013章 入秦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998章 眉間赤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814章 遷都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205章 臣與君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99章 計然策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36章 求婚第599章 夙願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7章 車騎之爭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906章 水力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79章 朝鮮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2章 冬至(一)第7章 車騎之爭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20章 分娩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24章 誰執牛耳?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956章 合縱(上)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644章 大風(1)第834章 石渠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281章 父與子(下)
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934章 天道遠第92章 劍名獬豸第355章 公輸紙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957章 合縱(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835章 無私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655章 大風(12)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69章 第藥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1013章 入秦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998章 眉間赤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814章 遷都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205章 臣與君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377章 夷夏之辯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99章 計然策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36章 求婚第599章 夙願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7章 車騎之爭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906章 水力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79章 朝鮮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7章 車騎之爭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76章 一步之遙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52章 冬至(一)第7章 車騎之爭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20章 分娩第22章 贈我緇衣第524章 誰執牛耳?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956章 合縱(上)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644章 大風(1)第834章 石渠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281章 父與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