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兩軍對壘

“本以爲趙無恤的兵如吹噓中的那樣強大,縱橫天下無敵手,其實不過如此。”

在棘津將渡河的趙兵擊退,斬首一千,俘虜兩千後,中行寅覺得已經報了被趙無恤用一座空城幌住的一箭之仇,頓時志得意滿起來。

高強卻在旁邊給他潑了一瓢涼水:“主君,僕臣在俘虜中問了一圈,其中趙無恤的精銳武卒極少,多數是所謂的魯國中軍、左軍。何況此戰吾等也有千餘傷亡,這還只是其偏師,趙氏戰力,不容小視啊……”

“我知之……”中行寅這才稍微冷靜下來,點了點頭。尤其是那支像泥鰍一樣狡猾的雜兵,看上去就像一羣沒什麼組織的烏合之衆,可打起來卻奇招百出,最後還殺出重圍,沿着河岸灘塗、蘆葦蕩逃了。

他詢問道:“範氏在沁水邊被兩面夾擊,落得大敗,雖然吾等在此小勝贏回一局,但範氏主力已經喪了近半,先生以爲,我中行氏接下來應該如何對敵?”

高強道:“範伯北奔凡、共,想來趙氏大軍不久便會兵臨城下,範伯發來了求救信,如今的形勢,無範,則無中行氏也!主君必救範伯!在大河北岸留點人看着南岸趙兵,然後帶朝歌範兵向西趨行,必須在趙兵攻下凡、共前抵達!”

“有人建議說,凡、共兩城一時半會是無法被攻克的,說我不如退回朝歌,等待雨季到來,拖垮趙氏的銳氣……”

高強反對道:“這是避戰,會讓中行氏自己也失去銳氣,好容易破了趙軍不可戰勝的傳言,怎能如此浪費?不錯,趙氏是希望速戰的,因爲國內尚有知伯觀望,而國外,趙無恤入魯不過數年。我從那幾個被俘虜的東地大夫口中得知,魯人雖然得了他的小恩小惠,但口服而心不服,他一旦久久在晉國逗留。魯國恐會生變。何況他之前與齊、衛都結了仇,一旦拖久了,東方也要起戰事了。”

中行寅不解:“既然久戰對趙氏不利,那爲何不按照這計策,拖住他們?”

“主君。不單趙氏拖不起,我中行氏也拖不起啊!“

“此言何意?”

高強道:”趙氏擔心的是國外,但範、中行擔心的則是國內,知伯態度曖昧,國君如今也是偏向趙氏,支持他們討伐邯鄲的……”

“這個老賊……”中行寅惡狠狠地咒罵自己的堂兄知伯,“之前信誓旦旦說知、中行依然是一家,若與外人起了衝突,一定會鼎力支持,如今都拋到腦後了麼?”

高強嘆道:“知伯心思揣摩不透。也不能判定他是鐵了心要助趙氏,但吾等也不能指望太多。我更擔心的是魏、韓兩家,他們在太行以東沒什麼力量,但太行以西,卻能給範、中行的領地製造很大麻煩,一旦魏韓派大軍來支援趙氏,到那時,我兩家便大勢已去了。所以只能乘兵力尚有優勢時搏一搏,希望在會戰裡擊敗趙氏!不要給他們奇襲的機會!”

就高強而言,他覺得趙氏精銳或許和中行勁卒差不多。牧野一戰、沁水一戰能輕鬆擊敗範氏,都是靠了搶奪進攻先機,若來一場兩軍對壘的堂堂正正之戰,勝敗尤未可知。

如此一來。戰場幾乎確定下來了,就是凡、共一帶。

不過等萬餘中行大軍和五千朝歌範氏兵卒向西進發,抵達目的地時,他們卻驚聞範氏一路敗退,甚至連凡城都放棄了,只據守共城。

驚聞此消息時。高強氣得在車上猛拍車欄,仰天嘆息道:“範伯和王生糊塗啊,凡、共一南一北,互爲表裡,缺一不可。如此一來,趙氏有凡城作爲退路,即便吾等勝,也無法將其徹底打敗;共城成了趙氏通往朝歌的最後一道阻礙,若吾等敗,範氏的河內地恐怕要全境陷落了!”

