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ps:晚上還有事,能早回來的話,12點前還有一章,儘量吧

秦邑的邑寺內閃爍着牛油燈燭的光亮,在趙鞅進駐以此爲議事地點後,先前擺設的屏風、瓷器、漆器、青銅禮器等紛紛被撤走。案几上的裝飾品換成了虎符、符節等物,衛士環衛其外,軍旅氣息十足,只有中央放着一個火盆,爲這肅殺的氣氛增添幾分暖意。

趙鞅發問後,在深衣的家臣和着武弁冠,穿長甲衣的虎賁環繞下,趙無恤當仁不讓,率先站了出來。

“父親!”

趙氏家臣們在軍中也儼然將趙無恤當成了第二人,所以無人敢有意見。趙鞅也將目光看向了兒子:“無恤這麼快就有了想法?但說無妨。”

無恤侃侃而談:“此番對齊作戰,晉國諸卿裡,趙氏之兵可謂是走的最遠,仗打得最多,所獲戰果也最大的一支。但師老而勞,又逢大疫,兵卒且有歸志。所以不可再打硬仗,徒增損耗,而應該將主力分別駐紮在西魯和濮南,犒賞士卒,安撫傷病,休整到明歲開春,再以國內外局勢決定下一步動向。”

“如此說來,你覺得如今應當休戰了?”趙鞅微微皺眉,說實話,因爲雪原之戰走脫了齊侯,這個好戰分子還有點意猶未盡。

無恤道:“然,趙氏犯不着爲範、中行出力,擊潰齊國大軍,已經足以向晉君和國人們交待。故大戰可一而不可再,但小戰卻可以打一打。””小戰?“”便是一次只需要出動一旅,或者一師的小打,見利則擊,不利則退。“

傅叟也贊成趙無恤的建議,但卻會錯了意:“然,如今齊、衛也兵出多時,內部必然空虛,襲擊其一兩個邊邑掠食,奪取些人口也不錯。疫病之後,也正好讓在秦邑呆了半個多月的兵卒們出去走動走動。””那吾等打衛國?如今齊國雖然戰敗,但衛國卻依然沒有請平。“衛侯叛晉的理由之一,便是趙鞅將屬於衛國的甄邑割給了魯國。不把這個不聽話的小夥伴打服,趙鞅有些不甘心。

飯要一口一口吃,比起戰前,如今佔領了濮南,又間接控制了西魯各邑後。無恤的轄地已經擴大了足足三倍,如今將它們整合到一起尚且是個難題。從衛國身上再割肉,自己也不一定吃得動,即便要俘獲衛人帶回晉陽,也爲時尚早。

於是趙無恤婉轉地反對道:”衛人狡詐,其主力左右二軍避戰,實力尚存。衛侯也打定主意投靠齊國,若不能直接威脅到濮陽,恐怕無法逼其就範。更何況,子良司馬傳訊說。衛國王孫賈主持衛國邊邑防務,既然衛人有備,吾等恐怕討不到好處。“”那就打齊國?齊侯新敗,除了平陰外,連駐紮在濟北的軍中也發生了疫病,如今已死千餘人。舉國上下正值喪膽之時,攻平陰,觀兵阿澤,再次挫一挫齊人的士氣何如?“

趙無恤覺得不妥:”齊人雖敗,卻不容小覷。我聽聞,國夏已經平息了東萊夷人的暴亂,又打退了魯國陽關子路的進攻,齊國內部基本安定。只等疫病過去便能恢復過來。另一方面,陳氏已經接受了齊國西境的防務,齊人如今雖不能進取,守國卻不難,留在西境的兩三萬齊軍尚能組織起來抵抗。所以與齊人的戰爭不打則已,一打就是大戰。還望父親三思。“

他說的也有道理,春秋的戰爭基本上就是這種模式,兩國對決於野,堂堂正正分出勝負,亮出肌肉後開始比誰能拉攏更多的盟友。直接發兵去對方國土裡攻城掠地,那得舉國而戰才行,趙氏也這條件,只能見好就收。

趙鞅有些煩躁了:”那吾等應當出兵何處?“

趙無恤道:“不在齊衛,而在蕭牆之內,小子覺得,吾等應當攻取須句!“

……”須句?“

此言一出,在場的趙氏家臣們面面相覷,直以爲是自己聽錯了。”沒錯,就是秦邑東面不到百里的五千戶大邑須句。“

傅叟提醒趙無恤道:”君子,須句尚在魯國大夫手中,並未被齊人陷沒啊,君子也是魯國大夫,如何攻取同邦?“

趙鞅也看向了趙無恤,面帶疑惑。”攻須句的理由有三。“”其一,攘外必先安內,早先齊人揚言攻魯,三桓尸位素餐,對此地防務不聞不問,小子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組織西魯諸邑的大夫、邑宰們互保。在廩丘會盟,商定以我爲主,共同抵抗齊人兵鋒,大夫們莫不敢從。可唯獨須句大夫自持地勢險要,不願參與,甚至在齊侯南下時,還與之暗通款曲,提供糧秣資敵,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外寇已退,懲處內奸的時候也到了,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明年開春想要再與齊人交鋒,就得拔除須句這個不穩定因素,以此爲攻守進退的要塞,此其一也。“

趙鞅頷首,趙無恤這話說白了,就是須句大夫當時不給面子,如今他要跟父親借兵去抖一抖威風了,若是想讓西魯徹底服從,須句這個反面典型的確不能不打掉。

既然對自家兒子有利,那對趙氏的“狡兔三窟”之策也是有利的,將西魯這個洞穴挖得大一點並無壞處。”但須句位於大野澤北注,堤道兩側是黑色的泥沼,一向易守難攻,你所謂的小戰能否攻下此邑?此外須句大夫雖與齊人暗中往來,但他也是魯國公族,與你同等的中大夫,光憑這理由,恐怕不足以悍然伐之。“

