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大風(12)

“全軍出擊!五陣徒卒從正面擊敵,畏縮不進者,斬!”

趙鞅的戰車在陣後穿行,他舞動雙臂不斷擂響戰鼓,鼓聲轟隆,他要讓前陣的兵卒們聽到它,並受其鼓舞,這是反攻的信號。

趙無恤的武卒早已越過中軍,增援前邊的部隊,從正面迎戰範、中行的兵卒,騎兵也收到了旗號,趙鞅指示他們從側翼進擊。

這些趙氏輕騎在擊潰敵軍一翼的車兵後,奉趙鞅、趙無恤之令,沒有繼續發動進攻,而是轉回後陣下馬休憩,好節省體力和馬力。趙氏父子之所以最先沒有動用騎兵衝鋒,目的是爲了調出二卿後陣的那數千兵卒。如果上來就用騎兵衝鋒,可能有機會提前擊垮敵軍,但騎兵也會損失較重。

二卿若保留了後備力量,在失利後卻定會退回營中龜縮,這樣就還得再進攻敵軍的營壘,不如一舉在戰場上將之殲滅。

誰料途中忽起大風,本待用來收割勝利的騎兵,此時卻成了穩定局面,發起反擊的關鍵!是到了他們全力出擊的時候了。

趙無恤躍馬揮劍,率部在前督戰,數千武卒的生力軍投入戰場中,遏制住趙軍遭遇大風敗退的局面。近千騎兵分爲兩部,從側面進擊,一下就突入到了措不及防的範氏側翼陣中。兩面使力,還在戰鬥的韓虎部、趙伊部、陽虎部、魯國右軍面臨的壓力頓時減輕。

這下,就輪到範、中行二卿再度發愁了……

……

看着趙軍將逆風的局面一點點扳回,中行寅開始慌了。

他喃喃說道:“趙氏父子竟能在神助的大風下也能發起反攻,他們……”

他們還是人麼?

他猛地回頭問道:“高先生,如今數千後備都頂上去了,就算有大風助陣,仍不能擊退敵軍,吾等已經無兵可用,該怎麼辦?”

高強也幽幽地看着士氣大漲的趙軍,騎兵開始獵己方兩翼。開始從側面慢慢吞噬範、中行陣線,如此下去,戰敗是必然的,也許是一個時辰。或者二個時辰後的事情,至多能撐到天黑。

他盯着衝鋒到陣後,大旗飄揚的趙鞅戰車,咬牙說道:“非也,主君別忘了。中行氏還有一支奇兵沒用!”

高強指向中行寅中軍背後,那支自進入戰場後就沉默不嚴,靜靜坐在地上的蒼頭兵卒。

這些人是柏人死士,是中行穆子傳下的精銳,以青巾裹頭,共約有五百人,乃是中行氏從領地的數萬丁壯裡精選出來的,世代受中行氏之恩,日夜演練五陣,悉爲勇士。人人悍不畏死。

中行寅面露猶豫:“但他們是留在中軍保護我的親衛……”

“他們留在這也只是坐觀成敗,讓彼輩上陣,或許有勝利的機會!”

高強指着爲了鼓舞士氣,越來越突前的趙鞅道:“趙軍的士氣繫於趙孟一人,若能以五百勁卒直逼他的車駕,斬將奪旗,則敵軍必潰!老朽不才,也是持過戈矛的,請主君讓我帶着蒼頭們衝一衝!”

……

兩軍從晨霧朦朧時便開始交戰,不知不覺。時間已近巳時。

前線的戰場上,到處是劍盾碰撞的聲音,到處是慘叫和吶喊。長達數裡的戰線上,要麼是步卒們在奮戰。要麼是車騎在相互追殺。這根本不是《司馬法》裡尚溫文爾雅的貴族戰爭,而像是純粹的相互屠殺。

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野以戰,殺人盈野的戰國時代,已經在晉國內部悄然到來!

