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

“豺不可憐,狼不可親,勾踐有豺狼之心,日後必爲吳國大患!”

伍子胥將這月餘間發生的事,對隱居在自己府邸內,不聞朝政的孫武說了一遍,說到憤慨時,還重重地錘了一下案几,可見對吳王的糊塗他痛心疾首。

孫武嘖嘖稱奇:“嘗糞品溲,如此作踐自己的事,也虧勾踐做得出來,不過按常人看來,都會以爲這是勾踐屈從的象徵罷。”

“我看到的,與此恰恰相反!”

伍子胥恨恨地說道:“猛虎壓低了姿勢,是要撲殺路人,狸貓壓低了身子,是將攻擊獵物。勾踐到吳國來做奴僕,是他謀劃深遠,掏空了府庫奉獻給吳國而面無怨色,這是在欺騙大王。此番嘗糞品溲的時候,他心中只怕恨不得生食大王的心肝!做出如此卑微屈從的舉動,實則是想要報復吳國,此人如此隱忍,太可怕了,此時不殺他,等到社稷化爲丘墟,宗廟長滿荊棘的時候,就追悔莫及了!”

他心情激動,孫武卻不以爲然,說道:“子胥當着吳王的面說這些,只怕沒什麼用處罷……”

“然。”伍子胥頗有些頹唐地承認道:“大王只是說,‘相邦勿復言矣,寡人不忍復聞’。然後便不聽我說話,轉而聽信伯嚭之言,獎賞勾踐,讓他列爲上賓,大王還在宴會上承諾說下月初一,就會放勾踐歸國。”

孫武笑道:“當年被離的話果然沒說錯啊,伯嚭,還真成了你的阻礙。”

被離,是吳王闔閭時期的大夫,當時伯嚭從楚國逃來,伍子胥與伯嚭雖無私交,但是因爲遭遇相似,同病相憐,就將他舉薦給吳王闔閭。被離卻對伯嚭很不放心,輕聲對伍子胥說:”吾觀伯嚭爲人,鷹視虎步,本性貪佞,專功而擅殺,倘若重用他,恐怕您日後定會受到牽累。“

但剛暴自負,一心想着復仇的伍子胥卻不以爲然,他認爲“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就好比驚飛的鳥兒,追逐着聚集到一塊……

於是在伍子胥的大力舉薦下,闔閭收留了伯嚭,任伯嚭爲大夫,讓他與伍子胥一起圖謀國事,一起對楚國復仇,一步步爬到了今天的位置,搖身一變,成了伍子胥最大的政敵。

說到往事伍子胥長嘆一聲::“被離所言,字字璣珠,可惜他早逝,否則有此人相助,朝政不至於成這般模樣。但俗言道,胡馬望北風而立,越燕向南日而熙,誰能不愛其所近,而不悲其所思呢?當日的事,我不後悔,只是伯嚭爲了與我爭權,屢屢迎合大王,想要赦免勾踐,爲私而忘國,着實可恨!”

“子胥可知道,我看到了什麼?”孫武心有所感,起身望着亭外再度陰沉的天空,慨然而嘆。

“今日之事,和我的族叔司馬穰苴的遭遇如出一轍!君主不敏,奸佞得勢,忠貞之臣立下大功,最終卻含冤而亡……”

……

孫武這話有些不吉利,伍子胥沉下臉:“我爲吳國立功甚多,且大王是我從小看着長大的,當年太子波早死,諸公子爭立,大王並不佔優勢,我以死相爭才讓他得到嗣君之位。先君戰歿後又一手扶持他上去,大王心懷感激,甚至想分吳國江北之地授予我,雖然對滅越還是存越有些爭執,但他不至於像齊平公(齊景公)一樣昏聵,自毀堅城。”

“族叔當年還不是以爲杵臼是齊桓公一般的明君,結果又如何?世事難料,最薄君王恩,子胥還是小心爲妙。”

和伍員自持對夫差有恩不同,孫武和吳王算得上有仇。雖然他曾教導夫差用兵之法,有師徒之義,但當年孫武初入吳宮,在闔閭面前教吳宮美人演練軍陣時,斬的那幾顆美女頭顱裡,就有夫差之母……

孫武用兵精妙,爲人也謹慎,在助夫差破越,爲闔閭報仇後,他立刻辭去了軍中一切職務,歸隱山林,以免整日在夫差面前晃,讓他想起殺母之仇。但孫武也未離開儼然是他第二祖國的吳國,時常在伍子胥府邸裡做上賓,在清淨安全的環境裡寫他的《兵法》。

他一展空空如也的兩袖,對伍子胥說道:“子胥爲吳國付出何其多也,如今年已六旬,也到爲自己考慮的時候了。與其整日都勞累於案牘,惹吳王氣惱,何不急流勇退,與我一樣歸隱?你比我強,有妻有子,還有大片風光秀麗的封地,早上撫弄琴瑟,午時攜妻子登姑胥之臺舒嘯,傍晚觀倦鳥歸於山林,豈不美哉?”

