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朝鮮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山海經.大荒經.海內經》

……

六月份時,鄴城正值盛夏,蟬聲響徹大街小巷,連未央宮的樹上也不例外,炎熱的天氣,使得宮內衆人有氣無力,他們又不似貴族,有地窖裡存下來的冰塊消暑。但仍然得打起十分的精神來,因爲未央宮迎來了一些遠客,君侯和夫人都囑咐了,務必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中國威儀!

與此同時,腳踩在完全由大理石鋪成的殿前廣場上,看着高大的門闕,以及恢弘不可一世的宮室,來自海外的箕氏族人們目瞪口呆。

箕子朝鮮算是東北亞最早的文明邦國,箕子北遁時也帶去了大量的殷商文化、故物,所以箕子朝鮮的貴族一直以文明國度自居,看不起周圍的穢人、良夷、韓濊等落後部族,甚至對中原的周人天下,也不置可否,斷絕了幾百年音信後,他們儼然以唯一文明自居了。

然而在故國遭到滅頂之災後,他們在遼東被趙國的探險船隻所救,得以回到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大邑商王畿,看着眼前的一切,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那點文化,那點驕傲,都不值一提,王儉城的低矮夯土牆垣,狹窄的骯髒的街道,還在用茅草頂的所謂宮室,跟長樂未央一比,不過是燈燭與日月爭輝。

而整個箕子朝鮮國都,連帶附庸部落算到一起,地域只相當於趙的半個郡,人口更是隻有數萬,只相當於趙的一個大縣,

箕氏後人頓時自慚形穢,好在他們的衣冠秉承了殷商的風格,雖說與中原已經有些區別,但好歹能看出右衽冠帶的傳統,而趙無恤也沒有把他們視爲化外之民,而是當做了諸侯貴賓,在正殿隆重接待……

可惜因爲隔絕太久,這些箕氏之人已經完全不通中原雅言,甚至與河北一帶的殷遺民方言也差異巨大,雙方只能通過穢人的語言進行交流。上殿後,他們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嘰裡咕嚕說了一大堆,經過數次轉譯,總算向趙無恤和殿上衆人道出了陳恆竊取箕子朝鮮的原委……

……

據這些箕氏遺民說,朝鮮與中原隔絕,一直過着小國寡民的生活,城邑內以文明國度自居的箕氏朝鮮人是統治者,視周圍的穢人、良夷部落爲野蠻人,不斷將他們吞併納入治下。倘若沒有外來者打擾,這個過程還會持續兩百年,朝鮮會慢慢擴張,西進到遼東附近,與東進的燕國遭遇,然後被燕軍打回原形,就此衰敗……

然而歷史卻出現了變動,七年前,突然有一批船隻被大風吹到了樂浪水附近的海岸,三五千衣衫襤褸、飢腸轆轆的人艱難地登岸。他們在當地捕魚狩獵,圈地建屋,終於在月餘後引起了箕子朝鮮的注意,派人過去,經過艱難地交流後,確認了他們是從中原來的。

這件事在箕子朝鮮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箕氏貴族十分驚恐,這是他們有生以來從未遇到的情況,有人主張把這些人像穢、良夷一樣剿殺,收爲奴隸。但朝鮮之兵卒不過千餘,丁壯不滿一萬,這批海外來客卻有數百人的武裝,打起來會有損失,一時間箕子朝鮮難以定奪,不料對面的首領自稱陳恆者,卻親自來請降了。

在海邊呆了數月後,陳恆竟已經將箕子朝鮮話學得七七八八,此人能說會道,而他與箕氏相似的冠帶服飾也讓箕氏有了一些好感,於是給他禮遇,陳恆則當面痛訴了他們在中原的”遭遇“:

”中原的趙國,是一個拋棄禮義,崇尚砍別人腦袋作爲功績的無道之邦。趙無恤罷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把百姓當做奴隸一樣使喚,北有代郡之役,南有淮北之戍,以至於內外騷動,百姓罷敝,民不聊生……然而他還不罷休,又破人國家,滅人社稷,絕人後裔,將所有貴人和卿大夫抄家滅族,用嚴刑峻法殘賊天下!“

陳恆說完經過後,又大義凜然地告訴箕氏,他就是因爲不願意臣服於趙無恤,尊他爲王,才被擊破了邦國,被迫北逃朝鮮的,而他的老父妻兒,都遭了趙無恤殘殺……

他們的船隊中途遭遇海風,幸虧命大,半數的船漂到朝鮮的海岸,只求能借箕子朝鮮的地盤,在海邊打打魚活命。

他苦苦哀求,希望箕子朝鮮能夠不忘箕子之仁,存滅國,興絕祀,接納這些流亡者。

作爲代價,陳恆表示願意世代做箕子朝鮮的臣子,爲他們與穢、良夷等野蠻人作戰,同時也可以防止那個在中原暴虐不已的趙國發兵來征服朝鮮……

陳恆是什麼人?他是能夠縱橫中原,說服不少諸侯加入反趙同盟的狐狸,雖然在中原慘敗,但跑到朝鮮騙騙這些已經跟外界隔絕數百年,樸素單純得不可思議的箕子朝鮮人,還不是輕而易舉?