趙無恤道:”這便是第二和第三條了,其二,如今天寒地凍,從郿邑通往須句的淤泥沼澤已經凍結,小子的騎從回報說人馬車輿皆可通行,這是難逢的機會。”

“其三,因爲沼澤封凍,人馬可以通過,故傷寒也從齊地平陰傳播到了須句,現如今那兒已經是疫病肆虐了。本來須句大夫若是能聽我派去使者的建議。進行有效隔離和防疫,也不至於此,但此人迂腐,只信鬼神巫術。不用醫術,竟然將我的好意當成陰謀,扣押了使者,對治療疫病漠不關心。故傷寒在須句造成了不少死亡和恐慌,人心思亂。防備空虛,這是小子親耳聽須句逃出來的人所言……“

……

這件事,趙無恤還是聽扁鵲的弟子們說的,郿邑雖然封鎖了邊境,但總有一兩個漏網之魚從須句過來了,最後被逮住後關到了隔離區內。

無恤聽聞有從須句過來的人後,還特地去看了看,卻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在隔離區的病榻上,嚎嚎大哭向子陽悲呼。

“邑大夫不理政務,不封鎖邊境。那些齊人便帶着疫病到了須句。傷寒奪走了小民幼子之命,邑大夫每日只知道派巫祝在居室裡占卜祈求,說這是晉人和齊人交戰惹怒了昊天,降下災禍,只要誠心侍奉鬼神,傷寒自然能消除。“”小民一開始也信了,只是傷寒非但沒消,粟米錢帛倒是被那巫祝收走了不少。最後小民次子、長孫也死了,小民全家恐極,眼見鄰里紛紛倒斃。只能西行逃難,到此地後,只剩下幼孫與老朽了。若是須句能像貴邑這樣延醫送藥、放粥賑衣,小民全家焉能落到如此下場!“

他說起往事時悲痛至極。捶胸大哭一番後,又抱着奄奄一息的幼孫向衆人祈求道:”這是小民一家唯一的血肉,還請疾醫能救之,小人世代願爲隸臣,肝腦塗地,不能爲報!”說完稽首不已。

當時扁鵲師徒聽得是勃然大怒。雖然此時去古未遠,許多人認爲鬼神作祟是致病的原因,趙氏下宮之難後“晉景公夢大厲”的故事就是著名的事例。但那些實事求是的頂尖醫者,卻開始與巫術分離,他們撥開鬼神籠罩的迷霧,探尋疫病的真正源頭。

半個世紀前,晉平公有病,虒祁宮內的卜者說是參商之星神作祟。晉侯又派人問鄭國的博物君子子產。子產一方面承認,星辰山川之神可能爲水旱疫病之災,但平公的病與之無關,而在其太過好色無厭,勞逸飲食哀樂不當。

晉人又請秦國名醫醫和爲平公治病。醫和視之,說,病不能治了,病因不在鬼神,而在太好女色。他講了一番道理,要點是,六氣調和,過則爲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四肢)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今君不節不時,能無及此乎?”總之跟鬼神作祟沒有半毛錢關係,晉人稱他爲“良醫也”,厚禮而歸之。

到了扁鵲一派,更是自行與巫術劃清了界限,在每次治療前都會宣稱的“六不治”裡,本就包括“信巫不信醫,不治”一項。前年趙無恤提出的“細蠱致病說”,更是爲扁鵲一派注入了理論上的立腳點,絕對是劃時代的事情,所以扁鵲才那麼激動,在趙氏一留就到了現在。

總之,當時扁鵲師徒在爲那須句老者遭遇的不幸而哀嘆,咒罵須句大夫不救民而害民,非民主,是民賊也!扁鵲還萌生了立刻趕往須句,救治萬民的想法,現在或許還來得及。

但在趙無恤那顆越來越像成熟政治家的腦袋裡,同情和憤怒之餘,一個想法也脫穎而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這便是他今日在趙鞅和趙氏衆家臣面前,認爲要攻取須句的緣由。

“須句大夫資敵,害民,兩罪並立。小子作爲魯國小司寇,西魯諸邑之首,不能再坐觀其殘害須句數萬斯民,還望父親以霸國次卿的身份,允許我率半師之衆,隨醫扁鵲去武裝救疫!“

第817章 河西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392章 忍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761章 降 上第548章 濟清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99章 計然策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57章 虎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61章 大將軍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42章 成人禮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9章 威風凜凜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81章 大戰在即番外9 阿育王第61章 姍姍來遲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545 師徒、父子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06章 水力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58章 意外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098章 濟南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039章 和氏璧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09章 壞消息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79章 朝鮮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71章 封建制度第52章 冬至(一)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785章 家人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33章 魏舒方陣第54章 冬至(三)第1119章 雙頭鷹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61章 邾國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36章 求婚第906章 水力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
第817章 河西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392章 忍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761章 降 上第548章 濟清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899章 計然策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557章 虎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561章 大將軍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242章 成人禮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9章 威風凜凜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81章 大戰在即番外9 阿育王第61章 姍姍來遲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545 師徒、父子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06章 水力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958章 意外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163章 大江東去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1098章 濟南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039章 和氏璧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09章 壞消息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179章 朝鮮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71章 封建制度第52章 冬至(一)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785章 家人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33章 魏舒方陣第54章 冬至(三)第1119章 雙頭鷹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361章 邾國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36章 求婚第906章 水力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