傷亡在增多。趙氏兵卒已經全部投入戰場,原野上處處是屍體、傷者和揮動戈矛血戰的兵卒,他們的熱血浸透大地,讓窪地成了血池,一些地方几乎能飄起盾櫓。不但只有前部在廝殺,隨着戰局的發展,趙兵攻入了範、中行軍的陣中,敵軍也進入了趙軍薄弱部位,陣線變得犬牙交錯起來。

趙無恤爲人謹慎,十分惜身,他沒有親冒矢石,而是在武卒方陣後觀察着戰場。不時下達軍令調整局部的戰況,不斷調人去佔據上風的位置爭取更大戰果。

照這樣下去,勝利絕對是屬於趙氏的。

不過他的眼睛也在瞥向趙鞅,晉國的中軍佐現在位於韓虎部背後,他在激勵韓氏那些意志薄弱的兵卒頂住壓力,同時監督已經被擊潰的趙羅部重整旗鼓。

但趙無恤覺得,他似乎有些太過於靠前,都快到敵方箭矢射程了!

無恤正要派傳令兵過去請趙鞅遠離前線,在後督促即可,卻聽對面突然再度鼓聲大作,一陣猛烈的箭雨朝着韓虎部攢射過去,惹得他們一陣慌亂,隨即,從敵軍陣中,一支勁卒猛地衝殺了出來!

這數百中行氏的兵卒打扮實在古怪,他們全體戴着蒼色頭巾,穿土黃短衣,幾乎與青綠色的大地融爲一體。前排盡是個高的重裝甲士,持盾劍,後排則悉數肉袒上陣,皆持長達六七尺的“杖”。

兩軍激戰之際,突然出來這麼一羣人,令人猝不及防,趙無恤遠遠望見也一驚,暗道:“這就是翟封荼說過的柏人死士麼?中行氏雪藏已久,終於派他們上陣了……”

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這時韓虎部的徒卒也緩過神來了,開始戰戰兢兢地上前。然而對面的敵軍搶先發動衝鋒,在那數百死士後邊是幾列範氏的弓手,他們再度迎風放矢,箭矢如雨,韓兵有不少人避之不及,中箭倒地,韓氏的弓手雖多,但背風放箭效果極差,箭矢的矢道被吹得亂七八糟,沒射死幾人,甚至有誤傷友軍的。

他們相距太近,矢不過兩發,衝在前邊的韓兵已接觸到了那些柏人死士。

這些死士雖然多數肉袒,可鬥志高昂,齊齊舉劍盾和大杖,同聲大呼:“陷陣!”

五百人的呼聲竟然震天動地,遠在數裡之外的輕騎戰馬都不安得嘶鳴起來。隨後,這數百人持杖橫握,伴隨隆隆的戰鼓,大呼奮擊,不避敵衆,雖死不退。

劍盾是用來頂住對面攻擊的,那些人真正的攻擊手段是手裡的杖。杖是白狄喜歡用的一種武器,被中行氏學來,其內心用銅或鐵鑄成,頂端安有銅帽,外面包着塗黑漆的藤皮。翟封荼曾言,中行氏的死士操鐵杖以戰,所擊無不碎、所衝無不陷……

這些死士的裝備在戰場上不常見,而一旦成建制的出現就會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衝擊感,效果也不差。

敵人沒有把這些柏人死士投到趙無恤這邊與武卒對壘,而是投到了聯軍最薄弱的韓虎部正面。

中行氏顯然是想用柏人死士迅速擊破這處搖搖欲墜的陣線,因爲陣後百餘步,就是趙鞅的戰車大旗之所在!