……

凡、共兩城聳立在河內平原上,西望太行,東扼朝歌要道,兩城相距不過二十里地,天氣晴朗時甚至能遙遙相望。

凡城在南,這裡是周公之子凡伯的舊國,直到春秋初年還殘存,後來在諸侯吞併的浪潮中滅亡。

共城在北,最初是衛國城邑,鄭莊公那不肖的弟弟公子段出奔共,被稱作“共叔段”。

不過現如今,都是範氏的縣邑。

和牧邑一樣,這兩邑是保衛朝歌的屏障,範吉射和王生捨棄凡城,其實也有自己的苦衷。

趙無恤帶着三千前鋒,在範吉射北逃過程中窮追不捨,沿途小戰十餘,將範氏徵召的民兵衝得稀里嘩啦,又攻陷了不少鄉邑、里閭,範吉射頗有些驚弓之鳥。

加上韓氏已經參戰,趙、韓萬餘大軍緊隨其後,來勢洶洶。範吉射逃入凡城後驚魂未定,見凡邑的牆垣不過是夯土所壘,高兩丈而已,甚至連甕城都沒有,城內的府庫和青壯也不如北面的共邑完好,便果斷帶着兵卒和壯丁夜遁而去,和棄守雍邑時一樣,只留下一點人阻攔趙軍腳步。

盜跖一心戴罪立功,請命攻城,趙軍以他爲前鋒,花了一晝夜時間就拿下凡城,如此一來,又有了一處進取的基地。

但城內府庫被燒,井水被填,他們的補給線也拉長了幾十裡,範氏則將左右城邑的兵卒集中到了共城,合計五千餘人。共城不比凡城,是範氏重點經營的要塞城池,外牆也是磚石所包,不費一番氣力無法攻陷。

何況,中行氏的大軍也已抵達了,他們橫亙在凡、共兩城之間。

兩軍勢均力敵,又都是初到此地,加上之後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兩天雨,都未敢輕動。

對峙兩日站穩腳跟後,他們便開始了試探性的進攻。

這一日,驟雨初晴,趙無恤登凡城樓闕,遠望共城,只見共城內外皆有敵兵,城頭守備森嚴,城外連營數裡。

他對身邊的項橐問道:“你年輕眼力好,能看出中行氏的佈置如何麼?”

聰明的項橐也讀過不少兵書:傳聞是太公望所著的問對,從齊國重金購來的司馬法,他都有涉獵,加上平日裡跟着趙無恤南征北戰,耳渲目染下,也能參贊軍機。不過趙無恤對他,口頭上一向是貶多於褒,此子性格驕傲,加上才幹極高,他可不希望培養出一個楊修來。

項橐望了望,說道:“中行氏的家臣中肯定有懂兵事的,知道’守城必守野‘的道理,雖然配合範氏守城,卻沒有一味地龜縮城中,而是派出了萬餘人駐紮城外,與城中成犄角之勢。”

沒錯,中行氏還在營外挖了溝壕,溝壕內柵欄高聳,看上去很像回事兒。

“紮營對陣,看來中行寅贏了棘津那一仗後信心大增,想要與吾等來一場堂堂陣陣的對壘了。”趙無恤嘿然冷笑道:

“不過中行氏還是缺少和我軍交手的經驗,他們不知道,趙氏武卒,能奇,亦能正!”

第324章 亂(下)第53章 冬至(二)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第470章 醫院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993章 鳴條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492章 侯犯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930章 鄒魯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00章 阿姊(上)第1054章 趙國太子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561章 大將軍第626章新婚夜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769章 當歸(下)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44章 叛徒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42章 勢將去汝!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2章 贈我緇衣第409章 壞消息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999章 殘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44章 始作俑者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08章 成之誓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80 金布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25章 《用間篇》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957章 合縱(下)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645章 大風(2)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09章 壞消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655章 大風(12)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08章 趙策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654章 大風(11)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
第324章 亂(下)第53章 冬至(二)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第470章 醫院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993章 鳴條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492章 侯犯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930章 鄒魯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600章 阿姊(上)第1054章 趙國太子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561章 大將軍第626章新婚夜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769章 當歸(下)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44章 叛徒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42章 勢將去汝!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22章 贈我緇衣第409章 壞消息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999章 殘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44章 始作俑者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208章 成之誓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80 金布律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25章 《用間篇》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957章 合縱(下)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645章 大風(2)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409章 壞消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655章 大風(12)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808章 趙策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654章 大風(11)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