亭內突然沉默了,只能聽到細雨打着芭蕉的聲音,過了半響,伍子胥才說道:“我放不下。”

是的,他放不下。

他放不下吳王夫差,先王臨終前將夫差拜託給了他,伍子胥受命以來,夙夜憂嘆,唯恐託付不效,讓闔閭失望。

他也放不下這個在他窘迫無助時接納他,讓他成就功名的大吳之國。放不下和吳王闔閭、孫武、被離等人一起創建的赫赫霸業,若是吳國衰亡,那一切心血不是都白費了麼。

司馬穰苴的事情給孫武很大影響,於是孫武此人行事,也如用兵一樣,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絲毫不貪戀權勢、名祿。能被重用就將他鬼才般的兵勢運用到極致,不被重用就悄然離開,省得被人主忌憚殘殺。

但伍子胥不同,他放不下家仇,放不下義子,自然也放不其他事,他要做的事情如此之多,怎能輕易引退呢?

身爲相邦,上輔君王,下安黎庶,必要爲君上掃清身邊的奸佞小人,還吳國朝堂一個朗朗乾坤!吳國雖然有隱患,但總體上形勢大好,只要穩紮穩打,奪陳蔡,滅越翦楚,或能與趙氏一南一北,並霸天下。

到那時候,伍子胥才能放心地卸任,告老。

表明己志後,伍子胥正色道:“長卿,我今日來見你,不是聽你說喪氣話的,而是想問你可有辦法。”

孫武知道多說無益,慢慢品着酒,半響後卻笑了。

“子胥,你可知道,自從破楚歸來後,你變了,若要形容你,兩字即可,那就是……暮氣!”

……

暮氣?你還好意思說我暮氣?

伍子胥面上露出一絲慍色,也有一絲對往事的沉痛,他閉目誦道:“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十五年前,你我率軍攻楚,舍舟於淮汭,出大別、小別,五戰及郢。楚軍大敗,子常身死,勝利指日可待。但我爲了一己私仇,一心只想抓獲楚王,便不聽你勸誡,盤桓於楚國不歸。以至於吳軍在外敗於秦、楚,在內有夫概叛亂,越國允常入寇,兵士死傷近半,導致你苦心創造的大勝前功盡棄……”

伍子胥遺憾地嘆了口氣:“這之後,長卿你說了這一番話來勸誡我,我謹記於心,從此以後無論爲政或是領兵,凡事都三思而後行。今日汝卻一改前言,轉而嗤笑於我,是何道理?”

“此一時,彼一時。”孫武朝他拱手賠罪,說道:“我其實還是更樂意見到那個初入吳國時,奇謀百出,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的伍子胥!”

助公子光奪取王位,分吳兵爲三路日夜襲擾楚國,讓楚人疲於奔命……伍子胥當年的手段,孫武也不由讚歎,被逼到牆角的弱者,在仇恨的驅使下,真的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

但優越的生活,處於強盛的國力,往日的虛名,高崇的地位,卻成了束縛他思維的繩索。

孫武遺憾地說道:“當年的你失之於太奇,如今的你卻失之於太正,面對奸佞小人,陰謀詭計,不但需要堂堂正道,也需要奇謀啊……”

伍子胥沉吟,“奇謀,長卿的意思是……”

孫武拍案而起:“不錯,進專諸於公子,獻要離於君前,王僚、慶忌,一擊斃命。從此國中易幟,天下色變,而霸王之業成,用最簡單的方法,做最有用的事,這不是子胥擅長的麼?”

伍子胥一震:“長卿的意思是,派人殺了勾踐……”

沒錯,只要勾踐一死,越國無人,縱然不滅,也掀不起大浪了。

那個奇謀百出的伍子胥彷彿又回來了,他心念急轉,壓低聲音飛快地制定計劃:“雖然專諸、要離那樣的無雙死士無從尋覓,但我封地之內,尚有挾劍舍人數十,人人可以爲我效死。而勾踐歸國,大王護送他的人過了五湖就會折返,越國那邊接應他的衛隊要到浙江纔會出現,這中間百餘里路途漫漫,地形複雜,也指不定會有什麼事發生。

但他又猶豫道:”只不過如此一來,就有些違背大王的心意,也會讓外人恥笑吳國無信了。”

“兵者,詭道也,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孫武將酒一飲而盡,這位“提三萬之衆而天下莫當”的兵家豪邁地笑道:“子胥,做你覺得正確的事即可,若事後吳王怪罪起來,我自然會擔下這一罪名。反正我這把老骨頭已受不了江南的卑熱潮溼,這吳國,我也不打算再呆下去了!”

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515章 勝負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013章 入秦第1222章 大結局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539章 巫頌(中)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359章 季嬴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649章 大風(6)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648章 大風(5)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441章 用人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835章 無私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911章 沸鼎(上)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396章 鴛鴦陣!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42章 暴行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94章 圈套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284 魯國大夫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04章 君與臣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513章 右翼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54章 大風(11)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956章 合縱(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08章 成之誓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30章 鄒魯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769章 當歸(下)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362章 大禮議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
第621章 來自知伯的友誼第515章 勝負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013章 入秦第1222章 大結局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539章 巫頌(中)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選第359章 季嬴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649章 大風(6)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648章 大風(5)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441章 用人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835章 無私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911章 沸鼎(上)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396章 鴛鴦陣!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742章 暴行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27章戰爭的序幕第394章 圈套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284 魯國大夫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1038章 長樂未央第33章 魏舒方陣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04章 君與臣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513章 右翼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654章 大風(11)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956章 合縱(上)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08章 成之誓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930章 鄒魯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769章 當歸(下)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362章 大禮議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68章 大盜與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