在厚重的大杖前,韓氏的矛戈雖長,卻毫無用武地。趙無恤親眼看到,只片刻功夫,只他的視線所及處,就至少有十餘支韓兵的矛戈被這些中行死士的武器砸飛、斫斷。死士隨之揮杖向前推進,韓兵裝備不差,皆穿有皮甲,可卻根本就擋不住杖的敲擊,頓時連連敗退。

數百中行死士衝擊三千韓卒,在大風和側面友軍遠程火力的幫助下,居然盡佔上風。中行寅也在主陣裡戰鼓擂動,隨着軍令,這些死士邁步向前,硬是在重重的韓兵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前行近百步而不止。

區區幾百人,居然慢慢地攪亂了三千餘韓兵的陣型。

最終,他們竟擊穿了韓氏的陣線!

……

“跟我來!”當中行死士開始猛擊韓兵陣列時,趙無恤預感到不妙,便讓盜跖接管武卒的指揮,他自己則帶着幾百腳程快的武卒和騎兵,從陣後朝趙鞅大旗所在奔去。

放眼戰局,陽虎率領的晉陽軍,趙伊部和魯國右軍已經站穩了腳跟,開始緩緩反擊。而趙無恤的武卒和騎兵,更是開始深入敵軍陣線側翼,完成了包抄,只待合力一擊,就能將敵軍合攏圍殺。

但中行死士的陷陣,卻讓戰局再度生出異變。

因爲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風,趙軍已經將預備隊統統投入進來了,而趙鞅也突進到了如此靠近前線的位置,若是中行氏的斬首行動奏效,後果不堪設想!

只要能陣斬趙鞅,趙軍可能會有半數的人崩潰,二輕便能順勢席捲整個戰場,待到那時,兵敗如山倒,即使趙兵在別的地方還有佔上風的也無濟於事了。

所以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較量,趙無恤必須快一些!

此時此刻,戰線已經拉長到了數裡寬,趙無恤位於最側翼,而且已經深入到範、中行的陣中,距離韓兵的戰列,足足有一里半之遙!

就在他匆匆朝那裡奔去的時候,不出半刻,韓兵輕而易舉地被中行死士擊穿,韓虎臨陣經驗不太足,正在手忙腳亂地組織反擊,卻無濟於事。

“快點,快點,再快點!”不僅是他,其餘陣中也派出人往那邊馳援,可都因爲距離過遠,鞭長莫及。

形勢危急,趙鞅身邊僅有百名黑衣親衛,而他的大旗,是不能輕易後退的,一退就可能引發士卒驚恐的連鎖反應,導致戰局崩潰。

但趙無恤此時此刻卻希望趙鞅能退一退,避開那些中行死士的鋒芒。

如今,擋在那些中行死士和趙鞅大旗面前的,就只有還未重新整合的溫縣趙羅部了!

所有人,包括趙羅都知道,溫縣的部隊,除了趙廣德帶去濮南那部分外,雖然裝備精良,卻脆弱如絲衣……

第1002章 跖之徒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08章 趙策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36章 求婚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34章 天道遠第837章 運河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27章 將軍白髮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7章 遠送於野第480 金布律第434章 傷寒(下)第47 2章 學校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11章 國殤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865章 大業第1137章 三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893章 階下囚第351章 雙姝第546章 墮郈(上)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743章 想跑?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47章 大風(4)第1220章 !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351章 雙姝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1002章 跖之徒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039章 和氏璧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600章 阿姊(上)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893章 階下囚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18章 道可道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
第1002章 跖之徒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08章 趙策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36章 求婚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34章 天道遠第837章 運河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927章 將軍白髮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7章 遠送於野第480 金布律第434章 傷寒(下)第47 2章 學校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95章 武卒的弱點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1011章 國殤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865章 大業第1137章 三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990章 蒲阪之戰(上)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893章 階下囚第351章 雙姝第546章 墮郈(上)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743章 想跑?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47章 大風(4)第1220章 !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351章 雙姝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515章 勝負手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1002章 跖之徒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1039章 和氏璧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600章 阿姊(上)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第893章 階下囚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818章 道可道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