於是在陳恆的眼淚和花言巧語下,箕子朝鮮便答應了他的請求,給陳恆以禮遇,封他一個官職,賜予玉圭,將沿海的數十里地劃給齊人定居。還借他們一些黍、粟的種子,好讓幾千口人別活活餓死。

最初幾年,因爲誤以爲陳恆已死,三齊的探險船隻沒有找過來,流亡的齊人得以在海邊歇息耕作,恢復精力。因爲立足未穩,他們也不敢造次,就乖乖地做朝鮮的順民,工匠每年製作大量中原器物去討好朝鮮,繳納貢物也從不拖欠。

然而陳恆註定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利用那數十里封地爲依託,篳路藍縷,不斷積蓄自己的軍事、經濟力量,同時也開始派人去煽動朝鮮周圍的穢人、良夷不斷造反。

終於,今年年初,羽翼已豐的陳恆,向箕氏假傳穢人、良夷要進攻朝鮮搶掠的消息,請求讓齊人武裝入城守備。箕氏不知是詐,許諾了陳恆的請求,於是陳恆趁此機會,率五百死士進入王儉城,與被他說動的穢人、良夷裡應外合,一舉奪下了城池,並屠殺了城內的箕氏族人,僅有少數人得以逃脫,跑到了遼東……

這之後,陳恆便讓齊人反客爲主,搬入城邑,自立爲朝鮮侯,並根據卜筮,改陳爲田,完成了鳩佔鵲巢的壯舉……

說完之後,那些箕氏殘部涕淚連連,嘰裡咕嚕地說着話,大概是希望趙侯能夠幫他們支持公道。

趙無恤聽完詳細經過後默然不言,這是一個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朝鮮畢竟與世隔絕,見識的陰謀詭計不多,豈能鬥得過陳恆這傢伙?

”箕子朝鮮乃是宗周武王所封諸侯,世代承襲箕子澤德。陳恆居然顛覆其社稷,弒殺箕侯,強佔其地,真是膽大妄爲,是可忍,孰不可忍?“

無恤故作惱怒,拍案而起,義憤填膺地譴責了陳恆一通,然後當場替天子封了箕氏後人最年長者爲箕侯,並且宣佈道:

“陳恆屢屢與趙國爲敵,寡人曾經發過誓,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必擒陳恆殺之!既然他鼠躥海北,傳令下去,寡人將發三軍,造大船,明年出征朝鮮,恢復箕氏社稷,同時對陳恆趕盡殺絕,省得遺害子孫!”

此言一出,滿殿皆驚,張孟談、計然、郵無正等不知內情的人幾乎同時出列,連道萬萬不可!

一片譁然中,唯獨難得出現在朝堂上的國老孫武坐在軟榻上,撫摸着趙無恤親賜的鳩杖,笑而不語……

ps:晚上還有一章

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733章 虎狼!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63章 私掠6令第934章 天道遠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658章 大風(完)第705章 試探第518章 狂人第1098章 濟南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657章 大風(14)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17章 隱士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020章 分娩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9章 有女如雲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926章 兵家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1042章 君莫舞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13章 獵國(下)第322章 亂(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22章 公孫勝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432章 傷寒(上)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204章 君與臣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44章 大風(1)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65章 大業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79章 新絳南市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90章 君子有爲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998章 眉間赤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6章 莫如兄弟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86章 少樑砲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
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733章 虎狼!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463章 私掠6令第934章 天道遠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658章 大風(完)第705章 試探第518章 狂人第1098章 濟南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657章 大風(14)第381章 兵貴神速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517章 隱士第849章 織女牽牛(下)第1020章 分娩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37章 我的成邑第49章 有女如雲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926章 兵家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1042章 君莫舞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967章 歷史的塵埃第413章 獵國(下)第322章 亂(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722章 公孫勝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39章 逼門而入第685章 天人之辯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432章 傷寒(上)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204章 君與臣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44章 大風(1)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65章 大業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225章 賞不逾時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79章 新絳南市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90章 君子有爲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740章 走向共和 上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998章 眉間赤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96章 莫如兄弟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886章 少樑砲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